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222篇帖子。
(轉載知乎)怎樣看待澳洲這個國家?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9 06:45

新約克喵:


澳洲雖然說是個大陸,但是卻有經典的島國危機心態。

隔壁印尼雖然是千島之國,但面對澳洲居然有一種大陸國家心態。

這太驚奇了!!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9 06:45

檸檬鴿:


對我來說,澳洲是世界上第二好的國家,世界上最好的國家是中國。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9 06:45

左等:


呆了幾個星期,幾個感受很深刻:

1,人民總體很熱情,願意幫助,也願意分享,如果說和美國的那種分享有什麼不同的話,就是,因為人均資源非常充沛,物質上沒有什麼顧慮,態度上也比較佛系,不會有價值觀上的優越感。

2,社會分層還是能看的出來。有一段時間我出門都是用Uber,10個司機有9個是南亞東非過來的,包括印度、尼泊爾、埃塞俄比亞等。和他們聊天得知,除了開車兼職外,有的還在養老院做護工,有的在大學繼續進修,有的在商店打工。

另外,餐廳超市的服務員,則以華人居多,包括Chemist wharehouse, breadtop, walles等。

如果你走在悉尼和墨爾本的CBD,下午四五點鐘時,寫字樓會湧出大量的白領職員,比如金融、保險、船運、銀行業等,白人居多,拿着酒杯在酒吧門口暢笑飲酒,大聲呼喊,這一點和英國很像。我特別觀察了一下,這個群體中亞洲人比較少,黑人就更少了。

3,絕大部分人都不關心政治。我坐車遇到過一個本地司機,我問他有沒有看澳洲對陣韓國,他不解地反問,韓國也踢football?

後來給我熱情地介紹,football的踢法,澳洲本地的冠軍賽事,他從小就踢的位置,等等

我聽他說完,才發現,我想和他聊足球亞洲杯,他在和我聊橄欖球超級盃..

他很自豪滴說,本地球隊奪冠後,有大人物會去求籤名,很火地..

我問他,哪個大人物,市長嗎?州長嗎?

他不屑地說,那也算大人物?沒人在乎政治,不會邀請他們...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9 06:46
作者:聽我一句勸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6177026/answer/34354651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坐標布利斯班東區,95%以上純白人(西班牙等南歐和拉美人不算在內,我能聽出口音),一年來,從沒遇到明面的歧視,也許留學生在市中心容易遇到teenager或精神有問題的流浪漢吧,本人無發言權;

2,白人Sorry和Thank you是經常掛嘴邊的,我的觀察是,其它族裔包括印度人中東人華人見面很少打招呼,普通白人小孩很少說thank you,但是富人區小孩就明顯有教養,理論上白人歲數越大越禮貌,無論男女;

3,相比國內,開車體驗好的地方是,這裡沒有電動車占機動車道,只要你打變向燈,不管路有多堵,後面的車基本給你讓道,跑了1萬公里,我就沒見過加塞的,沒那麼多拍照,但大家都很自覺遵守,工作日在學校附近有限時限速40,所以你經常看到前幾秒還在7,80碼的速度,突然到學校附近,一群車乖的跟孫子似的排隊蝸行,澳洲十字路口有車道過渡引導線,多車道過路比較安全不會亂;體驗不好的一點就是,澳洲的路,彎道曲線,上下起伏較多,你得時刻注意力集中才行,不像國內全是平直大路居多,開車無腦方向盤都很少打;

4,住久了就知道,房租或房貸才是每月開支大頭,至於吃喝,自己做菜沒幾個錢,1周或2周去集市採購很便宜,布村1刀以內西瓜很常見,自己買三文魚或牛排煎一下做沙拉,幾刀的成本,見過9塊9的華人自選餐館;可能留學生住市區覺得啥都貴,本人住suburb

沒啥話語權;

5,很多女孩不穿胸罩,白女只要不胖,不老,不長痘痘,都很漂亮;

6,白男基本都有肌肉,但性格明顯與體型不符合,以我老婆的話說,長得五大三粗,一開口就是鐵漢柔情;就是一群鐵憨憨;

7,無論何時,路上總會遇到跑步的,傍晚時分居多,富人區跑步的更多,女人身材保持的更好;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9 06:46

實名用戶 等88人:


曾經有前輩總結:人類一旦在島上待久了,就會BT。

但是,澳洲除外。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9 06:46

Prov1dence:


