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荀曉
鏈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3561443/answer/323674194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很有意思的一個問題。
北海道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蘇格蘭在英國的地理位置很相似,都是居於整個國家的北部。
北海道和日本中間有津輕海峽,蘇格蘭和英格蘭中間有哈德良長城。
但是,北海道之於日本,更像是日本最成功的的一塊殖民地。
這跟蘇格蘭與英格蘭長期屬於兩套不同體系完全不同。
蘇格蘭和英格蘭之所以屬於不同體系,就在於由於這是兩個國家,所以他們在一些重要領域,都有做出獨立決策的能力。
比如拿大學來說,18世紀的英格蘭,只有兩所大學,一所是牛津,一所是劍橋。
而在蘇格蘭,卻有五所大學,分別是聖安德魯斯大學、格拉斯哥大學、阿伯丁國王學院、阿伯丁馬修學院、愛丁堡大學。
蘇格蘭人口更少,大學更多,這也就導致之後的英國科技進展,不少是在蘇格蘭開始的。
比如說工業革命裡面一個重要的篇章,就是瓦特改良蒸汽機。
而瓦特之所以能改良蒸汽機,主要就在於瓦特當時是格拉斯哥大學工作,有接觸蒸汽機的機會,雖然瓦特不是教員或者教授,但是這種能接觸蒸汽機和先進思想的機會,為瓦特改良蒸汽機提供了一個強大的基礎。
除此之外,英國在當年殖民時期,隨行的醫生,不少都是蘇格蘭人。
而之所以是蘇格蘭人,主要就在於蘇格蘭人在當年接受醫學院教育的人數更多,比例也更高。
愛丁堡在當年,是一個十分恐怖的城市,因為倒賣屍體的特別多,周邊謀殺案也多,這些屍體最終都被醫學院校買了去用作解剖。
蘇格蘭脫離英國,還具備獨立運轉的能力,但是這也不靠譜,畢竟現如今英格蘭所掌控的資源遠非蘇格蘭可以比的。
但是蘇格蘭本身,就擁有着強大歷史積澱的高校,完全不輸蘇格蘭。
在文理學科、工學、醫學、獸醫學領域,都有着十分出色的成果。
獨立出去的話,蘇格蘭努努力,肯定不會比紐西蘭差。
但是北海道完全不是蘇格蘭這種情況。
北海道和日本的關係一直斷斷續續,一直到明治維新之後,徹底併入日本。
北海道更像是日本的一塊殖民地。
因為在日本對這塊土地大力改造之前,北海道可沒有蘇格蘭的那種能力,北海道沒大學,沒鐵路,沒什麼工業基礎。
北海道設立的第一所大學,是19世紀的札幌農學院。
這也是現在北海道大學的前身。
日本原本的八所帝國大學,北海道大學起源是一所農學院,台灣大學的前身,也是一所農學院。
北海道和台灣之於日本,意義都差不多,就是人少地多,那能用來幹什麼呢?只能先搞農業唄。
搞農業的話就從農學院開始設置。
而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這類學校是從什麼學科開始的呢?文法學院,等於是維持城市秩序的。
也正因此,北海道脫離日本,和蘇格蘭脫離英國,屬於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
蘇格蘭其實是在本土已經完成思想啟蒙和科技體系建立的情況下,和英格蘭合併的。
工業革命不單單發生在了曼徹斯特,也發生在了格拉斯哥。
甚至於近現代以來影響人類文明的許多重要發明和思想,都和蘇格蘭有着重要關係。
瓦特,格拉斯哥附近出生的,在格拉斯哥大學工作過。
亞當斯密,蘇格蘭人,古典經濟學之父,倡導自貿和勞動分工。
亞歷山大·弗萊明,蘇格蘭人,青霉素發明者。
蘇格蘭銀行和英格蘭銀行一樣有着悠久的歷史,在金融領域的發展也不遜色。
但是北海道完全沒有這種能力呀。
北海道其實完全是在日本吸收他進去之後,通過硬性或者軟性的殖民,才將其改造成現在的樣子的。
他的鐵路體系、高校體系、工業體系、農業體系、金融體系,基本上就是日本一點點建立起來的。
日本曾經對北海道、朝鮮、台灣、東北都進行過以上方面的殖民與改造,別管這些地方愛日本還是恨日本,看看跑到日本的人多不多就可以知道日本的改造是否有影響了。
精神殖民的前提,是必須得在方方面面影響一個地區。
蘇聯死了,給蘇聯招魂的人現在都沒死。
更何況日本還沒死,日本肉體與精神雙重殖民的北海道怎麼可能輕易地脫離日本?
韓國恨日本恨得要死,還有40多萬人移民日本的。
TW和日本的關係更不用說了。
東北人在日本的也不少。
這些地方都不是蘇格蘭,沒有他們自己獨立建立起來的一套社會、文化、工業、農業、金融體系,自身發展多年,也沒有逆轉形勢,大幅度超越原本的體系。
也正因此,北海道這種被徹底殖民成功的地方,怎麼可能脫離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