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13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部分同學傾向土博+國外博後而不是直接國外讀博?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48

作者:不成村落夕陽邊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347291922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因為一個時代已經結束了,我經常在知乎上說這句話

作為一個使用貼吧知乎微博等簡中APP超過十年以上的用戶,我可以說這些年我發現大部分中國人身上普遍有着一種特質,那就是喜歡往自己的臉上貼金

這個話題是關於教職和學歷的,那我就直接說清楚,很多人憑什麼覺得其他國家給你簽證,外國機構給你發offer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你誰啊?這麼多年我天天看網上有些985211在這吹的沸反盈天,搞得好像你是什麼獨一無二的天選玩意一樣。有些人天天在這玩劣質鄙視鏈,什麼這學校野雞,那個學校水碩,什麼那個生源三本集中營,那個排名不行,什麼這地方土那地方村,天天在這叫,搞得好像你是什麼稀奇一樣

我從語言能力,connection (network),高等教育認可度,去風險脫鉤等幾個方面來說這事情

首先是語言能力,有些人是不是真覺得中國學生的語言能力很強啊?我說個非常不客氣的國內一大堆學校一大堆人讀研連個六級都勉勉強強甚至沒過,憑什麼你覺得你有資格隨隨便便申請就能去美國讀博?這還是從小學到大的英語,換成法語德語你有幾個人很熟練的?還有,你不要以為讀博就只有你中國學生去讀,這個星球上有一個國家叫印度(出國讀書的印度學生,有一個算一個別人都是實打實的說的寫的都是英語,有些簡中網友總喜歡在這說什麼咖喱味,殊不知論交流能力,多少中國留學生遠不如印度學生風評好),有一個國家叫巴基斯坦,還有國家叫伊朗南非尼日利亞印尼越南等等等。不要看到海外一些實驗室或者大組裡面人員的名字是漢語拼音你就覺得很隨意就能去,這些人要麼很早就去當地讀本科(有些甚至高中就過去了)或者讀碩士升上去讀博,要麼很多壓根就不是中國人(現在是2024年,你需要了解一下很多大陸移民華人是有後代子女的,這還沒說台灣馬來西亞等因素)。北歐德國很多崗位博士一發出去全世界搶瘋了,你沒有一點過硬的本事跟能力,誰要你啊?這些發達國家讀博讀博後是算工作的,發的錢並不少!不要以為一份優質的工作(對比相當多的國家,崗位博士給的錢並不少)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很多人想當然的覺得好像中國人發論文很厲害,國外就搶着要你,先不說普通學生哪來的自信有這種錯覺?國外學校招生別人也是有優先級的,本國優先,歐盟優先,綠卡優先等等,上面我也說過中國人在本國讀過碩士讀過博士別人也比你土博土碩優先,大部分人都不是什麼百里挑一的天縱奇才,所以說很多時候達到底線要求就差不多,在這種情況下,當然是更熟悉更了解的學生別人更願意要。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48

我以前選擇出國,就是為了去大牛組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科研的,那時候自以為自己前途一片光明。

自從國內鼓吹「破四唯」後,我發現有土博+海外華人博後,一共一篇頂刊+幾篇小文章,也能拿海優,

而身邊很多海外博+博後,七八篇頂刊,還在苦苦等待海優回國,我開始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了。



作者:恣意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1054074732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49

生鏽的鐵鍋:


土博只有在 超級卷王 or 超級關係戶,這兩種條件加持下,在國內的學術賽道上,可能相對美博有一定的比較優勢。

剩下都是扯淡。

超級卷王放哪都是金子,反正我比不過。

超級關係戶就是院士/准院士的兒子。自己捫心自問自己夠不夠的上。反正普通傑青/二級教授(院士無望)的孩子們一般都在美國。院士/准院士的侄子這個關係一般也在美國。

每個人都有看問題的坐標系。我就比較有趣。我卡在中心點上。

在個人能力上暴打我的,就是超級卷王。美國top20和清北復交教職大門對你敞開。在關係戶上暴打我的,就是超級關係戶。留在國內足以稱王稱霸。

在個人能力上比我差的就是妥妥菜狗,希望儘早認清自己的能力,早點畢業上班。在關係戶上比我差的,就是純牛馬。建議不要覺得自己眼界高,有人脈關係。屬於yy。

我反正強985,靠自己能力申到藤校phd。自我感覺在項目里average水平。沒啥出息,準備畢業上班。至於關係戶,我爹強985/中科院京滬所 二級教授+行政領導。以我為標杆,自己尋思一下自己在哪個象限里。☺️底下這個圖是專門針對土博的。對美博不適用。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49

無論怎麼選,千萬不要默認自己也可以走這樣子的路線。(很難複製)


海博減少的一部分原因是一些崗位不一定開放給國人了。別說博士了,我申博後(企業的研究所)的時候都有因為沒有當地國籍直接拒的。有些國家可能還要卡你簽證。

就像一個答主說的,很多時候不要看到一些大組組員的名字,覺得好多國人,然後認為自己也行。我們組有4個國人,除了一個清華的博士,剩下的最晚也是碩士就出國了。我如果不是有個德碩背書,也不一定來得了現在的組。

捂臉。



作者:雨落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3472056427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50

dppx4869:



土博+國外博後是回國走科研道路的最優路徑,既有國內的背景資源,又有海外經歷。

但是很多人其實沒這麼仔細規划過,只是隨波逐流這麼選了,可能原因如下:

1. 本科畢業因為比較保守不敢出國,所以先在國內博。後來發現自己不喜歡國內生活或者想走海外人才引進,所以出國了。

2.本科畢業想出國但條件不夠出國。出國博需要儘早謀劃,同時還需要付出很大的金錢成本(考語言等),如果不是全獎長期的金錢成本也很高,阻擋了很多人。但是博後很多沒有語言成績要求,並且帶薪(雖然很低),所以經濟門檻低了很多。

3.風箏博後。本來就對出國沒興趣,但是導師想要培養和建立海外合作聯繫,所以要求出國博後。這種一般都會人才引進回國。

客觀來說,對於想要去工業界工作(國內外私企)或者海外學術界發展來說,海外博更好;對於想回國科研走各層次人才引進來說,國內有個大佬背書更重要。如果大佬有血緣關係,那麼直接海外博更好。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50

作者:年華似水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348193184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首先,這幾年國內的確湧現出不少大牛組,跟着這些大佬混,能混個土博稱號,再去國外博後的確曾經是條不錯的路。但你得知道,這條路已經不好走了。特別是2022年之後,全球學術環境和政策都變了,以前那種先國內博士後國外博後,簡直就像是過家家。現在想要從國內直接跳到國外博後的位子上,難度大得很,特別是美國,那可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闖得進去的。

再者,你得了解,現在的國內一流大學的研究組,雖說名頭響亮,但你進去了可能也就是給大佬的馬仔當馬仔。一個實驗室幾個博後,十幾二十個博士生擠破頭,大佬親傳弟子可能三年才收兩個,剩下的那些位置,說白了很多都是靠關係。你如果真有那麼硬的關係,還愁找不到工作?根本就不用走這條路。

還有就是,別聽別人說什麼「海外博後只是走過場」,這話現在聽起來簡直像是天方夜譚。你以為現在的海外博後是幾年前那種沒人要的廉價勞力?錯了,現在連海外的博後都成了香餑餑,美國因為各種政策調整,博後的工資都上去了,可供選擇的坑位自然就少了許多。而且,別忘了,現在國內的資金政策也緊了,不是你想出去就能出去的。那些靠自費、靠中國獎學金委員會(CSC)資助的路子,早就不靈通了。

說到底,土博加國外博後這條路,現在基本上是走不通了。你要是真有本事,能在國內頂着各種不利條件,還能申請到美國正規的、簽合同發工資的博後,那你實力就真的不一般。這種情況下,土博加國外博後的策略可能還有用。但大部分情況下,這都是走不通的。

