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45篇帖子。
(轉載知乎)低齡留學回國後文化認同度低、「反向文化震蕩」強烈,如何看待低齡留學的價值認同問題?
21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2 20:39
某匿名用戶:


被老中人嚇暈

22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2 20:39
鄭雲瀟​:

這裡涉及到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是中國人?不是說黃皮膚黑眼睛就是中國人,中華民族本身就包括三種膚色,未來有可能更多。真正的中國人,一是要有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二是要有中國人的價值觀
前者形成於小學階段,後者形成於中學階段。如果在此期間出國留學,那產生反向文化衝擊便在所難免。尤其是如果去的是敵對國家上學的話,我們必須要思考這些人還是中國人嗎,還配當中國人嗎
而且除非去的是日韓,否則就基礎教育質量而言我國吊打絕大部分國家。就算不喜歡應試教育,如果一個家庭都有能力把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送出去,那本科再出國完全可以,所以這些人的目的就是跑
當然,如果連基礎教育都沒有在國內接受,那也不欠全國人民的,想走就走吧。關鍵是其中很多人有走的需求,卻沒有被那邊的社會接受的能力,到頭來還得回來感受反向文化衝擊,就可笑又可悲了
如何看待出國就不再回來的人?12 贊同 · 0 評論回答


23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2 20:40
這個跟出不出國完全沒有關係,我一個土生土長的土狗,也對現階段的主流文化毫無認同感。或者說,只要是個正常人,都不會對這種「享受可恥,工作至死,莫談報酬,勇於犧牲,接受他人特權,自覺自我貶損」的價值觀存在認同感,不僅違反人性,而且違反道德,甚至侮辱智商。而特權階層用以維繫這套文化的紐帶也不是認同,而是暴力。
但為什麼留學歸來的人對這種不認同表現的尤為強烈?因為他們表現出來了,但我們沒表現,或者說不敢表現。我們不認同這套文化價值觀,但我們學會了在這種扭曲社會的生存之道,那就是「盡量沉默,話不說全,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但那些受過外界文化影響的人明顯沒習慣這種生存法則,他們把在外的直言不諱風格挪到了家裡,故而輕則四處碰壁,重則人間蒸發。
所以,這壓根不是文化認同問題,因為壓根就沒人認同這種文化,只不過他們在國外習慣了說話,說真話。和我們這些習慣看破不說破的人格格不入罷了。


作者:c5055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815206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4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2 20:40
回復23樓 @JosephHeinrich 的內容:
這個跟出不出國完全沒有關係,我一個土生土長的土狗,也對現階段的主流文化毫無認同感。或者說,只要是個正常人,都不會對這種「享受可恥,工作至死,莫談報酬,勇於犧牲,接受他人特權,自覺自我貶損」的價值觀存在...
該回答底下的評論:
為中華崛起:「只能說你的價值觀確實有問題」

c5055(作者)回覆:「如果想要真正的八小時工作制,合理的勞動報酬(一個正常國家的勞動報酬起碼佔GDP40%,咱們國家是24%),合理的稅收(起碼個稅起征點要高於平均收入),合理的維權制度(起碼工會不能是擺設),嚴格執行勞動法,這也算價值觀有問題,那就有問題吧,你們這些正常人去「為中華崛起」衝鋒。」

25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2 20:40
記得小時候看伊索寓言,有這樣一個故事。
獅王想給小獅子找個老師,學一些本領,以後好繼承王位。但覺得自己的手下都不行。
豹子勇猛有餘,智慧不足。
狐狸很聰明,但心思太重。
狼的智慧,勇氣,武力均可,但上限太明顯,不是帥才。
幾番思考之下,決定讓小獅子出國留學,去隔壁的鷹之國。
鷹王很高興,讓老獅子放心,保證一定會親自教導。
小獅子學成歸來,老獅子很高興的問起了學業。
小獅子回答,我會搭鳥窩,在樹上找蟲子,還知道什麼時候需要去南方躲避冬天。
老獅子很後悔,我應該讓他先了解自己的國家才對。
現在小獅子掌握的才能不能說沒用,但對於自己的國家個族群,可用性極少。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646597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6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2 20:41
知乎用戶:


