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80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真实客观评价德国真实的样子?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38

渤海憨太郎:


如果你是蓝领,且会德语,那德国就是天堂

如果你是消费阶级/中产阶级,那德国就是地狱

为什么这样?

第一,德国是一个发达国家,本国人生育率低,本国人都不愿意干脏活累活,所以蓝领根本招不到本国人。这点所有发达国家,日本,韩国,北欧,港新,美英加澳都一样。

第二,它又不是英语国家,这一点就很麻烦。因为它不说英语,所以它的咨询/传媒/教育/贸易/金融,只能给德语区的人服务,不能像英语国家一样靠服务业赚全世界的钱,给本国人提供大量体面的坐办公室的就业岗位。这就是为什么德国,日本,韩国,北欧,已经是发达国家,却还要苦哈哈干制造业。

而且它不是英语国家,劳动力资源就比英语国家匮乏的多。因为英语国家,美英加澳,喊一嗓子,我这儿缺人,会说英语的都给我打灰来,一个人领五万刀,全世界的印度人,菲律宾人,中国人,越南人都排着队干,因为全世界都说英语。

德国就不行了,它缺劳动力,又不是英语国家,它喊一嗓子,我缺人缺疯了,你们快来给我干活,我给钱。哦,对不起,不会说德语不行,工作没法跟甲方交流。完了,全世界没几个人会说德语。所以蓝领如果会说德语,到德国打工,就能吃到比在英语国家还高的报酬,这是供需关系决定的。

但是如果你是投资阶级,消费阶级,你就惨了,你得交全世界最高的税,忍受全世界最贵的人力资源(相当于中国的10-15倍)。

为什么税高?因为不向有钱人征税就没办法用发达国家标准养活本国人里的老弱病残。但是英语国家可以,因为英语国家的服务业能赚全世界的钱,就能让昂撒的小姐姐全都坐办公室。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39

Fazioli:


德国人是严谨,但严谨得有点过头,特别想要什么都算得刚刚好,一分不少,但也绝对一分不多,并且沾沾自喜“你看我们算的多精准,一点都没浪费”。余量打太少,导致遇到特殊情况就容易卡住。

并且,随着新一代年轻人越来越不严谨,在这个过于严谨的体系下,会造成更多的麻烦。。。

德铁的晚点就是这么来的,很多人用德铁吐槽讽刺德国人哪里严谨了,但更讽刺的是,晚点根本原因其实是“德式严谨”导致的。

德铁的时刻表卡的太紧了,并且车次太密了,公交车的时刻表连着小火车,火车连着高铁,一个小晚点经常就蝴蝶效应,让全德国跟着一起晚点!

高铁ICE 3在2000年就能跑到330,但全德国只有那么三段铁路能跑到300,大多数200都跑不到!为什么?当年虽然弄了高铁,但觉得客流也没那么大,不需要额外修铁路,就和慢车混跑,随着客流变大,车次增多,本来能跑330的高铁被前面慢车120堵在路上!


然后ICE出国就能放开手脚,在法国可以跑到320。所以再后来的ICE 4

不继续提速,而是提高时速200时的舒适性。

北京到上海1318公里,高铁5小时。柏林

到法兰克福5百多公里,也要5小时。

对于私家车就更抠了。新小区路边停车位依旧紧俏,很多地方宁可种一棵树也不多一个车位。不知道晚上一圈一圈转着找不到车位的时候,排放的二氧化碳够不够那几棵树吸的。


新规划的道路也很窄,不需要双车道的绝对不会给你做成双车道,有些车流量低的地方新修的路双向一共只有一车道!中间没有线!这种路在德国默认可以跑到70km/h,想象一下相对速度140km/h的双向奔赴。。。刹车,然后慢速错车,然后再重新加速。

如果遇到20km/h的自行车,要减速,保持1.5米横向车距,慢慢超。


还有下图,两车道的地方,前一阵突然改成了一车道,剩下位置给自行车!明明人行道上面已经有足够自行车的位置了!并且改完剩下那一车道也是窄的!和原来一样宽。然后!德国蓝领工时费天价,施工周期又长,这个地方重新测量、画线可能要花几十万欧。花了这么多钱,为了增加一些交通拥堵的可能性。


并且德国人还有个倾向是用更麻烦解决当下的麻烦。。。绿党上台后,说要提高飞机税率和价格,因为同样里程,飞机没有火车环保,很多人叫好!

