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27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本已經沒有未來了嗎?
2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2 13:26

楓燁:​


怎麼會呢?任何對日本的輕視未來都會付出代價。

2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2 13:26

CR40:


我蠻替一個問題,為啥以前外國啥都好的時代很少吹韓國,韓國發展比日本快,還更西化,老登喜歡傳統文化所以喜歡東洋

2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2 13:27

作者:西江月滿樓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6005553158357514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日本,新學年開始前,家長會收到一份孩子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清單:



當別人說話時認真傾聽。
友好地問候他人,並響亮清晰地回應。
明白屬於別人的東西不屬於你。
進入前脫鞋並放在指定位置。
坐姿端正。
穿著乾淨整潔、熨燙平整的衣物。
保持桌面及周圍環境整潔。
早睡早起。
吃一頓營養均衡的早餐。
別忘了刷牙。
永遠不要說謊。
永遠不要丟下同學一個人。
幫助遇到困難的人。
不要說別人的壞話。
學會與每個人相處,一起玩耍,一起學習。
不要獨自玩耍;學會與他人一起玩。
到戶外活動能讓你更強壯,還能享受大自然。
如果犯了錯,請真誠地道歉。

對比一下中國中小學開學第一課的內容。

我們當然不能說中國的內容不好,可是這麼多的東西家長真的會教,孩子真的會聽嗎?是不是日本的更簡潔更容易讓孩子記住呢?

我覺得還不能簡單地下結論說」日本已經沒有未來「!

2024中小學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充分認識安全工作的重要意義

2、 在學習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飲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 進行預防災害,預防突發事情的教育。

教學過程:

1、 導入:列舉出生活中的安全事例。

2、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

a、公路上、公共場所的安全事故時有發生,是因為有的人安全意識不強。

b、 班級舉例:學校發生的事故及後果。

c、目前學校抓的幾項工作。

小學生應注意安全的地方:

1、 學生討論。2、 集體歸納。

(1)人身安全,在校園內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鬧,不爬圍牆,不爬樹,不接近有電等危險地點,勞動時,注意安全,不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課外不玩火,不玩水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鬧,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車輛,騎自行車寧慢勿快,切勿雙手撒把。上、下坡要下車,通過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

(3) 財產安全,保管好自己的物品、錢財,如有遺失或遇偷盜、敲詐等應向老師及時反映或報警。

(4) 飲食安全,不飲生水,不吃不衛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雞肉、豬肉等,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吃霉變或過期食品

3、學生自查哪些方面未做好,今後要加強注意。

今天是新學期開學後的第一天,我們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為了今後能更好地學習、生活,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些小學生應該記住的一些安全知識。人們常說:「安全工作重於泰山。」小朋友們接下來你們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平安是吉祥,健康是幸福,良好的身體才是學習、工作、生活的本錢。我們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珍愛生命,珍惜幸福的學生生活。我們一定要牢記以下幾點:

第一、做好課間活動的安全。樓梯口是我們的重點安全防範部位,不少學校都發生過樓梯擁擠造成的安全事故。在課間休息時,教室里、走廊上、樓梯間到處都是走動或者站著的同學,如果追趕打鬧,一是可能由於跑的速度過快而使自己扭傷手、腳、腰或跌得頭破血流;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學,造成意外事故

第二,做好勞動活動時的安全。學校或班級都要組織一些公益勞動和打掃衛生的勞動,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勞動中,也極有可能出現一些危險,小朋友們要注意了解勞動場地的特點,做好安全防範;注意勞逸結合,累了就休息一會再勞動;不要在高空和有危險的地方勞動;不要在勞動時間打鬧嬉戲。

第三,注意交通安全。馬路不是遊戲場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不僅自己要遵守交通規則,還要互相提醒,相互監督,相互照應,當一名維護交通安全的「宣傳員」;不坐「三無」車輛;過馬路時做到一停、二看、三通過,靠右行;在城市裡還要注意走斑馬線,走人行道。

1、介紹交通事故數據(小資料)

學過世界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上個世紀地球上曾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使XX萬人慘遭殺害;第二次世界大戰,3600萬人喪失生命。然而更殘酷的事實卻是:自第一輛汽車問世以來,已有4000萬人慘死在那飛旋的車輪下……

1998年以來,全國平均每天發生道路交通事故948起,每7分鐘有1人死亡……

出示挂圖:交通事故圖

2、聽完老師介紹的資料,看完挂圖以後,談談你的感受。

小結:多麼慘痛的教訓啊!同學們千萬要遵守交通規則。每年開學同學們能一個不少的來上學,那就是送給老師的的最厚的教師節禮物。

3、認交通警示牌

第四,提高食品衛生安全和自我防範意識。不在路邊小攤點、無證無照的商店買東西,不買「三無」過期變質食品,不暴飲暴食。在校外不能隨意的相信別人,碰到有人問路時我們只能指路不能帶路,不能和不熟悉的人一起玩,遇到壞人時應及時告訴家長和老師。

