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77篇帖子。
(轉載知乎)生活在丹麥是種怎樣的體驗?
2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20:55
作者:米二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64373/answer/67601659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參加了學校公派項目,現在在丹麥學習生活半年。馬上要離開了,挺捨不得。回答這個問題就算總結吧。

首先是城市秩序和設施都很完備,便利。單車道是丹麥一個特色。大家出行都喜歡騎車,環保還省錢。公交費是北京的好幾倍。但是單車太好容易被偷,我的小破車就很安全啦(據說在丹麥犯罪率高几乎都是因為偷單車,哈哈。)哥本哈根街道上的綠化也很好,讓人覺得與自然很親近。


家附近的醫院

剛來的時候特別興奮。從有序不擁擠的地鐵,到面冷心善的陌生人,以及隨處可見的大長腿高顏值男女(常常偷看地鐵上學校里的小帥哥和氣質美女),一切都很新奇。現在不會再大驚小怪,但還是經常會被陌生人的善意擊中心臟❤例如上周給單車打氣,我不知道這裡的氣筒是直接摁上去自己出空氣的,研究半天求助店員大叔,他很帥氣的出來利落地幫我打好氣了。還有剛來的時候對公交系統不熟悉(其實地鐵就兩條線,捂臉),常常問別人大家也都很溫和地耐心回答,有人甚至會特地幫我再三確認。大家彼此之間都挺禮貌,有一點點距離感,但是不是冷漠。

丹麥人對自己tolerance這一特質覺得很自豪。有穿着比較個性的人或者長着一張非典型性丹麥臉的人們,大家都不會有特別的干涉與關注。(當然,禁止在公共場合穿burka很受爭議,這個涉及政治問題,我也說不清)。還有這裡性別平等做得還是很好的。我常常看見有奶爸推着嬰兒車在散步或者慢跑,很溫馨呀。

這裡的hygge文化也是一大特點。人們特別會享受生活。我還記得剛剛到春天的時候大家都跑到公園,河邊各種躺着坐着曬太陽聊天喝酒,非常愜意。當然,這也與他們的工作時間少,壓力小有關吧。


3月的新港人還不多,因為冷啊

在丹麥,喝酒是必備技能。當然我完全不行,但是也從來不會有人勸酒什麼的。我們學院每周五晚上有學生的bar,就在學院樓上,大家一起談天說地,玩瘋狂的喝酒遊戲。丹麥學生覺得這是每周必備放鬆項目,幾乎大家都會在。

消費水平那是真的高啊。剛來的時候被嚇一跳。如果有之後來學習的朋友注意買點水芯筆吧學校35一根。吃飯的話學校隨便一個三明治就要50人民幣左右,下館子更是隨隨便便兩三百。所以本吃土少女堅持做飯,幾個月下來體重那是蹭蹭地漲啊。還說能在丹麥瘦,臉好疼。


少數幾次的下館子之一,130的一碗面

在這裡,生活悠閒慢節奏,但時光總是過得很快。有時候騎車從橋上經過,看見Copenhagen harbor的碧海藍天和遠處的黑鑽石圖書館,會忽然有種不真實的感覺。我是怎麼從遙遠的中國來到了這麼一個北歐的小小國家,有了這麼多今後可以回憶的小故事呢?

來這裡後我也會想家,想念相差7個時區的中國。看見丹麥做得好的地方我會想咱們國家可以借鑒一下麼?別人問到中國時用盡渾身解數解釋說明真實的中國,生怕別人誤解中國就是武術和Chinese box(丹麥很多這樣的中式快餐)。有個外國朋友問我以後是否考慮留在丹麥。我想了想解釋說中國人有很強的懷舊懷鄉情節。但是我知道不止於此。我明白只有在中國自己才有歸屬感,靈魂才感覺在實處。而且在國外我才更真切地感覺到一個人對故鄉的依戀和繞不開的羈絆。

我常常幻想未來帶着家人或者伴侶故地重遊,會是怎樣的心情。再見到公寓門口的4A公交,一定不會再坐錯方向了吧?再看到哥大的自動門,一定不要再被砸到臉了。再去超市買東西,一定不會再笨拙混亂地辨認硬幣的面值了。這種感覺一定很微妙。

最後一個月,還是儘力感受,經歷更多吧。感謝我在這裡的所有新朋友老朋友。有機會還要一起hygge啊!

