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7篇帖子。
(轉載知乎)一個窮小子在東亞三國中哪一個國家考上本國no.1大學(清北,東大,首爾大)本科後階級晉陞最容易?
11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7
作者:blueseason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0814874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國內最容易。

用不着去論證高等教育普及率高的多的日韓,只需要看國家統計局2019年數據就行了。國內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就是top 5%,月收入2萬元以上就是top 萬分之五的群體。

月收入5000就不用拿清北來比較了,是個大學生工作兩三年真不難實現,日韓的底子就不用想普通大學生也能輕易top 5%了。

月收入2萬,還是不用拿清北作比較,大部分一線城市的211以上畢業生,工作十年都能達到,二三線城市裡也有相當多的大國企或者大公司985畢業生干十年也可以做到。

下邊是就這事展開深入分析文章的截圖,來自財新app《月收入不足千元,這6億人都在哪|觀點精選 觀點·聚焦 2020/6/3 10:30》:

12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8

Aoi Erika:


韓國的高等教育率普及的太厲害了,所以說考上首爾大雖然很難,但是對於真正的所謂階級提升作用有限。

這裡值得比較的是中國跟日本,中國你考上清北基本上能參加中央選調,最低也是從一個副處級開始,如果是像北京,上海這種大都會,副處級不是很起眼,但是要是小地方的話,一個副處還是很厲害的,而且不管是進入業界還是學術界,清北永遠都是最厲害的那個招牌(除非某些學科在其他的學校是全國乃至全球第一),只不過在國內,除了清北之外,還有所謂華五不一定就說出來就比清北差。

日本的情況屬於這樣,雖然說有7箇舊帝國大學名義上是同一level的,但是東京大學,和其他的六所帝國大學不是一個物種。國內top1有兩個,清華北大,這兩個基本上不分伯仲。但是日本不一樣,雖然說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經常並列,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東京大學的認可度上,是超過京都大學的(學術界除外,特別是數學界)。

在日本想步入政壇,基本上都是東京大學出身,東京大學一個校的人數就比其他所有的學校加起來要多,排名第二的是京都大學,不過也是難以望東京大學項背的。

所以本質上,在日本考上東京大學,幾乎等同於跨越階層,當然了,芥川龍之介那種屬於特例。


13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8

月溪川的朦朧詩:


其實國內躍升階級是最容易的。

但國內低的階級實在太低,以至於躍升了好幾個階級以後生活狀況還是不太行。

14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8

箴言書:


東大,其他學校就是純粹的名校,東京大學是偽裝成大學的國子監

15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8

第一,本科首選清北王牌專業,本科是專業的基礎教育,中國的公立高等教育是全世界中性價比很高的教育。專業比學校重要。

第二,醫學類專業,全世界都是限制招收外國人的,不論是美國日本英國,都是學生本人學霸+學費昂貴(對家長有要求),所以讀國外醫學類專業要考慮父母的支付能力,就算是為第三世界培養紅色醫生的古巴,讀完本科,也需要50∽60萬人民幣+7年(西語1年+臨床醫學5年+見習1年)。除非能申請到全額獎學金。



作者:茄子炒豆角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233432154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6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9

論程度顯然是清北,因為中國的窮人太多,階層分化很大,窮小子的起點低,比較容易跨越很多個階層。

但是論絕對生活質量那就是日韓了。拿買房來說,東京房價是北上深的一半,畢業起薪6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0萬元,清北畢業20w+,清北買房難度是東大的四倍。

以身邊的例子來看,也是如此,清北畢業留在北京各大央企或互聯網公司,僅靠自己的收入(忽略婚姻等機遇)在四十歲以後才可能勉強奮鬥到有車有房的程度,而且普遍996, 工作壓力很大。



作者:一季斑駁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1318013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7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9

作者:Nihil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2612492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首先一個問題是各國企業對頂尖名校的畢業生的態度。韓國的財閥尤其注重學生是否名校出身,要有S.K.Y(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的出身才能進入這些大公司,但SKY畢業後不一定就能進財閥。清華北大畢業生一般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但清華北大的本科生畢業後大部分都會深造),但在中國,難以看到有企業非清華北大不收的,尤其是現在有大量留學生迴流。事實上我工作過的一間期貨公司中北京大學法學院的碩士就和其他二流大學的畢業生一起工作,在公司的機會不見得更好。日本東京大學的法學畢業生在政界占統治地位,其他大學的畢業生很難擠進去(聽說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在中國官場也是一路綠燈)。

另一個問題是專業問題。這可能差異很大(但其實談論本科專業沒什麼意義,清華北大的本科畢業生大部分都會讀碩士或出國)。近年北京大學的最高分的本科專業應是元培學院和光華管理學院,(其他專業的也可能想讀一個國家發展研究院的經濟學雙學位)。甚至清華大學高分學生也有選擇國際金融班而非理工類的。清華北大學生本科畢業後大部分都會深造,人文學科的本科生若不走學術道路,可能會去讀一個經濟管理或法學的碩士;是甚至理工生也會去讀經濟管理的,但其實理工類研究生畢業後到金融企業在各名校也是常見的。日本韓國的醫學生經艱苦的學習和實習後取得的醫師資格,應該是受人尊敬的。中國的醫學生只讀本科的話地位低下,即使幾經辛苦拿了醫學博士由於體制問題也未必有很好的工資收入(灰色收入獎金另說),更不見得受人尊敬。日本很多公司是不看重學生專業的,他們把一批應屆畢業生招進企業中再去培訓,專業與工作可以是不相關的,再論資排輩地晉陞。在中國,名校的人文學科博士生若不留校,找工作一般也能找到(甚至老師也會給研究生介紹工作),但韓國的人文學科(如歷史學)的博士,可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去給高考生作名牌大學入學試的輔導。

