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hirley學姐
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51267/answer/2585949230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HI,大家好呀,Shirley學姐今天為大家邀請到了本科就讀於國內211院校,後進入英國華威商學院
繼續攻讀碩士的Liz學姐。今天她會為分享她的英碩留學心路,包括選校理由、申請乾貨、學歷成績實習經歷要求等,如果對英國留學有興趣的同學就請繼續看下去吧!
Hi大家好,我是Liz。2015年自國內一所211院校畢業後,同時獲得了中英合作辦學的本科雙學位。而後的1年半期間,進入英國華威商學院就讀Marketing & Strategy專業碩士。直到參加完畢業典禮回國,已經持續待在腐國將近4年時間。回國之後,我首先是在國內一百強金融機構從事市場營銷、活動策劃方面工作將近1年辦時間,後因機緣巧合進入高校教學領域,現正作為一名專業課講師為大二至大四的同學講授商科相關課程。
我雖然生於在南方沿海城市廣州,但從小喜歡探尋新鮮事物,這也是為何我在之後的求學路上,會主動選擇去不同的地域或國家感受當地特色的風土人情,親身體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情世故。雖說現在出國留學可謂是個大潮流,也有很多人會質疑留學生是否去到國外後只會「抱團取暖」,但我想說的是這完全取決於個人的選擇。作為一個曾在英國生活近4年的人,參加了許多社團活動和學生聚會,主動與不同國家的留學生一齊玩耍交流,擔任過學校開放日的工作人員,外加遍及周邊歐洲各國的旅遊足跡,這樣的我不僅度過了豐富的留學時光,而最後也以每門課程不錯的成績成功畢業。
我的留學開端
作為獨生子女,日後工作生活紮根的地點會更傾向於原家庭所在城市,那麼更需要抓緊求學這段比較自由的時光,讓自己多走出去看一看,感受不同地區的文化內容。而為什麼選擇英國這個國家,其實是因為自己從小就對其背景相關的電影、讀物、周邊深感興趣。舉個例子,作為哈利波特迷,願望之一就是能夠親身去到小說內容的真實靈感地一游。剛好遇上國內本科就讀的院校與英國有合作辦學的項目,不僅可以在學費方面獲得較大優惠,同時在辦理相關手續方面也可以得到原學校的協助,這對於當時仍然比較青澀的大二的我而言,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一個機會。
另一方面,考慮到本科就讀的專業是工商管理(國際方向),對於這一熱門的商科專業本科畢業生來說,尋找到一份理想職業的競爭是非常大的。對於女生來說,在企業中就業的隱形阻礙其實不少,涉及性別、年齡、婚姻狀況與生於狀況,HR們在招聘女性員工時會更傾向於年紀輕有幹勁同時還沒有家庭負擔(是否有懷孕計劃、是否需要兼顧小孩等)的人選。綜合以上分析,英國的研究生就讀時間較短(一般是1年至2年)且含金量較高,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剛剛參加工作的我,沒有能很快的從一個學生角色轉到打工人角色,因此很不適應當今社會的工作模式。這時候剛好聽說我的一個碩士同學在準備申請歐洲高校的博士,我內心曾經那個想留學的種子就萌發了,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生活。很幸運的是我的家裡人都很支持,再加上歐洲的博士不需要學費,所以也就不會給家裡造成什麼經濟負擔。可能唯一有些困難的地方就是英語,我的英語水平並不是很好,而且我之前也沒有什麼機會去練習口語,所以當時英語是我最頭疼的事情。所幸當時申請的學校不需要英語成績,但我也在那之後開始了長時間的英語學習。
為什麼來英國
獲得英本學位主要是因為學校當時提供的合作辦學選項(但參加合作辦學項目仍然需要通過一系列選拔),而繼續留英讀碩,除了已經比較適應當地人文外,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絕大部分英碩時間只要1年至2年,這對我這樣一個來自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來說,性價比非常高,也很值得。當然,英碩的總體花銷算下來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大部分中國留學生讀的英碩都是授課型,短暫而寶貴的一年。如果你天天曠課、夜夜Party、宿舍麻將走起(有部分同學確實如此),只為混個文憑,那對這類人來說確實不值。