但鼓励人们坐火车不是应该把铁路修得更好,更快,更便宜,率更高么?上面说的柏林到法兰如果高铁三个小时就到,安安稳稳的,谁愿意坐45分钟的飞机?还要去机场,排队安检。

同样,鼓励人们更多乘坐公共交通不是应该把票价降下来么?德国人做的是想方设法把道路变得更堵。然后法兰克福坐一次公交的价格从2.75涨到了3.65欧!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39

某匿名用户:


德国留学生答一个

16年、18年两次去德国,自以为对德国已经很了解,到19年高考完决定直接去德国留学,发现还是被骗了。

To be a scientist is to be naive. We are so focused on our search for truth, we fail to consider how few actually want us to find it. But it is always there, whether we see it or not, whether we choose to or not. The truth doesn't care about our needs or wants. It will lie in wait for all time. Where I once would fear the cost of truth, now I only ask: what is the cost of lies?

越来越觉得,德国的发达不是浮于表面的发达,而是有深度、有底蕴的发达。德国的“发达”确实到了一定境界。感谢 提前让我了解了坐船去日本的感受:断网超过72小时。

为什么我们整栋宿舍楼会断网呢?在德国,基础设施陈旧人尽皆知,以至于每个想来德国旅游的人都不能不学习几个德语词:

ausfallen - 取消(适用于德国境内或经停德国的火车、城铁、公交...);

verspäten - 延误(主要适用于德铁);

technische Probleme - 技术问题(一切都适用);

unendliche Geduld - 无尽耐心(一切都需要);

mangelhaft - 差的。

德国是速度与激情的国度。大力宣扬所谓“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上因维修而关闭的车道和路段数不胜数,每次维修如果不持续个五年十年,则显示着当代的德国人已经失去了他们曾祖父辈建造青岛下水管、贴心埋下油纸包时的技艺和严谨,是万万不可行的。

德国是尊老敬老的国度。各地养老院的老人成批成批地感染新冠死亡,报道轻描淡写,社会无动于衷。退休的老人缴纳了一生高额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退休保险,晚年却只有微薄的退休金,相当数量的老人难以支付每月的房租,或扣除房租后可供使用的退休金所剩无几,仅能艰难度日。超市中摆放了几天还没有卖出去的蔬菜被再次打包减价卖给贫穷的老人 - 资本当道的国家,人的尊严和价值又算得上什么呢。

德国是社会保险制度完善的国度。假设每十个人里有一个会生一次大病,生一次大病需要一百万,那么让每个人缴纳十万元保险的体系是一个高效的、让利于民的体系。如果让每个人缴纳十二万,这样的体系可能有点“武汉红会”,购买的保险多少还是一份保障。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被强制要求缴纳一百二十万作为医保,我只能说整个保险工业是腐朽而残忍的。很遗憾,喜好自吹自擂、让一些人引以为傲的德国就是这样。

德国是言论自由的国度。任何居住在德国领土上的人,无论其是否掌握德语,是否热衷时事,是否有兴趣接收谎言,都被强制付费订阅德国的国家媒体ARD和ZDF,私人媒体被以此置于显著弱势地位。疫情开始初期,德国的官方媒体作为官员的传话筒,逐字引述官方的说法,毫无追寻真相的担当和作为舆论监督的责任感,传播“口罩无用论”、“准备万全论”、“供货充足论”,双手沾满无辜民众的鲜血。

但是这些乱象还是不足以解释当前的情形。跌跌撞撞、经历了无数停顿后走过了至少九个月的网,怎么在这需要在宿舍上网课,所有教学楼和学习室都关闭的特殊时刻就长时间地断了呢?

