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895186/answer/18132908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摘自百家號:洪立】
摘要:它人口僅相當於中國中小城市,面積僅三倍於北京。就這麼個彈丸小國,它卻是國民最幸福、環保最出色的國家。
哥斯達黎加是個很小的國家:人口460萬,僅相當於中國一個中小城市(與常住人口排名第104、105名的惠州
和常州市相近);國土面積5.1萬平方公里,僅三倍於北京市。但就是這麼個巴掌大的小國,在6月15日的巴西世界盃首戰中,卻以3比1完勝排名世界第六的勁旅烏拉圭隊。你說那只是撞大運?今晨它再來一次,又以1比0踹倒大名鼎鼎、排名世界第九的意大利。
當然,足球不代表一切。
——————————————————————————————
在我看來,判斷一個國家的優劣,其標準並非國力是否強盛、能否威震四方——這些和咱們普通百姓沒啥關係。最重要的尺度應當是,絕大多數國民是否快樂——而且不是通過讓國營電視台記者在街頭誘導性地提問路人「你幸福嗎」,而是通過科學、嚴謹的調查。在這方面,哥斯達黎加更牛了:居然高居世界第一!
據荷蘭伊拉斯謨大學「幸福經濟學研究機構」調查,在2000至2009年間,哥斯達黎加人
自我評價的幸福感得分是8.5分(滿分10分),在全球148國中名列榜首,高於第二名丹麥(8.3分)和第20名美國(7.4分)。在這個榜上,中國的排名比足球隊強些:6.3分。而在英國「新經濟學基金會
」編製的《幸福地球指數》榜上,哥斯達黎加同樣拔得頭籌。這個榜綜合評估一國民眾的幸福感、人均壽命以及對環境的影響(例如碳排放量),它表明哥斯達黎加人通過不破壞環境的可持續方式,實現了快樂生活和健康長壽。(中國排名第60)。《紐約時報》專欄作者、1980年代該報駐北京站主任紀思道曾於2010年1月寫道:哥斯達黎加人之所以很感滿足,或許和他們有機會徜徉該國東西兩岸的美麗海灘和內陸的茂盛雨林有關。
哥斯達黎加在自然環境保護上做得非常出色,而在綠樹環抱中沐浴陽光,當然比在北方凍得瑟瑟發抖、忍受失衡的大自然更容易感覺幸福。
那次紀思道
拉着12歲的女兒一同遊歷中美洲。在體驗過洪都拉斯的貧民窟和尼加拉瓜的村落之後,哥斯達黎加的海灘和國家公園讓他女兒欣喜若狂,她的最喜愛動物榜上新增了鬣蜥和樹懶。哥斯達黎加的最獨特之處是沒有軍隊,只有一支1.3萬人的警(了個)cha隊伍。
1948年,一場爭議的總統選舉引發了一場持續44天、導致兩千多人喪生的血腥內戰。
何塞·菲格雷斯
發動正攵變上台,隨後廢除軍 阝人並主持起草新憲氵去。第二年他主動還政於新成立的民主政府,為此被尊為民族英雄,並於1953年贏得根據新憲氵去舉行的首屆總統選舉。
此後該國共舉行過14屆總統選舉,均被國際社會公認為和平、透明。
在長年動蕩不安、正攵變不斷的中南美洲,哥斯達黎加是最穩定的國家,min主制度不間斷地運行了66年。
廢除軍隊之後,哥斯達黎加將省下的軍費投資於教育,提升了民眾的教育水平。這不僅使社會變得更加穩定、文明,也促進了經濟發展,增大了對外資的吸引力,使哥躍居電腦晶片的一大出口國(還記得哥斯達黎加產的英特爾CPU麼?)
教育程度的提高也改善了醫療衛生,哥斯達黎加的人均壽命已經趕上美國,在世界性別平等排行榜上它更是超過美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哥斯達黎加早在1997年就開始徵收碳排放稅,國土的森林率高達四成。
良好的環境、醫療條件,加上民眾的英語能力,不僅為哥斯達黎加吸引來大量北美遊客,也讓大約5萬名美國退休者決定在該國定居。哥斯達黎加是世界上罕有的美國人移民淨流入國。
順便說下,哥斯達黎加是中美七國中唯一與中國建交的國家。《環球時報》曾刊登文章盛讚這個和平主義小國:
「哥斯達黎加是拉美善治良治的模範生。哥政局穩定,政權順利交接,這在曾經內戰和軍事政變頻發的拉美非常難得。在人均國民收入
不到1萬美元水平下,實現了全民醫療保險,醫療服務水平在拉美領先。加之早年就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大學教育學費也很低廉,人類發展指數居拉美前列。同時,哥國自然環境好,1/4的國土為自然保護區。哥斯達黎加還被評為世界上最幸福國家之一,有『拉美瑞士』之稱。」根據咱們從小接受的教育熏陶,國家發展好像只能走一條路:富國強軍,偉大復興,重振漢唐
雄風,否則就要挨打、忍受恥辱……但看看哥斯達黎加和新加坡的例子,似乎做一個平和、開化的小國,民眾也可以過得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