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3年,维园由同乡社团进驻,成为巿集与歌舞的场地。面对这个转变,各人也不同的看法。
港漂Shirley对BBC中文表示,知道维园过去曾举办六四烛光集会,但不太了解家乡巿集,她认为这个改变也是“蛮好的”,“可以让大家了解一下中国的地方特色文化。大家了解更多之后,可能有些不同的看法”。
连续三年出席家乡巿集的唐先生表示,巿集“有些家乡味,让我买些家乡产品”,又指除了帮助巿民爱国,也能促进消费。他指自己过去未曾出席六四集会,“让我选择,有机会当然是去家乡巿集。不一定要爱国才来。”
林先生回忆说,以往多年维园也会有很多人,但如今却少了很多。他表示,举办家乡巿集“纯粹是形式上,强行阻碍了这个地方,阻住了维园”,并认为“没有了这个地方集会,不代表人们不是这样想”。
不愿上镜的王小姐观察,六四题目格外敏感,“香港目前还愿意来做这个集会的人,估计人数也是比较少的,影响力本来就不断在缩小”。维园由悼念集会变成家乡巿集的场地,她认为,这种转变某程度是一种变相提醒,“我觉得这个行为有点小聪明,但另一方面,可能这种小聪明会激起另外一种大家对这个事情(六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