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無名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2995758/answer/289308425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019年造訪過這個充滿魅力的國度。

比起城堡山上巍峨的布達王宮,矗立在多瑙河對岸的匈牙利國會大廈
可謂是布達佩斯最為壯觀奪目的建築。

這座建於百餘年前的建築融匯了哥德式尖塔、洛可可式飄窗和羅馬式穹頂等建築元素,內部亦採用19世紀末最先進的供熱、照明和電梯系統,無愧為新古典主義建築的絕佳代表,並總是在荷里活電影中出鏡,特別是此般議會建築遠勝王室建築的理念更表達了匈牙利民族血脈深處對於獨立、民主、自由的執着嚮往和不懈追求:

由昔日重創西羅馬帝國的「上帝之鞭」阿提拉
後代——馬扎爾人創建的匈牙利在強敵環伺的東歐長期扮演着「基督教文明盾牌」的角色,先後阻擋了蒙古大汗的征伐、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的擴張和斯拉夫人的入侵,為捍衛中世紀的歐陸秩序作出了重要貢獻,更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悲愴故事。

橫貫千載、波瀾壯闊的抗爭史,造就了該民族不屈不撓的堅韌性格,支撐着他們近代以來繼續不畏強暴、為爭取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而前仆後繼、拋顱灑血的鬥爭,在人類解放進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1840年代為擺脫奧地利帝國
的壓迫,馬扎爾人掀起了風起雲湧的獨立浪潮,雖然最終革命的烈火被列強澆滅,但也為匈牙利爭取到與奧地利平等的二元帝國地位,國人耳熟能詳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匈牙利革命先驅者、愛國詩人裴多菲
《愛情與自由》足以概括他們的心志。

還有百餘年後該國在華約體系內不畏強權、不甘沉淪的抗爭,最終為30餘年後的東歐劇變、蘇聯的覆滅埋下火種。

雖然,今天的匈牙利從基礎設施到服務、由內及外皆與中等發達國家的地位相距甚遠,可我始終對這個民族懷着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