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雪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227187825/answer/12270446471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看見答主,我好像看見另一條路上的我,在科研道路上苦苦追尋的我。
所以答主,你要問問你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什麼是你最珍視和最想要的?它可能會蒙塵很多年。你要去發現它,然後至少向這個靠近。
如果你自己也很迷茫,最好能找一些了解你的人,並且友善的人,最好是男性,給你一些建議和看法,這會幫你發現你自己最想要的。我覺得作為女生,特別是浸潤在高校理工科女生,容易單純,還有偏執。
可以講講我的經歷,給你借鑒一下。我是有幾次外界條件的介入,讓我從你這條路越走越偏。
1.我當年讀研時一心一意準備出國讀博時,一周七天都在實驗室做實驗,熬夜做實驗。同辦公室的師兄跟我說:一個人遠赴海外讀書很辛苦,很孤獨的。加上我性格內向,不善交際,鼓勵我談一場戀愛,一是內心有情感支撐,會幫助我度過那些難關,二是會讓我成長,也容易在國外挺得住。所以最後他的好友和我了談戀愛,這其實影響我後面的整個生活,因為後面男朋友成為了先生,我覺得命運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2.兜兜轉轉後面我還是讀了博,只不過沒去成海外。我讀博期間,陪我長大的奶奶去世了,她是我心裡意義上的母親,所以她去世後我非常痛苦,最初麻木,然後有段時間每晚都哭,後面突然頓悟,原來生命終有盡頭,我苦苦追尋的科研事業又算什麼呢?畢不了業又算什麼呢?一下子對科研的追求就沒那麼執著。
3.因為親人去世的打擊太大,我意識到生命很寶貴,我強烈想要有生命的延續,然後備孕,但是比計劃提前很多就迎來新生命。可能他太迫不及待了。備孕之前,其實我已大致從親人逝世的打擊中緩過來,我有去海外做博後的意向。但是我的導師幫我分析,他說我不夠aggressive,在大組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發到好文章的,不建議去海外。
4.後面因為懷孕生子,我就放棄去海外的計劃,我當時的一個師兄建議我,找工作就在我先生工作的城市找,不要去新的地方,不能讓對方放棄穩定的,已有的東西,跟著自己去新的城市,這對另一半不公平。(我猜這是他的心得)我採納了他的建議。所以後面我待業近一年(產假),在先生所在的城市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安定下來。
工作已經三年多,現在回過頭來看,科研也只是一份吃飯的工具。我現在在高校工作,看到身邊的博士們各有各的出路,其實不做科研並沒有那麼可怕,人總是要順著自己的心意走,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不是父母的意願,也不是世俗意義上的,也不是小時候被宣傳的。而且我覺得後面的人生也很有趣,認識自己,將自己從原生的家庭中解脫出來,善待自己,有意思得很,對自己的探索和發展一點不遜色於科研工作。
知乎上關於教職考核、婚姻生娃大部分的回答都很極端,很容易讓人焦慮,建議你自己親自上手,投簡歷找各種不排斥的工作,走出去,擴大社交圈,發現人生容錯率很大,沒有那麼可怕。祝你早日過上你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