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18篇帖子。
(轉載知乎)为什么日本如今不太重视学历了?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7

恐啡肽霸王龙:


因为日本的烂大学没门槛啊。

日本的F档大学,又称“free”,就是什么人都可以上,交钱就行了,你只要不是医学意义上的唐氏或者重度智力障碍,都能被录取。

比如礼愰国际大学这种烂校,偏差值

35就合了,偏差值35是啥概念?10000个人考9300多名就合了,而且日本没中考,高中是普及教育,也就是水平最烂的人想读本科都能读到,这种本科还能有啥含金量?在中国,这种大学的学部生有可能连中专都可能录不取,更不要说本科了。

所以嘛日本这种烂大学的学部生,含金量也就相当于我们这里的民办大专,可能还不到,对于多数日本人来说,上这种学校也就多交几年钱体验体验大学生活而已,心理上自然不会认为自己是什么“天之骄子”,毕业做普通工作也没落差。

国内就不一样了,中考高考研考全是竞争激烈的惨烈考试,最烂的民办三本独立学院

都有一群人想读读不上,这种情况下本科生自然心理预期高了,毕竟哪怕最烂的民办三本,只要是个全日制四年本,潜台词就是“这个人在国内的教育内卷中得了至少前30%的名次”,这是有高考的公平性来背书的。

日本的烂校没有这种背书效果,你要是日经大

,礼愰国际一类的烂校出来,没有任何人会认为你有学问,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哦,上了这种大学,肯定当时高中没好好学习吧。”

给各位参观一下礼愰国际大学的英语入学试卷,难度够低了吧?放心,录取线更低,你瞎蒙几个ABC一样给你合了。


门槛这么低,学部生自然就很不值钱了。其实在日本也有个march线,大概录10%,过这个线社会认可度就很高了,相当于我们的一本线。学生要是能考上这种学校,大概率也是不干太基础的工作的。

至于修士的就业难则是制度上的,因为日本规定修士起薪必须比学部生高,但是修士只是学术能力强,在职场上也未必比学部生出众。

而且和学部生一样,日本的因此日本企业更愿意招募白纸一样更好塑造(关键是便宜)的学部生,而不是起薪更高的修士了。

但现在日本人也很愿意读理工科的修士,文科修士则是读了就业更难。

另外日本烂校的修士一样门槛很低,差不多是个人就能合,而我国的硕士研究生也有研究生考试来背书,能上研究生说明至少考过了国家线,智力应该是还可以的,而日本烂校的修士没这种智力上的背书效果,也就是普通人多读了几年书而已,要是说读修士期间还是吊儿郎当啥都没学就混了个文凭,又必须因为制度花更高的起薪去招募他,那哪有这种冤大头企业?与之相对应的,国内那些工商管理的非全硕,二本学院的农林地矿油的研究生,这些学历混子,不一样没什么社会认可度吗?(不歧视这些学校好好学习,好好搞研究的人,只针对学问没有,学位要拿的学历混子)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7


赢销参谋:


日本每个人受到教育的程度都非常高,人人都受到教育,人人都差不多,所以你说不重视学历那时不可能的。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8

HRDRG:


缺人,还是缺人。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8

地才:


首先你要明白便利店店员大部分都是兼职不是正式工作。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8

近来,日本社会对学业的重视程度确实有所下降,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一现象与多种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反映了日本社会的变化和对传统观念的逐步调整。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进入“失去的二十年”(1990年代至今),日本社会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过去,获得高学历(尤其是从名牌大学毕业)是通向的关键,但现代的成功的关键就业市场却发生了变化。许多不再依赖传统的大公司工作,新型公司和一小部分企业(尤其是科技公司)更注重个人的能力、经验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学历。 

需了解日本投资、日本房产 

@木木海外置业

木木不动产提供日本房产投资金融一体化解决方案



作者:木木海外置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26142033/answer/5512857353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8


大贤良师:


日本人去便利店上班需要本科学历

其他国家去便利店上班不需要本科学历

所以日本不太重视学历?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8


夜色晚来枯:


请问你对于传闻我国外卖骑手目前大约30%有本科学历这件事怎么看?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5-1-15 18:59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