最後上圖


現在5月晚上九點才天黑



最喜歡去晨跑的公園



4月花都開了呢


趣伏里樂園 tivoli=I love it

22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22:10

某匿名用戶:


丹麥人的幸福,在於他們的容易滿足。他們覺得租房子幾十年都很幸福,吃黑麵包就很幸福。如果按照中國人的要求標準來說,他們應該都很不幸吧。

23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22:10

去過丹麥三次,隨便說說不一樣的感受,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

他們覺得運動比吃飯重要。

企業里工資最高的不是CEO而是工作年頭最久的老工人。

工資不高物價高。

七點上班開早餐會,下午三點半下班都去運動。

他們可以一天三頓吃冷餐。

沒有胖子,個子高;我身高186在那裡勉強算中等個。

住過哥本哈根和歐登塞

中心區,每個周末一大早都會有好多年輕人坐在街上解宿醉。

單車騎的飛快,不分男女與老幼。

大多數人對中國印象挺好的,持正面評價。

愛喝 IRISH COFFEE

哥本哈根居民住小房子。

大超市都在郊區。

工作認真,熱愛生活,熱愛運動,年輕人喜歡藝術與創新,國民平均素質高,這個國家挺好的!



作者:JWWANG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64373/answer/52095653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4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22:10

一排六:


​丹麥人,大部分人可以說過的都很擰巴。

說是高收入國家吧,每個人都很窮。

說是西方社會吧,也沒見的多有見識。

大部分人都習慣性貪小便宜,外加每天盯着那幾毛錢,活的自私,擰巴,還有相當一部分人難纏和不講理。

至於幸福感,可能來自於日漸式微的國民福利和井底之蛙的眼界吧

25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22:10

林悠悠:


首先幸福感是什麼,這個定義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如果你覺得大暴雨暴雪天騎單車很不幸福,那就不用去討論丹麥人的幸福感。如果你追求城市的繁華,又不嘗試去理解丹麥人的思維,又何必在那當鍵盤俠吐槽呢。

丹麥人的幸福感很大的一個基石是信任感,而不是物質感。

26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22:11

走非洲:


說說我的感受 ~ 1、蔣莎莎描述的丹麥,與我多次造訪的丹麥,基本一致。描述的丹麥生活、丹麥人,與我接觸的丹麥朋友、客戶,也是基本一致。她的描述,客觀、真實,的確是普通丹麥生活的寫實。許多特別有能力,有財力丹麥人,恐怕不是這樣,但我們沒有接觸到。 2、從中國人的角度看丹麥人,他們的生活單調、乏味,比較「悶」。習慣了國內熱鬧、快節奏的大部分人,恐怕難以適應這樣的生活。 3、丹麥的夏天溫度,的確比較低。冬天的陽光也的確比較少。這一點,我們國內的南方人,也會感覺差異比較大。 但,恐怕也就是對陽光的渴望,對於戶外運動的渴望,導致丹麥人特別喜歡戶外運動,喜歡陽光。 這樣的例子,恐怕在挪威、瑞典,更為體現的鮮明。 在挪威、瑞典的街頭,距離不是很遠,就可以找到健身的場所,白天、下午、晚上,都有人在裡面鍛煉、跑步。 很多酒店,即使因為條件所限,酒吧和餐廳很擁擠、空間小,但也要擠出空間來,設置一個健身房,有很多住店的客人,在裡面運動、健身。 4、單車的利用率非常高,這在北歐國家是普遍的。這與北歐很多(不是全部)城市,地勢較為平坦有關。也與這些國家的國民,有比較強的環保意識,有關係。 5、北歐四國,加上冰島,生活水準都比較高,收入也高。相比來說,瑞典的物價稍微低些(若不對,請幫助糾正下。哈)。我有一些朋友,喜歡在周末開船去瑞典,好像除了喜歡釣魚等原因外,也有瑞典物價低,消費起來比較愜意的原因。

27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22:11

朋友娶了個丹麥媳婦,兩個人時常在丹麥生活,朋友給我分享過丹麥媳婦的三個生活習慣。

1.丹麥媳婦,習慣在公共場合親吻自己的老公。

在丹麥人的觀念里,親吻自己的老公,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哪怕是在公共場合。

2.丹麥媳婦在長輩面前也毫不掩飾自己的性感。

丹麥媳婦穿着性感大膽,朋友原本挺喜歡,然而丹麥媳婦即使在長輩面前也毫不避諱,這一點讓朋友實在接受不了。

3.丹麥媳婦鍾愛曲奇餅乾,有點「瘋狂。」

丹麥曲奇餅乾是一種原產丹麥的美味餅乾,受到全世界的歡迎,丹麥媳婦更是喜歡,天天都喜歡吃曲奇餅乾。朋友在媳婦的影響下也愛上這款零食。如果你也想嘗嘗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