宿舍的网是4月24日断的。4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指示他的科学家要研究向人体注射消毒剂杀灭新冠病毒的可能性,“这会很有趣”。在漂亮国的坚定追随者德国肯定也有人想做此尝试,可惜他们买不到消毒剂。如果说美国一些联邦州近日因为中毒而拨打的急救电话次数有所上升是他们真的在自己身上做了实验的话,cynical的德国人是绝不会用自己冒险的,毕竟他们对疫苗都满腹狐疑。他们转而又从已经和他们分道扬镳的大不列颠兄弟那里听了两耳朵,得知5G居然是当前Epidemic的邪恶推手。愤怒的德国人点燃了火把,环顾四周,却突然意识到他们的国家根本就没有5G。于是德国人又开启他们的传统技能 - 中国有探索火星的“天问”,德国有挖下水道的“地问” - 把网络电缆挖了。(此段有虚构创作。)

观今日之德国,既无文艺之创新,又无科技之突破,只有一张大嘴,尽在说些荒谬难懂的词比如什么"Möglichkeit", "Freiheit"吸引着希腊难民小岛上的完全健康的青壮年低端劳动力,却美其名曰是给“无人陪伴的或生病的儿童”带来民主(也充满病毒)的甜美空气。

沉浸在“格林童话”中的人,有的已经醒了,有的还没有。我把美国总统林肯的话送给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和他们派遣到世界各地的走狗:“你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人。”同时,我对被五类德国人 - 虚伪的白左、信口雌黄的人、居心叵测的人、煞有介事的人、真的蠢的人 - 环绕的自己重复以下信念:“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希望自己在德国尽快完成既定目标,早日走人。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40
作者:老张闲聊社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91459/answer/191834819543354705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在德国待了45天,终于看清了这个"发达国家"的真实嘴脸
45天前,我怀着对“工业4.0”“德国制造”“欧洲发达国家”的无限憧憬踏上了这片土地。 

45天后,我只想说:醒醒吧!这个所谓的“发达国家”,槽点多到我能吐三天三夜。 


第1天:数字化?什么数字化? 
刚下飞机就傻眼了。 
德国机场的WiFi需要手机验证码,但我的中国手机号收不到。问工作人员,她耸耸肩:“去买张当地卡吧。” 
买卡需要什么?身份证明、地址证明、银行账户。开银行账户需要什么?居住证明、工作证明。办居住证明需要什么?银行账户证明。 
这是什么鬼循环? 
更搞笑的是,德国人到现在还在用传真机!传真机!我以为自己穿越到了上世纪90年代。 
去政府部门办事,工作人员认真地告诉我:“请把文件传真过来。” 
兄弟,现在都2025年了,你跟我说传真?我微信扫码支付用了十年,你还在用传真机? 
第7天:现金王国的执念 
德国人对现金的执念让我怀疑人生。 
超市购物,掏出信用卡,收银员摇头:“只收现金。” 
餐厅吃饭,准备刷卡,服务员指指牌子:“Cash only。” 
连坐公交车都要准备零钱,司机不找零的那种。 
我问德国室友Hans为什么不用移动支付,他一脸严肃:“现金更安全,政府追踪不到。” 
老铁,你这是什么上世纪的思维?我们都用了十年支付宝了,天没塌,地没陷,反而生活方便了一万倍。 


