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13篇帖子。
(轉載知乎)为什么部分同学倾向土博+国外博后而不是直接国外读博?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48

作者:不成村落夕陽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347291922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我经常在知乎上说这句话

作为一个使用贴吧知乎微博等简中APP超过十年以上的用户,我可以说这些年我发现大部分中国人身上普遍有着一种特质,那就是喜欢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这个话题是关于教职和学历的,那我就直接说清楚,很多人凭什么觉得其他国家给你签证,外国机构给你发offer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你谁啊?这么多年我天天看网上有些985211在这吹的沸反盈天,搞得好像你是什么独一无二的天选玩意一样。有些人天天在这玩劣质鄙视链,什么这学校野鸡,那个学校水硕,什么那个生源三本集中营,那个排名不行,什么这地方土那地方村,天天在这叫,搞得好像你是什么稀奇一样

我从语言能力,connection (network),高等教育认可度,去风险脱钩等几个方面来说这事情

首先是语言能力,有些人是不是真觉得中国学生的语言能力很强啊?我说个非常不客气的国内一大堆学校一大堆人读研连个六级都勉勉强强甚至没过,凭什么你觉得你有资格随随便便申请就能去美国读博?这还是从小学到大的英语,换成法语德语你有几个人很熟练的?还有,你不要以为读博就只有你中国学生去读,这个星球上有一个国家叫印度(出国读书的印度学生,有一个算一个别人都是实打实的说的写的都是英语,有些简中网友总喜欢在这说什么咖喱味,殊不知论交流能力,多少中国留学生远不如印度学生风评好),有一个国家叫巴基斯坦,还有国家叫伊朗南非尼日利亚印尼越南等等等。不要看到海外一些实验室或者大组里面人员的名字是汉语拼音你就觉得很随意就能去,这些人要么很早就去当地读本科(有些甚至高中就过去了)或者读硕士升上去读博,要么很多压根就不是中国人(现在是2024年,你需要了解一下很多大陆移民华人是有后代子女的,这还没说台湾马来西亚等因素)。北欧德国很多岗位博士一发出去全世界抢疯了,你没有一点过硬的本事跟能力,谁要你啊?这些发达国家读博读博后是算工作的,发的钱并不少!不要以为一份优质的工作(对比相当多的国家,岗位博士给的钱并不少)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很多人想当然的觉得好像中国人发论文很厉害,国外就抢着要你,先不说普通学生哪来的自信有这种错觉?国外学校招生别人也是有优先级的,本国优先,欧盟优先,绿卡优先等等,上面我也说过中国人在本国读过硕士读过博士别人也比你土博土硕优先,大部分人都不是什么百里挑一的天纵奇才,所以说很多时候达到底线要求就差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更熟悉更了解的学生别人更愿意要。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48

我以前选择出国,就是为了去大牛组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科研的,那时候自以为自己前途一片光明。

自从国内鼓吹“破四唯”后,我发现有土博+海外华人博后,一共一篇顶刊+几篇小文章,也能拿海优,

而身边很多海外博+博后,七八篇顶刊,还在苦苦等待海优回国,我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了。



作者:恣意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1054074732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49

生锈的铁锅:


土博只有在 超级卷王 or 超级关系户,这两种条件加持下,在国内的学术赛道上,可能相对美博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剩下都是扯淡。

超级卷王放哪都是金子,反正我比不过。

超级关系户就是院士/准院士的儿子。自己扪心自问自己够不够的上。反正普通杰青/二级教授(院士无望)的孩子们一般都在美国。院士/准院士的侄子这个关系一般也在美国。

每个人都有看问题的坐标系。我就比较有趣。我卡在中心点上。

在个人能力上暴打我的,就是超级卷王。美国top20和清北复交教职大门对你敞开。在关系户上暴打我的,就是超级关系户。留在国内足以称王称霸。

在个人能力上比我差的就是妥妥菜狗,希望尽早认清自己的能力,早点毕业上班。在关系户上比我差的,就是纯牛马。建议不要觉得自己眼界高,有人脉关系。属于yy。

我反正强985,靠自己能力申到藤校phd。自我感觉在项目里average水平。没啥出息,准备毕业上班。至于关系户,我爹强985/中科院京沪所 二级教授+行政领导。以我为标杆,自己寻思一下自己在哪个象限里。☺️底下这个图是专门针对土博的。对美博不适用。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49

无论怎么选,千万不要默认自己也可以走这样子的路线。(很难复制)


海博减少的一部分原因是一些岗位不一定开放给国人了。别说博士了,我申博后(企业的研究所)的时候都有因为没有当地国籍直接拒的。有些国家可能还要卡你签证。

就像一个答主说的,很多时候不要看到一些大组组员的名字,觉得好多国人,然后认为自己也行。我们组有4个国人,除了一个清华的博士,剩下的最晚也是硕士就出国了。我如果不是有个德硕背书,也不一定来得了现在的组。

捂脸。



作者:雨落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347205642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50

dppx4869:



土博+国外博后是回国走科研道路的最优路径,既有国内的背景资源,又有海外经历。

但是很多人其实没这么仔细规划过,只是随波逐流这么选了,可能原因如下:

1. 本科毕业因为比较保守不敢出国,所以先在国内博。后来发现自己不喜欢国内生活或者想走海外人才引进,所以出国了。

2.本科毕业想出国但条件不够出国。出国博需要尽早谋划,同时还需要付出很大的金钱成本(考语言等),如果不是全奖长期的金钱成本也很高,阻挡了很多人。但是博后很多没有语言成绩要求,并且带薪(虽然很低),所以经济门槛低了很多。

