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61篇帖子。
(轉載知乎)博士后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21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5
Boris 叼:


科研道路

22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6
精神小妮儿:


首先,不是学历,是工作
可以看做副教授预备营
找到稳定工作前的中转站
论文生产机器
需要经历优胜劣汰的残酷考验

23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6
更新一下,我决定去工作不读博后了,今年这个疫情说实话改变了很多事情。不想读博后了 ,还是把机会都留给别人吧哈哈哈
-------------------
我也很想知道
目前我的理解是,在认清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科研资源后,对自己的科研水平有自信后续能够走学术这条路的,为了后续能够拿教职,所以去做个博后。因为,现在主流学校(我是基于我们专业,地点北京,学校参考专业排名前十吧,也不说什么985 211)基本不存在博士一毕业就能直接拿到教职,基本都需要有博后的经历。
反正,我是决定走上这条不归路了。决定放弃轻而易举就能够拿到的国企研究院工作了。毕竟,我真的不喜欢那样的生活,见多了后悔抱怨试图再刷博士重来的师兄师姐们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212093/answer/94120799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4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6
所谓博士后,在国内的概念就是博士生毕业之后,呆在某一个博士后流动站或类似的机构工作。有了这么一段工作经历,外加必须以博士学位打底,再加上很多人对博士后那种“美丽的误解”,所以“博士后”这三个字在普通人眼中就是高大上、伟光正的存在。
国内的博士后,说得浅显一些,虽不是临时工,但相当于“临时工”中的“金领人士”——我们国家博士后基金对每一个博士后的资助都是两年,至于博士后的“年薪”是多少,和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课题组的档次、博管办的实力等方面是息息相关的——博士后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越高,地方财政对博士后的人才补贴自然也就越高;博士后课题组的逼格越高,博士后的收益自然是“水涨船高”;博管办的实力越牛,博士后的待遇自然也就越好。但不管怎么样,作为拥有临时工作的博士后,其每年拥有6位数的待遇应该还是比较普遍的。


作者:小黑博士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212093/answer/248154883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5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7

知乎用户1ccWWI:


解决各种指标的一种代工

26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7
27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8
作者:知乎用户fNmF7X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8212093/answer/29034328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完成博士学位并想从事学术工作的人,博士后职位就像是一次培训机会,让你可以执行进一步的研究,增加领域内知识(当然还有奖学金)。博士后的经历也让你体验教职人员的责任,像是 mentor、争取基金、管理实验室日常运作、与其他单位打交道等等。博士后职位通常被视为终身教职的起步。
但许多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后的时候都没有预料到,博士后其实有很多特殊的挑战,跟读博不一样。




博士后应该要有心理准备,遇到这6个挑战
1. 激烈的竞争:许多国家政府都减少预算,终身教职的职位也跟着萎缩,大学开始招聘更多临时的教职人员。每年有大量的博士后都在恶性竞争中挣扎,就连争取临时的教职都不是那么容易,许多人就一直做博士后,直到找到稳定的工作。


2. 没有时间:博士后合同一般都是短期,最多两年。前六个月通常都在熟悉每件事情是怎么运作的,你很有可能在研究完成之前就要开始找下一个博士后机会,这有时候会降低你的生产力,影响你的专业形象,有很多研究人员都因为这样离开学术圈。


3. 财务情况吃紧:博士后奖学金不是很多,要好几年靠这样的收入过活很困难。如果你计划在这个时候成家、买房、孝亲、退休规划、还教育贷款等等,会很辛苦。


4. 不太可能维持工作生活的平衡:工作时间长且不稳定,有时候也需要到不同地方参加活动,做博士后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博士后要做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很大的挑战,尤其是那些孩子还小或是另外一半的工作也同样忙碌的人。


5. 出外生活艰辛:如果你在博士后结束后找不到教职,可能就要考虑到别的省份或国家做博士后,对于已经结婚的研究人员来说,如果要到外地工作,另一半也需要重新找工作,或是自己一个人到外地,忍受远距离的煎熬。


6. 没有可依赖的学术支持系统:很少有单位有健全的支持系统或是网络给博士后。虽然说有很多资助单位强调为博士后发展项目,很多都没有落实。此外,博士后很多时候并没有得到与学术人员一般的福利。面对这么多挑战,还有日常的繁重工作,都让博士后的生活充满压力。下面提供一些策略以及技巧,帮助你丰富博士后经验,提高获得终身职位的机会。


面对博士后生活的 10 个生存策略


1. 要实际,要实际,要实际。要知道,博士后经验虽然丰富,但也有许多挑战。要有心理准备,如果在博士后工作快结束的时候还找不到终身职位,就赶快找下一个博士后机会吧。


2. 工作要认真,但不要过头。准备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但也要避免工作过度,太快燃烧自己只会让自己陷入各种忧郁挫折。规定自己周末不要工作。


3. 设定短期目标。在设定短期目标时,尝试为自己堆积高质量的发表论文,至少以第一或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一到两篇论文到高影响因子期刊
。你的目标可以包含在领域内的主要会议上进行简报或是与领先单位合作。定期检视目标达成状况。


4. 积极拓展人脉。每一个你认识的人未来都有可能提供帮助,构建一个有同行、同事、前辈的网络,与那些愿意在你申请工作时提供建议的人保持联系。拓展人脉也可能在缺乏资金或资源是派上用场。当然,也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你也在别人的网络中。


5. 活跃于社交网络平台。作为一个科学家新人,你要积极参与在社交平台上的各种学术讨论。也要在社交平台上宣传自己的发表文章。将在会议上认识的人加入朋友圈,变成你个人的网络。


6. 在对的时间提出申请。如果你成功在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了,或是你的论文在社交网络上引起关注,立即开始申请工作吧,及时把自己的成就转化成实质收获,否则别人可能或觉得你不够积极。


7. 积极投递履历。尽可能投出越多申请越好,增加面试机会。为自己写个好 CV,然后根据每一个申请的岗位进行调整,不要一份履历投所有的职位。


8. 准备面试。了解学术面试的流程,事先做好准备。面试流程可能很累人,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经验,让你每次的面试都更加有自信游刃有余。


9. 仔细评估你的选择。接受你可能没办法在第一份博士后工作就得到终身教职的事实,虽然临时的教职没有办法提供终身保障,但给了你可以继续做科研的自由,薪资不错,你也不用负担主持实验室的责任。如果你需要抚养小孩,或许是个选择。此外,也说不准这个工作未来可能给你终身教职的机会。


10. 保持开放心态。除了教职,学术圈内外都有许多你可以考虑的职涯选择,比如到非政府组织做研究。博士后需要面对很多个人和专业上的困难,但如果你对科研具有极大的热情,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你正在寻找博士后机会,对博士后工作要保持正确的期待,事先准备好开始这段旅程。
28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8
知乎用户H0DD5B:


快成国内博士的必经之路了

29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8
岁月变迁:


我上的是在职博士后,压力只有做科研,发文章,能保证顺利出站。
其它方面没什么压力,该工作工作,该生活生活,该娱乐娱乐,目前状态还算惬意。对于我来说,博士后就是锦上添花的事,我觉得就应该这样看待才好。

30楼 JosephHeinrich 2024-3-16 17:38
徐某人:


本科毕业不想工作或者找不到工作,读个硕士,硕士毕业不想工作或找不到工作读个博士,博士毕业还是找不到工作读个博士后!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