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闊海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14797/answer/66346316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留侯論
》
正文:
我認為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一分為三:
情商高的人一般不發脾氣;
情商高的人即使發脾氣,也是為了達到目的;
情商高的人有健康的情緒發泄渠道。Ⅰ.情商高的人一般不發脾氣。01從韓信胯下之辱
的故事說起。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07505243e60fcc90fca7a421b56862bd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201" data-size="small" data-original-token="v2-a7245c7479e93fabdcb34ebda5c80b81"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835c78f1b90b33883baa844e8d99ef5e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俯出袴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史記·淮陰侯列傳》參考譯文:
在淮陰有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
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著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佩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
韓信自知形單影隻。於是,他便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
在場的人都嘲笑韓信,認為他很膽小。史書上稱「胯下之辱」。注意其中有一句話頗為關鍵:「韓信自知形單影隻」。
正是這一句話,體現了韓信的高情商。
「信孰視之,俯出袴下,匍匐」。「孰視之」,說明韓信是在審時度勢,他選擇胯下之辱,只是權衡利弊之後的選擇而已。
那一瞬間,韓信已在大腦中完成了如下思考:
<img src="https://picx.zhimg.com/50/v2-8425e648e2666febe8d4b9fbd2673681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1871" data-rawheight="966" data-size="normal" data-original-token="v2-e0c25746d8b44dbca3ef4dcae591326c"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x.zhimg.com/50/v2-b834814038cb7285d75d6614fd68ddaa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7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8425e648e2666febe8d4b9fbd2673681_r.jpg?source=1def8aca"/>

可見,第一種選擇的壞處明顯比好處多,第二種選擇的好處明顯比壞處多。
更重要的是,對於韓信這類有遠大抱負的人來說,面子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為了挽回一點所謂的面子而要浪費這麼多時間,擔這麼大的風險,明顯不是明智之舉。
不在意麵子,只聚焦目的。這基本也是大多數高情商群體的必備素質。看看馮唐
的九字箴言便知
——「不著急,不害怕,不要臉。」
所以,韓信不是在被動地「忍」,而是在主動地「選擇」。
「忍常人之不能忍,是為忍!」
倘若韓信當時因為一時氣不過便與那群惡霸刀劍相向,很可能就沒有後面一代名將的傳奇佳話了。
「將軍趕路,不打小鬼」。
02
在古代大戰前夕,兩軍對壘之時,常有這樣的情景:一些嗓門足夠大,罵人技術高的戰士提前來到對方營前罵陣。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41f5d9940943253df1a770ffbfe04bc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8" data-size="normal" data-original-token="v2-e4ea69cdf27525a81c76856f2197a96c"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0db59c71057a05538ed423896ab4ef7a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x.zhimg.com/v2-b41f5d9940943253df1a770ffbfe04bc_r.jpg?source=1def8aca"/>

他們會用最粗鄙的語言刺激對方將領,目的就是讓對方被憤怒沖昏頭腦,做出不理性的決斷,進而落入提前設計好的圈套。
這種圈套的常見受害者就是張飛、李逵、程咬金之流。這些大將縱有匹夫之勇
,但由於情商低、脾氣大,也只能落得個「有勇無謀」的頭銜。
《孫子·火攻篇》說:「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意思是說,國君不可因一時的憤怒而發動戰爭,將帥不可因一時的怨恨而貿然作戰。
重大的行動,不能受情緒的左右,怨憤時的衝動,最是大忌。而決定動與不動的根本,在於前瞻性的算計,合於利益就行動,不合於利益就停止。
這根本上還是權衡利弊之後的主動選擇。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留侯論》情商高的人總是善於權衡利弊。而發脾氣明顯百害而無一利,所以情商高的人一般不發脾氣。
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是為大勇也!
03
曾經有個老和尚養了一盆蘭花,他對蘭花呵護有加,經常為他施肥除草殺蟲,蘭花也在老和尚的呵護下,長得十分健康。
有一天老和尚要出門會友,就將蘭花交給了小和尚照看,小和尚很是負責,像老和尚一樣細心呵護,蘭花長得也是十分健康。
有一天小和尚給蘭花澆完了水,就將他放在了窗台上出門了,不料當天天降大雨,將蘭花徹底打壞了。
小和尚回來發現已經壞掉的蘭花,心痛不已。這可是老和尚最心愛的蘭花啊,很害怕老和尚的責罰。
過了幾天老和尚回來了,小和尚將蘭花的事情告訴了老和尚,而且做好了接受老和尚責罰的準備。
可是老和尚並沒有生氣,只是淡淡一笑,說道:
「我養花,不是為了生氣的。」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4cbc5ab037f29ff48d7bcc085e3da5e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5" data-size="normal" data-original-token="v2-25100828ad35454caf40692420337ac9"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a.zhimg.com/50/v2-8a0d7e23e49db094d3abd86b4948e3c9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d4cbc5ab037f29ff48d7bcc085e3da5e_r.jpg?source=1def8aca"/>

