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希:
今年剛考的N1,曬一下

分數我自己是比較滿意的,也趁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學日語的過程中選擇教材的心路歷程
先感謝一下我的老師
@一墨日語高老師
我這個人超級沒有自制力,學啥都是三分鐘熱度,之前自學浪費了好多時間,所以最後還是決定找一位老師來監督一下。她是在日本生活了七年回國的,不僅發音很地道,還給我提了很多去日本超級實用的建議。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最重要的還是對課後作業和學習進度的監督,老師幾乎每天都會來檢查我的學習進度,答疑什麼的也很詳細,超級喜歡我的老師₍˄·͈༝·͈˄*₎◞



分享下我的經驗趴,畢竟我也試聽了好多家機構的試聽課啦~基本上用的都是《標準日本語》這套教材,標日給我最大的感受呢就是語法點的設置是真的真的很系統很清晰了,感覺就是為咱中國人量身打造的一本教材,它不管是語法還是例句全都很中式,感覺一下子就能懂hh,這一點我是特別喜歡滴(˵¯͒〰¯͒˵)但是呢,也正是因為太中式了,所以對日本人說話的邏輯和思維就會沒有那麼那麼的了解,因為日本人說話的邏輯畢竟和中國人還是有很多不一樣滴,這一點我到了日本之後真的是深有體會啊!而且對部分語法的解釋可能又太過細緻,就會顯得囉里吧嗦,看起來還會覺得很複雜。

以ていきます這個語法舉例,其實很簡單,就是動作的延續。もっていきます就是拿着去。再看看標日的介紹,每個字我都認識,但是放在一起我真的一整個大懵逼狀態,這個空間移動我差點理解成為時空穿梭(好吧,可能只是我自己的問題T_T) 換句話說,標日的語法講解真的是很細膩和詳細,可能又過於細膩了所以顯得比較emmm,像一個論文,我又不是搞學術研究的,學日語也就是為了能聽得懂看得懂,生活沒啥大問題就ok了p啦,這樣的講解真的有些苦手。 並且在單詞上,在我來了日本後才發現標日的詞彙量是遠遠不夠滴啊(つД`)而且學到的一些單詞我在生活中就用都沒用過啊喂!對於一個每天網上衝浪的弄潮兒來說肯定是要走在潮流的頂端(啊不是),就是說老掉牙的詞彙我都不想用了hh,現在大家也很少說我是xxx粉絲,更多的說xxx女孩,是一個道理趴
emm 再說下《新編日語》趴,這本書可以說是超級硬核的!像有日語基礎的夥伴,想要複習的,你一定會愛上這本書的!因為你總會發現一些之前我們接觸過的語法知識裡面更細微的區別,它會把每一個語法點都揪出來講,讓你理解的明明白白.
所以…這本書勸退我的原因竟然是因為太!硬!核!了!前面幾課的文章全是沒有漢字的,全都是假名,所以在讀的時候斷句真有很有些困難,經常還搞不清楚哪幾個假名對應哪些單詞,這個是會讓我很迷茫的一個點。等到好不容易有漢字的時候,會發現沒有假名標註!我真的會謝啊,沒有假名我怎麼讀啊,總不能說真的等單詞全都記住了再去讀課文吧,對當時五十音還不熟練的我真的非常不友好,一個個去標註又很浪費時間,這一點對我來說真的沒法接受了。

真的沒有漢字哦
還有還有這本書會夾雜一些N2N1的語法,感覺語法設置的邏輯性不是很強,更偏向於根據情境來講語法,如果沒有老師帶的話學起來是很難的。和標日差不多的是很多詞彙都沒人用了,所以最後也是pass掉了
最後我是選擇了《大家的日語》,選擇這套書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這套教材是日本原版的,也就是日本人出的。因為在jlpt
考試的閱讀題中,很多語句讀起來很費勁,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理解到日式思維啦,get不到出題人想要表達的內容。日本人出題是注重基礎的積累和實用性的,也就是聽說讀,所以我們傳統的那種應試教育方式可能在jlpt考試上就不咋實用了。而且國內是又沒有語言環境給我們去練習聽力這一塊啥的對吧,如果我們是去日本留學的話,口語更是一個大難關了。但是大日有專門的app,在理解語言輸出方式的同時,還能在app上跟着練習口語聽力,這不香嘛?就是說再也不是學的啞巴日語了。

大家的日語
不過每套教材都是各有各的優點。大日的部分語法講解確實沒有標日那麼詳細和具體,但是更多的還是在使用中去體會和領悟,因為學完之後馬上就可以用到。並且我很清楚我學日語,就是為了會聽會說,沒有必要一定去摳細節,只要把語法的用處搞清楚,長得像的語法區分開就可以了。日本人也懶得很,出題並不會死盯着語法細節,更多還是知識的運用,語法的積累。 因為我是要去留學的,當時選擇大日也是看到每一課都是生活情境的會話,覺得特別實用。到了日本之後發現這些對話是真的可以用的上的,實用性滿滿啊!學的過程中理解到的日式思維,也讓我更好的去融入日本社會,老師也說我的日語是很地道滴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