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76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日本經濟發展停滯了近30年,近年卻沒有出現特別嚴重的社會問題?
241楼 JosephHeinrich 2025-1-11 19:08


阿黃twincan24:


停滯開始時起點高分配均衡貧富差距小

242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0 23:27


小北:


去日本看看,年輕人找工作有多容易,工資有多高就知道了。

243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0 23:28

健談港險:



日本有一個做法是值得學習的,那就是貧富差距很小,是全球最小的幾個國家之一,哪怕在發達國家裡也算很小的。

用于衡量貧富差距最主要的指標是基尼係數,範圍在0-1之間,數字越小貧富差距越小。日本的基尼係數在0.25左右,貧富差距同樣不大的德國在0.3左右,美國則超過了0.4。

日本在60年代開始推行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後,剛開始日本的貧富差距也很大,後來政府發現這樣下去不行便要求工資性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必須越來越高,同時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不能低於經濟增速。

圍繞這兩個目標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如完善社保體系、要求企業建立員工長期僱傭和工資增長機制(到了一定年齡後不得無故辭退)。

隨着時間的推移,各項措施的效果逐漸顯現出來,日本的貧富差距因此不斷縮小。

日本貧富差距縮小確實是因為收入分配更加合理,這一點同德國很像,與另外一個超級大富國美國截然不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是建立在有足夠的收入能夠用於分配的基礎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分配的方法很好可手裡沒有錢能分就變成了空中樓閣。

實際上日本貧富差距縮小與經濟高速發展是同步的。經濟起來以後日本的蛋糕一下子變得特別大,政府能夠用來分配的資源增加,這才給了合理的分配製度「展現實力」的機會。所以賺得多了是前提、是基礎。

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已經超過了2萬美元,1992年超過3萬美元,之後突破過4萬美元大關,現在維持在3萬至4萬美元之間。換言之,日本貧富差距開始縮小的時候人均GDP已經達到2萬美元以上,效果逐漸體現出來則是在達到3萬美元以上,也就是蛋糕做得很大了的時候。

再加上社會保障體系也比較完備,因為政府手裡有錢,所以在經濟不好後,整個社會上的家庭收入都是一起下降和停滯的,沒有形成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狀況,這才讓社會相對處於平靜。反之,若差距拉得太大,那麼這種平靜就容易被打破了。


244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0 23:29

岩漿智宇:



2024年1月1日能登半島地震。

如今已經一年多了,當地可以說是沒怎麼處理。

這算不算題主說的特別嚴重的社會問題?


245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0 23:29

小魚兒山中游:


只要屏蔽了自己不想看的新聞,自然就沒有什麼嚴重社會問題。

什麼奧姆真理教加毒氣地鐵事件啦

阪神大地震後續社會事件啦

高強度自殺啦

元總理大臣被人會心一擊什麼的,

都不算社會問題


246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0 23:29

作者:zhmzjqa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70810406/answer/8228181148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生活水平長達30年的可持續下降算不算嚴重的社會問題?

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就是溫水煮青蛙,生活水平每年下降一點點,居民感知度不高,但三十年累積起來,就能看到生活水平明顯大幅度下降的事實。

這可不是單純的停滯,而是徹頭徹尾的衰退,只不過是慢性衰退。

比如2024年日本的恩格爾係數

已經達到28%,馬上反超中國。

一個發達國家的恩格爾係數都要超過發展中國家了,這是什麼概念?

日本1990年代的恩格爾係數曾經只有15%左右,然後就一路上升。

再比如,日本2024年的汽車銷量為442萬輛,

五年前,也就是2019年,日本的汽車銷量還有五百多萬輛,五年內日本的汽車銷量萎縮了約15%。

如果我們拉長時間線,那麼日本過去三十年國內消費力的萎縮就會更加驚人:

1990年,日本的國內汽車銷量高達777萬輛,34年後,只剩下442萬輛,下降了約43%,汽車消費市場近乎腰斬。

其中商用車銷量更是從1990年的200萬輛暴跌至現在的70萬輛,下降了65%,反映出經濟活躍度的明顯變化。

而且日本汽車的銷售結構也很奇葩。

日本的乘用車銷量里,微型車(K-Car

)就佔了三分之一,剩下小型車(比如豐田雅力士)又佔了一大塊,只有不到4成屬於普通乘用車(比如軒逸、卡羅拉及更大的車型)。

日本K-Car 有多小? 這麼說吧,國內的剁椒魚頭去了日本都拿不到K-Car籍,比如五菱Mini的車寬為1493mm,超過了K-Car最大車寬1480mm的限制。

日本人是天生就喜歡開K-Car嗎?

