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1篇帖子。
(轉載知乎)博士後是一條什麼樣的道路?
21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5
Boris 叼:


科研道路

22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6
精神小妮兒:


首先,不是學歷,是工作
可以看做副教授預備營
找到穩定工作前的中轉站
論文生產機器
需要經歷優勝劣汰的殘酷考驗

23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6
更新一下,我決定去工作不讀博後了,今年這個疫情說實話改變了很多事情。不想讀博後了 ,還是把機會都留給別人吧哈哈哈
-------------------
我也很想知道
目前我的理解是,在認清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科研資源後,對自己的科研水平有自信後續能夠走學術這條路的,為了後續能夠拿教職,所以去做個博後。因為,現在主流學校(我是基於我們專業,地點北京,學校參考專業排名前十吧,也不說什麼985 211)基本不存在博士一畢業就能直接拿到教職,基本都需要有博後的經歷。
反正,我是決定走上這條不歸路了。決定放棄輕而易舉就能夠拿到的國企研究院工作了。畢竟,我真的不喜歡那樣的生活,見多了後悔抱怨試圖再刷博士重來的師兄師姐們


作者:匿名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212093/answer/94120799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4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6
所謂博士後,在國內的概念就是博士生畢業之後,呆在某一個博士後流動站或類似的機構工作。有了這麼一段工作經歷,外加必須以博士學位打底,再加上很多人對博士後那種「美麗的誤解」,所以「博士後」這三個字在普通人眼中就是高大上、偉光正的存在。
國內的博士後,說得淺顯一些,雖不是臨時工,但相當於「臨時工」中的「金領人士」——我們國家博士後基金對每一個博士後的資助都是兩年,至於博士後的「年薪」是多少,和相應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課題組的檔次、博管辦的實力等方面是息息相關的——博士後所在地區的經濟水平越高,地方財政對博士後的人才補貼自然也就越高;博士後課題組的逼格越高,博士後的收益自然是「水漲船高」;博管辦的實力越牛,博士後的待遇自然也就越好。但不管怎麼樣,作為擁有臨時工作的博士後,其每年擁有6位數的待遇應該還是比較普遍的。


作者:小黑博士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212093/answer/248154883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5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7

知乎用戶1ccWWI:


解決各種指標的一種代工

26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7
27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8
作者:知乎用戶fNmF7X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212093/answer/290343284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完成博士學位並想從事學術工作的人,博士後職位就像是一次培訓機會,讓你可以執行進一步的研究,增加領域內知識(當然還有獎學金)。博士後的經歷也讓你體驗教職人員的責任,像是 mentor、爭取基金、管理實驗室日常運作、與其他單位打交道等等。博士後職位通常被視為終身教職的起步。
但許多博士生在申請博士後的時候都沒有預料到,博士後其實有很多特殊的挑戰,跟讀博不一樣。




博士後應該要有心理準備,遇到這6個挑戰
1. 激烈的競爭:許多國家政府都減少預算,終身教職的職位也跟着萎縮,大學開始招聘更多臨時的教職人員。每年有大量的博士後都在惡性競爭中掙扎,就連爭取臨時的教職都不是那麼容易,許多人就一直做博士後,直到找到穩定的工作。


2. 沒有時間:博士後合同一般都是短期,最多兩年。前六個月通常都在熟悉每件事情是怎麼運作的,你很有可能在研究完成之前就要開始找下一個博士後機會,這有時候會降低你的生產力,影響你的專業形象,有很多研究人員都因為這樣離開學術圈。


3. 財務情況吃緊:博士後獎學金不是很多,要好幾年靠這樣的收入過活很困難。如果你計劃在這個時候成家、買房、孝親、退休規劃、還教育貸款等等,會很辛苦。


4. 不太可能維持工作生活的平衡:工作時間長且不穩定,有時候也需要到不同地方參加活動,做博士後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博士後要做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很大的挑戰,尤其是那些孩子還小或是另外一半的工作也同樣忙碌的人。


