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iboli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686433/answer/58355792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羅馬尼亞-冬季的童話之國
2018年聖誕節到新年期間去羅馬尼亞玩了12天,整體體驗還是不錯的,當地物價低廉,人民也比較友好,但是吉普賽人形形色色的乞討技巧和煩人的搭訕,算是美中不足吧。
首都布加勒斯特

上圖是齊奧塞斯庫修建的人民宮,在首都不算高大的樓房裡顯得非常突兀。整齊劃一且千篇一律的小高層公寓主宰了市區,方方正正的建築讓我不緊感嘆布加勒斯特和中國家屬院的相似程度。不過在所有這些現代建築中,最顯眼的當屬人民宮,號稱是世界上除了五角大樓外最大的單體建築,但使用率十分有限。齊奧塞斯庫下台後,這棟碩大的建築便成為了羅馬尼亞政府的辦公樓,同時也開放了一部分讓遊客參觀。

布加勒斯特有不少法式建築,也因此得到了「小巴黎」的美譽,走在市中心街頭,可以看到不少高檔酒店和銀行就在這些漂亮的法式建築里,透露著一絲典雅,和其他造型毫無特點的居民樓形成了鮮明對比。

Parcul Carol的無名烈士紀念碑,由貨真價實的士兵把守。

前往參觀時正好趕上了衛兵換崗。
德式古城布拉索夫

布拉索夫古城不大,新城則和布加勒斯特差不多,充滿著工業感,因此我把遊覽的2天時間都獻給了古城,在小巷裡穿行,加上兩旁顏色鮮艷的古建築,感覺非常好。初到此地時,在火車站門口被兩名吉普賽小年輕搭訕,定睛一看他們手中似乎拿著類似於某種毒品的粉末,光天化日之下如此囂張。

布拉索夫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是一個完美的城市,五彩繽紛的古建築實在是讓人目不暇接。若是想拍攝布拉索夫全景,則可以到古城旁的一個小山上,輕鬆地將整個古城盡收眼底。

布拉索夫街頭的年輕人希吉什瓦拉

希吉什瓦拉,同樣是德國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面積非常小,而遊覽的精華則是它的古城,這個被城牆和塔樓包圍起來的精緻古城坐落在市中心的一座小山上,讓我想起了布拉格半山上的皇宮區域。這個半天就可以走完的古城裡面有著各種教堂以及和布拉索夫類似的彩色小巷,也是攝影拍照的好去處。這座保存完整的古城也入選了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單,如果時間有限,可以考慮從布拉索夫坐火車到這裡1日游,下午再返回布拉索夫。

屋頂的紅瓦也是羅馬尼亞古城們的一大特徵,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到山頂的教堂。

古城實際上也是一個堡壘,每隔一段城牆就會有一個這樣的塔樓,用之前城內匠人的職業命名,例如「鞋匠塔」。

若是下榻在古城外圍,那麼映入大家眼帘的一定是這座鐘樓(The Clock Tower),鐘樓內部有一個小博物館,並且可以讓遊客一路爬到頂部的平台,俯瞰城市。

羅馬尼亞說小也不小,再加上速度實在堪憂的火車,100多公里的路程可以耗費3個小時也是見怪不怪,不過火車票相對於西歐國家來說非常便宜,按中國標準也並不是很貴。這幾張照片都是在從希吉什瓦拉前往巴亞馬雷的路上拍的,可以看到羅馬尼亞還保存著大片傳統的村莊,不過這400公里左右的路程更是讓我們在火車上顛了8個小時。

沿途經常可以看到羊群,這張照片里這位大哥正在放羊巴亞馬雷-馬拉穆列什地區
這裡已經是羅馬尼亞最北部,再向北就可以進入烏克蘭了。這片地區似乎目前也被遊覽羅馬尼亞的中國遊客們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而激發我探索這片區域的則是在lonely planet上讀到的木質教堂和傳統村莊。馬拉穆列什
地區的木質教堂有多座入選了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在我的想像里,白雪皚皚的村莊配上那些漆黑的木頭教堂將會是多麼唯美的景色啊!因此,定行程時,我不假思索地便把巴亞馬雷加入了行程,把這裡作為我和同伴探索這片地區的大本營。巴亞馬雷是馬拉穆列什地區最大的城市了,離市中心不遠的煙囪高聳入雲,似乎暗示著這座城市是一個無聊的工業城市。巴亞馬雷市區看起來似乎比布加勒斯特新城更加無趣,不過這裡建築風格迥異的教堂想必會讓人駐足欣賞,從各種造型現代獨特的教堂到十分傳統且壯觀的東正教教堂都是值得細細品味的建築作品。

位於Barsana修道院的教堂

修道院內部播放著聖歌,即使寒冷的冬季也有不少遊客來朝聖


教堂內部被畫滿了壁畫,也是東正教教堂的一大特色

Ieud小鎮里的教堂,同樣被納入了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Rogoz小鎮里的教堂和墓地

教堂塔樓上飄揚著羅馬尼亞國旗,冬日雪白的景色里格外顯眼



來到Rogoz時開始天降大雪,這個教堂的大尖塔旁邊還有4個小尖塔,和我們之前見到的教堂有些不同,紛飛的大雪讓我這個見慣了雪的人仍然有點興奮,畢竟這是我來到羅馬尼亞之前一直期待的場景,而我的想像也被老天爺轉化成了現實。被白雪覆蓋的村莊和那高聳的黑色教堂尖塔構成了羅馬尼亞鄉間最夢幻和諧的景色。在寂靜的雪天里,一步步踩進早已沒過腳踝的積雪,進入寧靜優美的教堂墓地,去觸摸那歷史近400年的教堂木頭,給人帶來的更是心靈上的安寧和感動。而穿梭在村莊之間,更是可以見到當地農民身著傳統服飾駕著馬車出行,如同從中世紀穿越回來一般。這樣的景象無疑是我在羅馬尼亞見到的最獨特的人文風景。
小插曲:
馬拉穆列什地區的風景自然無須贅述,但是這裡淳樸友善的人讓我印象最深。在Rogoz,我們的車深陷雪地當中(堪比2年前冰島陷雪的重演),我們更是一籌莫展。趕來救援的村民們帶著鐵鏟,打了電話叫朋友們開著SUV來幫忙拉車,眼看著SUV也要自身難保,他們最終動用了拖拉機,一下就將我們的車解救了出來,拖著車一路回到了主路上,儘管大家語言完全不通,倒也是有說有笑地進行著有限的交流。事後,我們想給趕來幫忙的的村民們一些錢,不過他們全都一口回絕,只對著我們大笑著說道: Drum bun!(一路順風!) 這倒讓我有些感慨,莫非是我們這些來自大城市的人們太過俗氣市儈,以至於想到報答總是先想到錢財嗎?無論如何,銀裝素裹的馬拉穆列什無疑是本次羅馬尼亞之旅的高潮,願上天保佑這片土地和它的人民。

返回布加勒斯特的夜車,車廂內部貼了紅木皮,非常有經典歐洲的感覺,讓人彷彿置身於老電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