落後。

為了吃一個中國到處都有的紫燕百味雞甚至需要大排長龍。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9 06:47


江南大都督:


我對澳洲一直都很好奇,龍其是它的中部!從小就覺得這片地方很神奇,應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非荒漠化平原了。(澳洲中部嚴格來說不算沙漠)

比如上面這張圖乍看平平無奇,但仔細想想似乎從來沒見過長滿了灌木還一望無際的野外平原。

平時見的要麼是長滿了樹的山地,要麼是平坦的草原,要麼是滿是農田和小道的原野;以至於第一眼看到總有種不在地球上的感覺。

另外,在地圖上看到的澳洲中部有很多非常迷你的城鎮,比如下圖芬克

這種,感覺最多也就住幾百人,但有路有機場門前有私家車,看起來確實是個有人氣的城鎮。

周圍卻什麼農田工廠全都沒有,最近的城鎮也要百公里,還是和它差不多大的城鎮,如果地圖縮小了看幾乎方圓一千公里內都是無人區,這種地方的人到底是怎麼生活的呢?

真的非常好奇。從小生活在中國中東部地區,很難想像一個方圓上千公里的,有植被有生態的,卻幾乎沒有人的超大平原,這種地方對我來說就像是與世隔絕的外星球一樣,有種很神秘的吸引力。

整個中西澳這種景色能綿延幾百上千公里,而且地勢還如此平坦。相當於從北京到上海的一整個超級大平原都是這種景色,並且幾乎沒有一個人定居,想想就覺得很震撼。

澳洲最西部的城市珀斯也很有意思,方圓三千公里以內沒有任何一座其它正經城市。從東澳到西澳,穿越了幾千公里的紅土荒野到了珀斯,結果這下不管往西北南哪個方向走,三五千公里內都再沒有有人氣的地方了。

感覺這才是真正的天涯海角,世界盡頭,海南那個屬實差遠了!我國西北有些地方看上去植被覆蓋率還不如這,人口密度卻比這大100倍。

這地方放中國最少能裝進去幾千萬人,西北戈壁灘,西南大山人口都不少。西藏這種都有幾百萬人口。

過去這裡有各種袋類動物:短面袋鼠、粗尾袋鼠、袋貘、雙門齒獸、袋獅

。還有古巨蜥、金卡納鱷、沃納比蛇



現在好像只有袋鼠和兔子了,很好奇澳洲人不吃兔子嗎?是兔兔不好吃嗎?

澳洲大陸確實是片好地方,有地有礦,海岸線也長,但是卻不宜居,地面上最毒的毒物都在這裡了。

澳洲紅土壤肥力也是全球最遜的,降水少還不穩定,所以養活不了太多人口,說是發達國家,實際就是賣資源為生,人口多不了。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9 06:47

鹿白:


家人們,千萬別來,快跑。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9 06:48
作者:當里個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6177026/answer/154491596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對難民 偷渡等極其苛刻 基本上做到船哪漂來的 漂回哪裡去,從移民政策上笑貧不笑娼的很厲害,導致低端苦力沒啥灰色渠道進來,保證了藍領在澳洲的稀缺性,加上物流時間久,海外進口啥都又慢又貴,保護了很多澳洲本地公司利益。能進來混就餓不死還活的挺好

緊跟美國,捨得花錢買武器,自己沒啥軍隊,就買點潛艇飛機軍艦能抵禦印尼侵略就行了 其他都靠美國。所以財政預算相比之下沒啥國防支出,都給醫療教育和社會補助了。但這兩年跟英美簽署的核動力潛艇可能是敗筆,要讓美英還有多餘生產力幫澳洲生產核動力潛艇基本沒戲,英國本身就很拉垮,澳洲阿德萊德

最後自己造核動力潛艇也真是天方夜譚,總之這幾百億還不如買大a股呢。

礦多,可以賣個幾十年不愁,中國哪天不買澳洲鐵礦就是澳洲好日子game over的那天。同樣是出口礦產大國,挪威就比澳洲更會通過稅收和政策牽制礦廠,人民獲益更多,澳洲雖然礦多但也沒有及時發展主權基金和新能源產業的建設。不過話說回來,九十年代末還沒有大量出口礦產去中國的時候澳洲已經是人均4w美金gdp的發達國家了。礦業佔據澳洲1/7的經濟產出:(聯邦儲備銀行數據)

買的到質量超級贊的羊肉牛肉 海鮮,自己在家烤串美滋滋。在家烤戰斧:


