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賢水:
上周邀請了我們的學員——Cynthia(目前正在Tufts讀大一,計算機科學和認知腦科學雙專業),來分享她在Tufts這一年的學習和生活體驗,希望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塔夫茨大學。
下面我們跟隨她的視角,走進塔夫茨大學:
Part I 錄取要求及排名變化1.錄取學生背景
首先聲明,這是「身邊統計學」,不是我身邊中國同學的標化都非常出色,無論是TOEFL、ACT、SAT、AP還是IB,都非常高。
ACT大概在34、35分,托福基本都是115 左右。我有一個朋友IB好像是滿分,其他人也基本是接近滿分的水平。學AP課程的同學,基本每人都考了四五門,成績也都在5分左右。

活動方面細節情況我不是特別了解,但可以看出來大家的興趣點都很明確,很熱愛自己學的東西。
2.關於排名
排名在大家的心裡還是會有比較大影響力的。坦率說,剛開始學校排名下降這件事情是比較影響心情的,覺得Tufts不應該是這個水平,心裡可能有一點憤憤不平。但隨着時間推移就釋然了。
因為我意識到不管排名怎麼變,學校仍然是這個學校,而且只在意學校排名的人也不太會選擇來塔夫茨。
我身邊確實有看到同學會因為排名下降想考慮轉學,但也有人覺得塔夫茨很不錯,沒有必要再轉去其他同層次的學校,選擇留在這裡繼續深造。
就我自己的觀點,排名可以用來參考,但是不要太過於「唯排名論」。因為只要排名的算法做一些調整,就會導致很多學校的排名變化巨大。
但其實學校還是這個學校,錄取要求並沒有降低,學生質量很高,更重要的是教學質量也沒有降低,教學資源很豐富,就讀體驗非常好。
Part Ⅱ 大學學習1.專業選擇
我們學校很liberal art
,絕大部分本科生都是錄進文理學院的,並不要求學生在入學時就確定專業,所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任何自己想學的課程。比如,雖然我是以心理學為申請專業進來的,但我仍然可以選擇並確定一個其他專業方向。

學校的教學資源比較豐富,可能是因為學校很多學生都是來自美國有錢人家庭的緣故,不會像大公校那樣大家都卷CS這種好就業的專業。
所以即使CS這種在其他很多學校受限的課程選起來也比較容易。像我是以認知科學申進來的,但是我double major CS沒什麼限制。

學校申請助學金的比例相對同級別的學校不高
我們學校的CS課程容量很大,intro課能容納200人左右,所以選上這些課程通常不是問題,學校並沒有刻意限制選課人數。
但CS11作為一門入門課程,其實有勸退功能,難度相對較高。如果學生對CS不感興趣,很可能就直接放棄了。所以這門課本身就確保了,不會有過多的學生僅僅因為好奇或隨意選擇而加入。
像Tufts的CS一開始就教C++
,而有不少學校可能會先教Python
。這也增加了CS課程的挑戰性和篩選性。

