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佼宇:
@狐狸先生 老师,你好。因为答复字数有限,我重开一道答题来回答你的一些疑惑。我在国外待了有10年,从读书到工作。本人父母都是老师,并有出国留学经历,我家从祖父辈开始就已经接触西方文化,祖父的饮食都是西式的。在我年幼的时候,祖父就已经开始用英语跟我交谈,但一是因为当时我年纪太小,二是还是中国的环境,因此只能断断续续的了解西方文化。后来出国留学读书,到工作,才开始慢慢理解西方文化,虽是10年,但还是不透彻。尽管如此,我想我还是能自信的回答你一些疑问。
首先,我想说的是,要从中式英语, 开始了解西方文化到a native speaker of English和接受西方文化,是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因为中西文化差异太大了。起码要在国外待上5年或以上,才能初步了解。我可以看得出你文章里的照片,访学笑得还是很含蓄。西方人凡是拍这些Party照,都是开怀大笑的,各种古怪姿势都有。
其次,你文章里讲的大部分是你学术上的内容,我们不需要了解你的学术,这个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国外大家一起相处,认识是一种缘分,我们都很珍惜这种缘分,因为自己人总是能给人温暖。因此大家在一起要的是互相尊重,仅此而已。
三,我们不会无聊到在知乎网上荒谬的指责访学,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例子,这个问题,现有44个回答,答题者我们大家都是不认识的,在不同的国家做不同的事情。没必要为了访学而去污蔑谁。也不是我们读书人的作风。
四,访学和真正的留学生是有差别的。从英语考试,到申请学校,到选课和学校老师谈方向,和西方朋友相处,到写作业和论文,到毕业考试拿证书,这些都是需要过程来学习的。访学的短短1,2年是不可能完全理解这些东西。理解是需要时间的。
五,中国人有个通病,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西方人能坦然的接受批评,并添加自己的意见,或一笑了之。西方人看一个国家人民的素质,不是几个重点院校就能代表一切,而是看老百姓的素质,才能真正体现问题。
六,其实我们也有类似你文章里的相片,一起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室友生日,甚至同学朋友结婚等等这些都有。看了你写的这篇文章,我好像又重新过了一次和访学在一起的日子。
七,访学是有好的,但是我也可以很老实的跟你说,相对较少。一是时间问题,二是个人在异国投资问题,三是英语问题,四是没有任何负担,五是名誉和信誉问题,这些都会使访学在学术方面比起留学生压力相对较少。
八,你列举的一些“荒谬指责”,其实你误会了,人各有各的自由,我们管不着,也没有必要去理会,我也经常去买折扣物品。但是平时相处,肯定会产生矛盾,那么如何解决矛盾,才是我们最为看重和需要理解的。
九,看得出来,你还是中国思维,你并没有了解到西方的文化。在你的答题里你已经给你自己划清界限。其实讨论归讨论,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绝对的合理和绝对的荒谬,肯定会出现不同的答案,要尝试着去接受。
大家出国都不容易,应该互相理解和包容。本人的言论比较肤浅,也希望能听到不同的声音和你本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