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乎者也小魚兒:
我就說這幫日本政客老登,哪能那麼容易就讓這女人順風順水坐上首相寶座而不整點么蛾子。
公明黨提出了聯合執政的三大前提是,不參拜靖國神社、避免排斥外國人,以及徹底解決和不啟用存在貪污問題的人擔任要職。
對此,高市只對前面兩項做出承諾,對於第三項持保留態度。高市還沒上台就已經開始迴避問題了,又是個女的,麻生派願意剩下那堆日本老登也不太願意的。

公明黨大部分是外國人後裔,什麼朝鮮裔、韓國裔、越南裔等等,和高市早苗天生很難合得來的。你高市又排外排到這種地步,公明黨更難和你組隊。
那高市早苗還能不能把閣組起來?——自公聯盟這艘破船漏水了,但船票還在自民黨手裡,只要她能在幾天內湊夠233張眾院選票,內閣就能開張。可問題是,公明黨一走,自民黨少了24個議席,就像麻將少了一張關鍵么雞,聽牌聽得再響也胡不了,對吧?
那她去哪兒補這些票?——或許把視線投向「日本維新會」就行。維新會眼下握有38席,黨首馬場伸幸嘴上喊「脫離執政軸」,身體卻很誠實:去年補選時他們偷偷把預算案贊成票塞給自民黨,換得大阪賭場特區案一路綠燈。

按NHK政治部的推算,只要高市肯把賭場解禁時間表從2029提前到2026,再把地方稅補貼再提高0.7個百分點,維新會至少能拉來20席;剩下12席去挖「無派系」牆腳——那些剛當選兩年、選區在地方小城的小年輕,最怕的是下次選戰沒資金,自民黨手裡每年200億日元的「政黨交付金」正好拿來做「散財童子」,這買賣,誰跟錢過不去?
可組閣只是第一關,真正要命的是「預算關聯法案」——也就是政府的錢包繩子。國會規則寫死:預算案被否決,內閣要麼總辭要麼解散眾院。
公明黨在的時候,參議院靠他們的席位穩穩過關;現在24席飛了,高市就得去找「國民民主黨」的28席。玉木雄一郎開出的價碼早不是秘密——個稅起征點從103萬提到150萬,再廢掉「健康保險證」與「個人番號卡」一體化。

簡單算筆賬,150萬起征點意味著國庫每年減收6.8萬億日元,這筆錢從哪兒摳?——把消費稅再漲1%就能補回來,可高市在黨總裁選舉時剛對基層拍胸脯「十年不加稅」,話音未落就自扇耳光,基層的老伯怕不是要拎起農協的旗子造反?
於是,她只能走「先內閣後稅制」的險棋:預算案里不寫增稅,只寫「財源確保案留待後續討論」,說白了就是「先上車後補票」,可這種文字遊戲,在野黨能讓她混過去嗎?
更尷尬的是,公明黨雖然退出執政聯盟,但「創價學會」那800萬張選票還在。學會幹部私下放風:地方選舉我們依舊可以「自主投票」。一句話,把自民黨的小心臟吊到嗓子眼——明年4月的統一地方選,如果學會真撒手裡,自民黨在東京、愛知、兵庫三大都市圈議席怕不是要掉三成。
高市團隊算過,掉三成等於丟掉17個眾院小選區「風見雞」席位,而這些席位正是她233張底牌里的「保險絲」。

保險絲一斷,別說預算,就連首相指名選舉都可能翻車,那時候,自民黨內部的「岸田派殘黨」與「茂木派」就會趁機發難:早告訴你別選高市,你非選,翻車了吧?——黨內「二次政變」的劇本,已經在印表機里預熱了。
對華政策這次也被這張「分手小紙條」攪成了一鍋粥。公明黨長期扮演「北京熱線」角色,其黨首幾乎每半年就去一次人民大會堂,手裡攥著「中日執政黨交流機制」後門。
現在熱線斷了,高市又是個出了名的「灣灣派」,去年還在推特上給蔡小姐慶生,咱們這邊隨時把她拉進「觀察名單」——原定下月的中日經濟高層對話,大機率會「日程不合適」。
這節骨眼上,日本水產禁運還沒解開,扇貝、海參堆在北海道倉庫里天天掉價,漁民群聊里罵聲一片——高市剛想撒錢補貼,可錢包繩子又被在野黨攥著,真是「想抱佛腳卻發現廟門被封」,這局面,看她怎麼解。
那日本政壇會不會一夜變天?——也別把劇本想得太爽。自民黨+維新會+無派系的「雜牌軍」劇本,歷史上不是沒演過:1999年小淵惠三拉著自由黨搞「自自公」之前,也是天天借票過日子,結果小淵一句「預算通不過我就總辭」,硬是把反對派嚇退。
高市完全能複製這出「膽小鬼遊戲」:她只要當眾宣布「預算被否決立即解散眾院」,在野黨就得掂量掂量——真大選,立憲民主黨就能保證拿到233席?

民調顯示他們頂多從140+席漲到180+席,還是不夠,真把選民再拉去投票一次,大家面子上都掛不住,因而最可能的結局是:預算案吵三個月,最後以「小幅修正」通過,高市內閣瘸著腿硬跑。
可瘸腿起跑的內閣,跑得了馬拉松嗎?——別忘了,自民黨總裁任期沒剩多久,高市如果在這點時間裡拉不到新盟友,2026年參議院選舉就是她的「鬼門關」。
到時候,公明黨徹底翻臉、維新會坐地起價、國民民主黨趁火打劫,三股風一起吹,高市這艘漏水的船,怕不是要被直接拍回昭和年代。日本政壇的劇本,一向是「今天你是主角,明天你就成彩蛋」,誰能保證不久後,我們不會看到高市在電視節目里笑著自嘲:原來,我只是臨時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