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青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225391/answer/186963656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日語教材PK優缺點
不管你學日語的目的是娛樂還是考級還是留學,初級階段一定要用一套系統的教材來打牢基礎!
目前主流教材有4種:
《新標準日語本》vs《大家的日語》
《新編日語》vs《綜合日語》
每種教材都有優缺點,學習者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或依照日語培訓班老師的推薦,選擇一套教材。

教材選擇的關鍵就是下面這5點:
內容編排、單詞表、
語法體系、課文、課後練習

1、內容編排

教材內容是「場景式」還是「主題式」?
場景式:顧名思義,將生活中的各個可能的場景具體化,課文多為對話類。
主題式:以關鍵話題為中心,展開敘述或說明,課文多為小、中、長的文章。
學了一定時間後,「主題式」的學習者很輕鬆就能適應各種「場景」,但「場景式」卻需要對「主題式」的內容從頭學起。
因此:
「場景式」很適合追求日常交流的學習者,易上手,
「主題式」很適合對語言應用要求更高的學習者,上手略難,但實用價值更高。

2、單詞表

首先要看單詞表裡的單詞是不是會在課文里全部出現。有的教材會補充一些單詞,但不在課文里出現。這不僅加重初學者的記憶負擔,更會因為語境(課文)的缺失造成記憶不牢固。
此外要留心看看,單詞表的順序是不是單詞在課文中出現的順序,否則學習者會在不斷地查詢與對照中逐漸消磨掉學習日語的熱情。
最後是音調的標註和單詞朗讀音頻。有的教材會非常坑爹地不標出單詞的音調!!這種教材盡量遠離!!單詞朗讀音頻一定要有,不然沒法模仿發音。

3、語法體系

第一步看術語解釋是否簡潔明了。可惜的是,大部分的教材都只把術語直接扔給你,但不做任何解釋。比如「五段動詞
」的「五」從哪來的?「(上)一段動詞」又是誰的上一段?如果你不幸已經入手這種教材,建議迅速去百度,把概念搞懂再繼續學,不然會越學越暈。
第二步看術語體系架構是否清晰。主要就是前後語法術語使用固定,而不是前一套後一套的。比如使用了「二類形容詞
」就堅持用下去,而不是後面又換成了「形容動詞(雖然它們都是同一個東西)」。初學者最怕這類不必要的混淆。
第三步看語法講解是否說人話。也很遺憾,國內目前的日語教材的最大共性就是「不講人話」。本來一句話10個字之內可以講清楚的概念,教材一定會擴展成N個長句,N種現象,N個例子再加上N個例外。所以這一塊,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找一個「講人話」的老師學,他會幫你把語法還原到最簡單的本質,輕鬆理解。
4、課文
課文長度——某些不友好的教材會在前10課就放出200詞以上的短文以示編者水平牛逼。想想200詞並且生詞至少有100個的課文是多麼可怕。遠離……遠離……
是否課文朗讀音頻——是的,還真有教材不附這玩意的。我以前買的老版標日就是只有單詞朗讀音頻,不過,現在的最新版標日已經附了。教材盡量買最新版的。
5、課後練習
有沒有參考答案——沒答案做個球……關於課後練習,尤其是教材的課後練習,如果沒有參考答案,或者有參考答案但解說讓人看了等於沒看,建議只做「翻譯」和「看圖說話/作文」兩種題。
選擇教材的標準就解析到此,相信大家已經對選擇教材的標準已經有深刻的認識。
下面將專門解析目前4種主流教材的優缺點。
《新標準日語本》

內容編排:場景式
單詞表:按「名、動、形、副、短句」排列,在課文中遇到生詞要查詢時會很難找;許多詞不在課文而是在練習中出現,首次使用缺少正確的語境;單元末的詞語之源比較雞肋,實用性不高;音調是拆線標註法,與普遍流行的數字標註法不同,更直觀,也容易導致看不懂數字標註法
語法體系:簡潔明了,詞性分類邏輯性好,語法講解通俗易懂。
課文:分塊清晰,對話文為主,長度短;老版本沒有附課文朗讀音頻,買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是不是有課文朗讀音頻的最新版。
課後練習:大部分是替換練習,翻譯類比較少,也沒有參考答案,有待輔導班老師補充相關的課堂練習。
《新編日語》

內容編排:主題(前文)+場景(會話文)+主題(讀解文),其中會話文以前文為背景。主題豐富,適合想全面學習的日語學習者。
單詞表:所有單詞均在課文中出現,且按照在課文中出現的順序出現,查詢方便;音調是數字標註法,需要預先學習才能看懂。
語法體系:傳統日語語法體系,繁瑣難懂且解說嚴重不講人話,自學慎用。
課文:主題式課文長度適中,場景式課文長度超標,課文朗讀音頻配齊
課後練習:練習多樣化,但沒參考答案,翻譯和看圖說話/作文可做
《綜合日語教程》

內容編排:從前往後翻,橫寫式的排版,更符合中國人的閱讀習慣(跟新編相比)場景式,側重口語,內容較新。
單詞表:全部在課文中出現,按課文順序排列,數字式音調標註,課文中間補充的單詞因為缺少語境很難記牢。
語法體系:語法解釋很詳細,所以一般學《綜日》教材的專業同學,內容也很生動有趣,課文背下來可以當寫作範文,對話背下來就可以用在日常生活里。結合中國人學習日語的特點,歸納總結出了一套更加實用、更加科學的語法系統。實踐證明,它是比較容易為學習者所接受的。
課文:對話為主,長度適中;基礎練習與語法條目對應,會話練習的語境更加清晰,使其更具實用性。另外,根據學習的需要豐富了拓展練習,增加了一些供開展課堂活動使用的素材
課後練習:除了翻譯可做,別的沒什麼價值;精華在單元末的總括練習,與日語等級考試題型掛鉤,而且最重要的是:書末有參考答案啊!參考答案啊!參考答案啊!
《大家的日語》

內容編排:場景式;學生用書全程無中文,嘿嘿,爽吧
單詞表:學生用書連單詞表都沒有,全在「學習輔導用書」里,坑貨;按詞性排序,查詢難,數字式。音調標註(有的標有的不標,很任性),而且貌似大部分的單詞的詞性也是不標的,呵呵……補充的單詞沒語境你懂的……
語法體系:與標日語法術語相同,但弱化了系統的語法講解,偏向對話的語法很多,比較不講人話
課文:對話文,長度短,適合上手
課後練習:大量替換練習(沒*用……),差評
關於《大家的日語》這套教材,鑒於網上不負責任的推薦太多,不得不多說幾句。
此書故意把大量內容拆解後分別放在兩本書里,有嚴重圈錢嫌疑(不至於學習用書里單詞表都不能留吧?);
單詞表不標詞性也是相當任性,而且音調還有時標有時不標……語法存在感太弱,容易越學越蒙;課後練習太水,強行要說的優點只剩附了參考答案這一項。
總結
至於網上的推薦,多為「這套教材偏口語,句子拿來就能用」和「外教都用這套教材」,句子能直接在口語上拿來用的教材太多了,
直接去日本人的聊天寫或日劇里隨便抽幾句都比教材上的內容要實用,但沒有清晰的語法作基礎,永遠不能自如地表達。
外教喜歡用這套教材,我私以為是因為編排的漏洞太大,正好可以用外教來填補。所以自學慎重,嚴重不推薦!
日語初學者最好將上述幾套主流教材高效搭配起來使用,比方說
標日初級+新編日語
要點:標日初級入門基本語法和單詞,剩下的交給另外一本教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