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14篇帖子。
(轉載知乎)如何看待留學群體中的訪問學者?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1

作者:掌柜流心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42398651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大部分訪問學者就是你接觸的那樣,先去教會混臉熟,買了車之後各種搞代購,買打折商品,還有很多人來美國就是為了生孩子。

我聽說過一個訪問學者,甚至來美國後找了個小三,還同居了。老婆知道後飛來美國,爭吵,打架,結果不知道這個訪問學者怎麼調解的,居然讓大奶和小三和平相處了,三個人同住一個屋檐下,小夥伴們都震驚透了。

但是我也知道有真真正正過來學習的訪學。我認識的一位,來美國後發現自己意外懷孕(貌似是走之前在國內和老公沒有採取安全措施,以為是在安全期),各種懊惱,各種發愁,人家懷孕都高興得不得了,她懷孕了首先擔心的是會影響工作,繼而不能為美國這邊的實驗室老闆所接受。果然,小老闆就很不開心。她就拚命幹活,那陣剛來美國,還要置備傢具什麼的,她就一個人,懷著孕,搬沙發,搬床,拾掇好後繼續去實驗室幹活,一干就是到晚上十點。

好在後來一切都理順了,小老闆看她這麼認真也不再怪罪,醫院也談好了價格(因為她懷孕時候沒有保險,孕檢什麼的會特別貴),到孕中期時候老公也過來照顧她了,後來生了一個健康的大胖小子。不過是否出了學術成果,發了文章我就不知道了,我覺得應該會有吧,幹得那麼刻苦。

總之訪學裡面有認真學習的,但是極少,絕大部分都是混個海外經歷,所以現在很多人一提到訪學也挺鄙夷的。當然這個具體還是要看個人了。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1

也要分人吧!

我在哥大電影系讀書的時候,和國內來的一個訪問學者有過比較多的接觸。

她本人當時是南大的講師,三十五歲的青椒。並不是英文專業出身,之前也從來沒在國外生活過,但是口語相當不錯,課後布置的閱讀也有在認真讀,上課不時一鳴驚人。來了不久很快和美國同學打成一片(這一點連不少美國待了幾年的留學生都自嘆不如)。我問過她怎麼克服對講英語的恐懼,她本人的說法是:因為自己是當老師的,講台站久了就臉皮厚啦……

平時也會在小長假出去旅遊,但更多的時候看到的是她像我們一樣發奮讀書甚至比我們還發奮的身影。我們系主任很欣賞她,交給她一些額外的研究任務,她也都完成得很好。

有次看到她面色憔悴,詢問原因,答:昨天改作業改到很晚。我才意識到她出國這一年,還要抽時間看國內學生的作業、開題報告、畢業論文……

留美三年,認識不少國內來的訪問學者,大多人我都直接以名字稱呼,只有對她,我堅持喊「老師」。

天道酬勤,回國後她很快升副教授了。我們現在依然是很好的朋友。



作者:伊洛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39862597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1

訪問學者素質的確堪憂!

說一個自己經歷過的。有一位女老師,去美國西北部的一所知名大學訪學,帶著自己的兒子。去了之後一塊去辦理個family plan,那樣打電話便宜。她帶著孩子去。到了Tmobile的一個營業廳,她自己口語基本為零,全靠另外一位老師去交流,然後她的孩子就在店裡面到處亂跑,真的是亂跑。把人家展示用的手機iPad亂扯,幾乎把後面的線扯斷。店員禮貌性的制止一點作用沒有。玩夠了就開始推凳子,把人家地板推出一條條傷痕,我看店員的臉已經非常難看,我們隨行的幾個都提醒她,管管孩子,然而人家一點反應沒有。我是真的覺得臉面無光,丟人。辦理完出來,路上這老師語出驚人,說我們出來就是體驗生活的,你們博士好好學。

到了學校廣場,廣場有不少海鷗,她兒子又開始追打海鷗,整個廣場就這麼一張中國面孔追打海鷗。。。

從那以後,再也沒有跟這人一塊活動過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0654874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1

小明:作為某211大學的在校大學生,發現周圍的同學不好好學習,天天王者農藥,守望屁股,他們拿著父母的錢怎麼都不好好學習呢?