編安全順口溜:

上課小腿莫伸長,走廊狹窄不瘋狂,

上下樓梯靠右走,危險遊戲一掃光。

同學之間有磨擦,寬容謙讓是良方,

食品衛生有講究,「三無」產品不上當。

第五,要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遵守學校各種規章制度。不遲到早退曠課,不違紀,按時作息;嚴禁翻越學校圍牆和大門;嚴禁購買、收藏、攜帶管制*;愛護學校財產,不損壞公物;配合門衛人員的管理工作,保證校園的安全。

第六,注意增強「防火防盜」意識,隨時做好防火防盜工作,要保管好自己的錢物,防止各種事故的發生。如果發生安全隱患要及時報告老師。

新的學期,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我們的學習創造一個更好更優良的環境!


2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2 13:27

king手下一把劍:


堅如磐石的天皇,二千多年來一直是大和民族忠貞不忘的神。銳不可擋武士刀的力量,守護著幾千年的大和民族。幾千年天皇制的歷史也是世界獨有的文明。看看歷史就知道未來,這也是人類歷史不可改變的事實。


2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2 13:27

松鼠姐姐:


高市早苗看得很透徹

日本的未來就是:工作工作工作

由於其資源的匱乏,土地的貧瘠,災害又多

掠奪他國的道路也走不通了

日本現在最大的可以拿出手的資源,就是高教育程度的人力了

不要命地工作將成為日本未來200年的主基調


2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2 13:27

沒有了

二戰剛結束幾年後日本有未來,因為中國抗美援朝,因為美侵略軍打不動志願軍

朝戰結束後日本有未來,因為在海上日本明顯有優勢

2016年日本未來可期,因為當時美國爸爸打算侵略中國

九三閱兵之後沒有未來了,美國爸爸不行了,開始胡言亂語了,比如什麼美軍有鋼鐵意志,而且九三就是針對日本的

日本的制度很獨特,半宗教封建半殖民地資本主義制度,所以日本的未來與中美深度相關,高市上台也改變不了這個情況。



作者:AA小伙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5938037084058983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2 13:28

祝你潤解千愁:


我不喜歡小日子,但日韓都是和中國比不行,日韓的工業科技實力放在歐美西方世界都是第一梯隊,比那些只會休假玩金融的強,西方不會允許中國商品全面進入他們市場,所以日韓都還有機會,除非中國商品可以不受限制到世界任何地方。

2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2 13:28

川陀一號:


控制移民,甘願人口本世紀末自然降到7000萬,那未來還是有的,搞成英國法國這樣就沒未來了。

29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2 13:28
作者:高空Konstas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5993143066780566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種觀點其實已經聽過很多人說了。說的最多的是這些人:



西方右派;
國內鍵政俠及體制內人士;
日本本土左派、右派均有。

所以也不是只針對國內群體,日本本土、包括西方世界也提出過類似的觀點。馬斯克

不也說過麼?讓日本人多生孩子,不然若干年後國家要消失了。

論點也無外乎這幾種:



生育率問題;
老齡化問題;
經濟多年停滯不前,人均GDP已經被四小龍

甩在身後。

日本這麼頻繁地換首相,其實也和國民看不到大環境改善有很大關係。你乾的不好,支持率就會下降,然後就會被炒魷魚。

從經濟指標來看,日本的確不是一個蒸蒸日上的國家。從國民的信心來看也不是。

但這個國家,至少在短時間內還不至於「沒有未來」----他們只是沒有了往日的榮光罷了。

八十年代的日本,GDP世界第二,一個東京號稱可以讓美國破產;現在的日本,人均GDP剛剛被某小龍反超,但他們也依然是已開發國家。

我們在衡量已開發國家的時候,不是看什麼支付方式是否便利。日本的經濟停滯不前,也不代表他們就沒有經濟了。

我們印象里日本股票水的不行,但不是不久前日經

剛剛新高了麼,你只是不了解罷了。

晚上買打折,一千日元左右,超市買的。

還有人說日本移民有坑。移民這東西得看你是什麼階層的,移民一般最適合的群體我覺得有三類:



底層,有改變命運的需求;
頂層,全世界都能過得很舒服;
留學生,能留下來直接就業拿身份。

如果你不屬於這三類群體,一個普普通通的中產,積蓄也就那麼回事,照顧老婆孩子的同時還要學習外語,那你確實也不適合移民日本,或者說連移民本身都不適合你。

這個時候你的吐槽就沒什麼價值了,因為你本身就不適合。



日本最讓國人吐槽的大概就是交通了吧,巴士使用硬幣啥的很不方便,然後地鐵(主要是大城市)線路很複雜,沒有國內那麼直觀。

再就是文化上所謂的「東拼西湊」。

關於交通,我前幾次去日本也會有類似的不適應,但去久了也就習慣了。我這個歲數短暫地經歷過國內使用紙幣硬幣的年代,可能再小一點的孩子們會更不適應吧。而且現在各種西瓜卡啥的也可以綁定手機了。