1. 大部分英碩學費+生活費的總花銷大約在30W+人民幣,但在日後尋找工作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學歷是非常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對學習的投資可以在步入社會的初始階段產生很大的影響力,尋找到一份理想的、薪資較優渥的職位並不是極其困難的事情,前期在讀書上的花費也能較快速度地回本,何樂而不為呢?(本人就讀的華威商學院位於英國中部、伯明罕附近,如果是在倫敦就讀30W打不住)
2. 由於本科已經有2年本地大學就讀的經驗,再申請英國院校的研究生成功率更高,甚至部分針對在申請研究生時才決定的學生來說,可直接PASS部分條件(例如我當時申請碩士時,大部分院校不再要求重新提交雅思成績)。
3. 與其他地區的碩士課程對比,學制短,只需1年至2年,非常划算!節省了原本仍需讀書的青春時光,在更富有活力的年齡階段步入職場,提升了競爭力。
4. 曾經考慮過申請歐洲其他國家的學校,比如法國、荷蘭、義大利等,但想到畢竟還等重新適應生活環境以及必要時候小語種交流的問題,最終還是選擇了英碩。
我的大學
提起英國的大學,大家可能會馬上想到牛津與劍橋兩大歷史名校,但其實同為英國羅素大學集團
成員與M5大學聯盟成員,華威大學
作為一家於1965年建校的學府,其各方面表現絲毫不遜色。
由於我本科專業國內修讀的是工商管理,英本專業則對應匹配為Business Administration,本科雙學位同屬商科,那麼在研究生申請的時候,則特意了解英國大學中商學院表現比較突出的作為自己的潛在目標(當時還特意做了一份Excel,專門進行不同潛在目標學校的優缺點對比)。
在選擇學校方面,我一直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學校名氣大並總排名靠前,二是學校本身並不突出但是專業排名優秀。我在本科的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對品牌管理、市場營銷方面的課程會更感興趣,更具學習熱情,可能和其他比較現實的考慮日後專業就業情況的同學來說,我還是比較唯心派的,所以在尋找申請研究生專業的時候便會更傾向於商科市場營銷方向。因此,華威商學院對我來說,則是當時最為理想的選擇。
雖然華威大學在世界上各榜的排名並不十分突出(擁有經濟、金融、數學、傳媒等強勢學科,但總體有點偏科),但在英國大學總榜中卻穩居前10,華威商學院更是非常受到本地人的認可。舉個例子,當對大部分國內人士同時提及曼徹斯特大學
與華威大學時,大家會對曼大更有共鳴(曼徹斯特這一城市名更為熟悉),而當詢問目標轉換為倫敦各大公司時,就會發現華威商學院WBS在他們眼中是target school(英國排名前100位的僱主列為前三的目標學校),而曼大商學院
則為semi target(此處並無引戰的意思)。
同時,華威大學最著名的學院之一就是華威大學商學院WBS(Warwick Business School),其出色的教學研究質量也使華威商學院成立世界頂尖商學院之一,在2000年華威商學院成為英國第一個獲得三大國際權威商學院認證(AACSB International、AMBA 和EQUIS)認證的商學院。因此,申請季結束後,雖然我最終斬獲了不少學校的offer,其中不乏UCL和LSE等總排名更前的院校,但綜合考慮到專業優勢,思考再三還是選擇了華威商學院的Marketing & Strategy這一專業。
專業選擇
在我就讀的時候,華威商學院主要有三大專業方向,分別是Management、Marketing和Finance(現在碩士專業更為細分,專業數量共15個)。總的來說,華威大學的商科在世界的知名度比較理想,對中國而言其文憑的認可度較高,尋找到一份較為理想的工作並不是難事。
據我所知,同一屆的學習Finance方向的(包括偏數據、金融分析方面和會計方面)大都進入了國內大型金融機構任職,比如Accounting Finance畢業的獲得四大offer的比例很高,若進入銀行也大部分就職於高端客戶開發管理類部門,大型券商雖然大部分時間招聘崗位較少,但就讀Finance和Mathematical Finance的成功幾率並不低。
而對於Marketing和Business方向的學生而言,最終的就業方向則更偏向於產品經營類、諮詢類和與自媒體相關等職位,例如我的同學就有不少進入了國內之名的網際網路企業或平台工作。
申請乾貨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申請英國留學(研究生)常見需要準備的材料與要求:
1. 學位要求:
一般要求為應屆本科畢業生,往屆生也會考慮。應屆生需要提供在讀證明
,加蓋學校的章,畢業證和學位證(中英文)在大四畢業後掃描並提交。往屆生則需要畢業證和學位證(中英文)。大專畢業生可先申請碩士預科
課程,再攻讀碩士學位。由於我當時本科即就讀英國院校,申請同一國家的碩士學位時,本科院校非常貼心地直接將學生於教務系統中申請的在讀證明幫忙投遞,省了不稍事情!
