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14篇帖子。
(转载知乎)如何看待留学群体中的访问学者?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1

作者:掌柜流心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42398651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部分访问学者就是你接触的那样,先去教会混脸熟,买了车之后各种搞代购,买打折商品,还有很多人来美国就是为了生孩子。

我听说过一个访问学者,甚至来美国后找了个小三,还同居了。老婆知道后飞来美国,争吵,打架,结果不知道这个访问学者怎么调解的,居然让大奶和小三和平相处了,三个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小伙伴们都震惊透了。

但是我也知道有真真正正过来学习的访学。我认识的一位,来美国后发现自己意外怀孕(貌似是走之前在国内和老公没有采取安全措施,以为是在安全期),各种懊恼,各种发愁,人家怀孕都高兴得不得了,她怀孕了首先担心的是会影响工作,继而不能为美国这边的实验室老板所接受。果然,小老板就很不开心。她就拼命干活,那阵刚来美国,还要置备家具什么的,她就一个人,怀着孕,搬沙发,搬床,拾掇好后继续去实验室干活,一干就是到晚上十点。

好在后来一切都理顺了,小老板看她这么认真也不再怪罪,医院也谈好了价格(因为她怀孕时候没有保险,孕检什么的会特别贵),到孕中期时候老公也过来照顾她了,后来生了一个健康的大胖小子。不过是否出了学术成果,发了文章我就不知道了,我觉得应该会有吧,干得那么刻苦。

总之访学里面有认真学习的,但是极少,绝大部分都是混个海外经历,所以现在很多人一提到访学也挺鄙夷的。当然这个具体还是要看个人了。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1

也要分人吧!

我在哥大电影系读书的时候,和国内来的一个访问学者有过比较多的接触。

她本人当时是南大的讲师,三十五岁的青椒。并不是英文专业出身,之前也从来没在国外生活过,但是口语相当不错,课后布置的阅读也有在认真读,上课不时一鸣惊人。来了不久很快和美国同学打成一片(这一点连不少美国待了几年的留学生都自叹不如)。我问过她怎么克服对讲英语的恐惧,她本人的说法是:因为自己是当老师的,讲台站久了就脸皮厚啦……

平时也会在小长假出去旅游,但更多的时候看到的是她像我们一样发奋读书甚至比我们还发奋的身影。我们系主任很欣赏她,交给她一些额外的研究任务,她也都完成得很好。

有次看到她面色憔悴,询问原因,答:昨天改作业改到很晚。我才意识到她出国这一年,还要抽时间看国内学生的作业、开题报告、毕业论文……

留美三年,认识不少国内来的访问学者,大多人我都直接以名字称呼,只有对她,我坚持喊“老师”。

天道酬勤,回国后她很快升副教授了。我们现在依然是很好的朋友。



作者:伊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39862597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1

访问学者素质的确堪忧!

说一个自己经历过的。有一位女老师,去美国西北部的一所知名大学访学,带着自己的儿子。去了之后一块去办理个family plan,那样打电话便宜。她带着孩子去。到了Tmobile的一个营业厅,她自己口语基本为零,全靠另外一位老师去交流,然后她的孩子就在店里面到处乱跑,真的是乱跑。把人家展示用的手机iPad乱扯,几乎把后面的线扯断。店员礼貌性的制止一点作用没有。玩够了就开始推凳子,把人家地板推出一条条伤痕,我看店员的脸已经非常难看,我们随行的几个都提醒她,管管孩子,然而人家一点反应没有。我是真的觉得脸面无光,丢人。办理完出来,路上这老师语出惊人,说我们出来就是体验生活的,你们博士好好学。

到了学校广场,广场有不少海鸥,她儿子又开始追打海鸥,整个广场就这么一张中国面孔追打海鸥。。。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跟这人一块活动过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0654874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1

小明:作为某211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发现周围的同学不好好学习,天天王者农药,守望屁股,他们拿着父母的钱怎么都不好好学习呢?