第15天:效率?不存在的 
都说德国人严谨高效,我信了个鬼。 
去银行开户,排队2小时,办理30分钟,然后告诉我:“银行卡7-10个工作日后邮寄到家。” 
什么?7-10个工作日?我在国内办卡,5分钟搞定,立刻就能用。 
更离谱的是德国的网购。我在亚马逊买个充电器,标准配送时间是3-5天。在中国,我中午下单,下午就能收到。 
德国朋友还挺自豪:“我们很重视工作生活平衡,不会让快递员那么辛苦。” 
拜托,这不是工作生活平衡,这是效率低下好吗? 
第22天:服务业的“高冷”态度 
德国的服务业态度绝了。 
去餐厅吃饭,服务员爱理不理,叫半天才过来,还一脸不耐烦。上菜慢得要死,催一下就白你一眼。 
我以为是我遇到的个例,结果发现这是德国服务业的常态。 
在商店问个问题,店员一副“你很麻烦”的表情。买东西结账,收银员全程面无表情,连“谢谢”都懒得说。 
对比一下国内的海底捞、盒马、各种便利店的服务,简直是天壤之别。 
德国朋友解释:“我们不喜欢假笑,这是真实的表达。” 
真实个锤子!这明明就是服务意识差,还给自己找借口。 


第28天: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 
德国的基础设施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火车站的电梯坏了三个月没修,我拖着箱子爬楼梯。地铁里没有空调,夏天热得像蒸笼。很多地方连4G信号都不稳定,更别提5G了。 
最要命的是德国的网速。我下载一个2G的文件,要等20分钟。在国内,这点东西几十秒就下完了。 
德国室友Hans还在那里吹牛:“我们的网络很稳定。” 
稳定是稳定,就是稳定地慢。 
第35天:官僚主义的“精髓” 
德国的官僚主义才是真正的精髓。 
办个居住证明,需要填写17份表格,每份表格都要不同部门的章。预约看医生,最早的档期是两个月后。想投诉个什么事情,先写邮件,然后等回复,通常是2-3周以后。 
我去移民局办事,工作人员下午4点就下班了,早上9点才上班,中午还要休息一小时。 
一周工作35小时,一年休假30天,这效率能高才怪。 


第40天:环保的“道德绑架” 
德国人的环保意识确实强,但强得有点过头。 
垃圾分类分到变态的程度:塑料瓶要撕掉标签,纸盒要拆开压平,连酸奶盒都要洗干净才能扔。 
我就想扔个垃圾,搞得像化学实验一样复杂。 
更搞笑的是,德国人一边高喊环保,一边开着柴油车满街跑。我问为什么不买电动车,回答是:“电动车太贵了,而且充电不方便。” 
所以环保只是口号,实用性面前什么都不是? 
第43天:物价高得离谱 
德国的物价真的是抢钱。 
一杯咖啡4欧元,一份快餐10欧元,理个发25欧元。超市里的蔬菜水果贵得要死,一个苹果要1欧元。租房更是坑,市中心一个30平的单间要800欧一个月。 
德国人的工资确实高,但扣完税、保险、各种费用,到手的钱根本不够花。 
我德国同事每个月税后收入2500欧,房租800,生活费1000,基本就是月光族。 


这叫发达?这叫生活质量高? 
第45天:终于看清真相 
45天下来,我终于明白了。 
所谓的“德国制造”,很多都是中国代工的。所谓的“工业4.0”,还停留在PPT阶段。所谓的“严谨高效”,实际上是死板低效。所谓的“发达国家”,基础设施还不如中国二线城市。 
德国唯一比中国强的,可能就是人均GDP的数字好看一点。 
但生活便利性、服务质量、基础设施、数字化程度……全面落后。 
更可笑的是,德国媒体还天天报道中国的负面新闻,好像他们比我们先进多少似的。 
醒醒吧!现在是中国人去德国体验“落后”,不是德国人来中国见识“先进”。 


最后的感慨 
回国前最后一天,我在法兰克福机场等飞机。 
看着这个所谓的“国际化大都市”,破旧的航站楼,缓慢的WiFi,复杂的退税流程,我只有一个感觉: 
还是回家好。 
至少在中国,我可以: 



