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篇帖子。
(轉載知乎)印度尼西亞目前人口已經達到2.8億,為什麼鮮少聽說印尼人移民到國外?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9-6 21:30

y7501:


香港,日本還少了的印尼人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9-6 21:31

周天豪: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貧賤不能移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9-6 21:31

作者:認蒸你就熟了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0121585094030265/answer/193645447392604244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印度尼西亞人口眾多但移民國外較少,尤其是大規模移民發達國家的現象不常見,主要與經濟因素、政策限制、文化與家庭紐帶、社會觀念、地理因素以及國際環境等方面有關,以下是詳細介紹:


經濟因素

國內經濟增長提供機會:近年來,印度尼西亞經濟保持了一定的發展速度,國內市場不斷擴大,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在一些新興產業領域,如電子商務、數字經濟、製造業等,印尼本地企業蓬勃發展,為民眾提供了相對穩定的收入來源和職業發展路徑。例如,印尼的電商行業增長迅速,吸引了大量年輕人投身其中,他們更願意在國內尋找發展機遇,而不是選擇移民國外。

移民成本高昂:移民發達國家需要承擔高昂的費用,包括簽證申請費、移民中介費、生活安置費等。對於大多數印尼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一筆難以承受的巨大開支。此外,移民後還需要面對新的生活環境和就業競爭,存在一定的經濟風險。因此,許多印尼人認為在國內發展是更為實際和安全的選擇。

政策限制

發達國家移民政策收緊:隨着全球人口流動的增加和安全問題的凸顯,許多發達國家紛紛收緊了移民政策,提高了移民門檻。例如,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國家對移民的學歷、技能、語言能力、工作經驗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同時還設置了每年的移民配額限制。這使得印尼人移民這些國家的難度大大增加,能夠成功移民的人數相對較少。

印尼國內政策限制:印尼政府為了維護國家的穩定和發展,也對公民移民國外進行了一定的管理和限制。例如,對於一些關鍵行業和領域的人才,政府可能會採取措施鼓勵他們留在國內發展,限制其移民國外。此外,印尼政府還加強了對海外務工人員的管理,規範勞務輸出渠道,保障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員的外流。

文化與家庭紐帶

家庭觀念強烈:印尼文化注重家庭和親情,家庭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據着核心地位。許多印尼人不願意離開家人和熟悉的社區環境,到國外獨自生活。他們認為,與家人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國外有更好的發展機會,也不願意為了個人利益而犧牲家庭團聚。

文化認同感強:印尼是一個擁有多元文化的國家,不同地區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印尼人對自己的文化有着強烈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他們更願意在國內傳承和弘揚本國文化,而不是融入其他國家的文化環境。這種文化認同感也使得他們對移民國外的意願相對較低。

社會觀念

國內社會穩定:儘管印尼也存在一些社會問題,但總體來說,國內社會相對穩定,人民生活基本有保障。與一些戰亂頻繁、社會動蕩的國家相比,印尼人更珍惜國內的和平與安寧,不願意冒險移民到國外去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對國外生活存在誤解:部分印尼人對國外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誤解和偏見,他們認為國外雖然經濟發達,但生活節奏快、競爭壓力大,人際關係冷漠,不如國內生活舒適和自在。此外,一些媒體報道的國外犯罪事件、種族歧視等問題也讓印尼人對移民國外產生了恐懼和擔憂。

地理因素

國內地域廣闊:印度尼西亞是一個由眾多島嶼組成的國家,地域廣闊,自然風光優美,資源豐富。不同地區之間存在着豐富的文化和地理差異,為人們提供了多樣化的生活選擇。許多印尼人認為,在國內就可以體驗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風情,沒有必要一定要移民到國外。

交通不便:印尼的島嶼之間交通相對不便,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員的流動。對於一些生活在偏遠地區的印尼人來說,移民國外需要跨越遙遠的距離和複雜的交通網絡,增加了移民的難度和成本。

國際環境

全球移民競爭激烈:在全球範圍內,許多國家的人都希望能夠移民到發達國家,以獲得更好的生活和發展機會。這使得移民市場的競爭變得異常激烈,印尼人在與其他國家的移民申請者競爭時,可能並不具備明顯的優勢。例如,一些來自歐洲、亞洲其他發達國家的移民申請者,在語言能力、教育背景、專業技能等方面可能更具競爭力。

國際政治形勢不穩定:當前,國際政治形勢複雜多變,一些地區存在着衝突和緊張局勢。這種不穩定的國際環境也讓許多印尼人對移民國外持謹慎態度,他們擔心移民後會受到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面臨安全風險和不確定性。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9-6 21:31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