這些低齡歸國的小留學生某種程度上就是時代的犧牲品!
為什麼說父母要在他們那麼小的年齡就送他們出國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呀,就是為了能輕鬆上清華北大呀!
當年央視還專門為這類群體拍過一個電視劇《小留學生》,這部電視劇三觀很成問題,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因為這些低齡兒童中,很大一部分國籍就不是中國,他們中十有八九都是美國、加拿大國籍,因為這兩國都是可以出生得國籍的。
而這些父母們也都是花了很大代價,跑去那邊生子,歸根結底還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前程嘛,外國國籍身份去清北及其他985不要太容易,加上其語言文化方面的優勢,比純外國人有競爭力。
這樣的例子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屢見不鮮,我前房東就是一個這樣的典型:
工廠大院子弟
,爺爺奶奶還有爸媽都是北京某廠的職工,工廠拆遷時補償了幾套房,現在這房子已經10萬一平,價值千萬!
這貨典型的老北京紈絝子弟,狗屁不通,目中無人,如果不是靠着這些房子,他確實算個屁!
因為他媳婦也是同廠子弟,於是他們家和他媳婦家分別得了兩套房,一共四套房,加起來四千萬!
兩套租出去,一個月光租金就2.5萬,所以他確實可以弔兒郎當一輩子。
他當年就是被他父母這麼送出去的,但就這樣,回國還是沒能上清華北大,可也「勉為其難」地上了個北師大。
然後他兩個孩子都是如此,他和他媳婦入境美國長期滯留,一落地就造人,然後生出來回家。
那天簽約的時候,那叫個拽,在中介大廳旁若無人地大聲嚎叫:
「我要再給我孩子買套房,但他是美籍,可以嗎?」
中介則說:「美籍確實比外地戶口獲得購房資格容易,但得等成年!」
然後,房東得意洋洋地說:「唉,這沒辦法,你這房子我可能會賣,但今年肯定不賣,放心吧您內」
接着,他就開始故意「訴苦」:「您說,我這兩崽子美國那呆久了,回來都不認自己當中國人了,還得給丫好好教育!」
如今來看,他孩子那種心裡就是問題提及的「反向文化震撼」,他兩個孩子分別是13、14歲,之前都常年呆在美國,每年花銷很大,全是靠賣掉了一套房才能維持,而我當時租他的那個房子後來在我退租後也被賣了。
所以說,這問題沒什麼看待的,這些低齡兒童面臨的這些心理困惑也都是他們父母造成的,但沒辦法,畢竟為了回來方便上清華北大嘛,誰讓外國籍有優待的!
等什麼時候不搞這些了,自然這麼乾的人就少多了!畢竟,如果你不是徹底潤出去在國外定居,那你這麼做就需要付出相應的副作用不是嗎?

27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2 20:41
我身邊就有一個例子:我的一個老領導,獨子初中畢業去美國,很優秀,本科伯克利計算機,本科畢業後就拿到美國幾個大廠的offer,然後跑去另一個學校讀研去了。最近幾年都沒有回國。我領導和國內一個院士是師兄弟,目前在勸小孩回國讀這個院士的博士,但貌似沒有奏效。這個感覺就很難了,估計大機率小孩是想長待美國,再過些年只能老兩口退休去美國陪兒子了。
我家是獨女,很早就和老婆達成共識,不管成績好壞,堅決要求在國內讀完本科。如果到時小孩想出國,再出去讀研。成績好就去美國名校,成績不好就去英國水一年,然後回深圳就業。目前已經高中,貌似成績一般,大機率準備水了。
站在我的角度,如果把女兒年紀小小就送出去,基本就是半告別了,99%機率不會回來,將來嫁個老外,她自己可能會過的很嗨,但這不是我希望的。這種基本就是以初中畢業為界,在國內上高中的,基本是中國人的三觀,去國外上高中的,基本就是外國人的三觀。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875507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8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2 20:41
首先有個前提,低齡留學回國的孩子們基本都智力正常,有一定的判斷力,不會盲從與固執,能自我學習與調整。
明確了這個前提就清楚了,反向震蕩其實是好事。西方價值觀落後,我國價值觀先進,孩子由落後而入先進,被震撼進而產生景仰之情,自然會化震蕩為動力,加快學習,促進價值觀的進步。
其他人不需杞人憂天