國際關係
是我們學校最強勢的專業,生物醫學
也很不錯。心理的資源很豐富,有各種lab,如果想要申請的話還是有很多選擇的。我身邊同學進實驗室的比例很高,據我所知,很多學長學姐都在lab裡面。我有一個學姐大二去一個公司實習,直接拿到了offer。
我也有進實驗室的打算。我覺得進入實驗室的必備條件可能是掌握統計學知識,修完統計我就會具備更強的競爭力,所以我也在暑假期間尋找了一個進實驗室的機會。
塔夫茨實驗室資源很豐富,也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實驗室研究。而且,學校還設有專門為大一新生準備的實驗室項目,學生可以申請與教授一起進行實驗室工作,但選拔過程是非常嚴格的。
所以美國這種比較好的私立大學,貴也確實有一定原因,學校能夠給本科生提供的人均資源確實比公立有優勢。
2.跨學科的專業研究
我們學校跨學科做的還是挺好的。這種跨學科、多領域嘗試的培養方式可以為我提供更多的嘗試可能性,對我們學生以後做事有很大的好處。
以我正在學的認知腦科學專業為例,開始這個專業的學習後,我發現這個專業非常有趣,我挺喜歡這個專業,也從中學到了很多不同的技能。
它融合了計算機、心理、神經科學和哲學等多個學科的內容。滿足專業要求的方式也很靈活,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選擇相關課程。
其實,在上大學之前,我並不會想到自己會major CS,即使知道它就業很好。但是很快我發現我的專業需要用到計算機知識,我才決定嘗試學習CS 11
。
隨着學習的深入,我認為學計算機可以掌握一門非常重要的技能,也讓我看到了和心理學很不一樣的東西。
我這學期還選修了哲學課,我個人覺得塔夫茨的哲學講得很好。我學校有很多有趣的心理課,心理本身就是我很喜歡的內容,所以我選修了很多關於心理的課。
我選修了一門關於心理病理學
的課程,這門課程系統性地介紹了各種神經疾病,正是我之前感興趣的內容。psychology of music
也很熱門,之後我可能會選修一下。
我們學校還提供很多其他跨學科的專業,範圍廣泛,比如biomedical engineering
和跨學科研究。
我們學校也有一個跨學科研究這門專業,非常有新意,學生可以自己設計課程,只需提交一個申請,通過後即可根據自己設計的major去上課。
所以Tufts的本科教育非常liberal art,也是一所很有experimental spirit的學校,鼓勵學生嘗試一些非常規的課程。

3.班級規模
塔夫茨提供各種規模的課程。60.4%的課是20人以下的,8.5%的課是50人以上。哲學課、寫作課、英文課,還有一些學科的seminar都是小班教學,課堂人數在10人左右。

lecture也有不同規模,中等規模大概有30-40人,大一點的像CS的Intro課、微積分、物理等課程,規模大概在100-200人。
4.課程難度
課程難度和高中相比肯定是難,但總體感覺還好。大學的課業量會更大,因為在高中平時作業不算特別多,但現在一周的TO DO list已經排的滿滿當當了,這就需要我具備更好的時間管理能力,能夠更合理地分配時間。
我個人沒遇到過教授Curve的情況,但我朋友有遇到過。但是Curve往往不是壓分,像朋友選的CS intro的考試比較難,教授會Curve給加個10分左右。
目前我覺得拿高GPA的難度不是特別大,我大一上學期是4.0,全都是A,但這學期還不太確定,因為課程難度略有提升,拿高GPA的難度也會增加。
整體來講,塔夫茨不會有刻意壓分的情況,給分還是挺高的。
5.選課難度
塔夫茨是年級不同選課時間不同。最先進行選課的是大四的學生,接着是大三、大二的學生,最後輪到大一的學生。
而且,對於不同項目的學生,選課時間順序也有所不同。工程學院和聯合學位的學生優先選課,之後才是文理學院的學生。
在選課時,學校會給我們同年級學生分一個選課時間,有的人可能在9點選課,但有的人可能在12點或1點。選課時間比較靠前的學生基本都能選到自己想上的課。
對於時間靠後的學生來說,剛開始選課可能會選不上;但等開課了之後,如果有人要把這節課退掉,我們可以繼續選課。
所以總的來說,選課的難度不算很大,不需要很緊張地搶課。
6.選課自由度
我們選課的範圍非常廣泛。雖然高階課程需要滿足先修課或其他基礎課的條件,但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任何你想上的課。大多數課程相對都比較友好,難度是可以應對的,通常每周有一個problem set和online open book quiz。
不過,CS專業的課業量比較大,每個作業都堪比一個project,光是入門課每星期就要投入十多個小時,進階課程所需時間可能會翻倍。
我對工程學院的要求了解不多,他們和我們文理學院的distribution不太一樣。據我所知,工院可能要修更多學分,所以他們的選課時間要比我們早。
我們文理學院GE要求有五個distribution:藝術、人文、數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每個部分都有很多課程可供選擇。
舉例來說,選數學不一定要上微積分,也可以選計算機或統計的課。選藝術可以選跳舞、畫畫、唱歌、樂器,甚至是選一門關於音樂文化的課。學自然科學也不一定必須學化學物理,如果不擅長這些的話,還可以學一門偏生理的心理課。
7.Language要求
Tufts強調國際視野,是少有的對語言有6個學期College-Level要求的大學。國際學生在這方面會佔點便宜,已經有第二外語了,所以語言要求比較容易滿足。
像我們中國學生中文部分要求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如果你就讀於一個擁有許多中國老師的高中,你可以通過提供相關證明來免除前一個階段的語言要求。另外,如果你想學習另一門語言,也是被允許的,並且同樣可以滿足前一半的語言要求。
至於後一半的語言要求,你可以選擇修讀幾門英文課程。對於國際生來說,English III更為友好,許多國際生都傾向於選擇這門課程。
另外一門英文課程難度相對稍高,但如果你完成了這門課程,下學期再選擇一門更具挑戰性的進階英文課或哲學課,你就可以直接滿足整個語言要求。
此外,還有一個world civilization 的requirement,上一門課就可以滿足要求。
8.教授互動難度
塔夫茨教授們回復郵件的速度非常快。我聽說在有些學校,可能需要從學期初等到學期末才能得到教授回復,很誇張,但我們遇到的教授通常會在1-2天之內回復郵件。
而且,教授的office hour並不會特別擁擠,每個人都有機會向老師提問,這一點讓我覺得非常好。有些教授可以不用預約,直接walk-in,在那坐着排隊等候問問題;有的老師則需要通過郵件預約時間見面。
中國學生去office hour的頻率不算特別高,但也不算特別低。大家有問題時,會專門找老師預約時間進行諮詢,但並不會每次都去。主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決定是否去office hour。
我自己去過教授的office hour諮詢問題,也發郵件和老師進行過溝通,我不敢說我和教授的關係非常好,但我確實覺得教授都非常友好,非常關心學生的成長。
9.Study Abroad
Tufts比較重視global study,國際關係很強,所以我們學校在這方面還是有比較多資源的,我自己就在考慮study abroad。

