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80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真实客观评价德国真实的样子?
21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45

不管德国是如何获取这样的生活的,视频里说的就是事实,德国人确实清闲、安居乐业。有名的开源软件,德国人开发维护的好多,youtube上DIY视频一大堆,这些都是德国人清闲生活的写照。

问题是德国人虽然饿不死,但也发不了财。扪心自问,很多人追求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安定富足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够了么?实际上很多人追求的是攀比,要比别人过的更好,要胜过大部分人。比别人强才能真正的快乐。在自己老家有个工作,吃喝房子车子不愁,对大部分玩知乎、出国留学的人来说是问题么?但这样太普通了,大部分人不会满足的。

德国现在的生活水平是很好,高于中国,但对中国发达地区的人来说,好的有限。考虑到文化隔阂,中国人在德国也不太可能像上天堂一样幸福。

对我来说德国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加班,个人时间充足,这点是中国短期内不太可能追上的,德国为数不多的真正的优势。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91459/answer/146579106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2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46

作者:德国东哥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91459/answer/149148673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抖音里的内容都是事实,但也不能代表说德国是世界美好的天堂。只能说明德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状态与国内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异,这个差异不仅仅是经济因素而决定的,还包括了历史、社会、文化、家庭等综合因素。而且大部分因素不会因为环境的变换而发生质的改变。

德国有失业,也有罢工,有排外种族主义,还有难民,有政党矛盾,有阶级对立。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体制腐朽老化,经济发展迟缓,人民安于现状等各种问题亟待解决。

另外,去了德国不等于就成了德国人,家里该催婚的还得催,结婚该买房的还得买,国内的亲戚朋友还是会互相八卦,传统观念和人情世故不是你想抛就能抛的。

即使你在德国生活的再久,也只能像德国人,而不能成为德国人,因为根还是在中国。

德国确实有很多好的地方,比如:在德国能让你看到生活的全貌,生活除了工作的的确确还有生活,陪家人的时间,旅游去看看世界的世界,独自放空的时间,安心开展兴趣爱好的时间。

很多在国内生活的人,会时不时自我安慰,挣不挣钱不重要,只要把生活过好,过的开心就行。其实这种想法有点,因为人总是会去仰视自己够不到的东西,如果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就会去羡慕、憧憬、意淫有钱人的生活。最悲哀的是,无论你怎么憧憬,脑海浮现的画面还是和有钱人真实的生活有着巨大差距。

而在德国,人确实从小到大,都不会有太多想法,大部分人眼里,个人大于家庭大于成就大于金钱。表面上确实老板和普通员工生活品质差距不会太大,一份稳定的工作和职业,就可以支撑自己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没有国内那么多姿多彩,确显得很踏实和轻松。

23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46

事实上来讲,抛去那些中东移民导致的治安影响外。德国真得太好了。福利好,工资高,国际环境好,人文水平,科学技术双一流。

所谓人间福报,可能就是在那里了。抛开政治立场不谈,中国目前的福利水平在东亚圈也不算出头,根本很难和欧洲比。作为个人角度出发,的确德国是个好地方。远比北上广可爱。



作者:关东卧龙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91459/answer/178815292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4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47

作者:是杉树吧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91459/answer/146139751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情况基本属实,但是说德国是天堂,我觉得我们学校会有好多学生,会找她谈谈?你挂科挂到绝望,看书看到哭,会觉得那里是天堂??

我父亲是做工程管理的,北京城建给建筑工人开的工资也一天2-3百多呀,一年7-10万的很多,不也比大部分普通上班族高?你不想学习考不到好大学,又不想干苦力活,还想拿高工资,可能吗?其实不觉得我们这几代还没有多努力奋斗,没有给国家的发展助力多少,就开始不停的抱怨了吗?