手机扫码支付一切 
外卖30分钟内送到 
高铁350公里时速 
5G网络随便用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这才是真正的发达,这才是真正的先进。 
德国? 
就是一个被过度包装的“伪发达国家”。 
真实嘴脸就是:死板、低效、落后、还自以为是。 
再也不会被“德国制造”“欧洲发达国家”这些标签忽悠了。 
眼见为实,德国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甚至可以说,很多方面还不如中国。 
这就是我在德国45天得出的残酷真相。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41

Lemon:


我是来挑刺儿的~

小孩上学基本没有家庭作业,考试不排名次还保密

德国小学只有四年,五年级开始就是中学阶段了(Gymnasium)。小学不清楚,但是五年级开始是有作业的(Hausaufgaben),只是作业量不大。德国中学没有期中、期末考试,都是随堂测验(Klassenarbeit),老师会提前通知,让学生准备。每年放暑假之前,学生会拿到一个成绩单,上面是一整年随堂测验的总成绩。尽管考试不排名,但是每个科目都有的几次随堂测验,让学生基本没有临时抱佛脚的机会。最后,考试成绩的确是不公开的,但是学生和学生家长之间也会交流,谁学习好或不好,大家心里也有数。

也不是非得考大学,学习不好嘛,就去学美容美发汽修电焊挖掘机,工资不比普通白领低

德国蓝领工人的待遇相对比国内高,但是平均来说,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工资肯定是比上过大学的人低的。不同行业不同平台的工资水平不一样,跨行业的话,比如一名奔驰的汽修工人,收入完全有可能比小公司的一个小会计高,但是肯定比同公司的工程师低(得多)。而且德国同样也存在鄙视链,大学教授,医生律师这些高学历群体更受人尊敬,社会地位更高。

其余的说的基本是事实。德国没有996福报,贫富差距相对较小,社会对特殊群体也更加宽容。

但是,德国大农村式生活真的很让人抓狂。即使是柏林和慕尼黑这样的大城市,大部分商店都是八点就打烊了,八点后就只能逛超市。撸串唱K这些夜生活,是不存在滴。

最后,德国人最擅长的事是,用最好的厨具,做最难吃的饭(捂脸)。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42

德国Viviane:


目录

我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现在就生活在德国,而且也动过很多次想回国,或者“润”去美加的念头。

背景介绍:
留德6年,硕士3年 + 工作3年,TU读电子信息工程。身边90%的朋友毕业后都回国了。


为什么很多人最终选择离开德国?

1️⃣ 语言关:德语太难,英语不够好

这是最大也是最现实的门槛。

70%朋友回国,原因就是:生活工作交流都卡壳,连看病、租房、办手续都困难。

德国社会虽然部分岗位支持英语,但要真正融入,没有B2~C1的德语水平是非常困难的。在公司混日子可以不用说德语,但一旦涉及升职/内推/换岗,就会卡死。


2️⃣ 饮食不习惯:天天硬面包、猪肘子谁受得了?

有朋友形容食堂的饭是“猪食”,五年没踏进去一次 。

我个人觉得,不能说“不能吃”,只能说“谈不上享受”。每天吃土豆、香肠、白面包,几乎没有“炒”的菜,全靠烤、煎、炸、煮,调料很少。

想吃顿像样的中餐,慕尼黑轻松70欧两人


3️⃣ 生活成本飙升,通胀压力大

2020 vs 2024 对比:



食材

  

2020年价格

  

2024年价格

  

牛肉

  

7€/kg

  

18€/kg

  

鸡蛋

  

1€/10枚

  

2.5€/10枚

  

黄油

  

1.2€/块

  

3€/块

  

房租也是大头:慕尼黑两居室老公寓,1200-1800欧税后就没剩多少了。


4️⃣ 税高工资低,工作几年也买不起房



税后薪资刚毕业:2000-2800欧
跳槽几年后:3000-4000欧(已算很不错)
买房?你知道慕尼黑新房2万欧/㎡是什么概念吗?!