是人都有懒和勤劳,而且不管哪个群体,相对勤劳的那批人基本都是少数。访问学者也好,大学生也好,商人企业家也罢。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原答案----------

第一,你说的现象的确存在。第二,也有例外,比如我,我一没代购,最近出去一次旅游,也是基金提供的福利,非常光明正大;我科研还是努力在做的,半年已经完成一个,预计在两年内可以完成3-5个。第三,我拿的是德国人的纳税钱,不是中国人的。当然了,给我钱的基金也只有一半是德国联邦政府给的钱,剩下的有欧洲其他国家和各种赞助。



作者:dhchen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2384610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2

作者:熊小熊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0674662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在三个地方接触过不同的访学群体。基本可以下这样的定论,访问学者这个群体的素质和其在国内大学或者研究机构的排名无关,但与其所访问的大学排名高低呈正相关。

之前在一所末流藤校做research assistant 整个实验室全部都是国内一流大学来的博士生和老师。他们每天都是朝八晚九的生活,通宵的时候也很经常。气的我是天天在肚子骂街哎(他们要是不走,我根本不好意思下班)。在这段时间里也接触了一些访学老师和学生,总体情况也都参照我们实验室。基本都很能干,很努力,科研素质和道德水品也都配的上学者的名头。但据说也有好多奇葩,坑蒙拐骗,拖欠房租,蒙吃骗喝,不务正业等等。。。而这些只限于坊间流传,我自己没有遇到。

再之前是在一所七十几名的大学做过一段访问学生,奇葩故事太多了。

我只举两个例子,都是我亲眼所见,我们这边有一个美国教会,教会的一个长老退休前是Walmart一个高管,对外国人非常友好,他自己的女儿就在中国,所以对中国留学生,包括访学都特别好。他退休之后就在做一件事情,就是收集同事家里的二手家具,免费借给中国学生和老师,来过美国的都知道,大部分公寓是不提供家具的。虽然是二手货,但是,说实话,他的那些家具一般的美国人家庭是用不起的。只要你给他发邮件,说明一下想要什么东西,他基本都会满足要求,亲自开着拖车把家具送到你家门口,然后还帮你卸货,安装。当你在这边完成访问后,再打电话,他会亲自来拿走,再借给其他需要的人。就着这么一件善事,在三年之后,愣是做不下去了,至于为什么,我觉得大部分人都猜到了,对了!

就是因为有很多访学走之前把人家的家具卖掉了!!!

就是因为有很多访学走之前把人家的家具卖掉了!!!

就是因为有很多访学走之前把人家的家具卖掉了!!!

这是我亲眼所见,我之前去过他家帮他搬过家俱,三年前是满满两个仓库的家俱,现在连四分之一都不到了。

(当然也不全是访学,据说中国留学生也做过但是我没有见到。)

还有一件事请就是前年年初我们课题组传说要来一个访学老师,但是迟迟都没有来,直到一年后的某一天,我跟老板聊起来,说那个人是不是不来了,我们老板一脸无奈的跟我说,那个人不是不来了,而是访问结束已经回国。。。一年里连我们老板也只见过一面。。。

当然,还是那句话,我觉得大部分老师还是不错的。之前我送一个老师去机场,回来时由于超速,吃了一张ticket,那位访学老师知道后直接就把罚款帮我交了,让我很是感动。

最后顺口提一句楼上某答案里说的约炮事件。也是我的想说的第三个访学的故事,前些年我由于实验原因到了一个美国农村的研究站,做了将近一年,那周围也有一所大学。在美排名一百多吧,由于时间短接触的人不多,但是遇到了楼上一个回答中类似约炮的情况。。。是国内某一流研究所的访问学生,在不同的场合见过六七次,每次见到她,她身边的男友不一样,据说是平均一个月换一个,关键是这些男生之间还都互相认识。。其他人我不知道,光是我直接认识的朋友里就有至少三个。。。但是说实话,这种情况在中国留学生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访学圈子里可算是个话题了。其实,访学之间互相约炮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很多访学都是合租,基本没有什么太多的秘密。而且,其实很多相关研究领域的圈子是很小的。随便聊两句就有一个共同认识的人,每个地区访学圈子也就那么大,不太好下家伙的。

