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4篇帖子。
(轉載知乎)蘋果 iPhone 16這輪「 AI 炒作」能改變其在華頹勢嗎?
21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4 21:05

作者:空氣流通防疫技術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633373/answer/362298955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蘋果的炒作的ai又不能用於中國,如何在中國產生影響呢?

如果這都能產生影響,被影響的人智力實在是有問題。

中國的ai我經常用的是豆包,寫點東西絕對沒有問題。

下面就是豆包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大家可以看看與我的觀點是否相符:

「iPhone 16 這一輪 AI 炒作能否挽回蘋果在華的市場頹勢,目前還存在不確定性,以下是一些相關分析:

- AI 功能帶來的優勢:

- 提升用戶體驗:iPhone 16系列深度融合了「Apple Intelligence」,能跨語言、圖像、動作和個人背景操作,提供高度個性化服務。例如,用戶可通過文字或語音與 Siri 交互,即使語言不流暢也能得到準確響應;後續軟件更新後,還能體驗到全新 Genmoji 和 ImagePlaygrounds 圖像生成功能、自動通知優先級調整等創新功能,這些都有助於增強用戶對蘋果產品的興趣和使用粘性。

- 增加產品競爭力:在當前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AI 功能的加入可以使 iPhone 16 在功能上與其他品牌手機形成差異化,吸引那些對新技術感興趣的消費者,有可能提升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 面臨的挑戰與限制:

- 市場競爭激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國產手機品牌如華為、OPPO、小米等憑藉高性價比和本地化優勢迅速崛起,佔據了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這些品牌在技術創新、產品設計、價格策略等方面都有很強的競爭力,並且已經在 AI 技術的應用上取得了一定成果,蘋果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 AI 功能並非獨家優勢:如今,AI 技術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許多國產手機品牌也已經推出了具有強大 AI 功能的產品,而且部分功能在實際使用中可能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和習慣。所以,蘋果的 AI 功能雖然有亮點,但並非獨家優勢,難以形成絕對的競爭壁壘。

- 創新力度被質疑:儘管 iPhone 16 有一些新的變化和功能,但從市場反應來看,其創新力度仍受到一些質疑。例如,硬件方面的升級被認為相對有限,部分配置(如螢幕刷新率等)在與國產手機的對比中不佔優勢,外觀設計也沒有太大突破,這可能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 價格因素:蘋果產品相對高昂的價格在全球經濟下行的情況下,競爭力可能會減弱。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消費者對於價格的敏感度較高,高價格可能會成為一些消費者選擇其他品牌的原因。

- AI 功能的局限性:目前蘋果的 AI 功能,如 Apple Intelligence,在中文版上線時間、功能完整性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例如,Apple Intelligence 的中文版本要明年才推出,且具體上線日期尚不明確;其英文版本在測試中也被發現存在一些錯誤,如錯誤地總結郵件內容或誤解文本含義等,正式上線後是否會有改善還不得而知。」

22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4 21:05

作者:周周有錢花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633373/answer/362320816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講真很難!甚至可以說沒可能...

你別看發佈會上展示的iPhone 16一系列看起來十分炫酷的AI操作,實際上對於在華果粉來說壓根起不到什麼實際作用。

先不說這玩意它要到明年才上線中文版,就是即使上線完更新系統部署在手機上後,也會因為網絡環境一系列原因導致用不了。

好比在這輪「AI炒作」里所提到的後續會接入ChatGPT這消息,聽着像是有了iPhone 16就可以順帶暢享ChatGPT了,但實際上ChatGPT在咱國內壓根就用不了。

更別說什麼AI拍照查詢餐廳信息、一鍵識別商品上谷歌買同款,更是和我們習慣用的軟件大庭相徑。

要我說啊,這波「AI炒作」套路基本上就掀不起什麼水花。

再說了,國內現在的手機廠商也內卷得不行,要論「AI 功能」,不少國產千元機也早已上線了對應的基礎功能。

比如說「AI無痕消除」,就是華為榮耀系列原生相冊里自帶有的,那消除效果更是大家肉眼可見地做的還不錯。

再者說了,經歷了一年多的百模大戰,國內現在的AI發展也是十分迅速,各種AI落地應用數不勝數。

網頁端的、PC端的還有APP端的,對話類、辦公類、圖片類、數據類的...各式各樣的要啥有啥,壓根就不需要在手機上裝載AI系統,有什麼使用需求,就安裝對應功能的APP就完事了!