2. 成績要求:
申請學校的GPA要求因學校而異,比如英國頂尖的牛津大學,它屬於學院制
大學,申請時除了選擇專業名稱外,還需要選擇具體學院,但是所有專業一般要求985/211大學88-90分;雙非申請的話可能性渺茫,但是如過平均分能達到90還是可以嘗試的。同時這裡的商科一般要求提供GMAT 720+,還會有面試(並不是所有的英國大學在申請商科碩士時都需要GMAT或GRE成績,老牌名校除外,但如果考慮的是申請Phd的話,基本每家都需要提供)。
針對985/211院校和雙非院校的績點也會不一樣,還會有各自的換算標準。拿倫敦大學國王學院來說,211大學的88-90分相當於非211大學的90+;211大學的77-80分相當於非211大學的80+了。一般大學的最低成績要求為非211大學的75分,也有最低要求85甚至90的,具體要看申請的學校和專業的要求。
如果是像我這樣英本畢業的同學,則在申請過程中需要提供附有每年每科目的成績單(所以更看重日常長久以來的學習表現!)。在前期發放conditional offer的時候,被申請院校也往往會對最終的學位等級
做出要求。一般比較理想的等級是Second Class Honours, Upper Division (2:1) 二等一學位以上(最終均分60-69分),雖然沒有一等學位那麼outstanding,也是大部分英國人心中不錯的成績了。尤其是對於想在英國找工作的同學來說,拿到這個級別的學位是不少英國公司的門檻條件。但最滿意的當然是獲得First Class Honours (1st) 一等學位,相當於總體平均分在70以上,相信已經在英國就讀過的同學應該深有體會,拿到70分是多麼的不容易。所以這個一等學位絕對是英國學位最優秀的象徵,無論是繼續深造還是申請工作,都是一塊沉甸甸的「敲門磚」,要知道英國G5學校錄取碩士基本的入學要求都是一等榮譽學士學位
哦!
而就我當時申請的華威商學院來說,研究生部分分為授課課程和研究型課程。研究類型需要相當於英國本科2:1,中國大學平均分82以上或者GPA3.3以上;授課類型需要相當於英國本科2:2,中國大學平均分82以上或者GPA3.3,但是某些課程對相應學科的分數會有要求,比如數學,經濟等。
3. 工作(實踐)經驗要求:
申請一般專業是不需要工作經驗的,但是工作經驗會是一個加分項。如果你是跨專業申研,那麼與研究生意向專業相關的工作經驗會給你的申請助力不少。而且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三年制大專畢業生經學院認可,可跳過預科課程申請直接就讀這一方面的碩士課程。對於想讀MBA課程的學生,通常必須有至少3年以上的管理崗位的工作經驗。
回憶當年我最近在做申請材料的時候,就會特別突出自己在本科假期期間所從事的實習工作內容,展現自身的執行力與適應變通的能力。
4. 文書要求:
申請英碩一般需要的文本材料(每年下半年都是申請學校的旺季,提前著手申請可以有效提高成功率)。
(1)6個學期以上的成績單(中英文)。一般都可以請求學校教務處可以開具原件,中英對照,加蓋學校的蓋章。有些國內院校只有中文版,沒有英文版,那就得找翻譯公司幫忙翻譯,或是自行翻譯後附加學校的蓋章。
(2)Reference Letter,又稱推薦信。一般而言都需要兩封,最好的選擇是在校時的導師(當然導師本人的頭銜和職稱越高越好),或是一封老師一封實習單位負責人。常見的推薦信遞交方式有兩種,現在大部分都採用網申系統直接提交,意思是你提前和推薦人說好,要到他們的郵箱等基礎信息、聯繫方式,並在申請時填上他們的郵箱,則被申請學校會以你的名義給他們發郵件,請求遞交推薦信(大部分在線填寫),這也是比較方便的一種。而第二種是推薦人寫好了,列印出來要有他們的簽名,然後我們再掃描上傳,如果計劃申請好多學校,那這種則比較麻煩。
