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繼續她的研究工作,墨菲教授提起訴訟,並向大學提交了查閱申請,要求其提供相關的內部文件。「他們對我和我的研究團隊其他成員的關懷義務呢?」墨菲教授告訴BBC。
「學校遣散了我的整個研究團隊,趕走他們,把資金退回,完全不顧那些與我們合作的人的感受,關閉了整個計劃,其中許多是維吾爾裔人。」
她補充:「只要英國大學體系像現在這樣資金嚴重不足,就永遠容易遭受這類外部壓力攻擊。」
在獲得學校的道歉與保障學術自由的承諾後,她目前暫停訴訟行動。
她的案件依據2023年《高等教育言論自由法案(Higher Education Freedom of Speech Act 2023)》,該法要求大學保障職員的言論與學術自由。
其律師事務所利·戴(Leigh Day)主張,學校以保險不足及對員工安全「未指明」的擔憂,不能賦予大學限制自由的特權。
該律所事務所認為,禁止針對特定國家的研究是違法的。
大學發言人強調:「為免誤解,此決定並非基於商業利益考量。事實上,中國並非我們主要的國際學生來源。」
2024/25學年,該校僅錄取73名中國學生。
中國大駐英使館則回應說:「目前在英中國學生超過20萬人,中國是英國最大留學生來源國。教育合作已成為雙邊關係的重要推動力。」
以該中心命名的英國海蓮娜·甘迺迪女男爵(Baroness Helena Kennedy KC)表示,英國大學「容易受到」來自中國的壓力,因為「招收中國學生是應對大學面臨的財政危機的一種方式」。
她補充說:「若我們看到學校開始對研究範圍設限,這就應該引起警惕。」這位工黨議員本人也曾因批評新疆問題而遭中國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