作者:王建中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675405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9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2 20:41
既然存在「反向文化震蕩」這種不明覺厲的概念,那我倒是想問一下,同樣的情況下,美國人會不會震?法國人會不會?日本人會不會?香港人會不會?台灣人會不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們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中國人也是地球人不對嗎?所謂「反向文化震蕩」,英文是reverse culture shock,也許的確存在這個東西,去一個陌生的文化環境長期生活,是人都會震一震。一個四川人到上海生活多年再回到四川不會「震蕩」嗎?一個廣東人到西藏生活不會「震蕩」嗎?別說這麼遠的,一個河北人到北京生活多年再回河北,兩地相距不到一百公里都會震的一塌糊塗。更何況是去歐美?堂主想說的是,「反向文化震蕩」的概念不應衍生出「是否應當出國留學」這樣荒謬的論題。人選擇去哪裡生活是他個人的自由,既然有這樣的選擇,他自必願意承擔所謂「震蕩」的結果。僅此而已!

作者:中箭堂主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11661788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30樓 JosephHeinrich 2024-4-22 20:42
作者:不止留學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1862613/answer/338474955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前言我們在低齡留學這個專欄裡面會講到國際教育技術層面的知識。比如幾大考試體系的選擇,標化考試的準備技巧:包括語言類如托福雅思和能力類如SAT,ACT,A-LEVEL, IBDP。也會和大家科普大學申請和文書技巧。
那麼今天解答一下低齡留學的擇時問題。然而,更為重要的,是想跟大家分析如何在戰略層面去把留學變成一個水到渠成的選擇。而不是被動的因為體制內讀不好,就只能慌忙選擇去低質量留學。


什麼時候去留學?特別低齡的孩子留學(小學階段)我們一般都不作推薦。家庭陪讀的話,犧牲很大。太小的孩子獨立寄宿,媽媽很難真正放下心來。那麼到底什麼時候出去更合適?現實操作上,英國私立學校的主要入學點如下:
正常來說學生出國入讀年份的那年周歲年齡減去4等於學生要入讀的年級:
13(周歲)- 4 = 9(即入讀9年級)
16(周歲)- 4 = 12(即入讀12年級)但,注意這裡也有一個tips,就是年歲不大可以考慮去英國倒退讀一個年級這樣給予一年時間更好適應英國和學習環境,比如:
1. 國內讀完初二14歲學生可以選擇讀英國Yr 9或者直接讀GCSE (Yr10-11)
2. 如果國內讀完初三15歲學生可以選擇從GCSE Yr10讀2年或者直接讀一年GCSE 再或者Pre-A
3. 如果國內讀完高一16歲可以選擇先讀一年pre-A
(或IG)或者直接申請2年A-Level)了解這個以後並不代表解決了何時留學的心理糾結的問題。很多家長依然沒有想好什麼時候送出國。對於此類情況,我們的建議是:
儘可能早的鎖定一條路,不要搖擺。孩子早一點或者晚一點出去並不是關鍵。但是體制內高考和國際教育體系升學這個二選一的命題要儘早確立答案並堅定執行。好的留學和高考都是高度競爭的戰場。越早選擇,越有時間準備。好的留學一定要作充分的準備。不能說眼看國內考不上好學校,就一拍腦袋去留學。