作者:用心生活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64373/answer/236277717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8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22:11

作者:糯媽慢成長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64373/answer/71993285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起丹麥,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安徒生童話。安徒生筆下美麗的小美人魚,她的銅像一直守護在哥本哈根的海邊,現已成為丹麥一道獨特的風景。

丹麥這座神秘的北歐國度,除了有童話,還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玩具製造商——樂高公司。樂高公司市值約為146億美元,現存的樂高積木有5600億片,平均每人86片,每秒鐘就會賣出7套樂高玩具。這裡絕對稱得上是樂高愛好者的天堂。

即使你既不愛童話,也不愛樂高,也會被丹麥另一個名字所吸引——全球最幸福的國度。聯合國首次發佈「全球幸福指數」報告,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的幸福程度,丹麥成為全球最幸福國度,於10分滿分中獲近8分。

丹麥還擁有許多的之最,都彰顯了這裡的自由與包容:這裡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餐廳——哥本哈根的諾瑪餐廳;世界上信任度最高的國度,對等級制度容忍度極低;世界上第一個成立環保部的國家;歐洲法定工作時間最短的國家;歐洲結婚率最高的國家;世界上第一個承認同性夫妻為合法伴侶的國家;第一個允許無須變性既可依法變更性別的歐洲國家等等。

坐擁如此高評價的丹麥,既讓人神往,卻也帶給人一種神秘之感。如果你想深入了解丹麥、了解丹麥人的生活、了解丹麥作為最幸福國度的原因,由英國作家海倫·拉塞爾的寫的《丹麥一年》絕對會帶給你想要的答案。

海倫·拉塞爾之前是一名時尚雜誌記者,看似光鮮充實的生活下,其實是一顆疲憊緊張的心。拉塞爾與丈夫住在倫敦郊區,每天往返的通勤時間就足以毀掉一天的好心情。剛剛還清的助學貸款的經濟壓力與工作壓力,讓拉塞爾33歲還一直沒有自己的孩子,為此不得不連續兩年,每天注射荷爾蒙,這也是她內心的一根刺。

偶然的機會,拉塞爾決定跟隨丈夫一起喬遷到丹麥生活一年。在這一年中,拉塞爾一直以記者的好奇心從多個維度去探索丹麥成為世界上最幸福國家的原因。全書以一年為期,分為12個月,在每個月中拉塞爾都會從自己在丹麥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試圖找到的答案來詮釋丹麥幸福的原因。這也讓讀者更加接近丹麥的生活、文化和習俗。

那麼,生活在童話中的丹麥為何成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度呢?

01. 完美的工作-生活平衡點

拉塞爾的丈夫在丹麥的樂高公司工作,所以在書中拉塞爾喚他為樂高男。樂高男初到丹麥,很快就適應融入到這個異鄉的企業中。

在丹麥,上班的時間是早八晚四,每天下午四點是當地的交通擁堵時間。丹麥公司不主張全勤,如果是周五的話,八點半之前到公司就行,下午下班的時間會更早。

丹麥人愛烘焙,愛蛋糕,所以即使是開會,都會供應很多的咖啡和麵包,隨便一個慶祝的理由,都會準備蛋糕,不停的吃吃吃。慶祝不僅要有美食,還要有音樂,樂高男的公司有一支辦公室樂隊,隨時準備演出。

如果在這樣的氛圍中工作,是否會增加你的幸福感呢?

