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Xwhysee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35475618738312605/answer/194667954835685433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在日本生活,代入一下大概会比较在意下面这些点:
1、部分地方车次少
10分钟一班好歹错过了等一等还能接受,但15分钟一班要硬等还是有点久的,所以出行就需要掐点了。
假如你在日本第三大都市圈名古屋,住的稍微不那么市中心一点,就假设上饭田
好了,你就需要忍受早高峰8.5分钟、晚高峰10分钟、平峰15分钟的间隔。而上饭田和名古屋的老中心荣站直线距离不到5公里。
有效列车10分钟一班,是许多大手私铁平峰的设定。例如阪急京都线
的大阪梅田-京都河原町,特急/准特急列车是10分钟一班,低等级的普通列车在高槻市以东也是10分钟一班。这样一来尽管总量是一小时12班车,但不管是大站坐特急、还是小站坐普通再换乘特(缓急接续),“有效列车”最后都是10分钟一班。
2、拥挤
日本的拥挤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整体上东京、大阪都有“一极集中”的趋势,且主城区范围不大,因此JR、私铁基本上都是越往主城区越拥挤,对于靠近主城区的车站而言,如果不开行区间车的话,早高峰更容易挤不上车。
另一方面则是混杂率数值不太能体现的,也就是前面第一点中提到的缓急接续带来的混杂。由于缓急接续模式,远郊的乘客无论大站小站,最终都会挤上快车,所以总体上只要分了快慢车,快车一定比慢车拥挤得多,而混杂率计算的是高峰小时快慢车平均的数字。
3、早高峰堵车
同样由于缓急接续等各种复杂运营模式的存在,对远郊乘客而言,早高峰本身在时刻表上就要比平峰花费更久的时间。再加上客流量大、“不想等下一班10分钟后的特急”心理造成的乘降时间拖延,早高峰时常发生堵车的情况。
时刻表差异举例:
京王多摩中心-新宿——早高峰44分,平峰31分;(京急)横滨-品川——早高峰27分,平峰17分。
4、人身事故频发
整个日本每年的人身事故通常在1000起左右,为此有好事者专门做了个人身事故数据库来统计。其中,最夸张的线路一年差不多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要碰到人身事故。

2024年人身事故排名 来源:人身事故数据库(jinshinjiko.com)
另外根据这个数据库观察,装了屏蔽门确实能避免大部分人身事故。然而装屏蔽门是一个跨时代的大工程,所以人身事故总量没怎么减,只是进一步集中到了没装的车站或线路。
对了,真要是在日本生活了反而感受不到日本轨道交通的“贵”,因为通勤定期基本是报销的,通学定期只要距离稍微长一点,应该能达到同等距离比上海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