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8篇帖子。
(轉載知乎)為什麼日本如今不太重視學歷了?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7

恐啡肽霸王龍:


因為日本的爛大學沒門檻啊。

日本的F檔大學,又稱「free」,就是什麼人都可以上,交錢就行了,你只要不是醫學意義上的唐氏或者重度智力障礙,都能被錄取。

比如禮愰國際大學這種爛校,偏差值

35就合了,偏差值35是啥概念?10000個人考9300多名就合了,而且日本沒中考,高中是普及教育,也就是水平最爛的人想讀本科都能讀到,這種本科還能有啥含金量?在中國,這種大學的學部生有可能連中專都可能錄不取,更不要說本科了。

所以嘛日本這種爛大學的學部生,含金量也就相當於我們這裡的民辦大專,可能還不到,對於多數日本人來說,上這種學校也就多交幾年錢體驗體驗大學生活而已,心理上自然不會認為自己是什麼「天之驕子」,畢業做普通工作也沒落差。

國內就不一樣了,中考高考研考全是競爭激烈的慘烈考試,最爛的民辦三本獨立學院

都有一群人想讀讀不上,這種情況下本科生自然心理預期高了,畢竟哪怕最爛的民辦三本,只要是個全日制四年本,潛台詞就是「這個人在國內的教育內卷中得了至少前30%的名次」,這是有高考的公平性來背書的。

日本的爛校沒有這種背書效果,你要是日經大

,禮愰國際一類的爛校出來,沒有任何人會認為你有學問,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哦,上了這種大學,肯定當時高中沒好好學習吧。」

給各位參觀一下禮愰國際大學的英語入學試卷,難度夠低了吧?放心,錄取線更低,你瞎蒙幾個ABC一樣給你合了。


門檻這麼低,學部生自然就很不值錢了。其實在日本也有個march線,大概錄10%,過這個線社會認可度就很高了,相當於我們的一本線。學生要是能考上這種學校,大機率也是不幹太基礎的工作的。

至於修士的就業難則是制度上的,因為日本規定修士起薪必須比學部生高,但是修士只是學術能力強,在職場上也未必比學部生出眾。

而且和學部生一樣,日本的因此日本企業更願意招募白紙一樣更好塑造(關鍵是便宜)的學部生,而不是起薪更高的修士了。

但現在日本人也很願意讀理工科的修士,文科修士則是讀了就業更難。

另外日本爛校的修士一樣門檻很低,差不多是個人就能合,而我國的碩士研究生也有研究生考試來背書,能上研究生說明至少考過了國家線,智力應該是還可以的,而日本爛校的修士沒這種智力上的背書效果,也就是普通人多讀了幾年書而已,要是說讀修士期間還是弔兒郎當啥都沒學就混了個文憑,又必須因為制度花更高的起薪去招募他,那哪有這種冤大頭企業?與之相對應的,國內那些工商管理的非全碩,二本學院的農林地礦油的研究生,這些學歷混子,不一樣沒什麼社會認可度嗎?(不歧視這些學校好好學習,好好搞研究的人,只針對學問沒有,學位要拿的學歷混子)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7


贏銷參謀:


日本每個人受到教育的程度都非常高,人人都受到教育,人人都差不多,所以你說不重視學歷那時不可能的。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8

HRDRG:


缺人,還是缺人。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8

地才:


首先你要明白便利店店員大部分都是兼職不是正式工作。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8

近來,日本社會對學業的重視程度確實有所下降,尤其是對於年輕人來說。這一現象與多種社會、經濟以及文化因素密切相關,反映了日本社會的變化和對傳統觀念的逐步調整。隨着日本經濟的發展進入「失去的二十年」(1990年代至今),日本社會發生了顯着的變化。過去,獲得高學歷(尤其是從名牌大學畢業)是通向的關鍵,但現代的成功的關鍵就業市場卻發生了變化。許多不再依賴傳統的大公司工作,新型公司和一小部分企業(尤其是科技公司)更注重個人的能力、經驗和創造力,而不僅僅是學歷。 

需了解日本投資、日本房產 

@木木海外置業

木木不動產提供日本房產投資金融一體化解決方案



作者:木木海外置業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26142033/answer/5512857353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8


大賢良師:


日本人去便利店上班需要本科學歷

其他國家去便利店上班不需要本科學歷

所以日本不太重視學歷?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8


夜色晚來枯:


請問你對於傳聞我國外賣騎手目前大約30%有本科學歷這件事怎麼看?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9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