相比于工程师和白领,在德国难道那些管道疏通工人,铁路工人这些干苦力的,不辛苦吗?他但凡可以有大学文凭和大企业要,谁愿意干这个。前段时间我们附近城市改造站台和路面,我看到那工人在大热天浇沥青,汗都浸湿了工作服。白领呢?在办公大楼喝着咖啡敲着电脑。难道不想上大学,逃避高考,去做职业培训,还成了一件值得宣扬的事儿?在德国很多成绩不够好的孩子连Gymnasium(文理中学)都上不了,何谈高考,德国的社会也是优胜劣汰,谁会照顾弱者?德国的职业培训的初衷,不是让你不考大学,是让考不上大学或者是中途辍学的那些人,混社会有个一技之长,不然他们能干什么?

在德国工作的,其实也应该知道,德国工资不高的,是比国内过得舒坦,可是我们总不能拿一个欧洲国力强盛的发达国家和有14亿人口负担的发展中国家去直接对比吧。我们国家有多困难,内忧外患,刚发展好点儿,美国纠集一帮小弟开始搞我们,芯片断掉,资源切断,不断制裁,而欧洲呢,除了一些和俄罗斯中国的合作美国阻挠,大部分情况下美国还帮他们一把,这能比呢?德国在二战结束之后,难道是靠着人民一天就上几个小时班,高福利,优哉游哉发展起来的? 还不也是有一代人去奋斗的吗?替后来者承受了一切苦楚。现在的我们不就是属于这一代吗?

“还有德国的关于生活自在没人干扰,只要不打扰到别人,自己可以活出自己。” 这个我觉得在中国城市大部分能做到吧,又不是在村子里,大家端个小板凳围在村口,议论家长里短。在城市很多人连邻居是谁家里几口人都不清楚,谁管你怎么活?你过你的呗。有人说家里亲戚会议论,那你可以选择和德国人一样啊,你也别和亲戚练习,别笼络亲情,淡化亲情关系,在国内不也可以活的如此吗?

总的来说,德国还可以,你不追求高薪不对繁华都市有向往,不我出去撸串吃火锅不追求美食,自己也是个慢性子,不对办事效率有要求,这里可以安居乐业的。我想在国内你和自己另一半一起奋斗,两个人一年10万还是能挣到的吧,在二三四线城市会活不下去吗?德国人大部分又不买房,你们如果也如此选择的话,那其实没那么重的负担,我们国家也在进步,工资也在逐步提高,德国并不比我们好多少。

你爱一座城,就会觉得那里是天堂。就像我们有时候觉得西藏会不会有点儿乱,而我在那里定居的朋友觉得,那里是是圣洁之地,会在那里过一辈子!所以没有绝对的天堂,只有你自己把爱的地方想象成了天堂罢了。就像你爱一个人,他在的地方就是家!


25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48

整个社会福利好,人生活相对国人而言没有压力,对人尊重等等都是真的。

可惜美好的天堂冬天会持续5个月,冬天上班出门天是黑的,下班天是黑的。没有阳光的压抑,谁体验谁知道。

可惜美好的天堂美食太少,中餐少又贵。去中餐馆吃碗面都要10欧。

可惜美好的天堂蔬菜和水果种类相对于中国真是少的可怜。

可惜美好的天堂里的大城市慕尼黑,30平米左右的房子就得800欧(6400rmb左右),而且还不是想租就能租到.......

可惜美好的天堂里没有我的家人,那只是别人的天堂。



作者:中德体验者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91459/answer/149605260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6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48

作者:郁练级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91459/answer/265829269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德国,红灯区合法,性工作者能依法交税和购买社保,而且一年只工作200天,剩余的时间都在玩,玩坏了怎么办?医院免费帮看,请心安。

很多人不相信,可事实是如此,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会问:“他们是怎么成为发达国家的?”

品质优异的“德国战车”

世界上有32个发达国家,分别是:瑞典,美国,丹麦,芬兰,新加坡,日本,荷兰,比利时,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法国,奥地利,瑞士,爱尔兰,挪威,加拿大,英国,以色列,新西兰,冰岛等。

德国作为欧洲排名第一的国家,被当做是欧洲的一大代表。

德国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地处中欧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联邦州组成,国土面积357582平方公里,首都为柏林。

说到德国,很多人称之为“德国战车”,这和德国强大的工业密不可分,他们的严谨,让他们的工业富有特点,这些特点被世人所认可。

德国工业结构及特点:

(1)侧重重工业,汽车和机械制造、化工、电气等部门是支柱产业,其他制造行业如食品、纺织与服装、钢铁加工、采矿、精密仪器、光学以及航空航天业也很发达。

(2)高度外向,德国制造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品一半以上销往国外。

(3)中小企业是中流砥柱,一多半的工业企业雇员不到100名,但是企业专业程度强,技术水平高,灵活性强。

(4)垄断程度高。

其中,备受中国人喜爱的汽车品牌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保时捷都位于德国,汽车生产量仅次于中国、美国和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

除此之外,让人仰望的德国机械化的使用,也是其作为工业强国的坚强支柱。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德国是很晚才开始发展工业化的,当时在英、法两国完成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个农业国。

德国人进入工业化后也经过与今天中国类似的“山寨阶段”,他们向英、法学习,偷人家的技术,仿造人家的产品,大到汽车,小到螺丝刀,一直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德国人不相信德国人

德国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人都会犯错,都会有误差,特别是在生产环节,这些人引入的负面影响经过流水线的每个环节逐级放大,必然会最终影响产品的品质。

整个产品的生产工程中,人的因素越多,最终产品出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

所以德国人提高品质的思路非常直接,就是在生产环节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人的天然影响降低到最小,把每件事情都分解成机器(或者人像机器一样动作)能简单执行的。

换句话说,就是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只要机器能做的,在成本合理的范围内, 就坚决不让人做。

这也就造就了如今机械手替代人工作的情景,而且这种思维方式已经被世界上很多国家认可并得以借鉴。

而今,德国制造业机械化应用可以用“恐怖”来形容,德国目前已经进入了后工业时代。

简单点来说,德国的工厂车间的岗位上,除了一个“操作工”以外,几乎没有其他人存在,所有的工序从进料,生产,质量检查,成品包装,货物堆栈全部由机器完成。

而作为“操作工”,其实本身就是工程师,他只需要按下按钮和定期排错就可以了。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视频中看到德国机械化的时候,里面都是智能机械化运作,很少看到有人在机械化的工作。

德国人很“懒”

德国大量运用智能化、机械化的同时,减少了工作中犯错的几率,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也让德国人变得无所事事,闲了下来,工作时间也得到了很好的管控。

据统计,中国人的年工作时长为2100小时,位居世界前列,而譬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其国人的年平均工作时长都不足2000小时,而其中,德国人的平均年工作时长为1496小时。

这个一向以勤劳严谨作为标准的强国,在工作时长数据面前,暴露得反而是其“懒惰”的一面,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

德国法律规定,每周工作5天的人,年假不得少于24个工作日,而且,如非必要,不得安排加班。

另外,德国人的年工作日只有近200天,也就是说,在剩余的150多天了,德国的上班族们都在休假中,其中,有至少30天的时间里,他们还是“带薪休假”。

一年这么闲,相信还真是不好办,休闲的时间做点什么好呢?对于这一点,德国人有自己打发时间的一套方式。

德国人的日常生活

休闲时间这么多,如何度过成为了每一位德国人要考虑的事情,如果在中国,人们一到休息日,大都选择去商场或超市采购,但是德国人却享受不到这样的福利,因为他们的商场和超市周末和节假日都不营业,因为店员也要放假。

如果继续日用品的话,他们只能去火车站和加油站里面的小卖部了。

逛街不成,只能另选其他,早前德国消费分析中心公布的一个有关德国人业余爱好的民意调查,排列前10 名的依次是:

1、听音乐

2、看电视

3、与朋友聚会

4、品尝美食

5、看报纸

6、阅读杂志

7、驾车

8、骑自行车

9、游泳

10、读书

没有想到吧,8000多万人口的一个国家,骑自行车都能进入前十,不得不说德国人的文化与我们相差很大。

另外,以排名第十的读书来说,据数据调查显示,91%的德国人在过去一年时间里曾读过一本以上的书,23%的人年阅读量在9—18本之间,25%的人年阅读量在18本以上,以书赠人也是朋友间最受欢迎的方式。

以年龄来看,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最有读书热情,14岁以上的德国人中,69%的人每周至少会看一次书,36%以上的人觉得自己看书频率还可以,22%的人看的书“很多”,而每天读书的人也不在少数,占到16%。

在德国,喜爱读书的人占到70%,有一半左右的人有定期买书的习惯,书籍与啤酒一样都是这个民族的最爱。

看到这些数据,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德国会是全球第二大图书市场了,图书市场的年销售总额高达96亿欧元。

相比于德国人的这些业余爱好,“红色文化”在2002年被搬上桌面,让德国多了一笔额外收入的同时,也让德国人有了一个新的去处:红灯区!

