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29篇帖子。
(轉載知乎)日本是已開發國家,為什麼日本人還要努力上班?
191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47


知乎用戶PuIfeC:


你不上班國家靠什麼發達?你在高級國家是高級牛馬,在低級國家是低級牛馬

192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47

kjhhpp:


你是不是對發達兩字有啥理解錯誤?


你說的發達,和他們自己定義自己是已開發國家完全就是兩回事。

你想像中的發達是未來科幻世界中,人人平等。

工作全由機器 人完成。 人只要自由的活著就行。

193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47


破曉:


你說的已開發國家在知音\譯林\讀者里……

194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48

絕不凝結的水:




已開發國家的標準之一,就是法律永遠高於一切。任老闆和資本家,都不敢違反所在國的《勞動者權益保護法》。如果日本老闆,可以隨便欠薪,可以好幾年不給,你去討要工資,還找人把你一頓暴打 被打後,孩子在網際網路上發生,還被警察拘留十五天。你看日本老人還有打工的興趣嗎?

或者日本老闆也來個996 007 你看人家日本老人還會出來打工嗎?

這樣是有能力掙,沒命花啊

195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48

流響出疏桐:


「越窮的人越努力,越富的人越不努力」的觀點是典型的謊言,是忽悠和誤導。

只要有利益,大家都會努力。而且利益越大越努力!

只不過,此努力不一定是彼努力!

196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48

東亞人由於受儒家思想

的影響,都有一種勞動強迫症,就是隨著太陽升起而辛勤勞作,中日韓無一例外。所以,無論是廟堂上的大臣還是鄉野的農夫,如果你稍微表現懶散,絕對是被道德批判的對象,是無價值的表現。所以,日本雖然邁進已開發國家的行列,但是人們必須表現得非常忙碌,才讓基因里的DNA

覺得安樂,才能符合社會的價值觀。其中日本的工作強度不是很大,但是必須要表現很積極投入,還要新力親為,才顯出自身的重要性。我們普通的中國人也是如此,即使夜場,如果天天躺平,絕大數數人會有一種罪惡感的。



作者:征途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360942111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97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49

和日本客戶合作N年,下班和節假日不會回郵件,也不回輕易答應飯局,幾乎處於工作失聯狀態。

而且,日本的節假日是真的多,很多人知道的盂蘭盆啥的就不說了,春分秋分,給大海過節啦,給大山過節啦,天皇過生日啦,老天皇生日啦,體育節啦,文化節啦,敬老日啦,兒童節啦~再加上日本黃金周和夏休,真的動不動就放假~~~~並且日本沒有調休。

最近聽日本客戶說,公司發的筆記本電腦下班後就沒法登錄,課長以下崗位班後開電腦需要申請。



作者:M.chris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0603580/answer/360936341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98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53
回复197楼 @JosephHeinrich 的内容:
和日本客戶合作N年,下班和節假日不會回郵件,也不回輕易答應飯局,幾乎處於工作失聯狀態。
而且,日本的節假日是真的多,很多人知道的盂蘭盆啥的就不說了,春分秋分,給大海過節啦,給大山過節啦,...
底下評論節選:


假裝很聰明:「兒子今年剛畢業,在日本一225企業上班,搞研發。開始正式工作(其實就是實習)的第一天,帶他的前輩鄭重其事地告訴他:在我們這個公司上班,要學會輕鬆地工作,認真地享受生活。」45讚


大小裝十三:「糾正一點,日本是有調休的,不過是節假日撞上周末,用工作日去補,叫振替日。醫保的封頂制度同理,和國內是反著來的」18讚


激辣:「日本有橋假,如果兩個法定假日之間隔了一天工作日,這個工作日自動放假,連起來變成一個小長假。而且依然不用調休補償這一天多出來的假日

199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53

Yuna:


額……世界上任何一個已開發國家的人都要努力上班吧

200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5 17:54

好運:


我不知道我國平均每日9.7的工作時間是誰統的,反正我每天上11個小時,和我一起把時間勻到9.7的是誰?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