其實,丹麥人幸福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工作-生活平衡。工作時,丹麥人就全身心工作,其餘時間就是享受生活。

丹麥每周法定工作時間是37小時,是歐洲國家工作時間最短的。根據丹麥統計局數據顯示,丹麥人實際的工作時間更短,只有34小時。而且每年有5個星期的帶薪假期,13天的公共假期,折合下來,丹麥人平均每個月只需要工作18.5天。

丹麥人儘管工作時間不長,但由於他們十分享受工作,所以總是全身心投入。

丹麥人很注意自己選擇工作的權利,所以如果覺得自己的工作不幸福,或者沒有意義,他們會果斷選擇離開。

丹麥人辭職如此果斷勇敢,得益於福利系統提供的安全保障。丹麥人辭職後有五個星期的留驗期,之後便可以跟遭到解僱的人一樣獲得同樣的福利待遇——兩年之內領取原薪水的80%-90%。丹麥的勞動力市場有一種「彈性安全」模式——一個富有彈性且相對安全的勞動力市場意味着僱員很容易遭到解僱,但是他們會受到政府保護和照管,直到他們找到喜歡的工作,期間的支出全部由財政負擔。統計數據顯示,25%的丹麥勞動力每年跳槽一次,40%失業人員會在3個月內找到新工作,而丹麥的失業率僅為5%。

可見,丹麥極具人情味的工作福利系統,不僅讓大部分丹麥人敢於嘗試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也刺激了丹麥人享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熱情。

02. 不畏離婚,嚮往結婚

在這個幸福的國家,丹麥的離婚率高居歐洲第四,丹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42.7%的夫妻最後會以離婚收場。

如此之高的離婚率,究其原因是因為在丹麥,兩性都能獲得體面的工資,女性不必依賴她們的丈夫。大多數母親生完孩子之後就會返回職場,政府會負擔3/4的撫育費——所以如果兩個人合不來的話,也不用因為經濟原因而勉強在一起。

而且丹麥的離婚手續非常簡單,如果雙方同意,只需要在網上填寫一張表格,1-3周後申請被受理,離婚令就會被寄出。

所以,在丹麥,人們不會因為外在經濟問題而影響自己對婚姻的判斷,如果不愛了,就選擇分手,絕對不會委曲求全湊合生活。

與歐洲排行第四的離婚率相比,丹麥人的結婚率卻是歐洲最高的。丹麥人不會因為離婚就畏懼婚姻,再婚對於他們來說,是選擇幸福的權利。

丹麥式天倫之樂的秘訣似乎在於,如果你對每天跟你一起醒來的枕邊人不滿意,那就換一個——要是你喜歡上別的東西(或其他人),那就去大膽追求。正如友善的鄰居說的那樣:「丹麥人非常熱衷於結婚,所以我們不介意多結幾次。而且大多數人相當自由。」

對於婚姻,丹麥人嚮往結婚,卻也不畏離婚,除了好的福利制度做後盾,丹麥人自由、不委曲求全的性格也註定不會讓他們被困於不幸福的婚姻之中。

03. 最適合生孩子的國度

丹麥不僅鼓勵公民生孩子,還具有一套完整的教育育兒系統。

「丹麥寶寶」從六個月到六歲之間,就可以安排進入日托幼兒園。孩子在幼兒園生活上不僅可以得到細心的照顧,在娛樂上也可以玩的盡興。老師從來不會限制孩子自由玩耍的天性,反而會一直帶領孩子去探索好奇的世界。這也讓父母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去工作。

六歲以後,丹麥孩子們就要進入公立學校學習,未來的十年內都會與相同的同班同學一起學習知識。求學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跟相同的人做同學,據說有助於孩子們建立安全感,也能為他們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環境去發現丹麥教育的支撐:平等與自主。

丹麥教育的主旨是發展孩子們的社交、認知能力和基於經驗的學習能力。學校鼓勵學生對現有的體系提出批評。因此,自我成長史丹麥教育的重頭戲。

丹麥看似寬鬆的教育制度,應該算是成功的,因為從丹麥全球人才指數高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數據來源於海德思哲

全球諮詢公司的研究)的數據上看,它是顯而易見的。

這樣完整的教育系統,如果你認為是建立在金錢的代價上,那就錯了。

丹麥政府認為教育是每個人應有的權利,人們不該為此花錢。所以政府會承擔孩子教育費用的75%的,也會提供很多免費的開拓思維的教學,提供助學金等手段來減輕開支。這意味着在丹麥,學生是沒有金錢方面的擔憂的,孩子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而不是為了掙錢而讀書。

所以說,丹麥人一出生就把其他人甩了幾條街,餘生只是幸福的延續而已。

04. 物有所值的重稅

在丹麥,生活成本是很高的。其中最讓人感嘆的就是交稅。

收入低於42800丹麥克朗

的人,可以免稅;收入在42800到449000丹麥克朗的人,需要交納37%的稅;高於這一收入的需要交51.7%的稅。而且每個都要自動交納8%的社會治安稅,所有商品徵收25%的附加稅等等。