对比上海、深圳也不便宜,甚至更贵。而且贷款利率现在也很高,政策复杂,流程极慢。


5️⃣ 社会节奏慢,效率低到令人抓狂



看个病:约医生排队1个月+,专科医生半年起步
修电梯/修锅炉:两三周没回应都算正常
派出所、移民局效率:全靠人品

有一次感冒了,德国医生居然让我多喝热水……还真有点“中西合璧”了


6️⃣ 社交困难,容易孤独 ‍ ️

德国人非常冷漠,熟人之间界限感极强,不打招呼不觉得奇怪,缺乏烟火气。

而你习惯的“夜宵摊”“临时聚”“凌晨点奶茶”,这里统统没有。晚上9点超市关门,外卖贵又慢又没味儿,日常生活“充满孤独感”。


✅ 但德国也有很多优点,值得肯定!

☘️ 1. 生活节奏慢,尊重工作与生活边界



每周35~40小时工作制
25-30天年假是标配
加班一定补休或加班费,没有“奉献型内卷”文化

你加班别人会觉得你工作没效率。


☘️ 2. 社会福利强大,底线有保障



看病虽然慢,但只要买了保险,几乎全报销,不会因没钱看病
教育几乎免费,硕士阶段尤其如此
失业后政府提供60%净收入的补贴 + 职业培训


☘️ 3. 教育资源平权,低成本高质量



欧洲高校学费极低,德国很多硕士项目免费
5-10欧就能听柏林爱乐乐团、看世界一流展览
学生时期可以上超便宜的高尔夫/帆船/滑雪课,一学期几十欧!


☘️ 4. 法治健全,尊重隐私,社会更“稳”



社会普遍遵守规则,不靠人情关系办事
交通、环境、治安都比较有序
女性权益保障好:怀孕后法律保障非常多,不会因生孩子失业


☘️ 5. 给了我更“清醒”的成长

不是为了逃离中国而出国,而是看清生活的多样性之后,有了选择的自由。

我真正的成长,是意识到:



自信不是学历堆起来的,而是知道“我想过怎样的生活,并愿意承担选择的后果”
不再执念“名校大厂”光环,而是寻找和自己价值契合的生活方式
学会独立生活,勇敢面对异国的不确定性,逐步建立抗压能力


总结一句话:

德国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它只是另一种活法。

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乌托邦;
对另一些人,它是磨人的炼狱。

但如果你看完这些还想来德国,emm...那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干货:

干货!

德国保证金是个啥?开户流程看这里就够啦:【德国留学】2024签证保证金账户最全开通攻略(Fintiba/Expatrio)

Fintiba保证金快速办理通道:http://partner.fintiba.com/studentCN

想知道怎么零自费留学德国吗?选校、申请、录取全攻略都在这里: 【2024德国留学-"我后悔了吗?"】德国留学、生活、工作 | 个人真实体验超全分享

德国留学签证怎么办理?避坑指南+面签技巧都给你们准备好啦: 【2025干货】德国留学签证申请全攻略 材料清单 + 申请流程详解

德国医疗保险必知: 怎样看待德国的医疗保障? 还有一些超实用的链接,收藏起来备用哦~

租房必备的第三方责任险: https://feather-insurance.com/personal-liability-insurance?utm_source=hdalg32rm0ewfo7z

希望这些干货能帮到你们!有什么问题评论区留言哦,一起加油,咨询请私信! ✨


最后送一些留学建议

语言准备:



德语尽量学到B2,有B1就可以申请大部分德硕项目
英语也别松懈:IELTS建议6.5+
善用 GPT + Grammarly + Citavi 做论文写作助手

生活实用工具:



学术:Google Scholar + VPN + ResearchGate 下载文献
找工作:LinkedIn、StepStone、Glassdoor
社交:Meetup(真的很好破冰)

旅行建议:



廉航:瑞安航空 Ryanair、EasyJet、SunExpress
欧洲内部旅行便宜,特价机票提前订,几欧一张不是梦
推荐去:冰岛看极光、挪威哈士奇雪橇、意大利看艺术、东欧穷游都值得