是人都有懶和勤勞,而且不管哪個群體,相對勤勞的那批人基本都是少數。訪問學者也好,大學生也好,商人企業家也罷。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原答案----------

第一,你說的現象的確存在。第二,也有例外,比如我,我一沒代購,最近出去一次旅遊,也是基金提供的福利,非常光明正大;我科研還是努力在做的,半年已經完成一個,預計在兩年內可以完成3-5個。第三,我拿的是德國人的納稅錢,不是中國人的。當然了,給我錢的基金也只有一半是德國聯邦政府給的錢,剩下的有歐洲其他國家和各種贊助。



作者:dhchen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2384610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2

作者:熊小熊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0674662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我在三個地方接觸過不同的訪學群體。基本可以下這樣的定論,訪問學者這個群體的素質和其在國內大學或者研究機構的排名無關,但與其所訪問的大學排名高低呈正相關。

之前在一所末流藤校做research assistant 整個實驗室全部都是國內一流大學來的博士生和老師。他們每天都是朝八晚九的生活,通宵的時候也很經常。氣的我是天天在肚子罵街哎(他們要是不走,我根本不好意思下班)。在這段時間裡也接觸了一些訪學老師和學生,總體情況也都參照我們實驗室。基本都很能幹,很努力,科研素質和道德水品也都配的上學者的名頭。但據說也有好多奇葩,坑蒙拐騙,拖欠房租,蒙吃騙喝,不務正業等等。。。而這些只限於坊間流傳,我自己沒有遇到。

再之前是在一所七十幾名的大學做過一段訪問學生,奇葩故事太多了。

我只舉兩個例子,都是我親眼所見,我們這邊有一個美國教會,教會的一個長老退休前是Walmart一個高管,對外國人非常友好,他自己的女兒就在中國,所以對中國留學生,包括訪學都特別好。他退休之後就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收集同事家裡的二手傢具,免費借給中國學生和老師,來過美國的都知道,大部分公寓是不提供傢具的。雖然是二手貨,但是,說實話,他的那些傢具一般的美國人家庭是用不起的。只要你給他發郵件,說明一下想要什麼東西,他基本都會滿足要求,親自開著拖車把傢具送到你家門口,然後還幫你卸貨,安裝。當你在這邊完成訪問後,再打電話,他會親自來拿走,再借給其他需要的人。就著這麼一件善事,在三年之後,愣是做不下去了,至於為什麼,我覺得大部分人都猜到了,對了!

就是因為有很多訪學走之前把人家的傢具賣掉了!!!

就是因為有很多訪學走之前把人家的傢具賣掉了!!!

就是因為有很多訪學走之前把人家的傢具賣掉了!!!

這是我親眼所見,我之前去過他家幫他搬過傢俱,三年前是滿滿兩個倉庫的傢俱,現在連四分之一都不到了。

(當然也不全是訪學,據說中國留學生也做過但是我沒有見到。)

還有一件事請就是前年年初我們課題組傳說要來一個訪學老師,但是遲遲都沒有來,直到一年後的某一天,我跟老闆聊起來,說那個人是不是不來了,我們老闆一臉無奈的跟我說,那個人不是不來了,而是訪問結束已經回國。。。一年裡連我們老闆也只見過一面。。。

當然,還是那句話,我覺得大部分老師還是不錯的。之前我送一個老師去機場,回來時由於超速,吃了一張ticket,那位訪學老師知道後直接就把罰款幫我交了,讓我很是感動。

最後順口提一句樓上某答案里說的約炮事件。也是我的想說的第三個訪學的故事,前些年我由於實驗原因到了一個美國農村的研究站,做了將近一年,那周圍也有一所大學。在美排名一百多吧,由於時間短接觸的人不多,但是遇到了樓上一個回答中類似約炮的情況。。。是國內某一流研究所的訪問學生,在不同的場合見過六七次,每次見到她,她身邊的男友不一樣,據說是平均一個月換一個,關鍵是這些男生之間還都互相認識。。其他人我不知道,光是我直接認識的朋友里就有至少三個。。。但是說實話,這種情況在中國留學生里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在訪學圈子裡可算是個話題了。其實,訪學之間互相約炮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很多訪學都是合租,基本沒有什麼太多的秘密。而且,其實很多相關研究領域的圈子是很小的。隨便聊兩句就有一個共同認識的人,每個地區訪學圈子也就那麼大,不太好下傢伙的。

