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老酸奶:
甘肅何止是兩地差距大,應該說處處差距大,最起碼分為河西、隴東、隴南、隴中、青藏、河湟、蘭州市區,為什麼蘭州單獨拎出來呢?因為在蘭州人眼裡,我們其他地方都是地縣,甚至蘭州七里河區的西站以西也可能被稱為鄉棒,所以狹義的蘭州只是城關區和半個七里河區,所以我們應該把老蘭州單獨拎出來,和甘肅其他所有地方的人都尿不到一個壺裡。

蘭州市區
甘肅其其他地方分為隴東、隴西、甘南、河西四大塊,隴東是平涼和慶陽,是古絲綢之路
的必經之處,行政把固原拆出去了,但其實隴東是包括固原的,這裡的水系是涇河
,涇渭分明的涇河。這裡的黃土高原
主要是大塬,在大塬上種植,可以住窯洞,大塬邊上有溝壑,溝壑中是河流,晉陝隴東地貌是很相似的。

黃土大塬
隴中是白銀、蘭州、臨夏三地,臨夏和蘭州以前其實是一體的,蘭州府臨夏州,後來增加行政機構拆開了,現在又有合併趨勢;白銀是蒙古語翻譯的,其實是銅礦,白銀是隴中水資源最豐富的地方,蘭州最乾旱,臨夏也好於蘭州,白銀可以養蝦,臨夏的劉家峽水庫
給蘭州供水,緩解蘭州的乾旱,蘭州一直想在城市周圍的山上種樹,但一直光禿禿,可能是太乾旱了養不活吧。白銀有幾十個黃河渡口,其中西路軍、漢武帝、苻堅等從古至今大型軍事渡河都在白銀進行,地勢平坦,水流不急,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的最佳渡河點,也是隴中環境最好的地方。

黃河渡口
其中隴西互相之間區別也很大,隴西又會分,隴西由於被一個縣佔了名字,所以大家多說隴右,主要是天水和定西兩個,歷史上的隴西郡、天水郡或者鞏昌府什麼的,渭河是這裡的主要河流,但還是乾旱,天水的水資源主要靠引洮工程,也是全地球水窖密度最高的地方。這裡雖然也是黃土高原,但沒什麼大塬,都是大山了,山非常多,城市在河谷裡面,隴中的蘭州也類似,地質活動激烈,比較有名的是蘭州天水地震帶。而且沿著這條地震帶也是最乾旱的路線,雖然天水一直有人說山上有樹就不幹旱,其實也就是比蘭州好點,市區附近的或者景區的有樹,到鄉下去就看到方圓幾十公里都沒樹的黃土大山了。

水窖
隴南就是隴南市,隴南其實更像陝西的漢中,近乎四川但又不像四川,介於南北過渡帶上,隴南的北部就是北方,例如禮縣、西和縣,隴南的南部就是南方,比如文縣、康縣。隴南的水資源就豐沛多了,這裡屬於長江流域,嘉陵江的直流白龍江流經,別看是長江的三級直流,流量要大於黃河的蘭州段,水稻種植地區,茶葉種植地區,隴南的茶葉還是不錯的,還有大熊貓和金絲猴。

隴南龍井
甘南就是甘南州,是甘肅省拿到青藏高原
的一小塊,這裡主要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也就是所謂黃教的區域,六大寺廟之一的拉卜楞寺
在這,屬於安多藏區,藏區內部語言也不一樣,你們要知道。水資源很豐沛,但是不好利用,整個青藏高原都是這樣的情況。

甘南高原
河西指的是河西走廊
,南邊青藏高原,北邊蒙古高原,東邊黃土高原,西邊準噶爾盆地,地貌多樣性比較多,也有屬於青藏高原邊緣的,如天祝、肅北(縣城)、肅南、阿克塞,也有屬於蒙古高原的,肅北(馬鬃山),主體是不在高原的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之間分三大水系,石羊河、黑河、疏勒河,最大水量的是黑河,養活了張掖、嘉峪關、酒泉(肅州、金塔),還能種植水稻和大閘蟹。疏勒河水系有很大一段成為了季節河,以前能注入羅布泊,現在麼,好在疏勒河流域人口少,只有幾個縣城,敦煌、瓜州、玉門、肅北、阿克塞幾個問題還是不大。石羊河水系壓力最大,有武威、金昌二市人口多,需要引黃河水來,景電工程就是這麼乾的,不過以前景泰屬於武威管,算內部消化,後來景泰劃歸白銀,就是白銀幫助了,不知道黑山峽修好以後能不能更加緩解石羊河水水系的壓力。

內陸河黑河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天祝,其實也是青藏高原的突出部,但又算河西走廊的一部分,烏鞘嶺是中亞大陸性氣候和東亞季風氣候的分界點,而且是蒙古、青藏、黃土三大高原的交織點,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地方,建議大家可以實地去看看,天氣多變,氣候詭異的特點。這裡行政上屬於河西,但又不屬於河西的任何一個水系,和永靖一樣,天祝也要給蘭州供水,永靖的劉家峽供蘭州市區,天祝的引大入秦
供蘭州新區,這二縣一起在保障乾旱的省會城市用水紅線,本來就缺水的蘭州拿來給人用也就算了,別搞人工濕地,高爾夫球場這種損耗水量太大的東西,要是給蘭州供水按流量計費估計天祝和永靖人人開奔馳了,但是不計費,蘭州拿去搞人工濕地和高爾夫球場浪費水也讓人討厭。

地理標誌烏鞘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