單細胞:
每次見到類似問題我都喜歡回答一下,哈哈。因為知乎又把為日本鳴不平的回答排在高位,評論區團建說什麼時薪多少多少云云。
我每年要去日本玩兩三次,順便給女朋友買買衣服鞋子包包化妝品。
首先說一個現象,日本幾乎見不到胖子,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愛健身,就單純是因為食物的匱乏和貴。以及交通需要大量的步行,尤其日本人那個秩序,車站裡的人走的又快又整齊, 班味超級足。
那麼日本的食物有多麼匱乏呢, 首先是水果:舉個例子,西瓜甚至都有凍干在賣。。 西瓜日語叫水瓜,英文叫water melon,也就是我們各種短視頻里拿來餵豬的東西,他們基本上吃不起新鮮的,只能吃凍干。。。在日本基本上最便宜的水果是菲律賓進口的香蕉,差不多合RMB 10塊錢3-4根, 葡萄要3、4塊錢一粒。

然後是蔬菜:尤其是葉菜極為匱乏,日本基本上能見到的葉菜只有包菜, 然後常見的蔬菜就是豆芽。其他的就很少了或者比較貴,比如黃瓜一根要幾塊錢,胡蘿卜西紅柿也貴幾倍這還算便宜的了。 所以大家再看看其他答主篩出來的飲食是不是幾乎見不到什麼綠葉菜的。
果蔬的昂貴和匱乏,會導致居民的膳食纖維比較缺少,也就導致容易便秘,所以日本的便利店裡有大量的酸奶、蔬菜汁等促排便補充纖維的飲料。
然後我們再說說蛋白質肉類,這些不算匱乏,尤其是自己購買自己做飯,但餐館價格還是偏高,基本上是北京物價的兩倍(相比歐洲還是便宜多了,歐洲是北京物價的5-10倍)。原因就是人力成本高,餐館需要廚師、服務人員的服務,消費者自然要為此買單。
我就不再贅述日本的米價高漲了,應該有很多新聞和視頻內容創作了,甚至一些咕咕咕咕米,去餐館買熟飯比超市買生米還便宜的梗,總之就是日本農協不做人罷了。
日本的餐飲,拋開貴的懷石料理
等,日常種類也就是這些:壽喜鍋
壽喜燒、大阪燒
、壽司、天婦羅
、咖喱、拉麵烏冬面蕎麥麵
、牛肉飯、炸豬排、各類面點。這些雖然也挺好吃的但是沒辦法長期吃下去。。。每次去日本玩,倘若超過10天,我就開始非常懷念國內的飲食了,不論是豐富程度還是價格都太友好了,每次回來都先抱著盆吃水果。
最後因為問題沒有涉及其他的物價,但有些人總說什麼已開發國家的工資高,但是卻不提人力成本高昂帶來的物價,尤其是服務開銷巨大,舉個例子歐美人總是自己給車子換機油,難道真的是因為喜歡車子,其實並不是而是國內200塊錢換一次的機油美國要3000起步,就像東京打車價格是北京的十倍5公里要150rmb,停車一小時要幾十塊錢,那我還是選擇走路或者坐地鐵吧,這還更環保呢!
好多人嘴上喊著要給勞動者加工資,但自己就是享受人口紅利的既得利益者。典型的端起飯碗吃飯,放下筷子罵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