5. 出外生活艱辛:如果你在博士後結束後找不到教職,可能就要考慮到別的省份或國家做博士後,對於已經結婚的研究人員來說,如果要到外地工作,另一半也需要重新找工作,或是自己一個人到外地,忍受遠距離的煎熬。


6. 沒有可依賴的學術支持系統:很少有單位有健全的支持系統或是網絡給博士後。雖然說有很多資助單位強調為博士後發展項目,很多都沒有落實。此外,博士後很多時候並沒有得到與學術人員一般的福利。面對這麼多挑戰,還有日常的繁重工作,都讓博士後的生活充滿壓力。下面提供一些策略以及技巧,幫助你豐富博士後經驗,提高獲得終身職位的機會。


面對博士後生活的 10 個生存策略


1. 要實際,要實際,要實際。要知道,博士後經驗雖然豐富,但也有許多挑戰。要有心理準備,如果在博士後工作快結束的時候還找不到終身職位,就趕快找下一個博士後機會吧。


2. 工作要認真,但不要過頭。準備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但也要避免工作過度,太快燃燒自己只會讓自己陷入各種憂鬱挫折。規定自己周末不要工作。


3. 設定短期目標。在設定短期目標時,嘗試為自己堆積高質量的發表論文,至少以第一或第二作者的身份發表一到兩篇論文到高影響因子期刊
。你的目標可以包含在領域內的主要會議上進行簡報或是與領先單位合作。定期檢視目標達成狀況。


4. 積極拓展人脈。每一個你認識的人未來都有可能提供幫助,構建一個有同行、同事、前輩的網絡,與那些願意在你申請工作時提供建議的人保持聯繫。拓展人脈也可能在缺乏資金或資源是派上用場。當然,也要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你也在別人的網絡中。


5. 活躍於社交網絡平台。作為一個科學家新人,你要積極參與在社交平台上的各種學術討論。也要在社交平台上宣傳自己的發表文章。將在會議上認識的人加入朋友圈,變成你個人的網絡。


6. 在對的時間提出申請。如果你成功在高影響因子期刊發表了,或是你的論文在社交網絡上引起關注,立即開始申請工作吧,及時把自己的成就轉化成實質收穫,否則別人可能或覺得你不夠積極。


7. 積極投遞履歷。儘可能投出越多申請越好,增加面試機會。為自己寫個好 CV,然後根據每一個申請的崗位進行調整,不要一份履歷投所有的職位。


8. 準備面試。了解學術面試的流程,事先做好準備。面試流程可能很累人,但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經驗,讓你每次的面試都更加有自信遊刃有餘。


9. 仔細評估你的選擇。接受你可能沒辦法在第一份博士後工作就得到終身教職的事實,雖然臨時的教職沒有辦法提供終身保障,但給了你可以繼續做科研的自由,薪資不錯,你也不用負擔主持實驗室的責任。如果你需要撫養小孩,或許是個選擇。此外,也說不准這個工作未來可能給你終身教職的機會。


10. 保持開放心態。除了教職,學術圈內外都有許多你可以考慮的職涯選擇,比如到非政府組織做研究。博士後需要面對很多個人和專業上的困難,但如果你對科研具有極大的熱情,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你正在尋找博士後機會,對博士後工作要保持正確的期待,事先準備好開始這段旅程。
28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8
知乎用戶H0DD5B:


快成國內博士的必經之路了

29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8
歲月變遷:


我上的是在職博士後,壓力只有做科研,發文章,能保證順利出站。
其它方面沒什麼壓力,該工作工作,該生活生活,該娛樂娛樂,目前狀態還算愜意。對於我來說,博士後就是錦上添花的事,我覺得就應該這樣看待才好。

30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8
徐某人:


本科畢業不想工作或者找不到工作,讀個碩士,碩士畢業不想工作或找不到工作讀個博士,博士畢業還是找不到工作讀個博士後!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