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昔漣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5257685351/answer/188540076688326727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華萊士「噴射戰士」之謎:低價快餐的盡頭,是廁所嗎?
新京報臥底華萊士兩家門店,曝光全員假健康證、過期食材「循環永動」的操作,讓網友自嘲多年的「吃完噴射6小時」終於找到了科學依據。 當食品安全淪為段子,究竟是消費者苦中作樂,還是監管形同虛設?
一、「噴射套餐」工業鏈:從食材到廁所的「閉環管理」
過期食材的「時空穿梭術」
記者暗訪發現,鄭州某門店將當天未用完的雞肉、漢堡胚貼上「已廢棄」標籤後藏進冰櫃,次日修改效期標籤重新使用。 店員透露:「過期3天的照用,老闆說吃不死人就沒事。」 安徽門店甚至將掉地上的炸雞撿回油鍋,美其名曰「高溫消毒」。
健康證黑色產業鏈:9.9元包郵的「人體免疫屏障」
鄭州門店全員健康證均由中介偽造,中介聲稱「全行業都這麼干,監管部門從不現場查人」。在拼多多搜索「健康證P圖」,5元就能定製帶二維碼的假證, 網友辣評:「華萊士的免疫系統比我家貓還脆弱。」
「噴射經濟學」的成本賬
華萊士全國2萬家門店中90%為加盟店,總部對加盟商每塊雞米花抽成0.15元,但過期食材造成的食安投訴罰款僅500-2000元/次。 餐飲分析師算賬:「與其每天報廢30斤雞肉虧450元,不如賭消費者拉完肚子不報警。」
二、食安問題「梗化」:當維權無力遭遇互聯網解構
「廁所社交貨幣」的誕生邏輯
微博#華萊士噴射戰士#話題閱讀量超8億,B站相關鬼畜視頻播放量破千萬。年輕人用「吃完華萊士,馬桶坐穿」自嘲,本質是對維權成本高企的無奈消解。 社會學教授點評:「噴射梗是Z世代對資本霸凌的賽博豎中指。」
監管真空下的「魔幻現實主義」
涉事門店所在轄區市監局回應:「已督促企業整改。」但華萊士近5年因食安問題被處罰超120次,2023年合肥某門店更創下「上午整改下午接着用發霉麵粉」的魔幻紀錄。 網友怒斥:「整改通知書是免死金牌吧?」
「劣幣驅逐良幣」的行業詛咒
華萊士憑藉「10元3個漢堡」的極致低價,年營收超70億元。但在其示範效應下,蜜雪冰城被曝用爛水果、楊國福回收地溝油。 餐飲老闆哭訴:「老老實實用新鮮食材的店,三個月就被價格戰干倒閉。」
三、從華萊士到「滑萊士」:食安破防的終極三問
加盟模式是原罪嗎?
華萊士加盟費僅3萬元,但要求每日進貨額不低於4000元,逼得店主「不過期不盈利」。對比麥當勞對過期食材的「分鐘級報廢」制度, 業內人士坦言:「華萊士賺的就是黑心錢。」
9.9元套餐到底該不該存在?
中國仍有6億人月收入低於1000元,低價快餐本是民生工程。但華萊士將成本壓到極限:雞肉採購價4元/斤(市場均價6.5元),食用油7天一換(標準應3天一換)。 營養學家警告:「這不是快餐,是慢性毒藥。」
《食品安全法》為何成了棉花拳?
現行法律對使用過期食材最高罰款10萬元,但華萊士2023年淨利潤達5.8億元。 法學專家建議:「應按銷售額比例罰款,讓違法者傾家蕩產。」
四、自救指南:如何科學吃垮華萊士?
「噴射指數」風險評估模型
門店評分低於4.3分:50%機率觸發噴射
下午3點後購買:過期食材復用高峰期
穿拖鞋進店:店員誤以為你是「噴射老兵」會主動換油
高階玩家反套路攻略
要求查看健康證原件(店員可能當場跑路)
自帶甲醛檢測儀測炸雞(某些門店用福爾馬林保鮮)
開發票時備註「噴射憑證」(方便集體訴訟)
終極奧義:用魔法打敗魔法
在門店循環播放《噴射戰士》遊戲BGM,讓店員產生「不換油就通關失敗」的PTSD。
結語:
華萊士的「廁所經濟學」,暴露的不僅是快餐業的墮落,更是整個社會在「要便宜還是要命」選擇題前的集體迷茫。當有一天,年輕人連玩梗的力氣都沒有了,或許才是真正的至暗時刻。
畢竟,我們能吃垮華萊士的,不該是自己的腸胃,而是用腳投票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