我們有一個去牛津的項目,我很多朋友都說可以去申請。但我擔心在那邊會和本校同學差一個學期的課,而且有可能也選不到自己想上的課,所以還在考慮當中。
這個項目對GPA有要求,我記得當時了解的時候是要求3.8以上。我覺得這個項目競爭非常大,因為它應該是在study abroad中最好的一個項目,很受大家歡迎。
Part Ⅲ 生活體驗1.治安環境
我個人認為塔夫茨的治安非常好,如果用1- 10分評價,我會給9分。因為學校本身位於距離市中心稍遠的地方,校園環境比較安寧,周邊地區幾乎沒發生過嚴重事故。
在過去一年中,我們只收到過一次關於市中心槍擊事件的警告,但實際上並沒有人聽到或看到。不過,我確實聽我朋友說過,他在課上聽人分享了一個不太安全的經歷。
不過聽起來像勵志段子:一位女生曾被一個陌生男子尾隨,但她直接給了那男子一個過肩摔,並在警察的協助下將該男子逮捕。我覺得她非常厲害。
總體來說,我們學校在波士頓還是相當安全的。另外,與其他城市相比波士頓比較乾淨,市中心也沒有那麼混亂。
2.生活便利度
整體便利程度,如果讓我評分,我可能會打 8 分。
塔夫茨位於波士頓梅德福
,雖然波士頓沒有紐約那麼繁華,但基礎設施還是比較齊全的。從學校去市中心也比較便利,可以坐綠線輕軌,或者打車去。

市中心有很多美食和購物的地方,像potential, China town,以及Newbury。雖然塔夫茨不如BU、東北這些本位於市中心的學校地理位置好,但我覺得住遠一點也有其好處,環境會更安靜、安全,也更適合學習。

