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77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澳洲和紐西蘭位置這麼偏遠,卻能成為已開發國家?
191樓 JosephHeinrich 2025-3-9 19:46

因為地球是圓的,不存在絕對的地理位置偏遠,只要能融入主流,實事求是,即使離主要經濟圈遠一點,成為已開發國家也並不是奇怪的事情。

反而呢,中國有句古話,心遠地自偏。有些國家,地理位置離主要經濟圈並不遠,甚至有的國家還自命是世界的中心,然而能吃飽飯也才是最近四十多年的事。

更有甚者,在中歐、東亞的兩個案例中,同種同族,無論是東西分割還是南北分割,都是比鄰而居,卻有一個吃不飽飯、另一個是已開發國家的情況出現。

所以啊,地理位置,並不是澳洲和紐西蘭成為已開發國家的障礙。



作者:天叔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11737607841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92樓 JosephHeinrich 2025-3-9 19:46

福利是真的好,4點鐘街上基本上很多店都關門了,想買東西都要趁早。除了餐飲店、酒吧這些。


難怪早年一些華人在這裡能賺錢,拼的不是智商,是勤勞。你會基本的電工、維修都不得了,因為特麼人工是最貴的,動不動很簡單半個小時的活人家來一趟也得200澳幣。你說這些也不會,那你會不會搞衛生,50澳幣一小時,靠!搞得我自己動手了,除非洗地毯這種找人。


還有就是配得感比較高,哪怕司機等普通崗位,也受人尊敬,不會有歧視。我感覺澳洲更適合有體力有技術的人,反而來搞辦公室里上班的不太行。



作者:Asheng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11727808381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93樓 JosephHeinrich 2025-3-9 19:47

作者:並不酷syr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11424230031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不知道為什麼這麼顯眼的規律有人看不出來:

1、現今除新加坡外所有已開發國家都是典型的民主制。新加坡雖然是多黨制,但是長期一黨獨大。

2、完成了工業化,並且實現了穩定民主的國家,都成了已開發國家。包括老牌民主國家英美,經歷過帝制的德日,新興的韓國、台灣省。

3、以上兩條,如果不看新加坡,邏輯上已經相當完備。想成為已開發國家,就兩個條件,工業化,民主化,都能做好,就能成為已開發國家;做不到,就不行。

4、沙俄-蘇聯-俄羅斯,阿根廷,南非,曾經也有很強的工業實力,走專制集權道路、長期種族隔離、軍隊多次政變,現在都不是已開發國家。

5、今天的中國,完全可以說實現了工業化,工業產值達到世界三分之一。但是這並沒有什麼特殊性,民主的美國、帝制的德國、專制的蘇聯,當時都是一流工業強國。

後面不說了。

—————————分割線—————————

我不知道有些人是故意看不見還是腦容量就那麼大,我已經明確給出了這樣一個命題:

命題1 :成為已開發國家的條件有兩個:工業化和民主化

以下評論區精選:

1、朴正熙蔣經國什麼制度?

答:當時的韓國和台灣省只有工業化,還不是已開發國家。

2、已開發國家只有一個條件,就是工業化!

答:存在工業化後沒能繼續發展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實例,因此工業化這個條件並不充分。

3、印度、菲律賓、伊拉克、賴比瑞亞(唐氏表情)

答:兄弟,1+1=2

—————————分割線—————————

評論區有人說,新加坡實現了法制/憲政,因此法制/憲政才是發達的根本原因,而民主更容易實現法制/憲政。我覺得說的很有道理,但是原答案的說法不會改,補充在此。

—————————分割線—————————

非常可惜,評論區已經被系統關閉了。之前系統提示讓我開評論管理的時候我沒在意,我認為這個問題就是應該暢所欲言,這正是邁向民主所需要的,如果一個支持民主的回答評論區卻是關注三天,那也太可笑了。


194樓 JosephHeinrich 2025-3-9 19:47

鄧不疑:


得益於科技發展和全球化。

另外,偏遠也是澳新所以才能成為已開發國家的因素之一,你把蒙古的地緣給澳洲,北俄南華,打死它也成不了已開發國家,扯什麼制度都卵用沒有。

195樓 JosephHeinrich 2025-3-9 19:47


一條183的貓:


房子加車,美國人來了一樣買不起。美國發達嗎?