你可以認為他們是東拼西湊的文化,但問題是,站在當前世界的角度,日本的文化輸出就是全亞洲、乃至全世界都數一數二的。

你覺得某些文化是抄我們某個朝代的,但你架不住其他國家的人都覺得這是日本的。

所以我也不覺得在某些環節上保留傳統有什麼問題。如果你不保留,別人就不認為是你的,或者認為你曾有過。你不能自己不去珍惜,別人用了你還生氣。


或者這麼說吧,日本大概是演繹能力最強的國家。從其他國家吸取一點靈感之後,他們可以變成自己的文化元素,而且還演繹得更容易被人接受。

我剛從日本回來,已經去了很多次了。

每次都是自己拎包就走,並為了逃避東京京都大阪的遊客會選擇很偏僻小眾的城市。北陸、四國、九州一些小地方我都去了,依然有很多外國遊客。

北京在過去幾年,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導致外國遊客銳減,無論是五道口、三里屯,甚至連使館區那邊的老外也少了很多。這幫老外大概是從去年開始才陸續回歸。

這些在日本的遊客,應該不會一邊欣賞日本文化,一邊還要追根溯源認為這是從中國抄來的吧。



我是一個很關注細節的人,哪怕是購物也是如此。關於購物,有兩件事我特別感慨。

一是去日本的商場買東西,無論是買化妝品還是衣服,亦或是點心之類的,他們都非常捨得包裝上花心思。

我只是在一家小店買了個香薰,他們也一定給你包得直接就可以當伴手禮送人的狀態,折好、封好,整整齊齊。

在輕井澤買包,正趕上下雨,袋子上會給你再套上個防雨塑料膜,中間挖了個小孔方便提手露出。

當然,提醒下,塑料袋有可能是花錢的,但包裝紙我沒遇到過花錢的。北京也有這樣的服務,但不多,很多時候你得點名要,即便如此,包裝的人也不用心,包裝紙也一眼廉價,只有去逛SKP

之類的買點高檔貨,他們才有可能給你一個好包裝。

我知道有人會說東西價格不一樣,或者有沒有包裝紙其實無所謂,我就是個大老粗,有個免費塑料袋比這些花里胡哨的有用得多。

所以說評價某件事確實得看你本身是什麼樣的人、關注點是什麼,這個後面會講。


二是物件上的貼紙,日本買的東西偶爾也會有,但會讓你輕鬆揭下來還不留痕迹。

膳魔師杯子上的貼紙,好揭不留痕。在國內的經歷,讓我本以為全世界都無法解決貼紙留痕粘手的問題。

其實這件事一直讓我非常頭疼,國內買的不管是什麼,只要是物品上有貼紙,要麼就特別難揭下來,要麼就一定會留痕迹,你還得費勁地擦拭,有的還一輩子都擦不掉,細節控真的會煩死。

其實你做個好撕、不留痕的貼紙也不費什麼成本。但國內真的很少有商家能做到。

至於其他方面的細節就不說了,可以移步我早先發的帖子:

日本產品質量與中國到底差距在哪裡?28 贊同 · 7 評論 回答

我個人覺得,如果一個國家無論企業還是個人,普遍做事情很認真,很仔細,就還不至於到「沒有未來」的程度。

另外,如果以日本目前的出生率和老齡率作為衡量是否有未來的標準,一方面整個東亞現在其實都挺危險的;

另一方面,可以粗略計算一下,他們「沒有未來」的那天,估計我們也看不到。



所以,對日本我一直都是這個觀點:

如果你成天關注的是時事政治,把國家大義放在人生中的重要位置,你認為日本沒有未來,我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你是日本人本人,說這個國家沒有未來,我也是可以理解的。日本本土普遍都有這種憂慮。

如果你是個細節控、文藝控,只是想過好自己的人生,不去關心那些你無法控制的事物,日本對你來說依然生機勃勃,有太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30樓 JosephHeinrich 2025-10-12 13:29

20世紀末21世紀初,你要說日本沒有未來,大家都得說你是神經病。電視、冰箱、汽車、相機,好像周邊到處都是日本產品,日本的產品意味著進口,高端。日本的電影、音樂、遊戲、動畫、片等文化產品,全面壓制中國的文化產品。

現在你身邊的家電有幾個日本品牌? 汽車的銷量也越來越小。音樂遊戲動畫的市場都逐年萎縮。在日本的親戚十幾年前還很風光,作為留學生代表見過第四代核心,現在也總說生活壓力太大了,日本要完了。就連我們成天嘲笑的印度,GDP都要超過日本了。

現在這樣,日本會越來越好,他們自己信麼……



作者:哈爾濱的天空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4717076905259499/answer/195991916587699933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