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5篇帖子。
(转载BBC中文网)“六四”36周年:家乡市集继续挤掉维园烛光晚会,记者目睹持白花者被警察带离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6-4 23:44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2022年6月3日,艺术家陈美彤在铜锣湾展现行为艺术,其后遭警方拘捕。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6-5 20:00

香港社会民主连线(社民连)副主席周嘉发日前受访表示,包括他自己在内,至少10人收到警方电话询问近日行程,当中包括数年无参与任何社运的成员及义工,又指个人或团体在六四都没什么打算。

六四当天,铜锣湾一带多处有警员巡逻,反恐特勤队亦有出动。

艺术家陈美彤过去曾以行为艺术悼念,她在6月3日下午于铜锣湾街头双手插衣袋、站着嚼香口胶,有警员查询及搜查其背囊,并拉起橙带,隔离记者至两米外。其后多名警员陪同陈美彤前往地铁站。

过去三年,警方总会截查车牌“US8964”的保时捷跑车,甚至将这辆车拖走扣查。车主招先生接受《独媒》采访时表示,他的家人在过去一年来受到不明人士的滋扰和恐吓,已安排该车辆运离香港,不会再在香港的马路上行走。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6-5 20:01


Play video, "六四35周年:重温刘晓波的广场见证", 节目全长 32,25

32:25

音频加注文字,已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在1989年天安门学运中是“广场四君子”之一,他在2004年曾接受BBC中文长途电话专访,回顾他所知道的“六四”事件。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6-5 20:01


Play video, "六四事件:广场备忘录", 节目全长 13,27

13:27

音频加注文字,六四“广场备忘录”:一场学生运动,为何以武力镇压结尾?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6-5 20:02

街头以外,“黄店”亦成为巡查目标。

独立书店猎人书店由5月底举行三周年活动展览,书店内放有八九民运的书刊。昨日下午有一名消防职员到访要求检查消防设施,对方声称接到热心巿民大量投诉。有记者向该消防职员查询,对方改称属例行巡查。

店主是沙田前区议员黄文萱,她向BBC中文表示,今日邻近书店的街巷皆有军装、穿着战术背心警员站岗。对于店铺遭巡查,她说“完全不意外”,但仍会感到“炆憎”(烦躁),“我都是正常做生意,如犯法就捉我,如不犯法,其实又想怎样呢?现在营商环境不好,为何要搞得如此戒备?”

香港本地媒体报道称,荃湾前区议员陈剑琴过去数年曾在六四期间售卖并派发蜡烛,昨日在商场摊档“同香会”内售卖定价89元的香薰蜡烛及以6.4元的大豆蜡烛,有海关到场检走货物。上年六四前夕,陈被警方引用《维护国安条例》(即23条)拘捕。

《集志社》统计过去五年针对六四相关活动,至少有 67人被捕或被控,涉及煽惑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煽动、阻差办公等,也有逾30人被指涉破坏社会安宁被带走。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6-5 20:06

维园烛光不再

维园昔日烛光不再,场地连续第三年举办“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展期为6月1日至5日,横跨六四。

今年巿集规模是过去三年最大,设置近300个摊位,入场费每位5元,主要销售中国大陆各省土产及熟食,舞台设歌舞文艺表演。保安局、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民政及青年事务局作为支持单位。另维园中央草地设多个运动摊位游戏,推广11月的全运会。

场内规则列明,入场人士必须遵守《国安法》及其他维护国家安全的法规,禁止携带任何含政治成份的物品、玻璃器皿、大于50X50厘米的横额旗帜、剪刀和鎅刀等利品,所有人都须通过安检方可入场。

2020年,香港警方以疫情和限聚令为由,禁止支联会在维园举行集会。2021年,警方以《公安条例》封锁维园。2022年康文署以“防止有人进行未经批准公众集会”及避免“病毒传播风险”关闭维园。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6-5 20:07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6-5 20:07

图像来源,AFP/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2025年6月4日,香港铜锣湾维多利亚公园的家乡巿集嘉年华。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5-6-5 20:07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图像加注文字,游客在香港维园举行的市集外拍照。这里正是过去举办六四烛光晚会的场地。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5-6-5 20:08

自2023年,维园由同乡社团进驻,成为巿集与歌舞的场地。面对这个转变,各人也不同的看法。

港漂Shirley对BBC中文表示,知道维园过去曾举办六四烛光集会,但不太了解家乡巿集,她认为这个改变也是“蛮好的”,“可以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国的地方特色文化。大家了解更多之后,可能有些不同的看法”。

连续三年出席家乡巿集的唐先生表示,巿集“有些家乡味,让我买些家乡产品”,又指除了帮助巿民爱国,也能促进消费。他指自己过去未曾出席六四集会,“让我选择,有机会当然是去家乡巿集。不一定要爱国才来。”

林先生回忆说,以往多年维园也会有很多人,但如今却少了很多。他表示,举办家乡巿集“纯粹是形式上,强行阻碍了这个地方,阻住了维园”,并认为“没有了这个地方集会,不代表人们不是这样想”。

不愿上镜的王小姐观察,六四题目格外敏感,“香港目前还愿意来做这个集会的人,估计人数也是比较少的,影响力本来就不断在缩小”。维园由悼念集会变成家乡巿集的场地,她认为,这种转变某程度是一种变相提醒,“我觉得这个行为有点小聪明,但另一方面,可能这种小聪明会激起另外一种大家对这个事情(六四)的想法。”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