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57篇帖子。
(轉載知乎)一个穷小子在东亚三国中哪一个国家考上本国no.1大学(清北,东大,首尔大)本科后阶级晋升最容易?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7
作者:blueseaso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081487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内最容易。

用不着去论证高等教育普及率高的多的日韩,只需要看国家统计局2019年数据就行了。国内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就是top 5%,月收入2万元以上就是top 万分之五的群体。

月收入5000就不用拿清北来比较了,是个大学生工作两三年真不难实现,日韩的底子就不用想普通大学生也能轻易top 5%了。

月收入2万,还是不用拿清北作比较,大部分一线城市的211以上毕业生,工作十年都能达到,二三线城市里也有相当多的大国企或者大公司985毕业生干十年也可以做到。

下边是就这事展开深入分析文章的截图,来自财新app《月收入不足千元,这6亿人都在哪|观点精选 观点·聚焦 2020/6/3 10:30》: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8

Aoi Erika:


韩国的高等教育率普及的太厉害了,所以说考上首尔大虽然很难,但是对于真正的所谓阶级提升作用有限。

这里值得比较的是中国跟日本,中国你考上清北基本上能参加中央选调,最低也是从一个副处级开始,如果是像北京,上海这种大都会,副处级不是很起眼,但是要是小地方的话,一个副处还是很厉害的,而且不管是进入业界还是学术界,清北永远都是最厉害的那个招牌(除非某些学科在其他的学校是全国乃至全球第一),只不过在国内,除了清北之外,还有所谓华五不一定就说出来就比清北差。

日本的情况属于这样,虽然说有7个旧帝国大学名义上是同一level的,但是东京大学,和其他的六所帝国大学不是一个物种。国内top1有两个,清华北大,这两个基本上不分伯仲。但是日本不一样,虽然说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经常并列,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东京大学的认可度上,是超过京都大学的(学术界除外,特别是数学界)。

在日本想步入政坛,基本上都是东京大学出身,东京大学一个校的人数就比其他所有的学校加起来要多,排名第二的是京都大学,不过也是难以望东京大学项背的。

所以本质上,在日本考上东京大学,几乎等同于跨越阶层,当然了,芥川龙之介那种属于特例。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8

月溪川的朦胧诗:


其实国内跃升阶级是最容易的。

但国内低的阶级实在太低,以至于跃升了好几个阶级以后生活状况还是不太行。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8

箴言书:


东大,其他学校就是纯粹的名校,东京大学是伪装成大学的国子监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8

第一,本科首选清北王牌专业,本科是专业的基础教育,中国的公立高等教育是全世界中性价比很高的教育。专业比学校重要。

第二,医学类专业,全世界都是限制招收外国人的,不论是美国日本英国,都是学生本人学霸+学费昂贵(对家长有要求),所以读国外医学类专业要考虑父母的支付能力,就算是为第三世界培养红色医生的古巴,读完本科,也需要50∽60万人民币+7年(西语1年+临床医学5年+见习1年)。除非能申请到全额奖学金。



作者:茄子炒豆角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233432154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9

论程度显然是清北,因为中国的穷人太多,阶层分化很大,穷小子的起点低,比较容易跨越很多个阶层。

但是论绝对生活质量那就是日韩了。拿买房来说,东京房价是北上深的一半,毕业起薪6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0万元,清北毕业20w+,清北买房难度是东大的四倍。

以身边的例子来看,也是如此,清北毕业留在北京各大央企或互联网公司,仅靠自己的收入(忽略婚姻等机遇)在四十岁以后才可能勉强奋斗到有车有房的程度,而且普遍996, 工作压力很大。



作者:一季斑驳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1318013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8:59

作者:Nihil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2612492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一个问题是各国企业对顶尖名校的毕业生的态度。韩国的财阀尤其注重学生是否名校出身,要有S.K.Y(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的出身才能进入这些大公司,但SKY毕业后不一定就能进财阀。清华北大毕业生一般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但清华北大的本科生毕业后大部分都会深造),但在中国,难以看到有企业非清华北大不收的,尤其是现在有大量留学生回流。事实上我工作过的一间期货公司中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硕士就和其他二流大学的毕业生一起工作,在公司的机会不见得更好。日本东京大学的法学毕业生在政界占统治地位,其他大学的毕业生很难挤进去(听说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在中国官场也是一路绿灯)。

另一个问题是专业问题。这可能差异很大(但其实谈论本科专业没什么意义,清华北大的本科毕业生大部分都会读硕士或出国)。近年北京大学的最高分的本科专业应是元培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其他专业的也可能想读一个国家发展研究院的经济学双学位)。甚至清华大学高分学生也有选择国际金融班而非理工类的。清华北大学生本科毕业后大部分都会深造,人文学科的本科生若不走学术道路,可能会去读一个经济管理或法学的硕士;是甚至理工生也会去读经济管理的,但其实理工类研究生毕业后到金融企业在各名校也是常见的。日本韩国的医学生经艰苦的学习和实习后取得的医师资格,应该是受人尊敬的。中国的医学生只读本科的话地位低下,即使几经辛苦拿了医学博士由于体制问题也未必有很好的工资收入(灰色收入奖金另说),更不见得受人尊敬。日本很多公司是不看重学生专业的,他们把一批应届毕业生招进企业中再去培训,专业与工作可以是不相关的,再论资排辈地晋升。在中国,名校的人文学科博士生若不留校,找工作一般也能找到(甚至老师也会给研究生介绍工作),但韩国的人文学科(如历史学)的博士,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去给高考生作名牌大学入学试的辅导。