德国的“红色”产业

2002年,德国将卖淫嫖娼全面合法化,性工作者可以正当入保险、交税。目前,德国性工业年度规模据信高达160亿欧元。

性交易合法化的初衷是让卖淫女摆脱皮条客的控制,但是批评者说,这样自由的政策导致德国逐渐成了买春人的天堂。

在过去20年里,德国妓女的数量翻了一番,达到60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攀升,预估已经接近百万大关,每天可以为150万人提供有偿服务。

更有甚者说,德国打算为穷人买单,让那些想体验性服务的穷人免费体验,而费用均由财政支出。

作为生活在德国的穷人来说,做梦都能笑醒。

德国的福利让人嫉妒

试想一下,能为穷人买单的一个国家,这样的福利还有谁?德国除此之外的福利,同样让人眼红,让人嫉妒。

德国作为欧洲福利国家的代表,有着较多的福利政策,而这些政策不单单是针对本国家的人,连在德国居住生活或者求学的外国人也有权利去享受这些。

德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涵盖的方面非常的广泛,从对孩子出生的育儿补贴,家庭补贴,到各种救济金,德国的福利政策辐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确保其公民的基本的生活条件。

①三年的产假

凡是德国的公民、持有长期居留签证者(包括法人签证)及其配偶都可以享受生育福利。育龄妇女在怀孕期间及其产后短期间内享受法律保护不被解雇,而且继续享受工资,并有权利享受每个孩子三年的育婴假。

而且育婴假不但是母亲可以申请享受,父亲也同样可以申请育婴假。

如果育龄妇女在宝宝出生前没有工作,那么每月可获得300欧元补贴。如果申请人在宝宝出生前工作,生育补贴是宝宝出生前后平均税后工资差额的67%。也就是说,如果休假不工作,就拿原工资的67%。

此外,孕妇从怀孕到生产后的调养等一系列费用皆由保险公司承担。

②儿童金

德国儿童金是在小孩出生后每个月可以领到的一笔财政补助。

当孩子出生以后,孩子的父母每个月都理由领取200欧元左右,作为抚养孩子的费用,儿童金这个补助可以一直领到孩子年满18岁。

18岁×12个月/年×200欧元=43200欧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相当于30多万。

另外,如果孩子18岁以后还在读书,领取儿童金可以延长至25岁。

③免费医疗服务

在德国,法定医疗保险是一种福利政策,德国公民或者外国人都有权利享受,这种保险对于被保险人的覆盖率是100%。

从医疗的方面来讲,法定医疗保险包括了牙科、外科、内科、妇产科、精神科、预防措施、替代治疗法、住院、护理、复健、慢性病等各种疾病或身体疾患的治疗与医药费用。

而且,法定医疗保险承担所有的治疗与医疗费用。

说白了,就是看病不花钱,没钱也不要紧,国家免费给你治疗,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

④上班族的福利

1、硬性的休息要求

在劳动保护政策方面,国家法律严格规定,禁止招收童工,禁止让18岁以下的青年工人上夜班,禁止休息日和节假日上班,禁止让孕妇在产前六周,产后八周上班,除每周休息两天以外,每个工人每年享受六周带薪休假。

德国人严格遵循节假日不上班的规定,到了礼拜天,连商店都关门了,商店的服务员说,我是人,我也要休息,要尊重我的人权。

2、公司欠薪,政府赔钱

一旦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则由政府先支付给员工。企业欠员工多少钱,政府就给职工多少钱,先让职工回家,接下来的事就变成了政府最后一次工资,和违法企业之间的事。

