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动如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271484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定义什么叫“阶级晋升”。
我们首先观察到一个成年人所从事的职业有差异,假设一个人的阶层主要由他的职业确定,起码要从这几个属性考察其对阶层定位的影响:收益、成本、稀缺程度、社会影响力、资源调动能力,当我们在讨论一个人的阶层的时候无非也就是在谈论这些东西。
收益:包括了显性收益和硬性收益。显性的包括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等,隐性的就包括了各种隐性福利、工作环境、灰色收入。显性收益我们勉强可以通过统计局数据得以查阅,隐性收益显然是无法得知的,并且随着社会阶层的提高,隐性收益的占比或许比显性收益还要更大,所以这部分更加不可量化。
成本:主要是我们为了获取上述收益需要付出的东西。首先就是工作时间,同样的收入,996显然就远比40小时工作制的性价比差,然而没有一个公司的员工加班时间是被明确统计上报的,毕竟福报厂的员工都热爱工作,996属于“自愿”加班,甚至连企业都“无法”准确统计员工加班时间。其次就是通勤成本,有人下楼走两步就上班,有人的通勤时间甚至跟上班时间差不多,如何衡量?最后就是假期长短,我把它算到成本里面,因为假期越多说明你付出的时间成本越少。在这方面显然教师具有很大优势,除了法定假、年休假、还有寒暑假。
稀缺程度:菊厂、鹅厂、福报厂虽然收入不低,但因为员工动辄十几万,因此从稀缺性上说似乎就比同等收入水平的演员、投行顾问、金融民工要差很多,毕竟B格不够,而B格甚至是衡量一个人阶层很重要的因素呢。
社会影响力:粗略对比一下,鹅厂CFO的年收入大约跟周杰伦在一个档次上,然而他们的社会影响力显然不能同日而语,毕竟大部分人连鹅厂CFO名字叫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他们的社会阶层显然也是周杰伦更高。然而这个社会影响力因素如何量化?
资源调动能力:略。
我们列了五个决定社会阶层的因素,除了显性的工资收入,大部分都很难量化,从而也就使得排序变得不可能,无法排序自然也就无法通过所谓的百分比来确定一个人的阶层,从而阶层晋升看起来更像一个伪命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价值判断应该是非常多元化的,绝对不是钱这一个标准所能概括。在东亚三国一个穷小子进入了顶级大学,极大概率上毕业后解决物质资源的稀缺应该是没问题的。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取得成功,那还要看你怎么去定义成功,而成功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判断。上面对种种资源的量化还只是站在个人的角度考虑,更重要的是不是还要考虑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拍一部票房上百亿的电影和带领100万人脱贫致富谁的贡献更大?全面考虑,我认为顶级大学给一个人最重要的教育是眼界的提高,让我们认识这个无限丰富的世界,摆脱资源和信息稀缺带来的“管窥”效应,避免被僵化的阶层和成功思维束缚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无视阶层说不定才是实现阶层晋升的最好手段,多读书多思考也许会给你带来比清北毕业证更大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