國際教育路線如何準備小學階段留在國內是選擇國際學校還是體制內呢?以我所在地區(無錫)的觀察,所有國際學校都不是selective school, 事實上包括上海北京的一流二流梯隊國際學校,對於生源的質量把控,也都是差強人意的。國內國際學校的招生現狀迫於學校現金流的問題,是招不到最一流的人才的。所以, 孩子所處的同學群體必然不夠優秀不夠競爭激烈。從而導致了學習懶散,效率低下。然而好的體制內學校,老師有成績指標的指揮棒在,必然導致刷題過度,知識面狹窄。
所以,體制內外各有弊端的情況下,選擇適合家庭經濟情況,交通距離合適的即可。在定下來留學這個總目標後,補足各自的短板:體制內的同學可能會犧牲一些成績名次,而在課後側重英語的積累。但是可以收穫團結緊張的良好競爭氛圍。國際學校的同學們必須自己要在課後養成積極學習的習慣,夯實學科基礎,進一步突出英語的學習優勢。尤其是國內的寄宿制學校,家長千萬不可做甩手掌柜。


初中階段尚未出國的同學們的留學準備關鍵期/出國讀書的第一個普遍/優質的留學時間點13歲+初中階段開始,孩子的身心發育進一步成熟,可以開始真正投入到全身心的學習中去。這時候抓好成績的同時,最適合學術英語的修鍊。這裡的學術英語,強調同學們閱讀和寫作的能力。現在很多同學的口語水平都很不錯。然而這並不是真正的學術英語水平。說白了你的英語口語帶有口音這件事在大部分情況下對你的學業和社交沒有問題和影響。而我們的家長聽到孩子的口語流利標準後往往沾沾自喜覺得孩子的英語能力是很強的。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真正的英語能力的鍛煉,離不開英語寫作,這個「輸出」項來倒逼你對一門語言的深度掌握。而想要寫出好東西,必然建立在大量的閱讀和精讀的基礎上。
回到留學準備這件事上,初中階段是廣泛的閱讀,精讀,練習英語寫作的最佳時期。突破好英文關,你的留學大機率是成功的。
在學校的選擇上面,我們總結了許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國際學校或者是非重點的一般體制內初中,更有餘地可以空出時間來進行英語的全面突破。
關於13歲左右出國讀初中的優勢,主要集中在不被大家重視的GCSE課程上。對A-level
課程熟悉的家長很多。大家都知道A-level對於偏科的孩子很友好。可以規避弱勢學科,用自己的三門優勢學科成績來衝擊世界名校。然而英國私校在A-LEVEL之前所開設的GCSE課程,是幫助孩子們在眾多課程中找到自己興趣所在的關鍵。GCSE課程門類豐富到足以讓所有孩子們找到自己的擅長和真愛。急功近利的家長會覺得申請大學基本不看GCSE成績,所以不重要。然而為孩子將來能充滿動力的學習下去,GCSE課程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內大部分國際學校有能力開設的GCSE課程和英國優秀私校相比,少太多了。


高中階段三種不同選擇第一:出國讀高中在英語基礎絕對過關的情況下,選擇好的英國私校的A-LEVEL 課程。師資,學習環境,升學指導這三個方面都有較好的保障。
第二:選擇國內國際學校:家長需要在擇校上多下功夫。真正好的國際學校,從升學結果的角度來看並不比英國的差。但get-in的難度相對於英國同等水平會更高。
第三:國內全脫產學習後自己參加考試我有接觸許多因為體驗感太差,學校過於寬鬆無法好好學習而從二三線國際學校退學全脫產補習,作為社會考生
參加A-LEVEL考試的學生。在機構補習刷題備考。最終結果也有許多人拿到了較好的offer。但是校園生活的過程缺失,也是極大的遺憾。畢竟我們不是為了一個結果而活着。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4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