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博君:
關於香港獵頭吐槽大陸35歲門檻的事件,粗略翻了一下,大概已累計有近10個類似的問題,還是蹭一波熱度淺答一波。
首先,香港的就業環境不是天堂,不是天堂,不是天堂。

新聞女王
熟悉嗎?不熟悉的話還有《廉政狙擊
》、《鑒證實錄》、《妙手仁心》等等,找找TVB大火的時期,相關職場劇都能映射香港的就業環境------卷。
而且這種卷,是很固定的階級圈層的卷,帶有濃厚資本主義風采的卷,你的家庭不好、出身不好、那麼大機率你是沒有機會跟上層人去競爭的,或者再直白一些,你沒有出頭的機會。
下層卷不贏,就只能躺,所以「做人吶,最重要的就是開心」。
誰不想開心呢?誰又不願意開開心心的生活呢?普通人,老百姓,都願意,可他們不該被剝奪上升的空間和夢想。
那麼哪裡能夠找到相對平等的環境,來實現一個普通人所謂的夢想?
對,就是35歲門檻的大陸市場。
為什麼?因為大陸市場這幫人很清楚的指導,當下的時代,抓住一個風口或者一個機會,我就有可能逆天改命,有可能翻身,有可能擠到上層的階層,這個最重要的機會,幾十年時間,依然還叫「高考」。
當然如果大陸再發展一段時間,生育率再降低,階層繼續固話,貧富差距持續增大,35歲門檻可能很快就會消失,不信咱們可以等等看。
其次,35歲的門檻,源自於市場供需情況決定。
作為成年人,我們要學會客觀看待問題,一個有活力的市場,才會需要源源不斷的人才,有競爭的地方才會有創新和機會。
日本的就業率即將突破98%,日本當下是個什麼情況?
同樣的35歲員工為什麼不被看好,一定與市場的供需有極大的關係,但這兩年35歲的職場競爭力正在回歸,可以參考如下類似回答。
明明 35 歲以上的員工更穩定,為什麼公司招聘時不要? - 潤博君的回答 - 知乎
明明 35 歲以上的員工更穩定,為什麼公司招聘時不要?1 贊同 · 0 評論回答
最後,如果就業年齡的門檻一定要存在,那麼大機率是你不在更新自己的認知、脫離時代的那個年齡,在到那個年齡之前,希望你能夠有足夠多是本錢,用錢生錢來養老,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以上,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潤博君,歡迎關注,或許我可以幫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