196樓 JosephHeinrich 2025-3-9 19:48

澳洲 768萬平方千米上住著0.27億人

紐西蘭 27萬平方千米上住著0.05億人

這兩個國家是真的詮釋了成為已開發國家不一定要科技發達,工業強勁。只要人足夠少,就可以活的很輕鬆

中國 960萬平方千米上住著14.08億人

所以有時候你覺得活的太累,真不一定是你的問題



作者:Abi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11579417121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97樓 JosephHeinrich 2025-3-9 19:48


知乎用戶.:


1.資源豐富,人口較少。

2.政治成熟,政府治理能力強。

3.人口素質高

4.社會福利完善

如果中國人口能降下去也許,也可以進一步發展。

不要以為我說的是簡單粗暴的分子分母加減,而是人口的改變的確能改變制度。

198樓 JosephHeinrich 2025-3-9 19:48

就不說衡向對比別的已開發國家,縱向地拿歷史上每個朝代所謂的盛世來說,每次朝代更迭後,土地、財富和權利的重新分配,加上適當的制度改革,很快就能達到盛世,然後逐步的再一次的土地、財富、權利的集中和利益固化,人口增加加劇資源緊張,加上統治階級的腐敗和內鬥,一點天災就把整個王朝焚燒殆盡開始下一次輪迴。

總結下來可以有以下幾點,

1、財富創造,不管是通過剝削壓榨其它國家還是本族,還是科學技術的進步,蛋糕要做的足夠大。

2、合適的分配製度,一方面避免大鍋飯導致所有人都失去奮鬥的動力,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財富的過度集中,避免大量的財富被少數人所控制,大多數人直接躺平,或者被迫反抗引起社會崩壞。

3、合適的政治制度和法治,集權和專制雖然可以短期內恢復秩序,保證社會穩定,集中力量辦大事,發展經濟。但是長遠看,危害是非常大的,社會很容易因為領導人的個人偏好,能力,更替引發更大的問題,而且社會基本沒有任何糾錯能力。黨同伐異導致過度的內耗。反而是輪流執政和普遍認同遵守的規則和法治,能保證社會的長久穩定。



作者:Superjiawei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11575661448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99樓 JosephHeinrich 2025-3-9 19:49

作者:知乎不知常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48988744/answer/11575258961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全世界就那麼幾個已開發國家 不要啥都要扯什麼民主!

日韓怎麼發家的都知道吧?美軍打碎了揉散了撒泡尿和泥重新塑起來的,之前的政治環境蕩然無存的那種。

五眼聯盟知道吧,美國是主力但是源頭在英國,當年學人家殖民,能把自己餓死甚至人吃人的那個國家,通過不斷的調整與妥協 才有的民主的雛形,自己的權益不容侵犯 深入骨髓,直到現在蘇格蘭 英格蘭 愛爾蘭都是互相誰都不服誰。

至於歐洲海盜之祖就不說了,西班牙 英國 法國 挪威 芬蘭 冰島 瑞典 丹麥。。。加上那邊地兒不大 今天我搶你 明天你搶我 後天就有可能便成了大舅哥,等大家的勢力瓜分的差不多了,開始玩經濟殖民了, 所以那一片地兒 有能耐的都去外邊搶,天然的民主范兒。


中國往北 遠東苦寒之地,東北都是流放之地了 還往北?

往西,要不是左大人,新疆都不想要了,荒原啊沙漠啊

向南,煙瘴之地,軍隊來回走一趟 不用打人就少了一半

向東 茫茫大海啊

獲取財富是人的本性啊,出不去怎麼辦? 有個歌,在自家的花園裡面挖呀挖呀挖,挖掘老百姓的潛力,挖久了難免你挖到我的 我挖到你的,於是皇帝死了 於是新皇帝出來了 於是皇帝又死了。。。

中國唯一的民主曙光是毛爺爺,可惜,大半輩子都在與天奮鬥 與地奮鬥 與人奮鬥了,也是唯一的大思想家 有魄力的政治家 沒那個命啊!


有人說,鄭和下西洋 為什麼不去殖民不去搶?

剛開始北歐海盜是活不下去才去搶的 兄弟

八國聯軍為啥不搶中國老百姓?鬼佬也不傻啊,家裡唯一有用的估計就是大糞了,搶個王府不好嗎?搶個官員府邸不香嗎?

對於當時的中國來說,不對,應該是對於當時的皇家來說,那些鳥不拉屎的地方有啥好搶的?相當於逛街炫富 順帶買幾個稀罕玩意


印度是民主國家 為什麼發展不起來?空有其表,人心不民主!


200樓 JosephHeinrich 2025-3-9 19:49

安靜的鋤禾:


不是,都2025年了,團建還是這套話術嗎?能不能有點創意?多少有點無聊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