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共發了12篇帖子。
(轉載BBC中文網)從毛澤東到習近平,一文看清1949年以來17次天安門閱兵的異同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9-3 22:47

「習時代」:戰略自信高峰,對軍隊全面控制

再到2012年習近平上台後,閱兵的政治功能性變得更為強烈。

習近平先是打破國慶閱兵慣例,在2015年9月3日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的名義舉行他上台後的首次閲兵。外界對此有不同分析,但一同指向的是,習要展示自己的軍權。

香港資深中國事務評論員林和立曾對BBC中文表示,習近平上任後大規模反腐打貪,頻繁替換軍方高層,「9.3閱兵」是習對內彰顯軍權穩固的機會,同時要向日本顯示中國在歷史問題上的看法。

也有分析認為,閱兵是一種轉移視線、激勵民族士氣的手法。

當年閱兵前,中國剛經歷股市崩盤、天津大爆炸事件,康奈爾大學政府學院副教授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對《紐約時報》說,「(閱兵)可以將公眾的注意力,集中到中國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上」。

中國當年邀請了俄羅斯、韓國等30多名外國元首及官員參加儀式,前中國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前總理溫家寶也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

習近平在演說中,稱中國會維護世界和平、永遠不搞擴張,並宣佈裁軍30萬。但研究中國軍事的政治學家施道安 (Andrew Scobell)指出,習近平是在展現自己對軍隊和黨的控制。

他此後多次閱兵,成為改革開放以來閱兵次數最多的中國領導人,在中共歷史上僅次於毛。

201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習近平到達位於內蒙古的朱日和訓練基地閱兵。他穿着迷彩服,指示軍人「永遠聽黨的話、跟黨走,黨指向哪裏、就打到哪裏」。2018年4月,他又在南海進行海上閱兵。

香港科技大學丁學良曾指出,「習近平花在軍隊上的時間比其他任何領導人花的時間都多。」他分析,雖然軍隊在政治上沒太多直接發言權,但習近平知道如果想繼續掌權,「他最終必須確保軍隊是支持他。」

在2019年,中國70週年國慶閲兵式上,習近平檢閱的口號已從「首長好」變成「主席好」。有分析認為,這是進一步強化習作為國家主席、軍委主席的雙重身份。

受閱的武器裝備也展示了中國戰略威懾力的新高度——射程1.4萬公里、目標可達全球的「東風-41核導彈」首次亮相,還有超音速無人機DR-8等。

儘管該次閲兵沒有邀請任何外國政要出席,但當時有國防專家認為,中國在向世界投射一個訊息:儘管面臨香港社運等挑戰,但中國的軍事實力正迅速增長。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9-3 22:47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