塔夫茨周邊也有David square,步行即可到達,裡邊有餐館,還有CVS等買藥、買生活用品的地方。訂外賣或者打Uber都很便捷。

我周末會去外邊轉轉,或者和朋友一塊玩。我聽說波士頓還有人去玩劇本殺,也有KTV和密室逃脫,而且有很多水上小公園,供大家散步或者划船。
3.住宿
我們學校要求大一和大二的學生必須住在校內,大三可以去住Off-Campus Housing,但學校不開設那麼多位置,所以大部分高年級的學生還是會搬到外邊住。


學校附近有很多house,可以幾個人一起合租。比較方便,費用也還可以,像我學姐她們合租的房子1000刀一個月。
4.食堂質量
塔夫茨的伙食還不錯,在全美大學食堂排名中排前二十。我們學校一共有兩個大型食堂:Carmichael 和Dewick,還有一個外帶食堂,主要是三明治之類的食物。
還有一個可以刷meal plan的是Hodgdon,類似於小商店,裡面賣小零食、水、壽司和盒飯,盒飯和國內的太一樣,比較偏向白人的味,但我覺得也不錯。

學校里還有late night food,晚上可以去campus center買漢堡和薯條,最近還賣炒飯和雞塊。
學校Meal Plan有三種選擇:
①Premium Meal Plan(學校會強制大一購買):包含一日三餐,價格相對較高(一年費用4 000刀),適合需要每日三餐的學生。
②Swipe Meal Plan:使用「刷卡」方式支付,根據需要在食堂刷卡購買食物,靈活方便。
③Jumbo Cash:預先充值的現金式計劃,可以在校園內的不同食品店和商店使用。
我後面可能會考慮Jumbo Cash,這樣可以適當在外面吃吃,換換口味。
5.整體開銷
我目前的月開銷大概在1000美元左右。如果外出旅遊,開銷會相應增加;而在學校時,由於消費的地方不多,開銷會稍微減少。所以平均下來我的月開銷維持在1,000美元左右。

關於租房,如果選擇合租,估計每月的租金大約在1000美元左右;考慮到是合租情況,我覺得這樣的價格相當合理,是個不錯的選擇。
6.社交體驗
塔夫茨不是一個party school,但也有一些party;大部分party需要受邀才能參加,此外還有一些由社團舉辦的party,為大家提供社交機會。
總體來說,社交體驗相當不錯,同學們都非常積極。大部分同學都非常友善,並且很有耐心,尤其是國際學生。
相較於高中,我在大學的社交需求更大了。在大學,會在不同的地方遇到更多的人,需要在各種地方去社交,但高中的社交圈子比較小,主要在自己的班裡和固定的人溝通交流。
我個人還是和國際生、中國學生交流更多一些。但有很多同學的社交範圍會更廣一些,每一個圈子都有朋友。我個人感覺國際生更加友善一點。
學校里有姐妹會,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瘋狂。中國學生參加兄弟會/姐妹會的不是很多。我不清楚兄弟會的情況,但聽說是邀請制。如果能適應的話,應該會得到很多不同的體驗。
7.時事與社會議題
因為我們學校的Fletcher學院特別好,比較注重global focus這方面,平時會舉辦一些講座。