總之,我覺得訪學這個圈子,素質參差不齊,君子和小人都炖在一鍋粥里了。但我所見的大部分還都是蠻不錯的。而且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這個群體的總體素質,其實有很明顯的好轉。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2

作者:李崇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2742474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僅針對過來訪學的老師,visiting phd student不在其中,大部分也都是質樸善良的好人,和他們交了很多好朋友。也不從什麼「浪費納稅人金錢」的角度來說,那事不該我管,就從個人角度來說。


至於那些訪學的老師,我剛來美國的時候還對這些人有所幻想,以為能接觸到很多高層次的人,方便拓展以後回國的人脈,我也確實遇到了一些,比如有個老師很是抓緊在這邊合作的機會,一年就投了四五篇論文,經常看到他在推公式,做模擬,也經常給我傳授些論文的技巧經驗。


總的來說,是有些人敗壞了這個群體的名聲,但是真的還是要看具體的人的,一個,學術水平高我尊重你,你為人熱心善良我尊重你,大家脾氣相投那能玩到一起去就是好朋友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是吧?


也看到了一堆堆的小算盤打得賊精的,具體事例就不說了吧,太多了,有些免費的東西,打折的機會,各家有各家難念的經可以理解,但是那些去坑蒙拐騙那就太丟人了。感情人家這麼多年的人生經驗,都用來對付涉世不深的學生來了。

後來我發感慨說,國內的大牛們都是事業蒸蒸日上,國內的事情根本都處理不完,哪有時間來這裡訪學一兩年。來這裡的訪學其實大部分不過是普通人罷了,要不是趁著csc的東風(並非針對csc,我也是csc資助讀的學位),哪有機會來國外一趟,在國外和同胞學生們相處宜待人以誠。來這裡啥目的自己心裡有數就好,真的有學術水平的展現出來確實會讓人尊敬,但是就是來混資歷好評職稱,來旅遊玩樂不做實事的,甚至還去討人嫌的,千萬別覺得自己憑著這個身份就高人一等呢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2

時不時看見有人簡歷上寫一個「高級訪問學者」、我就好奇,難不成還有「低級訪問學者或者中級訪問學者」

如果是博士過來做一年科研的話一般還是很努力的

但如果是有職位的科研人員或者大學老師的話,我笑而不語。

至少在我們村,這個群體整體素質讓人呵呵。由於身份算是employed by the university孩子可以來當地免費上學,一堆人帶著孩子過來。聽說還有訪問學者招室友要求會彈鋼琴的(好免費教他孩子)。我室友就是最開始和訪問學者住在一起,小孩天天撒野,隨便進他屋裡,大聲嚷嚷,大人也不管。周末烏泱烏泱的訪問學者就跟難民一樣來串門把他逼瘋了不惜多交一個房子的租金也來我這裡的。也不知道他們一年到底能學到啥。

還有一次一個大媽把我攔住問我怎麼坐車,我回答完後問她是不是來這裡看孩子的,結果她告訴我自己是訪問穴者(visiting cave dweller) ,我內心是崩潰的

這還不提那些過來生孩子的訪問懷孕者

心疼教育部的出的錢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30023120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2

我phd一年級的時候對門住著一個訪問學者。

工程專業的,拖家帶口,日本人,姓氏至今已然忘卻。

只記得他第一次敲開我家門一臉打擾抱歉,說自己連不好屋裡的wifi,問我是怎麼弄的。

當是時也,一個初來乍到的武漢伢,和一個ano ano不停的日本學者,在門口連比劃帶猜地說著怎麼弄無線網的事,就差沒坐下來寫漢字交流了。

後來實在不行了,他說要不然你來我房裡看看?