3.风筝博后。本来就对出国没兴趣,但是导师想要培养和建立海外合作联系,所以要求出国博后。这种一般都会人才引进回国。

客观来说,对于想要去工业界工作(国内外私企)或者海外学术界发展来说,海外博更好;对于想回国科研走各层次人才引进来说,国内有个大佬背书更重要。如果大佬有血缘关系,那么直接海外博更好。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50

作者:年华似水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348193184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首先,这几年国内的确涌现出不少大牛组,跟着这些大佬混,能混个土博称号,再去国外博后的确曾经是条不错的路。但你得知道,这条路已经不好走了。特别是2022年之后,全球学术环境和政策都变了,以前那种先国内博士后国外博后,简直就像是过家家。现在想要从国内直接跳到国外博后的位子上,难度大得很,特别是美国,那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闯得进去的。

再者,你得了解,现在的国内一流大学的研究组,虽说名头响亮,但你进去了可能也就是给大佬的马仔当马仔。一个实验室几个博后,十几二十个博士生挤破头,大佬亲传弟子可能三年才收两个,剩下的那些位置,说白了很多都是靠关系。你如果真有那么硬的关系,还愁找不到工作?根本就不用走这条路。

还有就是,别听别人说什么“海外博后只是走过场”,这话现在听起来简直像是天方夜谭。你以为现在的海外博后是几年前那种没人要的廉价劳力?错了,现在连海外的博后都成了香饽饽,美国因为各种政策调整,博后的工资都上去了,可供选择的坑位自然就少了许多。而且,别忘了,现在国内的资金政策也紧了,不是你想出去就能出去的。那些靠自费、靠中国奖学金委员会(CSC)资助的路子,早就不灵通了。

说到底,土博加国外博后这条路,现在基本上是走不通了。你要是真有本事,能在国内顶着各种不利条件,还能申请到美国正规的、签合同发工资的博后,那你实力就真的不一般。这种情况下,土博加国外博后的策略可能还有用。但大部分情况下,这都是走不通的。

最后,你要清楚,国内的学术圈虽然有各种问题,但并不是完全没有出路。有能力的人,发表好的,即便是在国内,也能找到发展的空间。别老想着通过什么捷径、套路来实现梦想,学术界这地方,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卷那paper。老实说,那些想靠投机取巧混上去的,最后大多数都是要栽跟头的。真正想要在学术界混出头的,那就是老老实实做研究,做实验,发表文章,这才是硬道理。

我们再来细说一下为啥有些人还是倾向于先在国内拿个博士学位,再想办法去国外做博后。你得知道,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安全感。国内的学位系统相对成熟,规则明确,你按部就班,努力干,基本上能拿到学位。而直接去国外,面对的是全新的教育体系和文化环境,不是每个人都能马上适应的。

此外,国内的导师和学术圈虽然复杂,但也有好的一面。如果你能进入一个有实力的研究组,虽然你可能大部分时间是在给更高级别的研究人员做辅助工作,但你也能学到东西,积累经验。这段经验,对于以后去国外深造或者工作是有帮助的。

但是,你得清楚,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能进入一个好的研究组,能真正学到东西,而不是仅仅作为劳动力被消耗。这就需要在选择导师和研究方向时,你得有足够的信息和判断力,这也是为什么信息检索能力特别重要的原因。如果你在这方面能力不行,可能连国内的好组都挑不出来,更不用说后面的国际竞争了。

至于为什么现在土博加国外博后不那么行得通了,主要是国际形势和政策的变化。美国的博后市场不再是几年前那样,有大量的空缺等人填。而且,美国和其他国家对于签证和工作许可的政策越来越严,这直接影响到了国内博士生的海外机会。

最后,要说的是,不管你是选择土博还是直接国外博士,最关键的是看你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如果你的最终目标是在国际上有所建树,那么提前做好准备,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专业技能,了解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和要求,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如果你选择了国内博士,那就要利用好这段时间,真正提升自己,不仅是为了拿到学位,更是为了未来能在更大的舞台上有所作为。

学术路上的每一步都不容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重要的是你要有清晰的目标,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局限,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而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海优”而忽略了自身的发展和学术积累,到头来可能一事无成。记住,不管在哪里,实力才是你最好的通行证。

年华似水

116 次咨询

5.0

51331 次赞同

去咨询


1、点赞,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文章(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

2、关注@年华似水,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3、祝你一帆风顺,余生再无波澜。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50

长期看脱钩断链是必然。

敏感学校敏感专业的基本去不了五眼联盟读博,能去读博的毕业了大部分又回不来。回不来的原因可见饶毅的最新文章和网上铺天盖地的U型锁。

就业压力大,那就继续读书,国内硕博大扩招,此涨彼消。

现在本硕博都是清华的,想进一个差不多的211大都很困难。

社会上太多互道SB的场景。各得其所,都有光明的未来。



作者:憨憨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2712025/answer/34636213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50

啦啦嘟嘟嘟啦啦嘟:


土博在国内有靠山(导师),

海归博士靠谁?

所以只能给院士杰青的大弟子们当小老板。

当然如果自己亲爹就是院士的,

那海外读博完全没问题。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51

长亭外:


因为信息不对称,好多人想着国内读博再出来镀镀金,实际上国内博士很难来欧美的。这两年我们组招的唯一一个土博也是华五发了五篇AM档次一作的小卷王。不过从我之前找博后的经历看香港博后offer还是容易很多的,目前还算海外经历。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5-3-1 16:51

啦啦啦:


真实的世界是,部分同学已经傍上国内院士至少是长江杰青的大腿了,然后去海外博后就是镀个金.....对于普通人的普通组,你看看是海外好还是国内好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