总之,我觉得访学这个圈子,素质参差不齐,君子和小人都炖在一锅粥里了。但我所见的大部分还都是蛮不错的。而且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这个群体的总体素质,其实有很明显的好转。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2

作者:李崇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274247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仅针对过来访学的老师,visiting phd student不在其中,大部分也都是质朴善良的好人,和他们交了很多好朋友。也不从什么“浪费纳税人金钱”的角度来说,那事不该我管,就从个人角度来说。


至于那些访学的老师,我刚来美国的时候还对这些人有所幻想,以为能接触到很多高层次的人,方便拓展以后回国的人脉,我也确实遇到了一些,比如有个老师很是抓紧在这边合作的机会,一年就投了四五篇论文,经常看到他在推公式,做仿真,也经常给我传授些论文的技巧经验。


总的来说,是有些人败坏了这个群体的名声,但是真的还是要看具体的人的,一个,学术水平高我尊重你,你为人热心善良我尊重你,大家脾气相投那能玩到一起去就是好朋友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是吧?


也看到了一堆堆的小算盘打得贼精的,具体事例就不说了吧,太多了,有些免费的东西,打折的机会,各家有各家难念的经可以理解,但是那些去坑蒙拐骗那就太丢人了。感情人家这么多年的人生经验,都用来对付涉世不深的学生来了。

后来我发感慨说,国内的大牛们都是事业蒸蒸日上,国内的事情根本都处理不完,哪有时间来这里访学一两年。来这里的访学其实大部分不过是普通人罢了,要不是趁着csc的东风(并非针对csc,我也是csc资助读的学位),哪有机会来国外一趟,在国外和同胞学生们相处宜待人以诚。来这里啥目的自己心里有数就好,真的有学术水平的展现出来确实会让人尊敬,但是就是来混资历好评职称,来旅游玩乐不做实事的,甚至还去讨人嫌的,千万别觉得自己凭着这个身份就高人一等呢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2

时不时看见有人简历上写一个“高级访问学者”、我就好奇,难不成还有“低级访问学者或者中级访问学者”

如果是博士过来做一年科研的话一般还是很努力的

但如果是有职位的科研人员或者大学老师的话,我笑而不语。

至少在我们村,这个群体整体素质让人呵呵。由于身份算是employed by the university孩子可以来当地免费上学,一堆人带着孩子过来。听说还有访问学者招室友要求会弹钢琴的(好免费教他孩子)。我室友就是最开始和访问学者住在一起,小孩天天撒野,随便进他屋里,大声嚷嚷,大人也不管。周末乌泱乌泱的访问学者就跟难民一样来串门把他逼疯了不惜多交一个房子的租金也来我这里的。也不知道他们一年到底能学到啥。

还有一次一个大妈把我拦住问我怎么坐车,我回答完后问她是不是来这里看孩子的,结果她告诉我自己是访问穴者(visiting cave dweller) ,我内心是崩溃的

这还不提那些过来生孩子的访问怀孕者

心疼教育部的出的钱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3002312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2

我phd一年级的时候对门住着一个访问学者。

工程专业的,拖家带口,日本人,姓氏至今已然忘却。

只记得他第一次敲开我家门一脸打扰抱歉,说自己连不好屋里的wifi,问我是怎么弄的。

当是时也,一个初来乍到的武汉伢,和一个ano ano不停的日本学者,在门口连比划带猜地说着怎么弄无线网的事,就差没坐下来写汉字交流了。

后来实在不行了,他说要不然你来我房里看看?