自然環境大城市天氣都還可以,悉尼布利斯班天氣比較好,墨爾本冬天陰冷而且溫差極大。花粉比較多容易引起花粉過敏。毒蛇毒蟲大鱷魚你住在大城市也看不到,毒蜘蛛也沒那麼多,小心一點就行了,並不是一出門就一條劇毒灰蛇等着你。除非跑去北領地河邊存心想被鱷魚咬,那就是自找的。海邊如果有鯊魚和毒水母的話救生員會很明確的警告大家,不要去沒人的海灘游泳就行了否則怎麼死的都沒人看到。布利斯班市隨手拍:

生活比較自由,很多人有自己小眾的嗜好,想玩改裝車就玩改裝車,想開飛機就去學開飛機,想買農場養牛羊就去買地養,想幹啥就幹啥,還能在臉書等地方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俱樂部一起嗨。

澳洲中位數男性full time工資2022年8萬4,平均工資9萬。不是有些人說的什麼中位數工資5萬,別聽那些瞎說。一畢業就有7-8萬。稅率基本上30%出頭,工資十萬的話3萬繳稅支援國家建設。很多工資高的只能去買投資房出租,每年虧掉的錢可以抵稅來少繳點稅,但這個前提是房價能一直漲。(澳洲統計局數據)

政府很強勢,養了很多人。失業,讀書補助,單親家庭補助,殘疾,退休了沒積蓄的,全部政府包辦。聯邦/市的競選都是3年一次,州是4年一次,真要換班子也很快。不過總的來說偏左

各民族喜歡扎堆聚居,華人區就全是華人,華人區附近的好學校90%華人孩子,進了華人區好像回到天朝。

種族歧視還是有的 但一般生活在華人區你也感覺不到,如果跑到白人聚集的區的咖啡店吃飯,嗓門響點就會遭白人老太白眼。然後你就會覺得這活得太累了,繼續回華人區吃大排檔。其實英國人對少數民族都那jb樣,澳洲是建立在以英國昂撒人對澳洲土著人的種族清洗基礎上的,直到20世紀中葉土著人才開始恢復一些人權,一兩百年土著人的滅頂之災是澳洲政壇左右兩派永恆的罵資。當年丘吉爾二戰時不把印度人當人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完美注釋了英國人是同樣怎麼對待澳洲土著人和非白人群體的。一百多年前中國遠渡來淘金或修鐵路的同胞同樣有着很長的血淚史,到今天在墨爾本附近的金礦小鎮還能參觀到很真實的19世紀華人在澳洲的生活。一直到我剛來的20世紀末,昆士蘭省仍然有1/4的選民支持白人至上的一國黨。近幾年隨着工黨獨攬聯邦和省兩級政府大權,恢復土著人歷史和權利的進程不斷被推進,移民政策和對亞洲友好的國策不斷深化,每年20萬主要是亞洲來的移民不斷衝擊澳洲的文化民俗。很多地名也要在2032年布利斯班奧運會之前恢復到原先的土著名,工黨政府連布利斯班都試圖改回土著名,但估計在百姓哪裡目前行不通。近30年澳洲人口結構迅速全球化,一百年前的這些斑駁事迹希望不會重演。更多分析見見我另一篇 (文末也有鏈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8185989/answer/1273165004 按照我目前遇到過在專業領域的澳洲長大的白人,基本上大家還都是以實際成績和為人最為評判標準的。有些華人剛來海外,本身對海外遊戲規則習俗和語言都不熟悉,就主管臆測別人在歧視自己,是很常見的一種情況。下圖就是千禧年時期宣揚種族歧視的一國黨

最近通脹很厲害,唱空的人說要完蛋的很多,但並沒有完蛋,大部分人還是生活的不錯,只要不是傾家蕩產在高位買了房又丟了工作。

大城市房價貴,剛工作只能買得起公寓或比較小的townhouse, 再慢慢置換。沒辦法,跟你一起搶房的是全世界的有錢人。可以說近幾年普通百姓最不爽的就是房價高導致的生活質量下降和租房相應的困難。現在靠一個人收入買house已經不大可能了要兩口子吭哧吭哧攢好幾年。底層藍領和建築工人貴導致了房屋造價這兩年火箭一樣飆升和房產的泡沫風險。2023後建築商倒閉潮,幾千個建築商看成本控制不了了直接走人了,加上工黨政府一下子放水了一兩百萬移民進來,導致這兩年房價很離譜。華人很注重學區,好的學區對口好的公校排名高的話華人就會呼啦衝過去買房。