並不是,泡沫破滅前,日本人根本不怎麼買K-Car:

(普通乘用車佔比有兩次明顯上升,是因為政策標準修改擴大了範圍)

日本K-Car的銷量的佔比是90年代以來才一路上升的,從80年代佔比不到十分之一,到如今佔比達到30-40%。

日本的汽車消費市場不單純是規模下降,而且是數量和質量雙下降。今天中國人眼裡的入門級車型(卡羅拉、軒逸),出於各種原因在日本反而只有少數人開得上。

所以,日本經濟不是停滯了三十年,而是正兒八經的衰退了三十年。

就算日本國內產品的物價沒有上漲,但在國際上,1990年1美元和2024年1美元的購買力能一樣嗎?

日本可不是一個不依賴進口的國家。

總而言之,日本經濟的衰退是板上釘釘的,只是這種衰退是慢性的,不是突然崩潰,又疊加了日本勞動力人口數量逐漸衰退,所以經濟的明顯衰退才沒有導致嚴重的失業和社會動蕩,形成了連續三十年"穩中向差」的經濟基本盤。

日本畢竟是現代發達國家的底子,對經濟持續下行的耐受度是比較高的,再加上近幾十年文化上形成的低慾望社會以及自大兼自卑大醬缸思想的注入,日本的國民心態還是能保持穩定的。

「自大兼自卑大醬缸思想」是保持日本國民心態穩態的一個重要因素。

所謂自大就是指對中韓自大,貶低鄰國的經濟發展成就,比如近兩天日本媒體又開始大力炒作「中國今年GDP增長造假」,「中國實際GDP只有號稱的6成馬上就要崩潰」等等,以麻痹自己,忽略自己「後有追兵」的事實。

所謂自卑,就是對美國自卑,承認日本不可能是美國的對手,誇大化宣傳美國的實力,從而合理化日本被曾經的對手美國完全甩開的事實。

類比一下,就相當於中國人自己說服自己,不要跟發達國家比經濟,而是天天念叨什麼「印度GDP九成是牛糞」之類的話,比上比不過,那就不比了,比下還有點優勢,那就天天比,誰發展快了,那更要加大力度貶低,這樣無論經濟發展如何,也能每天都樂呵呵的。

「我承認自己在衰退,但是中韓的發展肯定是假的,不可能追上我。」

「我承認美國更強,所以美國是永遠的爸爸,日本永遠不可能比得上美國。」

日本人基本就是這麼個心態。

247楼 JosephHeinrich 2025-1-26 20:50


核心動力:


日本GDP低只是個假象,日本海外投資世界第一,海外收益超過了國內收入。

248楼 JosephHeinrich 2025-3-7 19:29

謊言之歌:


你們是真沒人性啊

日本人痛苦的在匿名社交媒體天天幻想穿越戰國,盼着國家亂起來大洗牌,現實日本人是臥軌的臥軌,上吊的上吊,發癲的發癲。

難以改變的各種奇奇怪怪的壓抑文化。

怎麼就不能有點同理心

249楼 JosephHeinrich 2025-3-7 19:29

aaaaaaaaaaaa:


一個是他幾乎不需要什麼軍隊。這方面開支小。

另外日本國債負債突破天際。。要不怎麼說他們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呢,借債也要改善民生的,估計地球上也就這一家了。

250楼 JosephHeinrich 2025-3-16 22:42

雅韻青竹:


朝鮮,論治安也完勝歐美,然而誰願意去?

治安並不依賴於經濟發展,所以這個問題本身不成立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