學校也提供國際關係課程,但難度係數稍微有點高,我上過這門課的同學都說還是挺有挑戰性的,但也都表示對課程的喜歡,認為教得很好。
我們學校曾舉行過針對巴以衝突的遊行抗議活動,但現在這些活動已經基本平息了。最開始抗議者們在學校草坪上搭起了帳篷以示抗議,並組織了一次規模稍大的遊行。
但由於學校表示需要草坪來舉辦Graduation Ceremony,在雙方商討之後,抗議者們決定收走帳篷以讓出場地。遊行過程是比較peace的。
Part Ⅳ 申請經歷與建議1.英語學習
如果英語水平是處於平均水平,日常溝通和上課基本上沒有太大問題。如果想要融入美國人的圈子,口語表達水平就需要更高一些。
不過,我認為英語是可以在與人交談中逐步進步的。多說多練,學習本地人的表達。最好是能處在一個需要用英文溝通的環境,這對聽說讀寫的幫助很大。到了大學也是如此,說錯了也沒有關係,大部分同學都很包容。
但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不一定只有這一種方式,參加語言考試也是提高英語水平的有效途徑;同時,多閱讀英文書籍和研究論文不僅能深化你對感興趣話題的理解,還能在無形中提升英語水平。
此外,正如彭老師之前所建議的,多聽英文書籍或播客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這不僅可以學習他人的表達方式,還能有效增強聽力能力。
雖然背誦單詞重要,但我認為通過閱讀來學習單詞其實要更有效一些。這樣你不僅能記住單詞,還能了解它們在實際語境中的使用方式。
所以我覺得選擇一本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書來閱讀是很好的學習方法。之前我根據學校老師的推薦讀了一本關於積極心理學的書,裡面內容很吸引我,因此我投入了很多時間去閱讀,既收穫了自己感興趣領域的知識,英語能力也得到了提示。
所以,真正的興趣是推動閱讀的重要因素。
口語方面,我的成績還不錯,是30分滿分。當時我認為托福口語既然是一項考試,那自然是可以進行準備的。
所以我採取了多練多說的方法,把之前所有的題都練習了一遍。我這樣做是受到另一位同學的建議,他告訴我每天練習5-10道題。
我記得備考期間,我會把每道題反覆錄製三遍,每次都當作是真實的考試場景。完成之後,我會總結這道題的最佳回答方式和可以談論的要點。如果時間緊迫,我會將這些要點手寫下來,這也有助於我記憶。
在練習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就是控制時間。我會為自己設定時間限制,開始寫筆記,依據筆記內容進行口語表達。這種反覆練習的方法非常有效。
口語學習非常需要實踐。僅僅背誦一些表達是遠遠不夠的,真正重要的是要去實際運用,與他人進行交流。通過實踐,我們才能更好地掌握這些表達方式,從而真正提高口語能力。
除此之外,我覺得多聽多練也是提高口語能力的關鍵,口語的提升離不開良好的聽力基礎。我推薦大家關注一些提供歷年真題的公眾號,可以查看裡面的口語題目,並針對自己的不足進行改進。
比如我的語音語調還可以,但語言組織能力有所欠缺,因此我就會特別注重提高流利度和表達的完整性。在記筆記時,我會特別標記重要的表達和動詞短語,並記錄下核心內容,這對補齊自己的短板非常有幫助。
2.活動探索
首先,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多去探索和嘗試。比如參加夏令營,哈佛峰會或其他類似的活動,甚至是網課,都可以為你了解之前從未接觸的事情提供好機會。
這些夏令營為你提供了一個平台,讓你能夠親身體驗並學習相關領域的課程。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以觀察自己是否真正喜歡這門學科,以及了解它的核心內容和特點;也可以向授課老師請教,了解該學科的現狀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我認為這樣做是很有幫助的。
如果確定了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就可以更深入地鑽研相關的真正感興趣的領域。到了這個階段,你可以開始閱讀相關的書籍或研究論文,從而加深對該領域的認識,並獲取更多知識。
還可以嘗試一些有趣的選修課,我曾選修過語言學課程,在上課過程中,發現它非常有意思。
我最開始在沒找到自己的方向之前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該學習哪個專業。我可能會學生物,但我又不確定是否真正喜歡。當時我們學校還沒開設心理學課程,所以我對心理學並無太多了解。
後來彭老師建議我參加哈佛峰會,在哈峰上我選修了一門Abnormal psychology的課程。我當時覺得這門課程特別有意思,後來逐漸發現了自己對心理學的熱愛,所以我最終選擇了心理學作為自己的學習方向,並一直沿着這條道路前進。
當時我選擇「養貓養狗對於Mentor Health的幫助」作為心理課的final project的主題,是出於一種突如其來的興趣。研究過程和結果都非常有趣。