德国政府先出动警察局、检察院介入欠薪事件。

3、夫妻异地也赔钱

假如夫妻不在一个城市里面工作,丈夫为了去另一个城市读进修学校而跟妻子分居,如此国家是要给钱的。

另外,工人回家探亲,路费由劳动局支付。

发达国家中的“农村”,发展中国家的“城市”

和很多国家不同的是,德国作为发达国家,整体看过去并不像大都市,更像是一个“大村庄”,主要体现为建筑上。

在德国,很少能看到摩天大厦,最高的建筑物的高度为259米,坐落在我国的上海中心大厦是它的两倍(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德国最高建筑物排行如下:

1、商业银行大楼:259.0米(法兰克福)

2、商品交易会大厦:256.5米(法兰克福)

3、城西之塔:208米(法兰克福)

4、美茵塔:200米(法兰克福)

5、185大厦:200米(法兰克福)

6、欧姆尼大厦:189.9米(法兰克福)

7、特里亚农大厦:186米(法兰克福)

8、欧洲央行大厦:185米(法兰克福)

9、格兰塔:180米(法兰克福)

10、歌剧大楼和陶努斯大厦:皆为170米(法兰克福)

和德国相比,我国排名前十的建筑物,高度都在500米左右。

所以,一个国家的建筑物普遍偏低,而且外观比较朴实,让人感受不到城市的气息,仿若一座“村庄”,这样的建筑群,在我国顶多是一座县城级别的。

德国人喜欢的食物

说到德国人对饮食的要求,是真的一点都不高,说不高吧,其实又很高,首先来说,德国人普遍喜欢吃肉,跟中国一样,猪肉非常受消费者的喜爱。

德国人对于猪肉的消耗量位居世界第一,香肠是德国知名度最高的食物之一。

另外,德国的主食不是馒头和米饭,而是各式的食用黑麦面包,面粉来自黑麦,内含高纤维素,面包颜色比全麦面包还深。

他们早餐大都是喝一些饮料,包括咖啡、茶、各种果汁、牛奶等,主食为各种面包,以及与面包相配的奶油、干酪和果酱,外加香肠和火腿。

到了午餐,又比较简单,一块熟肉、肉饼配煮菜和面包,或炖牛肉配米饭和生菜,饭后喝一杯咖啡或吃一个冰淇淋就打发了,这样的饭量放在国内,可能工作不到2小时就饿坏了。

而他们的晚餐通常是冷餐,一盘肉食的拼盘,鲜嫩可口的蔬菜,新鲜的水果,当然,主食肯定是面包。

如果心情不错的话,他们还会拿出来啤酒解解乏,根据官方统计,每个德国人平均每年啤酒消耗量为138升,喝啤酒也是德国人打发时间最喜欢的一种方式。

德国的丧葬文化,和我们之前一样

和我们花葬习俗不同的是,大部分的德国家属都不愿见到亲人火葬,故葬礼选择以传统土葬比例居多,也就是我们六七十年代比较流行的土葬习俗。

当然,也会有一小部分人选择火葬的方式和亲人告别。

在德国,当死者过世后,家属必须申办死亡証明书,据此証明书,家属可以向各地墓园或殡仪社要求办理葬礼,无论是火葬或土葬,死者必须先由殡葬公司专车载往墓园停放,且都得为死者备妥棺材。

以火葬而言,棺木将被送往火葬场处理,火葬必须事先约定时间,火葬场也单独处理个案,家属可以亲自在场,火葬人员行礼如仪,连一丝骨灰也不遗漏。不过,德国人由于不忍心亲眼见此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家属不会在现场观看。

另外,早前他们的医保卡中还附有殡葬费补贴,可在2004年的时候取消了这一项补贴,对于无法支付亲人安葬费用的人,可以向政府社会福利部门申请资助,后者可承担最多750欧元的殡葬费,以及火葬厂和墓地的费用。

德国这个国家,基于发达的工业化,让人远离机械式的工作状态,让人得以得到很好的休息,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其他的事。

生活在德国的人,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因为就算没有工作,国家也会出钱援助,让人活得没有太多压力。

