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空Konstas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5993143066780566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種觀點其實已經聽過很多人說了。說的最多的是這些人:
西方右派;
國內鍵政俠及體制內人士;
日本本土左派、右派均有。
所以也不是只針對國內群體,日本本土、包括西方世界也提出過類似的觀點。馬斯克
不也說過麼?讓日本人多生孩子,不然若干年後國家要消失了。
論點也無外乎這幾種:
生育率問題;
老齡化問題;
經濟多年停滯不前,人均GDP已經被四小龍
甩在身後。
日本這麼頻繁地換首相,其實也和國民看不到大環境改善有很大關係。你乾的不好,支持率就會下降,然後就會被炒魷魚。
從經濟指標來看,日本的確不是一個蒸蒸日上的國家。從國民的信心來看也不是。
但這個國家,至少在短時間內還不至於「沒有未來」----他們只是沒有了往日的榮光罷了。
八十年代的日本,GDP世界第二,一個東京號稱可以讓美國破產;現在的日本,人均GDP剛剛被某小龍反超,但他們也依然是已開發國家。
我們在衡量已開發國家的時候,不是看什麼支付方式是否便利。日本的經濟停滯不前,也不代表他們就沒有經濟了。
我們印象里日本股票水的不行,但不是不久前日經
剛剛新高了麼,你只是不了解罷了。

晚上買打折,一千日元左右,超市買的。
還有人說日本移民有坑。移民這東西得看你是什麼階層的,移民一般最適合的群體我覺得有三類:
底層,有改變命運的需求;
頂層,全世界都能過得很舒服;
留學生,能留下來直接就業拿身份。
如果你不屬於這三類群體,一個普普通通的中產,積蓄也就那麼回事,照顧老婆孩子的同時還要學習外語,那你確實也不適合移民日本,或者說連移民本身都不適合你。
這個時候你的吐槽就沒什麼價值了,因為你本身就不適合。
日本最讓國人吐槽的大概就是交通了吧,巴士使用硬幣啥的很不方便,然後地鐵(主要是大城市)線路很複雜,沒有國內那麼直觀。
再就是文化上所謂的「東拼西湊」。
關於交通,我前幾次去日本也會有類似的不適應,但去久了也就習慣了。我這個歲數短暫地經歷過國內使用紙幣硬幣的年代,可能再小一點的孩子們會更不適應吧。而且現在各種西瓜卡啥的也可以綁定手機了。
你可以認為他們是東拼西湊的文化,但問題是,站在當前世界的角度,日本的文化輸出就是全亞洲、乃至全世界都數一數二的。
你覺得某些文化是抄我們某個朝代的,但你架不住其他國家的人都覺得這是日本的。
所以我也不覺得在某些環節上保留傳統有什麼問題。如果你不保留,別人就不認為是你的,或者認為你曾有過。你不能自己不去珍惜,別人用了你還生氣。
或者這麼說吧,日本大概是演繹能力最強的國家。從其他國家吸取一點靈感之後,他們可以變成自己的文化元素,而且還演繹得更容易被人接受。
我剛從日本回來,已經去了很多次了。
每次都是自己拎包就走,並為了逃避東京京都大阪的遊客會選擇很偏僻小眾的城市。北陸、四國、九州一些小地方我都去了,依然有很多外國遊客。
北京在過去幾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導致外國遊客銳減,無論是五道口、三里屯,甚至連使館區那邊的老外也少了很多。這幫老外大概是從去年開始才陸續回歸。
這些在日本的遊客,應該不會一邊欣賞日本文化,一邊還要追根溯源認為這是從中國抄來的吧。
我是一個很關注細節的人,哪怕是購物也是如此。關於購物,有兩件事我特別感慨。
一是去日本的商場買東西,無論是買化妝品還是衣服,亦或是點心之類的,他們都非常捨得包裝上花心思。
我只是在一家小店買了個香薰,他們也一定給你包得直接就可以當伴手禮送人的狀態,折好、封好,整整齊齊。
在輕井澤買包,正趕上下雨,袋子上會給你再套上個防雨塑料膜,中間挖了個小孔方便提手露出。
當然,提醒下,塑料袋有可能是花錢的,但包裝紙我沒遇到過花錢的。北京也有這樣的服務,但不多,很多時候你得點名要,即便如此,包裝的人也不用心,包裝紙也一眼廉價,只有去逛SKP
之類的買點高檔貨,他們才有可能給你一個好包裝。
我知道有人會說東西價格不一樣,或者有沒有包裝紙其實無所謂,我就是個大老粗,有個免費塑料袋比這些花里胡哨的有用得多。
所以說評價某件事確實得看你本身是什麼樣的人、關注點是什麼,這個後面會講。
二是物件上的貼紙,日本買的東西偶爾也會有,但會讓你輕鬆揭下來還不留痕迹。


膳魔師杯子上的貼紙,好揭不留痕。在國內的經歷,讓我本以為全世界都無法解決貼紙留痕粘手的問題。
其實這件事一直讓我非常頭疼,國內買的不管是什麼,只要是物品上有貼紙,要麼就特別難揭下來,要麼就一定會留痕迹,你還得費勁地擦拭,有的還一輩子都擦不掉,細節控真的會煩死。
其實你做個好撕、不留痕的貼紙也不費什麼成本。但國內真的很少有商家能做到。
至於其他方面的細節就不說了,可以移步我早先發的帖子:
日本產品質量與中國到底差距在哪裡?28 贊同 · 7 評論 回答
我個人覺得,如果一個國家無論企業還是個人,普遍做事情很認真,很仔細,就還不至於到「沒有未來」的程度。
另外,如果以日本目前的出生率和老齡率作為衡量是否有未來的標準,一方面整個東亞現在其實都挺危險的;
另一方面,可以粗略計算一下,他們「沒有未來」的那天,估計我們也看不到。
所以,對日本我一直都是這個觀點:
如果你成天關注的是時事政治,把國家大義放在人生中的重要位置,你認為日本沒有未來,我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你是日本人本人,說這個國家沒有未來,我也是可以理解的。日本本土普遍都有這種憂慮。
如果你是個細節控、文藝控,只是想過好自己的人生,不去關心那些你無法控制的事物,日本對你來說依然生機勃勃,有太多值得探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