最後說到階層問題。階層只有在一個體系中才有意義,如韓國SKY與財閥員工的出身讓人與其他人區分開來;在中國的企業中,清華北大的出身並不會讓你獲得這樣的地位,在應聘中比留學回來的學生有一點優勢,但進入公司後還是看能力。在日本的企業講求論資排輩、年功序列,同一所企業中有能力的人只是晉陞得快一些(但隨着終身僱傭制的打破,日後可能會出現改變)。談論韓國的人均收入怎樣高過中國是沒意義的(其實我懷疑中韓收入數據經購買力調整後是否仍有那麼大差距)。日本的農村生活水平當然高過中國的農村,但日本農村的年輕人還是大量流入城市打工;雖然日本的勞動派遣工的待遇很差,但也是相對而言,日本現在有不少人自認為是「窮忙」族的,其實正是自己和其他人比較的結果。正如有人說法國只有兩個地方,巴黎和外省;在日本除東京、大版幾個大城市外,其餘地方都被視為鄉下;在韓國首爾首都圈也明顯高其他地方一等;但中國的北上廣深不見得有這樣的地位。


18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9:00

作者:不動如山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2714840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定義什麼叫「階級晉陞」。

我們首先觀察到一個成年人所從事的職業有差異,假設一個人的階層主要由他的職業確定,起碼要從這幾個屬性考察其對階層定位的影響:收益、成本、稀缺程度、社會影響力、資源調動能力,當我們在討論一個人的階層的時候無非也就是在談論這些東西。

收益:包括了顯性收益和硬性收益。顯性的包括工資獎金投資收益等,隱性的就包括了各種隱性福利、工作環境、灰色收入。顯性收益我們勉強可以通過統計局數據得以查閱,隱性收益顯然是無法得知的,並且隨着社會階層的提高,隱性收益的佔比或許比顯性收益還要更大,所以這部分更加不可量化。

成本:主要是我們為了獲取上述收益需要付出的東西。首先就是工作時間,同樣的收入,996顯然就遠比40小時工作制的性價比差,然而沒有一個公司的員工加班時間是被明確統計上報的,畢竟福報廠的員工都熱愛工作,996屬於「自願」加班,甚至連企業都「無法」準確統計員工加班時間。其次就是通勤成本,有人下樓走兩步就上班,有人的通勤時間甚至跟上班時間差不多,如何衡量?最後就是假期長短,我把它算到成本裡面,因為假期越多說明你付出的時間成本越少。在這方面顯然教師具有很大優勢,除了法定假、年休假、還有寒暑假。

稀缺程度:菊廠、鵝廠、福報廠雖然收入不低,但因為員工動輒十幾萬,因此從稀缺性上說似乎就比同等收入水平的演員、投行顧問、金融民工要差很多,畢竟B格不夠,而B格甚至是衡量一個人階層很重要的因素呢。

社會影響力:粗略對比一下,鵝廠CFO的年收入大約跟周杰倫在一個檔次上,然而他們的社會影響力顯然不能同日而語,畢竟大部分人連鵝廠CFO名字叫什麼都不知道,那麼他們的社會階層顯然也是周杰倫更高。然而這個社會影響力因素如何量化?

資源調動能力:略。

我們列了五個決定社會階層的因素,除了顯性的工資收入,大部分都很難量化,從而也就使得排序變得不可能,無法排序自然也就無法通過所謂的百分比來確定一個人的階層,從而階層晉陞看起來更像一個偽命題。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一個健康的社會,價值判斷應該是非常多元化的,絕對不是錢這一個標準所能概括。在東亞三國一個窮小子進入了頂級大學,極大機率上畢業後解決物質資源的稀缺應該是沒問題的。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取得成功,那還要看你怎麼去定義成功,而成功實際上是一個價值判斷。上面對種種資源的量化還只是站在個人的角度考慮,更重要的是不是還要考慮對社會和人類的貢獻?拍一部票房上百億的電影和帶領100萬人脫貧致富誰的貢獻更大?全面考慮,我認為頂級大學給一個人最重要的教育是眼界的提高,讓我們認識這個無限豐富的世界,擺脫資源和信息稀缺帶來的「管窺」效應,避免被僵化的階層和成功思維束縛我們對世界的理解。

無視階層說不定才是實現階層晉陞的最好手段,多讀書多思考也許會給你帶來比清北畢業證更大的驚喜。


19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9:00

首爾醫畢業男孩,長得不醜的話,按照現在韓國社會的結婚市場情況,找個略有實力的人家女兒結婚還算不難的,然後自己出來執業開醫院,生活就很舒服了,不需要像CS/金融那樣「上進」。

清北的CS/金融的話,應該還是要靠自身努力和機緣的,僅僅是找到略有實力的結婚對象,是無法輕鬆的過剩下的日子的,還是要奮鬥一段時間,除非找到非常有實力的家庭。

東大理三不是很清楚,請大家補充。



作者:高興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1166426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0楼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9:00

還是不注名好:


考上清北和考上東京大學、首爾大學的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畢竟錄取人數和總人口的比例擺在那裡。

baseline比例不一樣,那自然最後的階級晉陞也不一樣。


回复帖子

内容:
用户名: 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验证码:
 
 
©2010-2025 Arslanbar [手机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声明,本站采用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Unported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