發脾氣會讓人忘記自己原本的目的,偏離原來的路線。而只有情商足夠高的人,才能夠跳出情緒的遮蔽,始終聚焦於原來的目標,不偏不倚。
Ⅱ.情商高的人即使發脾氣,也是為了達到目的。情商的一個重要組成因素,就是對自我情緒的掌控能力。
情商低的人,一旦發脾氣,就會陷入怒火之中無法自拔,把自己原本的目的拋到九霄雲外,以至於在冷靜下來時常常後悔莫及。
情商高的人發脾氣,是為了給對方施壓,以達到自己目的。
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前者被脾氣控制,後者控制脾氣,甚至將脾氣變成實現目標的一個工具。
《三國》中諸葛亮罵王朗
的經典故事,就是高情商充分利用脾氣達到目的的典例。通過合理利用脾氣,在氣勢上讓對方處於劣勢,增強己方信心,某種程度上還可以為下屬帶來安全感。
這是一種權威,是一種謀略,也是一種手段!
反觀張飛,雖有萬人敵
,卻還是因為脾氣暴躁一時衝動而命喪黃泉。
所以孔明曾說,將帥分為三個等級:
下等的將帥只會逞匹夫之勇,如呂布等輩;
中等的將帥識用兵之道,懂韜略,如曹操、周瑜等;
而上等的將帥,深識宇宙之機
,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草木走獸等,皆可為兵,故以下之人無法望其端倪。在我看來,「宇宙之機」不只包括天星風水
之術,更是包括無上的智慧。
那就是——哪怕在極端憤怒的情況下,也能夠聚焦目標,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並使其為己所用。
Ⅲ.情商高的人有自己的情緒發泄渠道。人非聖賢
,難免會有發脾氣的時候。
我們上面所說的「情商高的人一般不會發脾氣」,是一種將利益最大化,將損失最小化之後的主動選擇,而不是粗暴地對情緒的扼殺。
盲目地壓抑情緒,結果只會讓你的憤怒找不到出口,積聚起來,衝破心理防線,做出令你後悔萬分的決定。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3560b13c9fd9a42e9712d06c19f3f27e_720w.jpg?source=1def8aca" data-rawwidth="255" data-rawheight="255" data-size="small" data-original-token="v2-8310c99395ead63a117335c83856ade6"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0133b83c5c74f021c846219ccde6ca48_720w.jpg?source=1def8aca"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5"/>

我們可以發脾氣,可以發泄情緒,但一定要用適合自己的健康方式。
比如,幽默和憤怒在心理上不能共存,所以幽默能有效地趕走憤怒。
所以,當你感覺到憤怒並即將失去理智的時候,不妨幽上一默,來點「阿Q」式的嘲諷。以此來讓自己擺脫憤怒,避免不理智的情況發生。
此外,對於健康地發脾氣方式,心理學家還有如下建議:
情緒上——大哭一場。男人哭吧不是罪,哭並不是女人的專利。當你非常痛苦的時候,不妨給自己一個私密地空間,讓痛苦化作淚水排出體外。
心理上——說出你的憤怒。和好友聊天,把自己內心的憤懣說出來,避免堆積在心裡,影響情緒和健康。
精神上——通過轉移注意力,比如通過冥想
化解憤怒。通過專註於自己的呼吸,讓自己不再鑽牛角尖。
(註明籃球運動員巴克利
,為了控制自己的暴脾氣,每次想要發火時就用力地拉一下手腕上的橡皮手環,通過手環打在手腕上的疼痛感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消散怒火。)
生理上——發泄憤怒。通過運動和健身,讓憤怒化作汗水從身體上流走。愛跑步的人很少的抑鬱症,而且大多心思平和,就是這個道理。
總結杜月笙
說過:「頭等人,有本事,沒脾氣;末等人,沒本事,脾氣大」。奧里森馬登在《一生的資本
》中寫到: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無論情況多麼糟糕,你應該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情商低的人發脾氣,要麼是一味地只顧自己發泄,要麼一直隱忍著憋成內傷。
情商高的人不輕易發脾氣,即使發脾氣,也不會被憤怒牽著鼻子走,而是才去健康的方式合理髮泄脾氣。
朝鮮有一句諺語:
「一怒之下踢石頭,只有痛著腳趾頭。」情商高的人,必然不會用腳趾頭去踢石頭。不止是因為腳會痛,還因為他們在忙著趕路。
以上。
辛辛苦苦寫的2500字,如果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謝謝。
我是闊海
,一名熱愛讀書、寫作、彈琴和音樂創作的偽文藝青年
。
公眾號【讀書彈琴
的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