大環境基本是法制社會,大多數人法治意識和平等意識高,對消費者權利和不公正有很強的民間和法制的約束力和投訴方式。政府官僚的確很嚴重,特別是教育部和衛生部那種真的是糟蹋錢,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沒新加坡那麼高效,眼光和執行力比隔壁的紐西蘭其實都不如,但也沒有南亞或印度那麼腐敗。政客被起訴 政府被罰款賠老百姓錢的事情屢見不鮮,政府的清廉指數也一直靠前。

人與人基本上秉着互相信任的方式交往。一般沒有人懷疑你說的話或者太多類似查票的舉動。網絡騙子利用這一點在過去一年瘋狂詐騙31億澳刀,這還是官方數據,實際數字估計翻倍。

幼兒園馬上也要大班免費了,幼兒園小班中班國家基本負擔至少一半費用,鼓勵媽媽們回社會作貢獻。小初高公立學校也是全免學費。大學可以全額貸款有工作了再還。本地人讀大學比海外學生便宜一半到2/3。華人嘛還是喜歡高中上私校,但其實沒啥必要。華人自己跟自己卷得挺厲害,從學前就有各種補習班和衝刺班獎學金班,外加傳統項目游泳跳舞象棋鋼琴,都為了進一個好高中,但其實最終都進差不多的大學。白人很少那麼卷的 基本上就搞個課外體育運動和音樂就結束了。主要還是靠家長的言傳身教和陪伴把孩子性格弄正直了,所以最終還是龍生龍鳳生鳳打洞的打洞。澳洲的大學嘛 怎麼說呢,水分挺大的,特別是二流大學的商課,那真是還不如不上。相信我 我以前閒的時候給留學生寫了幾百篇商科論文。

本地孩子讀大學容易,只要不念醫生律師, 其他八大的系中國孩子沒學壞的基本隨便進。念醫生律師這些傳統精英牛系只有頭部的1%學生才有機會。大眾沒有對藍領和白領的偏見,藍領收入和白領沒有區別或者更高。高中最後兩三年就會分流,想做藍領技工的孩子學校會鼓勵你開始去社會上找學徒和上班實習,變成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如果勵志想做醫生也會有很多pathway, 比如成績好了研究生再讀醫,或者做一些醫療周邊和輔助的工作比如理療師化驗室放射治療之類的。做醫生雖然光鮮亮麗有經驗了賺大錢,但是讀書和實習時間久,混到近40歲才能開始真正賺大錢,很多大醫院還希望醫生有海外工作經驗,所以有些醫生就必須跑去其他英聯邦國家做個幾年再回來。

海外申請澳洲學校其實也不難,中學的話直接問學校或者每個州教育部的海外學生部門就有很詳細的申請步驟,按部就班提供文件就行了,申請簽證澳洲也鼓勵DIY, 每個人都可以去申請一個移民局賬號immi account, 進去以後根據提示點點點就可以了,其實移民中介用的也是同一套移民局申請系統,不存在你看不到移民中介看得到的情況。申請大學的話直接在大學官網看申請要求,然後先跟大學聯繫,提供資料得到coe錄取通知書以後,就可以在immi account申請學生簽證了。學校希望你通過留學中介是學校怕麻煩手把手教每個申請者。如果要通過留學中介他們自己會跟學校要返點commission,所以至少要找那些不收你錢的中介申請澳洲的大學和中學。其中只需要自己寫一個personal statement 自述信,網上找找怎麼寫 要認真寫別把不該寫的寫進去就行了。以後空的話我再詳細一片申請學校和簽證的細節diy。今年(2024)聽大使館的人聊天說來的基本還是來讀商學位的 ,都是被國內中介忽悠的去讀最不被待見的business. 想要移民還是讀個工科的好,我認識的就算來讀個土木專業的都能至少拿個政府修路的graduate program, 那就不愁移民了。更別說讀碼農的基本都8w package起了。讀個business出來除非回國繼承公司,否則在澳洲要打算自己開餐館嗎?移民相對很難。