我说那就打扰了啊。

他回头跟夫人孩子交待一番之后把我请进了屋子,然后我对着一台日语系统的电脑两眼发懵。

最后我来负责运营他来负责操作,又是找密码又是重启电脑又是192.168.1.1,究竟妥当。

后来才知道,大叔是来做访问学者的,带着媳妇和一个五六岁的小小子,跟我说,要在这里待一年。

此后的半年,便经常看见他儿子在去往洗衣间的走廊上疯跑,后面要么跟着拖着装衣服的兜子的他,慢悠悠地走过来和我道一声hi,我回他一句杀妻不利。

要么跟着他太太,一路撵着小小子,用日语喊着话,然后面带歉意地和我擦肩而过。

你问我如何看待?——都是一种人生呗。

现在四年过去了,不知道他们过得如何,小小子是否已经到了在教学楼顶表白的年岁。



作者:王地黄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269353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2

我印象最好的访问学者,是一对四十多左右的夫妇,儿子上高中,暑假才跟妈妈来看望身为的爸爸。

一家子文质彬彬,有知识分子待人接物的方式。说话轻声细语,引经据典。偶尔询问我们留学生工作学习的情况,更多的是表达对我们的研究方向的兴趣。并建议我们有好机会时可以考虑回国。

另一边,有很多年轻的夫妇,说话打着官腔,任凭孩子跑跳打闹。不停询问美国社会的福利等,时而羡慕美国,时而夸耀中国。知道的是访问学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县城来的访问干部。

甚至还有。在我大一时,还是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武汉某大学三十出头的访问学者,谎骗我,说能让我进他实验室,毕业就能托关系让我在国内拿个博士。只要乐意跟他“合租”,他保证我的学术道路顺风顺水。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2318744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5-2-28 18:32

作者:蛛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383848/answer/27047859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2种:

第一种,在国内已经拿到教职的出来刷海外经历,便于未来升职,这种一般都是土博,年纪35+(基本在40左右),英语水平可能还不如高中生,科研能力近乎于0(年纪越大情况越糟),在国内基本都是只做横向项目,出国真的只是混日子,有的顺便把老婆孩子接过来玩,基本出来一年,大半个美国都玩遍了,因为太无聊,很多还加入了附近华人基督教组织,去实验室也就刷刷网页,找中国学生聊聊天,总之就是感觉出来养老的

第二种,国内读到第三第四年的博士生,这种一般是带着发论文的任务出来的(论文不够毕不了业),科研水平参差不齐(主要看国内导师的水平),不过大部分还是特别努力的,他们能不能学到什么其实主要看能不能抱到大腿(好师兄)

因为这种交换出来的学生,已经是博士高年级了,美国这边的教授默认为你有自主做科研的能力了,而且美国这边的教授也超级忙,又不是自己学生,不可能花时间悉心栽培你(除非运气爆棚,老板人超级nice + 正好没有自己新学生 + 正好老板特别喜欢你 + 老板那段时间正好空到没事干),他自己的学生都很难每个都照顾到,怎么可能来关心一个外人。所以这时候实验室有没有一个人比较好的师兄(水平高,愿意教你)非常重要,如果有一定要抱紧大腿,可以学到挺多,而且也可以多发几篇一作paper

这边实验室就有一个例子,某ap自己有4个学生,其中有一个中国人(其他美国、韩国、约旦),他们实验室来了几个一年多的访问学者,基本每个中国来的回去的时候都有2篇不错的一作加上几篇二、三作(快的还能带一篇回去写),其他国家来的到现在都没有一个有一作(只有二三作),其实都超级努力,但是中国来的都抱中国师兄的大腿,完全不一样,比如会帮你去和老板争取做实验的机会(资源有限,所有人不能同时做),帮你想idea,教你怎么设计实验,出了问题有人帮忙解决,写论文有人告诉你怎么写,怎么分析,绝对多快好省啊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