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朝不慵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8256744285/answer/6862600843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2月29號那天,韓國發生的嚴重空難給大家造成了挺大的刺激,說實話看着挺難受的。因為我們自己也可能會坐飛機,清楚地知道在飛機裡面碰上事故時,心裡有多麼恐懼和絕望。其實別說碰上事故,就是碰上一點氣流,劇烈地晃幾下,心底里都戰戰驚驚。
一直有個說法,飛機的事故率是最低的,可問題是不論事故率多低,一出事就幾乎毫無希望。這種絕望感,對人類來說太難受了。看着7C 2216航班撞在水泥牆上爆炸起火,不由得心驚肉跳。
那天特別巧,整個世界範圍內,接連發生四起嚴重的航空事故:加拿大航空的一架飛機落地時出現了故障,起火了,幸運的是沒有爆炸,沒有釀成更大的災難,沒有乘客喪生;荷蘭皇家航空公司的一架飛機,同樣是波音737,也衝出了跑道;南威爾斯的一架小飛機墜毀,造成兩人死亡。
再加上餘波未盡的阿塞拜疆的那起空難……確實讓人膽戰心驚。韓國的空難發生後,濟州航空短短時間內出現了6.8萬張退票。這是很正常的,在如此觸目驚心的災難面前,有幾個人能不害怕呢?
但冷靜下來,檢視韓國的這起空難,應該確實和人為的失誤關係很大,而不完全是人類無法左右的不可抗力。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少失誤一點,災難都可以減輕許多,甚至不發生。
事故推測的初步原因是撞鳥。我們都知道因為飛機和鳥的相對速度很大,小小的飛鳥,如果迎面撞上,確實可以給飛機構成不小的破壞。如果不幸撞到關鍵部件,確實會釀成災難。
這個事實令人驚恐,天空中到處都是飛鳥,儘管機場附近有常規的驅鳥操作,儘管航班規劃時會盡量避開候鳥線路。但顯然這只是降低撞鳥的機率,無法絕對消除。
如果一次撞鳥就能夠導致如此嚴重的災難,人類飛天的勇氣恐怕要受到巨大的打擊。
但實際上沒這樣嚴重,根據統計,每年大約會發生兩萬起飛機撞鳥的事故,其中只有極少數幾起會釀成嚴重事故。因為人類會不斷改進飛機的結構,也會不斷通過其他環節的補救設計,來消除已發生的災難。
韓國7C 2216航班的事故是一系列錯誤共同導致的,撞鳥是重要原因和導火索,但光是撞鳥,本不應該產生如此嚴重的後果。
事故的第二個原因是起落架沒有放下,導致飛機不能滑行和剎車,只能硬着陸並在跑道上摩擦,最終未能在跑道盡頭把速度降到安全的範圍。
一開始大家認為是飛鳥撞壞了起落架,導致它未能放下。但後面的情況看,起落架沒有放下,也有可能是因為當事飛行員過於緊張,忘了放下。而波音飛機設計上又有嚴重缺陷,不能夠在飛機接近地面時自動放下起落架。具體原因仍有待調查,但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
即使是因為起落架故障,必須硬着陸迫降,也有過成功的先例。1998年,東航的586號航班,在上海起飛後就發現起落架發生故障,只能緊急返航。
機組人員和地面做了許多努力:派機師系著安全繩探出身體試圖手動維修。機長按指示先降下飛機,再迅速爬升,試圖藉助慣性將卡住的起落架甩下來。最終被迫硬着陸前,先盡量消耗掉燃油。地面人員在硬着陸前迅速在跑道上噴好防火泡沫。消防車和救護車第一時間到位,硬着陸時向機身噴水降低起火的機率……一系列眾志成城的精密配合,最終使航班安全地落地,無人喪生,只有9名乘客在逃離飛機時意外摔傷。
類似的操作,韓國的航班基本都沒有做。沒有耗光燃油,地面似乎也毫無準備,至少是準備了但沒有到位。
唯一在等待硬着陸飛機的,是跑道盡頭那堵冰冷的水泥牆。這堵牆的存在,是明顯不合理的。
如果不是這堵水泥牆,飛機也許不會爆炸,後果不會如此嚴重。我們在視頻中可以看到,機身在跑道上摩擦時,接觸水泥牆之前,至少仍是完整的,那個時候應該仍可以救回許多人員的性命。

雖然明知不可能,但看到視頻時,仍然多麼希望飛機可以在水泥牆前先停下來。
為什麼要強調有一系列人為失誤的因素?因為人為失誤可以糾正,不可抗力卻令人絕望。如果我們能夠在事故上找到可修正的因素,牢牢記住,下一次避免,那麼我們就仍然有勇氣繼續飛下去。如果完全是不可抗力,那真的是有點絕望。
最後,不得不說,波音這家公司,問題真的越來越多了。波音公司有輝煌的歷史,他們的飛機是目前航空界的主流,佔據着很大的市場份額。但近些年,他們的可靠性越來越低,小背景是嚴謹的工程師文化讓位於金融文化,大背景是美國製造業的空心化。
遺憾且難以接受的是,這種衰落,似乎要由許許多多無辜的生命來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