写在最后:

在德国,你可以遇到令人发疯的官僚系统,也可以体验不用加班还发年终奖的公司;你可能买不起房,但能过上相对有尊严、有底线的生活。你也可能不被德国人接纳,但你也有机会成为一个真正为自己而活的人。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留在德国,
也不是回国就是退缩。

你的人生本来就不该只有一种版本。
而真正的自由,是你能选择、承担,并微笑着走下去。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42

理想三和:


欧洲最强大的工业国

美国国家种姓体系下的刹帝利国家,仅次于美国这一唯一婆罗门

享受了全球化的分利,也被锁死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产业进步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43

桑桑桑:


说起德国我又不困了。

虽然我喜欢欧洲追求平等的大方向,但是欧陆有个很大的败笔是超高的税率。

税收不是基于房子基于土地,反而主要基于劳动,这点太荒唐了,凭什么一个刚刚毕业的打工仔每个月都要上交自己的收入给大奴隶主政府和小奴隶主房东,小奴隶主啥都不做反而每个月能赚几千欧,而大奴隶主的行政效率真的是极其的低下,这种水平都敢收45%的税。

在TUM毕业在慕尼黑工作的话,你绝大半的工资都是用来交税交租的,实打实的被层层剥削的奴隶,奇怪的是欧洲人却一点都不反抗,只能说鬼佬做奴隶做习惯了思维被局限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种税收系统实际运作起来基本都是对普通人有害,对富人有利的,因为你普通人其实没有多少避税的空间,你就一打工的你能干啥,相反别人开公司的办法多的是,实际上承担税收大头的经常是打工的所谓“中产”。而且这个系统本身的运作就需要非常高的成本。

我虽然经常说美国好得多,但是也不是什么都好的,加州那个煞笔prop13

就是害人的。这种奇葩prop还有非常多,一个比一个奇葩。

我现在越来越理解为什么哈耶克

那派这么鼓吹小政府和自由主义,因为你让政府做事很容易就变成结构性的人祸。

这位越南人真有趣,情绪激动扣帽子,真的是传统艺能了:

看来越南人真的是去一国爱一国呢,骨子里的XX是改不掉的。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44
作者:波尔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91459/answer/146322219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Too young. 每次听到谁尬吹一个城市/国家/地区/是天堂,我都只想问同一串问题:它到底谁的天堂?是你的天堂吗?你能上天堂吗?你配上天堂吗?天堂的代价是什么?你上了天堂之后,到底是天堂的一员,还是会成为那个代价?

是,德国的体力劳动者收入确实高,但是你见过几个金发白皮的德国人干体力劳动的?上门送快递,抬洗衣机上门安装顺便把旧机器收回去,办公室打扫卫生,搬家公司扛柜子,垃圾回收厂人工分拣,绝大部分都是土耳其、乌克兰、越南、、俄罗斯等国籍或族裔的人在做。真是看部分白人住House就以为人人都能住House。美国黑人信了美国梦的邪,现在还陷在黑命贵和种族歧视的死亡螺旋里。小白领在一线城市上个班,就以为自己可以和一线土著平起平坐了,房产证呢?户籍呢?被房东轰出家门了,今天住哪?

是,德国福利确实好,但是你知道德国企业靠先发优势和早年的血腥积累,从发展中国家攫取了多少利润?要是觉得太抽象,可以问问国内跟奔驰宝马大众有业务往来的企业,他们肯定有话说。

我有一个暴论:凡被尬吹成天堂的地方,背后一定都是靠吸血支撑起来的。不限于:美国靠金融和军事力量全球吸血,德国靠区域影响力全欧州吸血,****等城市吸外来人口的血。

不要再做天堂大梦了,起来搬砖。你的天堂不在那里,在这里。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5-8-25 19:44

作者:躺平哥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9691459/answer/34567608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按视频里一条一条说。



