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4篇帖子。
江油14岁女遭虐四小时 未成年霸凌何以演变为群体性事件? | 香港01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8-7 18:40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8-7 18:40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8-7 18:40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8-7 18:41

有媒体报道,有数百人聚集;英媒引述当地商户称,有逾千人;另有媒体报道,警方将市政府前道路封锁后,民众仍聚集抗议至深夜,还高唱国歌、呐喊口号,警方在半夜突然清场。

当地公安隔天再发通报,这次由江油上级“绵阳网警”微信公号发布。通报说,网上出现“江油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女儿打的人”“施暴者父亲为律师”“施暴者亲妈是江油市一级警督”等信息为谣言。

通报称,三名违法人员的父母分别有两人无业、两人在省外务工、一人是当地售货员、一人是外卖员。警方已处罚两名网民,指他们为博眼球编造谣言发于微信群和社交平台,引发公开传播扩散,“严重扰乱公共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这原本是一起单纯的校园霸凌事件,讨论焦点应围绕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要如何同时补足,才能遏制校园霸凌恶风;未成年人刑罚是否过于宽松、“未成年”不应是施暴者的“免罪牌”等,以免这些学生踏入社会后,会做出更残暴的反社会行为。

但显然,因事件真相未能快速查清,危机公关也没有处理好,未能在第一时间澄清“官二代”谣言,也没有透过宣导解释未成年保护法问题,最终形成查案执法落在舆论和民怨后头的局面,风波也越滚越大。

当网上情绪宣泄升级为街上抗议行为,群众与执法人员之间就难有缓冲带,前线执法面对重压,群众情绪也难控制。民众除了质疑刑罚太轻,要为女生伸张正义,担心自己的小孩会成为下个受害者外,很可能在听信官二代谣言后,也把自己置入弱势那一方,宣泄平日对当官的不满。

当维权与维稳碰撞时,考验的既是基层治理能力,更是民众与基层政府之间的信任。这层互信平时如果筑得不牢,缺乏应有的双向沟通,积累的民怨往往会在突发事件中找到集体爆发的出口,演变成官方不愿看到、很容易被上纲上线的群体性事件。

原文网址: 江油14岁女遭虐四小时 未成年霸凌何以演变为群体性事件?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60264370?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