年富力強的朋友想技術移民來澳洲的話,一般有獨立技術移民和州擔保技術移民和邊遠地區技術移民幾種。這些靠自身打分的技術移民不需要僱主擔保,只要自己年齡學歷工作經驗等加起來的分數夠大約65分的及格線就自己申請排隊,等澳洲聯邦或者每個省來邀請你。但是技術移民的第一步其實是職業認證,只有你的職業被認證了你才能下一步去申請技術移民或僱主擔保或一切的一切,所以滿足職業認證是所有技術移民的第一步。職業認證其實很難,比如你要認證稱為教師,需要提供學歷,教課實踐經驗,雅思要考到a類平均8.5等等,才會給你發一個認證說你符合了澳洲的教師資格。同理,要認證稱為一個大學講師要提供學歷,發表的論文,雅思,教學歷史,至少6-7年的講師經驗,收入證明等等。交進去後經過兩三個月的認證才會給你發一個移民可以用的認證。這些認證就算你在澳洲大學畢業也一樣要走一遍流程,有些職業比如IT需要一定年數的工作經驗,所以一般在澳洲畢業後要工作兩年才夠資格申請州擔保或者獨立技術移民,或者在國內或者海外國家已經幹了很多年專業領域的工作,年級又不超過45歲,那就可以大膽嘗試。所以一般想技術移民的流程是 先看一下官網技術移民的介紹:https://immi.homeaffairs.gov.au/visas/working-in-australia/skill-occupation-list (點一個技術移民類別比如190州擔保,他就會列出州擔保可以接受的職業類別)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移民部門,比如昆士蘭州的州擔保移民部的官網就是 migration.Qld.gov.au 其他州的自行谷歌。每個州的州擔保移民官網都會有更詳細的介紹申請州擔保的流程和截止日期。算自己技術移民有多少分的話可以這裡查:https://immi.homeaffairs.gov.au/help-support/tools/points-calculator 所有的認證機構列表:https://immi.homeaffairs.gov.au/visas/working-in-australia/skills-assessment/assessing-authorities 每個州的190和聯邦的189技術移民都是可以同時申請的,哪個先邀請你就可以去哪個,沒有互相排斥的關係,可以都一起排隊。需要你自己仔細閱讀。更牛逼的同學可以直接在海外試試找工作,反正也沒啥成本,澳洲最大的工作網站是 www.seek.com.au 然後linkedin上也會有適合有經驗的工作,如果找到一個一個合適的工作,僱主正好又有可以擔保海外僱員的資質,那就可以直接走上工作2年拿到綠卡pr的快速通道。但是其他答主也講了,澳洲對海外工作經驗不是特別喜歡,大的僱主比如政府也不會擔保海外的申請人,所以這條路只能是大牛來走。澳洲針對稀缺人才還有global talent initiative (GTI) 的快速通道。每個州都很歡迎這種高精尖人才。只要薪資到20萬澳幣一年,然後有個大牛幫你背書說你是這個行業的翹楚,比如澳洲大學教授啥的寫封信,那就可以直接快速通道移民。英語好的朋友這些步驟完全都可以DIY。

我順便仔細講一下申請澳洲中小學的diy流程,省得下次單獨解釋給別人聽 哈哈。海外來澳洲留學的中小學生,必須在9年級或者更小來這裡讀書,十年級一到基本上不允許再插班了,直接本科再回來吧。十年級下開始就要計算大學錄取分數線了。海外學生可以選擇公立學校或者私立學校,公立學校對本地人上文說了是免費,但對海外學生就要收一萬多兩萬學費,所以來都來了大部分人會考慮私立學校。流程如下:首先選學校-其實單單看網頁看不出毛個優缺點,誰會在自己官網和各種社交網絡上寫我校吸毒抽煙的富二代多?只能靠自己問熟人或者去各種facebook群啥的調研,但也是只看到隻言片語。成績排名和口碑或者費用都可以作為考量標準。每個城市的私校排名可以直接谷歌搜索 private school ranking 之類的關鍵詞。未成年的孩子住宿方面只有四個選擇:寄宿在本地人家庭或者跟親戚住或者爸媽來一個陪讀或者學校有宿舍的話住學校宿舍。言歸正傳,篩選學校以後就可以去寫email陶瓷了,問想去的年紀還有沒有名額。也可以通過學校官網指定的中介來溝通申請,但切記不要給錢因為中介是問學校拿回扣的。學校如果說有空位可以申請,那就按照學校要求申請吧。一般會說直接有位置,那說明只要達標就能進,或者要waiting list,那就是有人退出才有機會。這時候你就要自己考量一下要不要花四五百刀去申請waiting list的學校很可能是泡影。一般需要提供過去三個學期到一年的成績單,英語雅思之類的成績(如果有的話),所有的課外獎狀啥的,和填一堆繁瑣的表格。下一步就是學校安排遠程和全家面試,主要看孩子英文水平。這時候孩子是個悶棍就很吃虧,至少被學校騙去多讀兩學期語言班。面試通過以後就是收到offer然後交學費,辦簽證。這個流程怎麼著也要兩個月能走完 所以要提前計劃。學校一般來說有空位的話很希望儘快把空位填滿,所以只要達標就能進。每個學校都有一個數字的海外學生配額,用完了學校再想收你也沒轍。