这个国家对人基本没有要求。
- 对也不对。有要求比如从幼儿园就要求你守规矩,有尊重自己和他人这方面的要求。没有要求主要表现在个人发展上,国家希望的是你对自己有要求,但也不会强迫你去达到这些要求,无论你最后是想卷,按部就班还是摆烂都有适合你的一条路。
小学几乎没有家庭作业,考试不排名还保密
- 这个是真的。德国教育靠兴趣为主,小学四年级就分流了,根据学习能力和综合考虑,小孩会在10岁选择去文理中学,实用中学和技校。后面觉得不合适也可以转。个人觉得这个时间点太早了,很多小孩还是懵懂的,不知道分流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权衡。
不是非得考大学,学习不好就去学个手艺
- 这个是真的。至少我认识的人都比较实际,没有什么文凭和学历崇拜,教育只是达到自己目的的一个途径。喜欢科学人文啥的就去读个大学;想早点自立做点实际工作,那就就读个高等技校早点出来工作积攒经验,都可以。以后想法变了想回炉深造,再考大学,也都可以。但目前的趋势,随着工业高度自动化,还有外来廉价劳工的涌入,靠学个简单手艺谋生越来越难了。
技工工资不比普通白领低
- 要分情况。打工的话技工平均工资还是低一些,但税后差异也不是很大。但技工有了经验,自己当了个体户或者小老板那或许挣的就比白领多多了。白领的工作有一些门槛比较高,工资也高,最典型的比如研发工程师之类的。但这种基本上只能给人打工,专精一块,你想自己开个厂,那需要天量的资金还有执照啥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弄的。相反一个汽修的机械师自己开个修理厂倒是相对容易得多,挣的钱可以是大厂工程师很多倍。
大部分领导不强迫员工加班,也不强迫饭局
- 是真的。加班要付钱或者给同等时间的休假。饭局一般一年一两次吧,夏天或者圣诞节公司请大家聚一下,团建一下。国内那种下班周末的饭局,其实是工作的延伸。德国没有这些,下了班就不会有人找你了。
领导让你加班,可以不用理会,不能直接就开了你
- 这个要看合同的类型。普通的雇员确实是这样的,公司因为你不肯加班就开除你,这是违反劳动法的,属于往枪口上撞,基本上是一告一个准。普通的雇员工资就那么多,公司对你的期望和安排也就那么多,不会动不动要你付出这份工资以外的辛劳。一般领导请求你加个班,那通常是真的出急事了,这种大家也都能理解,也不会为难领导。但是一些高薪的合同,尤其是看绩效的,比如技术专家,高管,一些销售工作之类,那就非常卷了,加班都是家常便饭,如果业绩不好,公司还是有办法解雇止损的。
提拔了也没啥了不起,工资也不会差几倍
- 这个在德企是真的。当然CEO工资肯定不止几倍了。
没有人问工资,爸妈甚至也不问
- 问工资属于很不礼貌的行为,当然很铁的朋友和爸妈例外。德国人也是人。
爸妈不催婚,不催生
- 大部分是的。但我认识的有孩子的人,大部分还是希望孩子能有家庭的。毕竟西方人最看重的事之一就是家庭。
不管子女是否买房
- 是真的。德国自住房比例很低,超过一半的人一辈子租房。财务上看,买房并没有暴利可图,如果是长期自住或者出租,或许是划算的。但是这边没有结婚要有房这种观念,也不现实。
同居几十年,娃都生了,不领证
- 是有,但是我感觉不多。孩子都有了一般还是会结婚领证的。没有孩子的,同居不结婚的非常普遍。因为德国离婚非常贵,需要一大笔律师费,还要强制分居一年,婚后积累的财富对半分。如果不是很确定一辈子是否在一起,干脆就不结婚了。两个人想在一起生活何必要拿那张纸呢。

12. 只要你不干扰到别人,你想怎么活,都没有人议论你
- 德国人也八卦别人的私生活,但都是偷偷的议论第三方。你如果在场的话,肯定是不会有人议论你的。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