最后说到阶层问题。阶层只有在一个体系中才有意义,如韩国SKY与财阀员工的出身让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在中国的企业中,清华北大的出身并不会让你获得这样的地位,在应聘中比留学回来的学生有一点优势,但进入公司后还是看能力。在日本的企业讲求论资排辈、年功序列,同一所企业中有能力的人只是晋升得快一些(但随着终身雇佣制的打破,日后可能会出现改变)。谈论韩国的人均收入怎样高过中国是没意义的(其实我怀疑中韩收入数据经购买力调整后是否仍有那么大差距)。日本的农村生活水平当然高过中国的农村,但日本农村的年轻人还是大量流入城市打工;虽然日本的劳动派遣工的待遇很差,但也是相对而言,日本现在有不少人自认为是“穷忙”族的,其实正是自己和其他人比较的结果。正如有人说法国只有两个地方,巴黎和外省;在日本除东京、大版几个大城市外,其余地方都被视为乡下;在韩国首尔首都圈也明显高其他地方一等;但中国的北上广深不见得有这样的地位。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9:00

作者:不动如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271484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定义什么叫“阶级晋升”。

我们首先观察到一个成年人所从事的职业有差异,假设一个人的阶层主要由他的职业确定,起码要从这几个属性考察其对阶层定位的影响:收益、成本、稀缺程度、社会影响力、资源调动能力,当我们在讨论一个人的阶层的时候无非也就是在谈论这些东西。

收益:包括了显性收益和硬性收益。显性的包括工资奖金投资收益等,隐性的就包括了各种隐性福利、工作环境、灰色收入。显性收益我们勉强可以通过统计局数据得以查阅,隐性收益显然是无法得知的,并且随着社会阶层的提高,隐性收益的占比或许比显性收益还要更大,所以这部分更加不可量化。

成本:主要是我们为了获取上述收益需要付出的东西。首先就是工作时间,同样的收入,996显然就远比40小时工作制的性价比差,然而没有一个公司的员工加班时间是被明确统计上报的,毕竟福报厂的员工都热爱工作,996属于“自愿”加班,甚至连企业都“无法”准确统计员工加班时间。其次就是通勤成本,有人下楼走两步就上班,有人的通勤时间甚至跟上班时间差不多,如何衡量?最后就是假期长短,我把它算到成本里面,因为假期越多说明你付出的时间成本越少。在这方面显然教师具有很大优势,除了法定假、年休假、还有寒暑假。

稀缺程度:菊厂、鹅厂、福报厂虽然收入不低,但因为员工动辄十几万,因此从稀缺性上说似乎就比同等收入水平的演员、投行顾问、金融民工要差很多,毕竟B格不够,而B格甚至是衡量一个人阶层很重要的因素呢。

社会影响力:粗略对比一下,鹅厂CFO的年收入大约跟周杰伦在一个档次上,然而他们的社会影响力显然不能同日而语,毕竟大部分人连鹅厂CFO名字叫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他们的社会阶层显然也是周杰伦更高。然而这个社会影响力因素如何量化?

资源调动能力:略。

我们列了五个决定社会阶层的因素,除了显性的工资收入,大部分都很难量化,从而也就使得排序变得不可能,无法排序自然也就无法通过所谓的百分比来确定一个人的阶层,从而阶层晋升看起来更像一个伪命题。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一个健康的社会,价值判断应该是非常多元化的,绝对不是钱这一个标准所能概括。在东亚三国一个穷小子进入了顶级大学,极大概率上毕业后解决物质资源的稀缺应该是没问题的。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取得成功,那还要看你怎么去定义成功,而成功实际上是一个价值判断。上面对种种资源的量化还只是站在个人的角度考虑,更重要的是不是还要考虑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拍一部票房上百亿的电影和带领100万人脱贫致富谁的贡献更大?全面考虑,我认为顶级大学给一个人最重要的教育是眼界的提高,让我们认识这个无限丰富的世界,摆脱资源和信息稀缺带来的“管窥”效应,避免被僵化的阶层和成功思维束缚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无视阶层说不定才是实现阶层晋升的最好手段,多读书多思考也许会给你带来比清北毕业证更大的惊喜。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9:00

首尔医毕业男孩,长得不丑的话,按照现在韩国社会的结婚市场情况,找个略有实力的人家女儿结婚还算不难的,然后自己出来执业开医院,生活就很舒服了,不需要像CS/金融那样“上进”。

清北的CS/金融的话,应该还是要靠自身努力和机缘的,仅仅是找到略有实力的结婚对象,是无法轻松的过剩下的日子的,还是要奋斗一段时间,除非找到非常有实力的家庭。

东大理三不是很清楚,请大家补充。



作者:高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4123211/answer/151166426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5-4-22 19:00

还是不注名好:


考上清北和考上东京大学、首尔大学的难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毕竟录取人数和总人口的比例摆在那里。

baseline比例不一样,那自然最后的阶级晋升也不一样。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