這兩年澳洲為了鼓勵能找到工作的人能留下來做貢獻,還特地搞了一個特別移民通道,就是目前超級火爆的482簽證然後轉186僱主擔保簽證。這個特別通道的優勢在於,你可以先找到僱主開始工作起來用482工作簽證,然後從482可以直接2年後轉去僱主擔保拿永居的186簽證去,而且這個通道對一般白領工作來說都不需要上面講的職業認證,省掉了很多麻煩。只要482到186這個通道期間工資賺到7萬就行了。也就是對於真實能找到7萬以上工作的人政府是很歡迎留下來的。一般申請482簽證很寬鬆,移民局目前不會去核查你說的真實性,選擇完全相信你 讓你去找工作。但最近(2024)這個482的風向變了,首先畢業以後一半只給2年的485畢業生 且不能延長,如果兩年內找不到能擔保的公司,也申請不到407 或者偏遠地區的工作,那就凶多吉少。澳洲把482的門檻放得很低,只要有累積一年工作經驗的都能來,給澳洲公司創造人礦,然後在申請pr那一步卡得很近,導致很多482抱着留下來目的的人大多只能留着繼續打工或者打道回府。

不卷,一般工作基本沒有加班的風氣,賺大錢的醫生律師投行除外。做it的什麼996 35歲危機不存在的,可以快樂得做到67歲。疫情之後失業率只有3%左右,想上班的都能上班, 特別是幼教/教師/護士/醫生/心理輔導和心理醫生這類的,奇缺。生娃有全國統一的三四個月的帶薪產假,爸爸也有一兩周產假,有些大公司會再補貼三個月產假,所以基本可以帶薪帶娃六個月。大部分媽媽會休息一年產假。每年法定休假4周,再加上法定假日比如聖誕節啥的,很多人每年出國浪兩次。政府和大公司還經常有兩周上9天之類的福利 疫情之後大部分公司還是可以一半時間在家上班。組織上下級和大學學生老師間相對平等,對老闆 老師 客戶等沒有尊稱什麼張先生林先生,一律直呼名字。只有小學中學需要尊稱老師一個Mr 或者Mrs 啥啥。剛來的學生打工也有最低工資22澳幣一小時左右,周末更高。有些黑心的亞洲小老闆騙學生不知道法定最低工資,只給十幾元之類的,學生只要有證據一告一個準,罰死黑心亞洲小老闆們。順便插一句,在海外最容易騙中國人的其實還是同胞自己,黑心的小老闆給學生低工資,試工不給錢,再包括華人電工水管工和打着各種旗號的華人民間組織等只坑不會英語的自己人這種事太多了,所以要擦亮眼睛學會英語。澳洲最低工資是全世界最高的:

另外今天看到別人發了這個澳洲稅務局的招聘覺得很好詮釋了澳洲對文聘的重視度:大致意思是,高中畢業了不想讀大學了嗎?來稅務局打雜吧,起薪5萬2還另外加15.4%的養老金,然後還能學會很多實在有用的IT或商業技能。工資長得很快,進ato這類大央企,每年大幾千的加薪,混的好的十年之後就能年薪15萬做小頭目,完美過完一生。這就是澳洲人對文聘的重視度,你說碩士畢業和已經在ato混了5年有肉眼所見晉陞經歷的兩個人你選誰?