面對如此高昂的稅收,丹麥人的態度很明確,他們認為自己交納的稅是物有所值的,因為丹麥人的生活是離不開政府服務的。

在丹麥,政府將12%的GDP用在醫療上,這樣非常有效而且足以覆蓋所有人。這讓丹麥人享有專業、高效、且價格低廉的醫療系統。

而且對於高收入人群的高稅收,也被政府充分利用於公民教育與福利政策。這也保障了丹麥人自身幸福指數的提升。

可見,丹麥人幸福的最根本源於政府的保障,高稅收對應了健全的政府服務,這讓丹麥人贏在了起跑線上。

《丹麥一年》作者嘗試從多個角度帶領讀者找尋丹麥人幸福的原因,而在這個過程中拉塞爾自己就收穫了幸福。在結尾,樂高男與公司續約,要在丹麥繼續生活一年,而且拉塞爾有了自己的小紅毛兒子,人生迎來期待已久的母親角色。

如果你想了解丹麥,建議你可以讀《丹麥一年》,丹麥遠比童話王國更加傳奇。

29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22:12

作者:TOPYS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64373/answer/61712169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概就是,被他們保護動物的態度震驚到?


據丹麥動物組織報告,丹麥過半的養雞場以日夜照明不間斷的方法,讓小雞雞沒了夜晚,暴飲暴食,加快增長速度。(首先由動物組織好評,關心養雞場的動物也好評


如何拯救小雞?


創意機構Mindshare丹麥就靈「雞」一動,在城裡做了一次別有用心的戶外廣告。







一改戶外廣告牌僅配置兩盞日光照明燈的前例,Mindshare用二十盞日光照明燈照亮此張廣告牌,巧妙契合養雞場的無日夜之分,讓這座城市成為不夜城。


同時在廣告牌上放置一句「Industrial Chickens Are Kept Artificially Awake」(飼養雞正在被人為地保持清醒),通俗易懂直擊廣告訴求。


雖說這城裡人啃着炸雞,日常低頭對着手機,也不愛管事。


但這一20盞大燈照着的廣告牌,耀眼得總得讓人瞧一瞧,這一瞧效果就來了:歐盟出新規,禁止採用過度照明的方法飼養小雞⇩


01:20


是不是有點匪夷所思??但是這事還沒完呢…


面對養雞場圈養密度過大,空氣不流動,易引發疾病。Mindshare在城市街頭做了一套「異曲同工之妙」的戶外廣告。






道理亦實在,借用一個白色塑料袋套住廣告牌,向大眾傳達「人工飼養雞無法獲得清新流通的空氣」的觀點。若要問效果如何,想必還是照明雞更佳。


但作為Mindshare為丹麥動物保護組織創作的「姐妹」系列,的確又為日夜苦惱創意的廣告人,提供了一種全新解題思路:簡單明了的「雞」緣巧合,最終帶來的廣告效果並不差。單刀直入,放過自己也是件大好事。


更特別的是,不管是丹麥的廣告公司還是丹麥人對動物保護的態度,都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期。可能他們這種在我們看來「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的行為,恰恰就是他們在幸福之路上的制勝法寶吧。


更多全球創意資訊,歡迎點擊TOPYS官網:全球頂尖創意分享平台 OPEN YOUR MIND

30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16 22:12

曾經旅遊丹麥很多次,有幸也結識了幾位丹麥朋友。作為曾長期留學美英的留學生,以下是我的幾點看法:

1.丹麥人的高幸福只屬於丹麥人和北歐人(擁有相似的價值觀和語言體系)。國內的許多公眾號天天吹噓丹麥是人間天堂,這話其實也沒錯,但是對於一位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來說,丹麥式的幸福你永遠也無法擁有

2.如果你喜歡看抖音刷國內一些穿越劇網絡劇,從不用twitter,fb, snapchat, whatsapp,也不看歐美文藝片,那麼別來丹麥,這裡不適合你

3.如果你想要做生意賺大錢,性格比較aggressive, dont come to Denmark

4.寂寞寂寞還是寂寞,如果你是單身,又不喜歡外國人,建議還是別來,擇偶範圍太小



作者:哎做夢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64373/answer/64159378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