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56472/answer/189428475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終於從助教上岸准教授了,熬了四年三個月。
跟助教時期不同的是,學校免費提供的研究和辦公面積翻倍了(140平方),目前也沒用滿。招大學院生沒有限制了。
之後估計就是要正式帶博士學生了。
能參加全校的教授會,不過基本也輪不到本人發言。
工資漲了些許,比預期的少,可能得等半年之後績效評價結果再漲一點。比起國內同行,也是偏少的。
總之,希望早點升教授吧。
—————————————-
過幾年上了准教授,教授再來更新這個答案。目前我們學校助教只能上實驗課,能帶碩士和本科生,不能帶博士,跟教授,准教授都不太一樣。
很多學校的助教連本科生都不能帶,不少答案不具備代表性。
首先,大部分日本大學都有講座。一個講座通常就是個一個研究室,講座教授就是美國大學才說的PI,然後講座裡面大機率還有一個準教授和一個助教。也有些不同的例子,比如我們學校一個講座是一個專業,這樣無論是教授,准教授還是助教都是單獨一個研究室,每個人都是PI。還有一種就是助教必須分到一個研究室然後由准教授或者教授來管理的方式。
所以在日本當教授基本都差不多的,但准教授,助教的體驗其實每個學校都不太一樣。至少我能招碩士,雖然今年才招了第一個碩士。還有自己的辦公室和研究室。我現在的辦公室是28平方,還有42平方獨佔的研究室。一般來說地方國立大學老師的工作環境都很寬敞,而東京的大學老師都比較擠一點。大部分朋友在助教階段都是共用研究室,單獨辦公室。獨立研究室的比較少見。
如果是准教授的話,單位會給100平方米的獨立空間,教授會更多一點。
另外就是上課,國公立大學的助教課都不多,主力都是准教授和教授來上課。我目前還只能上上實驗課,工作量不大。大部分時間就自己做做研究寫論文,指導下本科生的畢業設計之類的。
系裡面每年會給80到90萬日元的研究經費,不算多,但基本夠花。然後就是自己的科研費以及別的一些項目,一年有200萬日元給研究室用。因為不用給學生髮工資,也不用給學校研究室的任何費用。用啟動經費買完電腦之後,每年還可以出去開開會什麼的。
對了,助教工資挺低的,沒有博士畢業去公司上班給得多。准教授的收入在地方還是可以的,但也沒有港區平均工資高。教授最舒坦的就是工資給得多,但年紀也上去了。總之,在日本當大學老師特別是國公立大學的老師沒什麼錢就是了。
最近幾年貌似比之前要開放很多了,外國人教員越來越多,所以在日本留學讀Ph.D然後找教職也沒有以前那麼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