最後,你要清楚,國內的學術圈雖然有各種問題,但並不是完全沒有出路。有能力的人,發表好的,即便是在國內,也能找到發展的空間。別老想着通過什麼捷徑、套路來實現夢想,學術界這地方,還是得一步一個腳印,努力卷那paper。老實說,那些想靠投機取巧混上去的,最後大多數都是要栽跟頭的。真正想要在學術界混出頭的,那就是老老實實做研究,做實驗,發表文章,這才是硬道理。

我們再來細說一下為啥有些人還是傾向於先在國內拿個博士學位,再想辦法去國外做博後。你得知道,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安全感。國內的學位系統相對成熟,規則明確,你按部就班,努力干,基本上能拿到學位。而直接去國外,面對的是全新的教育體系和文化環境,不是每個人都能馬上適應的。

此外,國內的導師和學術圈雖然複雜,但也有好的一面。如果你能進入一個有實力的研究組,雖然你可能大部分時間是在給更高級別的研究人員做輔助工作,但你也能學到東西,積累經驗。這段經驗,對於以後去國外深造或者工作是有幫助的。

但是,你得清楚,這一切的前提是你能進入一個好的研究組,能真正學到東西,而不是僅僅作為勞動力被消耗。這就需要在選擇導師和研究方向時,你得有足夠的信息和判斷力,這也是為什麼信息檢索能力特別重要的原因。如果你在這方面能力不行,可能連國內的好組都挑不出來,更不用說後面的國際競爭了。

至於為什麼現在土博加國外博後不那麼行得通了,主要是國際形勢和政策的變化。美國的博後市場不再是幾年前那樣,有大量的空缺等人填。而且,美國和其他國家對於簽證和工作許可的政策越來越嚴,這直接影響到了國內博士生的海外機會。

最後,要說的是,不管你是選擇土博還是直接國外博士,最關鍵的是看你自己的目標和計劃。如果你的最終目標是在國際上有所建樹,那麼提前做好準備,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和專業技能,了解國際學術界的最新動態和要求,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如果你選擇了國內博士,那就要利用好這段時間,真正提升自己,不僅是為了拿到學位,更是為了未來能在更大的舞台上有所作為。

學術路上的每一步都不容易,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重要的是你要有清晰的目標,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局限,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而一味地追求所謂的「海優」而忽略了自身的發展和學術積累,到頭來可能一事無成。記住,不管在哪裡,實力才是你最好的通行證。

年華似水

116 次諮詢

5.0

51331 次贊同

去諮詢


1、點贊,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文章(收藏不點贊,都是耍流氓)

2、關注@年華似水,讓我們成為長期關係

3、祝你一帆風順,餘生再無波瀾。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50

長期看脫鉤斷鏈是必然。

敏感學校敏感專業的基本去不了五眼聯盟讀博,能去讀博的畢業了大部分又回不來。回不來的原因可見饒毅的最新文章和網上鋪天蓋地的U型鎖。

就業壓力大,那就繼續讀書,國內碩博大擴招,此漲彼消。

現在本碩博都是清華的,想進一個差不多的211大都很困難。

社會上太多互道SB的場景。各得其所,都有光明的未來。



作者:憨憨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346362133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50

啦啦嘟嘟嘟啦啦嘟:


土博在國內有靠山(導師),

海歸博士靠誰?

所以只能給院士傑青的大弟子們當小老闆。

當然如果自己親爹就是院士的,

那海外讀博完全沒問題。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51

長亭外:


因為信息不對稱,好多人想着國內讀博再出來鍍鍍金,實際上國內博士很難來歐美的。這兩年我們組招的唯一一個土博也是華五發了五篇AM檔次一作的小卷王。不過從我之前找博後的經歷看香港博後offer還是容易很多的,目前還算海外經歷。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51

啦啦啦:


真實的世界是,部分同學已經傍上國內院士至少是長江傑青的大腿了,然後去海外博後就是鍍個金.....對於普通人的普通組,你看看是海外好還是國內好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