我說那就打擾了啊。

他回頭跟夫人孩子交待一番之後把我請進了屋子,然後我對著一台日語系統的電腦兩眼發懵。

最後我來負責運營他來負責操作,又是找密碼又是重啟電腦又是192.168.1.1,究竟妥當。

後來才知道,大叔是來做訪問學者的,帶著媳婦和一個五六歲的小小子,跟我說,要在這裡待一年。

此後的半年,便經常看見他兒子在去往洗衣間的走廊上瘋跑,後面要麼跟著拖著裝衣服的兜子的他,慢悠悠地走過來和我道一聲hi,我回他一句殺妻不利。

要麼跟著他太太,一路攆著小小子,用日語喊著話,然後面帶歉意地和我擦肩而過。

你問我如何看待?——都是一種人生唄。

現在四年過去了,不知道他們過得如何,小小子是否已經到了在教學樓頂表白的年歲。



作者:王地黃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2693538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2

我印象最好的訪問學者,是一對四十多左右的夫婦,兒子上高中,暑假才跟媽媽來看望身為的爸爸。

一家子文質彬彬,有知識分子待人接物的方式。說話輕聲細語,引經據典。偶爾詢問我們留學生工作學習的情況,更多的是表達對我們的研究方向的興趣。並建議我們有好機會時可以考慮回國。

另一邊,有很多年輕的夫婦,說話打著官腔,任憑孩子跑跳打鬧。不停詢問美國社會的福利等,時而羨慕美國,時而誇耀中國。知道的是訪問學者,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縣城來的訪問幹部。

甚至還有。在我大一時,還是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武漢某大學三十齣頭的訪問學者,謊騙我,說能讓我進他實驗室,畢業就能托關係讓我在國內拿個博士。只要樂意跟他「合租」,他保證我的學術道路順風順水。



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23187446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2

作者:蛛蛛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7047859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2種:

第一種,在國內已經拿到教職的出來刷海外經歷,便於未來升職,這種一般都是土博,年紀35+(基本在40左右),英語水平可能還不如高中生,科研能力近乎於0(年紀越大情況越糟),在國內基本都是只做橫向項目,出國真的只是混日子,有的順便把老婆孩子接過來玩,基本出來一年,大半個美國都玩遍了,因為太無聊,很多還加入了附近華人基督教組織,去實驗室也就刷刷網頁,找中國學生聊聊天,總之就是感覺出來養老的

第二種,國內讀到第三第四年的博士生,這種一般是帶著發論文的任務出來的(論文不夠畢不了業),科研水平參差不齊(主要看國內導師的水平),不過大部分還是特別努力的,他們能不能學到什麼其實主要看能不能抱到大腿(好師兄)

因為這種交換出來的學生,已經是博士高年級了,美國這邊的教授默認為你有自主做科研的能力了,而且美國這邊的教授也超級忙,又不是自己學生,不可能花時間悉心栽培你(除非運氣爆棚,老闆人超級nice + 正好沒有自己新學生 + 正好老闆特別喜歡你 + 老闆那段時間正好空到沒事幹),他自己的學生都很難每個都照顧到,怎麼可能來關心一個外人。所以這時候實驗室有沒有一個人比較好的師兄(水平高,願意教你)非常重要,如果有一定要抱緊大腿,可以學到挺多,而且也可以多發幾篇一作paper

這邊實驗室就有一個例子,某ap自己有4個學生,其中有一個中國人(其他美國、韓國、約旦),他們實驗室來了幾個一年多的訪問學者,基本每個中國來的回去的時候都有2篇不錯的一作加上幾篇二、三作(快的還能帶一篇回去寫),其他國家來的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有一作(只有二三作),其實都超級努力,但是中國來的都抱中國師兄的大腿,完全不一樣,比如會幫你去和老闆爭取做實驗的機會(資源有限,所有人不能同時做),幫你想idea,教你怎麼設計實驗,出了問題有人幫忙解決,寫論文有人告訴你怎麼寫,怎麼分析,絕對多快好省啊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共享創意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