(3)個人陳述(PS)。很多學校都會有自己的格式與頁數要求,必須仔細看好!這一份文件可能是大部分申請者認為的難點,因為不知道究竟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現自己的優點。而我認為,下筆之前最重要的是思考這三點:首先是是自己的Motivation,也就是為什麼要申請這個專業,可以是自己本科就是這個專業,想繼續深造;也可以是自己的經歷讓自己對這個專業極其感興趣。第二Why You,為什麼人家要選擇你呢,可以結合自己的教育背景(比如自己的專業知識過硬)、個人能力強、實習經驗豐富等等,說出的你的優勢。第三點,What to Achieve,也就是你能從這個專業中得到什麼,對你未來有什麼影響,這裡你也可以簡單說一下自己的職業規劃。基本上圍繞著三點說就沒啥問題了,當然如果對語法和表達不確定的,可以找老師或者Proof Reading幫你把把關。
(4)補充材料(有些學校會讓你提交除了PS外的Career Plan、CV或者一篇小論文之類的,這個看學校具體要求吧)。
(5)雅思(或是GMAT/GRE)成績單。這個有的學校需要帶雅思以及GMAT申請,有些不需要,可以下來Conditional Offer再補雅思成績,不過有些專業如果帶著雅思以及GAMT申請可能成功率高一些。當然我最近也有了解到,在特殊疫情期間,有部分地區的雅思考試都暫停了,很多學校也就調整了對於語言成績的要求。例如可以用普通A類雅思替代UKVI申請語言班、學前語言課程推遲入學並改為線上教學、英國部分學校開始接受託福、PTE、Duolingo英語測試或者內測成績等等。
最後再來說一下自己留英後的感想吧!在英國呆了接近4年時間,雖然現在已經回國了,但回過頭來看,雖然曾經遇到過很多困難,在本地學生(還有來自歐洲的學生)居多的環境里往往需要特別努力、自信地表達自己才能夠逐漸融入,但大部分的回憶還是很美好的,在學業上和生活上都獲得了超出預期的成長。
而英國讀研雖然學制短,但那麼多的內容和考核安排都被壓縮在一年或者兩年完成,課下就必須要用兩倍甚至更多於課上的時間學習才能順利畢業,只能說時間緊,任務重。但是如果大家真的下決心,選擇了留學這條路(不論去到哪個國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還有金錢成本,就一定要堅持到底,拿到學位,最好是拿個pass with distinction,那麼這入學前後投入的所有都是值得的,之後選擇繼續深造或是就業都是一塊沉甸甸的敲門磚哦,所以共勉吧!
謝謝我們Liz學姐的介紹,大家看的過不過癮?
怎麼說呢,還是我一直以來的觀點,留學是一種態度,是走向成熟的歷練,很少聽到因為出國留學而後悔的,卻聽說太多因為錯過留學的機會而遺憾的。只要你敢,只要你想,就有機會,而機會來了,就是你該把握的時候。所以,如果你看到了我們的故事受到了啟發,那麼加油吧!少年們!向你瘋狂熱愛的事情沖吧!
如果你還想看到更多關於專業,申請以及生活類的分享,請點個贊看讓我看到哦!有什麼問題也可以隨時留言cue我,也都會儘力回答的!
PS:現在這裡有一個歐洲留學大家庭等著你,需要的話可以cue我拉你加入,讓你的留學路上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