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0.9K大官人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0223392112/answer/1099793183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有紧迫感,他们那边的新闻也会说日本排名下降了,忧国忧民,不安黛丝,但是无可奈何,没辙。
首先,日本没钱,懂行的都知道科研靠的是钱,给你买台冷冻电镜你也能发CNS。我有朋友去日本国内十名左右的学校,那边的实验仪器是tm他硕士导师20年前去日本用的还没还更新呢。而且日本不仅没钱,日元还贬值,他那边各种测试分析表征也很贵,不像国内很多东西已经可以流水线操作,价格打下来了,我们课题组以前国内过来做JSPS的老师为了给老板省钱,不仅是省钱,效率还低,样品都寄回国测,效率快。国内的国产仪器尤其是耗材有很多便宜的平替,对于青椒来说比较利好,国产仪器10万块以下的,普通青椒可以负担的起,本子那边岛津的动辄几十万,我们回国后的同门几乎都用国产的,省钱还好用。我老板以前跟我算过,组里产出一篇一区SCI(中科院分区)大概要投入60-80万日元,按照现在汇率也要3万多了,而且我们组算产出比较多的,一年平均20篇一区,日本一些别的团队,那是经常花几十万经费最后就投个三区文章甚至还有投日文的。但是我现在回国在国内做相同的实验花1万都属于比较浪费的了。你就说这个成本投入和效率,他怎么比得过国内?
再次,日本没人,日本出了名的“远离博士”,日本大学内部根本没人读博,现在各大日本高校团队内的博士大部分都是留学生,撑死了能存在三七的比例,三个是日本博士。日本的学部生(本科)如果有读修士(硕士)的打算一般大四都会去科研团队里提前预科,类似于我们的保研,然后直接就“进学”成修士了。国内我们考研率超过50%甚至全员考研,他们不知道有没有10-20%。后面愿意读博的人就更少了,我在日本呆了6年,我们是个30多人的大组,也是经历了好几届日本修士,五六十人里最后读博的日本学生一个巴掌都数不满,而国人留学生至少80%要进学博士。你出去开学会,遇到的博士生不是国人就是印度和东南亚的。我博士期间还发了十几篇一作,咱就是说,如果不是靠我们国人留学生因为要回国找教职还在那边还继续发论文,要是国人留学生不发,那日本的排名估计还得继续大幅度下降。
最后,评价体系不一样。日本的确是不看重论文,比CNS比顶刊分一区二区那是我们国人喜欢玩的,日本人教职是萝卜坑,上面不退你就上不去,我见过一个发了4篇CNS的助教,40岁了还是助教,你这放国内他岂不是立刻杰青了,造也要给你新造一个教授啊,但是没坑他就得等他上面准教授升了才能接替准教授。具体可以看我上一篇回答:
在日本当教授是种怎样的体验?
www.zhihu.com/question/35656472/answer/2282316270?utm_psn=1877729366789734401
当然这一点上不能说孰优孰劣,从功利性角度当然是国内这一套比谁的论文牛逼谁就能获得特权和资源更有效率,但是日本人他们的确不喜欢炫耀论文,我记得我们以前开学会,最后我们学一个师姐上去装比最后ppt结尾把这几年发的十几篇一作论文列出来,我们自以为自己很屌,结果日本人就跟看啥叼一样看我们。而且他们非常专一,不喜欢跨行的,我曾经在日本研究所投简历人家根本不鸟你十几篇文章的,因为你稍微跨了一点领域,他们就不太想要,最后他们招了一个一篇论文都没发的本专业对口的,这种情况在国内是难以想象的,国内多的是那些发子刊搞材料的跑去土木机械电子领域抢饭碗。
这几轮行情比较下来,日本大学排名下降以及科研水平下降也是在所难免,现在日本唯一没得黑的优势,也是国内望尘莫及的,那就是——毕业生就业率,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