禁全自動和半自動槍,只是小偷最近蠻厲害,晚上出去沒有生命危險,沒有接壤的國家所以很少有走私槍支進來。居民可以買獵槍和打靶的娛樂步槍和手槍可管理很嚴格,警察會經常查,要子彈和槍分開鎖好管理。毒品走私更多一些,買大麻搖頭丸啥的還是很容易的,懲罰得也不嚴格。華人區被teenager偷車偷錢的情況蠻多。

全民醫保,傾家蕩產看個病不存在的。最多就是你有私人醫療保險可以去網上搜一下哪個醫生牛逼 去私人醫院找他給你治病。如果沒有醫療保險就是醫院輪到哪個醫生就是誰給你治病,但公立醫院從生娃到開刀到癌症化療放療完全免費,而且在大城市的話公立醫院硬件其實挺好。唯一不足的是牙醫要自己醫療保險買和自己付一部分(所以有人看牙跑去泰國)。不過正常人都會買私人醫保。有經驗的私人醫生也一般會在公立醫院兼職或在大學做講師或教授,保證公立醫院和新醫生質量。看醫生先要去看家庭醫生(General Practitioner) 小孩免費大人30元,然後嚴重點的gp再推薦信給你讓你去看專家(Specialist) 看一次200-300刀,然後需要治療的話就是公立醫院免費私立醫院自己保險付,但開頭那30和300的除非你是退休窮人或者醫保卡否則省不了。買藥基本上國家都補貼,有個pbs的藥物列表,只要在列表裡的常用藥都可以很便宜在各大藥房買到。醫生工資很高 有經驗的專科醫生一年輕鬆50萬+ 有經驗的手術醫生可以100+ 沒有醫生會特意騙你去多配藥走冤枉路賺錢。醫院也沒有自營的藥房,在醫院裡吃的藥全部是免費的。在外面配藥每個藥房可能定價稍有不同,一般在醫生附近的藥房就韭菜割得稍恨,連鎖廉價藥房就便宜,但需要多開幾步路去配藥,而且也有價格1/3的印度產generic brand和大藥廠出的同樣的藥可以選擇。肯定有大藥廠變相給醫生塞福利這種事情的,不過相比其他國家,澳洲的醫療環境還算很公道良心的。相比英國的nhs醫療系統,澳洲等待時間據我知道更短,住院生娃什麼的服務也更好。相比美國的全私人保險醫療,那澳洲的medicare絕對性價比杠杠的,美國動輒幾千元自負的情況澳洲不會有。澳洲對重症的治療全球領先,美國能用的藥這裡基本都有,其實很適合高端醫療旅遊,澳洲還有專門的醫療旅行簽證來全部自費治療或者檢查。

有可以徒步的荒野雨林 有可以滑雪的雪山 有可以衝浪的沙灘 有可以潛水的珊瑚 有可以釣魚的湖 有可以喂海豚的海灣 並且!都不用門票!還有三四個小時飛機之隔的同胞手足大兄弟指環王之國俗稱小瑞士的紐西蘭。雖然沒有高鐵但境內飛機都不貴。本地長大的孩子都有過多或少的體育和健身或戶外情結,騎車/擼鐵/游泳/經常去gym/camping 已經成為群眾認同的生活的一部分。有錢一點的家庭就能過上冬天去紐西蘭滑雪,夏天去凱恩斯潛水,春秋天去camping的日子。

所以 對有工作的人來說只要不賭博生活就美滋滋,小老百姓在土澳未來可期

這是以前我回答的另一些問題 可能也有些有用:

澳洲人怎麼看待中澳關係和澳美關係:


一般的澳洲人是如何看待中澳和美澳關係的?152 贊同 · 23 評論回答


疫情中澳洲民眾和官媒對中國的態度


教育部發佈 2020 年第 1 號留學預警,提醒留學人員謹慎選擇赴澳或返澳學習,會產生什麼影響?177 贊同 · 39 評論回答


早期遇到的一些事情


澳洲本地人對華人的態度如何?14 贊同 · 1 評論回答


在澳洲做IT,無私分享10年親身成長經歷


你在澳洲從事的工作是怎樣的,是否稱得上清閒,有哪些原因和細節值得關注?809 贊同 · 152 評論回答


雅思a類8.5, speaking 9 手把手教你怎麼樣準備雅思大作文-我嘔心瀝血寫的妥妥的乾貨


雅思想上 8 分,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48 贊同 · 12 評論回答





澳洲大學商科挺水的 (qs排名能力壓英美名校,你信嗎)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9 06:48

xtjxyk:


這年頭沒本事別去,

身份難死,就業難死,

去澳洲的華人都不用就業。

難道周杰倫去澳洲上班嗎,去澳洲留學的不全都灰溜溜的回來了。

加拿大身份不難,美國就業不難,都比澳洲強。

普通人最重要的是生存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