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里三秋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10959487483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從歷史的角度簡單分析一下
1. 英國殖民遺產與制度基礎
殖民開拓與制度移植:18-19世紀,英國將澳洲和紐西蘭納入殖民體系,移植了英國的法律、行政制度和市場經濟模式。例如,澳洲的「流放殖民地」初期雖以罪犯為主,但後來英國移民帶來穩定的社會結構和治理經驗;紐西蘭通過《懷唐伊條約》(1840年)建立法治框架,減少了原住民與殖民者的衝突。
土地分配與農業發展:英國殖民者引入歐洲農業技術,開發牧場和農田。紐西蘭的溫帶氣候使其成為「世界牧場」,羊毛、乳製品出口支撐早期經濟;澳洲的小麥、畜牧業同樣奠定農業基礎。
2. 資源稟賦與產業驅動
礦產資源開發:澳洲19世紀中葉的「淘金熱」(如1851年維多利亞州金礦)吸引全球移民,催生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本積累。20世紀後,鐵礦石、煤炭等資源出口(尤其面向亞洲)持續推動經濟增長。
農業專業化與出口導向:紐西蘭通過冷藏技術革新(1882年首艘冷凍船出口羊肉至英國),實現農產品全球化供應,形成乳製品、肉類等高附加值產業鏈。
3. 地緣戰略與全球化機遇
遠離戰亂與穩定發展:兩次世界大戰中,兩國本土未受直接破壞,反而通過向盟國供應物資(如紐西蘭的食品、澳洲的礦產)積累資本。二戰後,美國在亞太的軍事存在(如《澳新美安全條約》)間接保障了區域安全。
亞太經濟崛起紅利:20世紀後期,兩國抓住亞洲(尤其是中國)工業化機遇,出口資源與農產品。例如,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使澳洲成為全球最大礦產出口國之一
4. 社會政策與人力資本
福利國家建設:20世紀初,兩國推行漸進式社會改革。紐西蘭1898年建立養老金制度,澳洲1907年確立最低工資標準,通過高稅收高福利減少貧富差距,維持社會穩定。
教育與移民政策:兩國重視教育投入,培養高素質勞動力。同時,寬鬆的技術移民政策(如澳洲「技術移民簽證」)吸引全球人才,推動產業升級(如澳洲的金融、教育服務業,紐西蘭的旅遊業與科技)。
澳洲和紐西蘭的發達源於殖民制度奠基、資源驅動、地緣機遇、社會政策創新與全球化適應的歷史合力。地理偏遠並未阻礙發展,反而通過資源稟賦、穩定環境與戰略調整轉化為獨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