我原本以為養貓對心理健康的幫助並不顯著,但研究結果卻顯示並非如此。這種發現可能源於對貓的研究相對較少,畢竟大部分科學家都在研究狗對人類的好處,而很少有人研究貓對人的益處。
我這學期正在上一門Human Animal Interaction的課程,和我項目主題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這門課涵蓋了Animal Therapy、不同類型的companion animal(包括服務型動物)以及它們對環境、經濟方面的影響等內容。
這些話題讓我覺得很有意思,從做final project到現在上這門課,我始終覺得這一領域的研究充滿意義,並且希望之後繼續深入研究,多嘗試可能會發現很有意思的事情。
有的東西其實不做完永遠不知道是否有用。不能因為覺得某件事沒用就不做了,就像薛定諤的貓一樣。無論有沒有作用,做了總沒有壞處。
3.選校
在選校的過程中,首先要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麼。
你是想去一個聲名卓著的學校,還是想去大公司的target school?是追求高質量的本科教育,還是喜歡一個更大或者更緊密的社交圈子?是希望獲得老師更多的關注,還是想要一個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
多考慮一下這些問題,可以讓自己選擇到適合自己需求的學校,能儘可能避免來到學校後後悔的情況發生。
School Research非常重要,不僅是要認真研究官網,更多的要看本校師生對於學校的一些真實評價。
最好可以訪校,或者通過各種形式進行Campus Tour,這樣能更全面評估自己是否真正喜歡這所學校。
我感覺像藤校或排名特別高的學校,它們帶來的壓力確實非常大。這些學校可能放假時間很少,學生拿高GPA的壓力也很大。
人總是會美化自己沒選過的路,當你選了這所學校之後,往往就會想去其他學校會不會有別的可能性,這種猶豫和考慮是很常見的,畢竟大家都希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校。明白了這個道理選校的時候就可以勇敢一些,不會過於搖擺不定。
像我在定ED學校的時候,以我的分數,學校出身和活動背景,很多同學都會想沖一衝前20,甚至藤校,不然覺得不死心。
但是我和彭老師系統研究完學校之後,認為Tufts就是非常適合我的學校。所以我們就很順利地ED上岸了。申請季整個體驗下來還是非常愉快的。
4.時間管理
大家要加強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提高效率,平衡好課業和活動。規劃好時間,安排好什麼時間做什麼事,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另外,不要半途而廢。這個雖然很cliches,但很重要;一旦下定決心要做的事情,就要全力以赴,把它完成好。
5.諮詢師的作用
我認為在申請過程中彭老師和水哥做得非常好,特別是在幫助學生尋找興趣點並激發內驅力這方面。從最初的迷茫到逐漸找到興趣所在的過程,如果沒有像彭老師的引導,我可能會從迷茫到更迷茫。
但有了諮詢師的幫助,我能夠逐漸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我認為一個好的諮詢師確實能夠幫助學生完成這樣的轉變。
在迷茫的時候,我特別希望諮詢師能為我推薦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並為我指引一個可能的方向。像彭老師給我推薦的活動很適合我,而不是去一味地和大家卷競賽卷獎項,整個過程中的個性化指導,比如後面的關於心理學公益繪本活動的思路建議,都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也讓我在嘗試中得到了很多的鍛煉和成長,同時能讓我的申請主線非常清晰,寫essay,面試時也就不會陷入特別糾結的境地,形象也會更加突出。
同時,我也希望能得到一些學習方法的指導,彭老師也給了我很好的支持。比如彭老師教給我的閱讀方法,這些對我來說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這些過程中的幫助不但讓我可以申請到理想的大學,更是能讓我在大學現在適應得非常好。所以很感謝和創,感謝彭老師。
☛推薦閱讀
家長群:和水哥一起,培養有幸福能力的「英雄」
學生群:招募令 |一個專為準留學生打造的社群
申請留學過程中,GPA 的重要性有多大?
老生常談的問題——GRE,對研究生申請重要嗎?
PS/Essay中的職業目標到底怎麼寫
水哥談本科轉學(一)
美國理工申請,選碩士MS還是博士PhD?
留學申請,做背景提升,還是競爭力提升?(雞湯文,不喜歡請繞行)
留學申請,到底要不要找中介?-終結版長文,慎入
必看:水哥談留學乾貨導航&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