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ibidodo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289599/answer/318486862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971年2月16日,在高麗大學、慶熙大學等韓國名門大學附近的首爾研究開發園區,韓國科學院(KAIS)在一片慶祝聲中正式開校,這是韓國第一個理工科研究生院,因為專,所以規模不大,總共7個系,9個專業,設立的目的是「培養產業發展所需科技領域的深奧理論和實際應用能力」。
當時之所以搞這個機構,一方面是因為韓國缺少高水平的研究型教育機構,優秀的韓國人一般赴歐美留學,然後就直接留在歐美了,很少有回國的,畢竟當時美國與韓國可是天壤之別。所以1970年4月的時候,時任紐約理工大學教授的韓國人鄭根謨就向朴正熙總統建議如果想要阻止人才流失,必須要設立科學技術專門研究教育機構。
另一方面,當時的韓國已經逐漸走上了產業振興的路子,而且是重工業,重工業雖然對投資的依賴更加顯著,但是對技術的要求也高,韓國本身就沒啥資源、資金等家底,技術就顯的尤其重要了,所以大搞重工業,科技和人才的重要性開始顯現。
基於這兩方面,韓國政府決定設立韓國科學院(KAIS),1970年8月的時候,正好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調查團赴韓考察,當時調查團團長就是被譽為「矽谷之父」、「電子革命之父」的弗雷德·特曼(Frederick Emmons Terman),調查團對韓國科學院的設立進行了分析和論證後表示支持,向美國國際開發署提交了報告,韓國從美國得到了600萬美元的資金援助,設立了韓國科學院(KAIS)。
這個以理工研究為中心的教育機構,就是後來KAIST的前身,成了韓國半導體人才的搖籃。
參考資料 :
[1] 한국과학기술원,다음백
[2] 한국과학기술원,세상 모든 리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