關鍵是國內產的AI,它更懂中文指令,用起來還不怕會被網絡環境限制,門檻超低、用法還簡單。

比如下面舉的這3個例子:

例1:AI對話

——【KIMI CHAT】

能夠與國外ChatGPT相媲美的AI對話工具,國內也有不少~就我自己用了這麼多下來,體驗感還不錯的就有Kimi。

打字跟它對話就能GET自己需要的內容,有點像是在跟朋友聊天一樣,不同之處就在於它除了能夠看懂文字,還能夠讀鏈接、讀文檔,用處的的確確有很多!

WEB/APP雙端口,安裝在手機上也頗有進階版Siri那味了~

例2:AI PPT

——【迅捷PPT】

倘若說iPhone 16自帶的AI還停留在寫文、讀信息,那國內這些能用來做PPT的豈不是已經到了next level?

像我自用的這款寶藏PPT神器,不僅提供有海量精美優質的PPT模板,還可以一句話生成完整大綱和PPT成品。

網頁一打開登錄上就可以免費用,方便得不行!平日里我辦公效率嘎嘎快的秘訣可就是它~

例3:AI翻譯

——【阿里翻譯】

翻譯這玩意自從搭載上了AI這班快車,效率和質量那可是優秀了不少~作為國產AI翻譯器里佼佼者,阿里大廠出品的它表現更是優異。

跨境電商、語言服務、翻譯教育、企業辦公多個領域的翻譯任務可都難不倒它,百餘種語言可隨意選擇,主流或是小眾的譯文也都能輕鬆獲取。

好啦那廢話也不多講了,至少就這場發佈會看下來,我是覺得蘋果iPhone 16這輪「AI炒作」頂多也就只是個博關注的宣傳噱頭罷了...

蘋果想要改變在華頹勢的路還遠着呢~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


23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4 21:06

作者:健康呼吸被動房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633373/answer/362196129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中國炒作的結果就是ai引入不了,其實還不如不炒作。這無非是告訴人們,蘋果已經沒有什麼創新的東西能拿得出手,把將來可能發生的事都炒作一番。

作為世界頂級各科技公司真的非常丟人。

蘋果的創新是否再次雄起,只能看庫克以後的掌門人是誰了。

如果繼任者有創新思路,那就會有,如果和庫克一樣,蘋果只能一天一天的爛下去。

蘋果這次新機的發佈說明有了好的晶片,也不一定能做出有競爭力的手機。

華為2萬左右的三摺疊屏手機,僅僅一兩天定出了兩三百萬台。

說明晶片並不是手機的核心競爭力。手機的核心競爭力是用戶體驗。

挪動攝像頭的位置,並不會帶來多大的用戶體驗,還會讓用戶覺得咋又挪回去了。看來蘋果也不知道攝像頭在什麼位置才會受用戶歡迎。

荷蘭的阿斯麥也該醒醒了,他們的頂級光刻機也是可有可無的。

華為的三摺疊屏手機所用的晶片並沒有用頂級光刻機製作。而輕鬆擊敗了用頂級光刻機製作晶片的蘋果手機。


24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4 21:06

噱頭更多一些吧,商場如戰場的,不做點啥可能被拉下得更快。

畢竟現在,怎麼看都像有點蘋果和華為相互貼臉開大那種肉搏戰的感覺了。

而作為觀眾的我們,天然具有站隊屬性。

單從手機這個賽道,這把誰贏不好說;

但如果說加上硬件、平台和服務這些,對手還是蠻強大的。

繼續唄,這把不行,就再來一把。

堅持把師夷之長以制夷貫徹得透透兒的。



作者:李寶庫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633373/answer/362236395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5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4 21:06

大金封臣完顏構:


在華能用嗎?什麼?今年不能用?

我有個功能,但沒有實裝。所以太贊了必須買爆,這樣子扭轉頹勢?

26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4 21:06

作者:莫敢仰視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633373/answer/362565507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持悲觀態度

1、ai技術領先有限

蘋果的ai並不是自己的技術,而是由open ai 的chat gpt提供。如果是直接提供gpt4還好,如果是gpt4o或者gpt3.5。除了語音對話,可能不會感覺到有多大的差別,gpt的語音對話是獨一檔,但就這一點也不足以挽救蘋果的頹勢。

2.ai是否落地還是未知數

open ai屏蔽了中國大區用戶,這裡的屏蔽範圍甚至擴大到了香港。諸如谷歌、X還能用國內手機號註冊,open ai根本不行。這裡似乎是open ai刻意防範中國人而為之。

關於落地程序,首先蘋果需要徵求open ai同意落地中國,其次中國肯定會要求ai內容做政治性切割和相關敏感信息屏蔽,最後open ai還需要制定大中華區的特供版ai。

這一串下來,能否落地真是個問題。

如果不能用chat gpt,直接用國內的ai技術,那相對又有什麼大優勢可言?