我想说的是,德国虽然看似很完美,但暗地里也隐藏了很多不被公开的秘密,我们承认他们强大的同时,也要转过头看看自己,只有证实与别人的差距,才能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另外,如果你要去德国的话,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1、在德国不等红绿灯乱穿马路,不仅会遭路人白眼,还有可能会收到5欧的罚款。

2、德国人对垃圾分类这件事很较真,如果乱丢,同样会收到罚款。

3、在德国千万不要有向纳粹致敬或与此相关的任何其他纳粹标志,旗帜或口号。这在德国是非法的,如果被抓,任何违规行为都可能导致高额罚款和最高五年的监禁。

4、不要随意将水瓶扔进垃圾桶,每扔一个空瓶子意味着扔了0.25欧。为了促进资源循环,德国开发了回收瓶子系统,当你在超市买瓶装或塑料的水时,每瓶水将会产生额外的0.08到0.25欧元,以此鼓励你积极地将瓶子退回。

5、不要走在自行车道上,这不仅违法,说不定还会遭到自行车手会疯狂按铃向你提示。

6、在德国,安静的时间受到法律管制,这意味着周日不能有响亮的音乐,钻探或吸尘等有噪声的活动,否则会引起邻居一连串的投诉和公共秩序官员的来访。

面对如此魔性的德国,如果有机会去旅游和居住,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27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48

贫富差距不大=你读了大学拿税后3000,路边工人拿税后2000,虽然收入比国内算成人民币高不少,但是德国基本生活用品的价格是国内的1.5倍。如果你想提升生活质量购置一些大件,基本上都是贵的离谱。在德国生活,相比于国内大城市,提升的生活质量极其有限。

该买不起房还是买不起房的,你觉得在德国一辈子租房,生活压力小,教育医疗给你兜底了,混个中产还行的,那确实是天堂。但是也就这样了,作为外国人没什么接近核心层的机会,可能混个中层管理都很难。当领导说是工资不会翻几倍,但也能高不少,从3000到6000只是翻了一倍,绝对也是质一般的飞跃了。

如果你觉得你的能力够强回国能混个中层管理,或者你在国内本来就是城市中产出身,我觉得回国混更适合你。如果你在国内本来就只能干干体力活,那德国绝对是天堂。

当然了大部分人还是受不了在德国:1.饮食不习惯,即使是自己做菜也少去了超过一半的中国美食 2.没有夜生活,天黑以后除了在家里呆着或者去酒吧喝两杯,无处可去 3.文化氛围上不习惯,朋友少,寂寞



作者:Bibliotheka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91459/answer/146310068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8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49

德国的发展路径像是被精心设计过一样

在绿党之前,德国传统民用工业繁荣,但信息化落后,军工产业规模小且老旧

绿党上台后干了两件事,一是激进的新能源、数字、智能产业扩张,补了一些新技术短板。二是激进环保,推高了能源价格,迫使产业外迁,规模萎缩,也包括刚建设的新产业,科技产业都是巨量耗电的,能源价格压不下来,传统民用工业没有了在国内的发展前途,新型民用科技也不赚钱,绿党也就此功亏一篑了

然后面对前景暗淡的民用经济,德国就只有一个方法来弥补了——就是利用新旧技术结合,发展军工。如果没有绿党干的第一件事,德国只能继续造老旧武器,造不了智能化新武器,如果没有绿党干的第二件事,德国企业主们还能继续赚民用品出口的顺差,也就无法下定决心民用转军工

所以到底谁才是绿党背后的势力?



作者:centuria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91459/answer/19423314633590063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9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50

Cicci:


美好的天堂。。。。尴尬。 说的是事实,但是中国人在德国活的自在的不多。90%的留学生中毕业就回了国。 无聊,没有大排档,商场很早就关门。星期天不开门。冬天还可能因为6小时左右的日照时间抑郁。 6点后外面基本上没人溜达。

30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50

远望天涯:


德华在中文网的存在感,应该比他们在德国本地还高

我反正tk上看到德国佬自己对德国都深恶痛绝,德华不觉得吗?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