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吃咖喱飯是舶來品。咖喱起源於南亞印度,近代大英帝國殖民印度尼西亞,英國就學來吃印度菜比如咖喱。後來日本19世紀明治維新,日本海軍從英國海軍那裡學來吃咖喱。後來咖喱飯在民間逐漸流行。
其次,日式咖喱飯經過本土化改造。印度東南亞很多咖喱辛辣刺激,而日本人在咖喱裡面加入一些奶油果泥等中和辣味,這種甜咖喱不僅在日本流行,也輸出海外。中國大陸常見咖喱飯也是日式甜咖喱。
對於日本普通民眾來說,咖喱飯好吃實惠。好吃,特殊風味略有辛辣口味刺激好吃下飯;容易製作,只需要把咖喱粉/塊,與肉類,蔬菜等一起熬煮就行;便於保存,一鍋咖喱飯吃不完還可以放一段時間;成本低價格便宜,原料簡單,大眾化親民。
其實本質上,是在印度東南亞日本,咖喱飯佔據辛辣食物這一生態位而已;在中國,佔據辛辣食物生態位是川渝菜(比如毛血旺,重慶火鍋等等);在美國,則是墨西哥菜;在朝鮮半島,是辣泡菜等;等等。辛辣食物因為口味重刺激,很受年輕人喜愛。
而且各國飲食里辛辣食物調味料種類也不同。像中國是辣椒花椒姜蒜等;印度東南亞日本等咖喱則是洋蔥,薑黃,大蒜,八角等香料混合;在中東中亞南亞南歐等地,是孜然洋蔥黑胡椒等;在美洲墨西哥等地,則是各種美洲辣椒。
作者:鵬鵬
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92836/answer/2685339185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