3.造成蘋果頹勢的主要因素並未被解決

以往蘋果能無往不利,主要還是和安卓有明顯的硬件代差和ios的獨特性。無論是晶片性能、拍照素質、系統流暢性、穩定性,就長期使用體驗而言,安卓旗艦無論如何都不能與之相比。

三年的蘋果跟三年的安卓根本不是一個東西。

可如今隨着各大廠商魔改安卓,自研拍照、音樂、充電等輔助晶片。蘋果以往的優勢不僅沒了,甚至在充電速度、螢幕刷新率等部分領域出現了落後的情況。

唯一能說遙遙領先的也就是4k 杜比視界的攝像。問題是這除了專業人士,大部分人也用不上。

很多蘋果用戶在等一個換機的理由,但是蘋果給不了,這才是問題所在。

ai能成為這個理由嗎?只能說很難。畢竟誰手裡沒個豆包、kimi、文心之類的東西。另一方面,安卓用戶的ai系統,今年年底基本也都能上線。

4.全球經濟下行

今年經濟啥情況大家心裡都有數,銷量的下滑肯定也不是一時的,而是會持續多年。蘋果作為高收入人士最喜歡的牌子,受其中影響肯定最大。放以往大家錢多,無聊可以隨意換代,但是最近幾年消費降級,這種不理智消費行為肯定越來越少。

27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4 21:07

作者:社恐打工仔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633373/answer/362116843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難評,熬夜看的蘋果發佈會,感覺它還是沒有爬出「創新低谷期」。

總結一下,iPhone 16的AI加持,就三大類:



寫作

哪兒能打字,哪兒就能用AI書寫工具:AI校對修改標點符號、AI改寫調整語氣措辭(對於本來就用過其他AI功能的人來說,這個功能可有可無吧)。



圖像

文生emoji: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抽象表情了(全場最佳)。

還上線了全新AI原創圖像APP(雖然看上去和市面上那些文生圖軟件差不多,不過原創這個點還不錯)。

圖像搜索功能:根據描述找到相應圖片

視覺智能:就像是長了眼睛的ChatGPT,哪裡不懂拍哪裡,路標、餐廳信息等各種。



Siri

有了AI功能的Siri,就算是你說話磕磕巴巴,它也能聽懂,還能把你說的內容結合信息、照片等,幫你簡化日常的任務。

要說這些AI功能有帶來質的提升嗎?

感覺有一點,但不多。就是看似發佈一些很有意思,科技感很強的AI新功能,但是在實際場景和需求下面呢,又覺得沒到必須要買,必須要下單那一步。

再加上擠牙膏的推出速度,官網也說了,下個月Apple Intelligence功能才會陸續推出,今年發佈的是英文版,明年才推出中文。

明年?所以庫克,你這是讓我買17的意思嘛?


28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4 21:08

海濱稻香:


AI其實是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它不是必備的能力。

所以可以看到iPhone 16其實是沒啥變化的,只能算小修小補。就看蘋果啥時候出摺疊屏手機了。

29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4 21:08

頹勢跟產品本身關係不大,主要還是中國消費降級過於嚴重

銷量暴漲的主要是vivo和oppo,外帶末段飆升的小米,華為增長並不多,而且主要來自低端產品和政府採購

所以iphone全球整體銷量一直是穩定上漲的,只不過中國區受到宏觀因素影響,有輕微下滑

但即便AI內容還要等到明年,16系列首日銷量也已經遠超15系列,全球範圍的新一輪上漲問題不大,AI落地之後多少也會有加成

但如果消費降級跟閉關鎖國本身不改變,中國區自然也就和全世界例外



作者:zinsser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633373/answer/362559104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0樓 JosephHeinrich 2024-9-14 21:08

個人認為並不能改變其在華頹勢。

1、apple的ai是系統級別的,而且由於底層使用的技術可能不能在國內落地,所以大家估計也用不上;

2、所謂的ai目前來看,能帶來的改變還不夠大,算是微創新,並不能馬上在工作和生活上給大家帶來多好的體驗;

3、蘋果的ai要付費而且也不便宜,又有多少人願意每月花個幾百元呢?

4、就手機層面,國內廠家的產品目前並不明顯落後於蘋果,而且很多本土化的功能比蘋果優秀,蘋果沒有大的創新根本無法改變其頹勢。

不過,蘋果着眼的是全球市場,中國銷量不行並不能改變其在全球的銷量。而ai的應用會讓其在其他國家比較有競爭優勢。



作者:一點兒都不玄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633373/answer/362059007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