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共有34篇帖子。
(轉載知乎)为什么日本明明是西化最早最彻底的,却能把民族传统文化保留的这么好?
11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0 19:27

作者:朱世巍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0463040/answer/3695868357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因为多数情况下,日本对外来文化或政治,接受或不接受,都有自主权。

不仅对西方,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也一样。

举个例子,在中国盛行了一千多年的科举文化,在日本就没法成为主流。

日本盛行的是。

德川时代,朝鲜和日本为了交换关于满清的情报,经常互派使节。

朝鲜派出的是所谓通信使。他们都是孔教信徒。

在这些孔教信徒的视野里,日本是个“很不一样”的国家:崇尚武力、集体意识强烈、不遵守孝道。等等。

朝鲜通信使称日本为“海之蛮儿”,但也承认日本人很有文化,甚至日本女人也很有文化。

同一时期的朝鲜女人普遍没什么文化。

明朝关于日本的军事情报有个说法:日本人的生死观念很奇特。他们相信活十岁也是死、活一百岁也是死,反正都是死,没什么差别。所以在战场上没必要胆怯。

朝鲜通信使观摩过日本武士的训练。让朝鲜人吃惊的是,训练经常有人死伤,武士们即使训练中杀死亲族,也不在乎。

日本盛行这种轻生死的武夫文化,是孔教文化的明朝或朝鲜都无法理解的。

日本历史上唯一被强迫接受外来文化的时代,就是美军占领时代了。

对日本实施了空前的言论管制,甚至打算废除日本的汉字,也打算在日本推行基督教。

有些领域成功了,有些领域没成功。

其实至今来说,美国也在明里暗里强迫日本接受一些政治和文化的东西。博弈从来没停止过。

12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0 19:27

莫傈:


​日本一向是善于学习别人长处。

西化的是社会体系,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模式。

但是传统文化是他们的根,保留的很好。

如果全盘西化的很彻底的话,就不会出现日本人说英语很蹩脚的事情了。

他们只是把可以提升国力的西方文明学来,并不是照单全收。

13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0 19:33

Slavoj Zizek:


日本本身传统文化色彩就十分浓厚,而近代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由政府主导的。这就导致不是民间自发进行的,因此也并没有很快接受现代式西方式的生活方式。即便是生活方式西化了,也依旧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和思想


14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0 19:33

因为很从容不迫。

人家在东亚房就是个二流货色,旁边有中国这样的巨无霸。自唐朝一直在学习中原,后来中国战乱,虽然没有大规模遣唐使了,但是交流贸易从来没断过。所以近代之后学习西方一点都没心理障碍。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很好的保留传统文化,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处理这些问题。



作者:吃瓜群众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0463040/answer/390220662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5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0 19:33

忽雷驳:


它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只有鬼神

你所说的日本传统文化大都是中国传过去,而他们保留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在大规模的否定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什么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满清之后无汉族

就是为了它们入侵中国做文化和法理上的准备


16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0 19:33

某匿名用户:


不用看日本,可以直接看香港和台湾

传统文化的型是存是毁,最大的变量就是

但传统文化的神难以磨灭,脑袋上的辫子好剪心里的可不好剪

17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0 19:34


姓名不能为空:


保存最好的是沙特,人家和罗马交往了两千多年,还是一点油盐不进。

18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0 19:34

作者:八桂探究君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60463040/answer/3734446957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强烈的危机忧患意识,是日本民族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这个危机忧患意识就是日本民族思想文化精神的唯一自生元基因。在这个内生元基因的基础上,日本民族历史上成功地经历过两次关乎民族存亡发展的思想改革而发展完善了日本民族的思想文化精神核心价值体系。日本的思想改革,主要表现在向外民族学习引进吸收的进步过程。

日本的第一次向外民族学习进步过程,是向中华民族的学习。这个过程长达近2000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徐福东渡与鉴真东渡为典型事件的1000多年,日本民族逐步吸收中华文明,并将其转化为日本民族的基础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强烈的忧患意识与“自强不息”中的勇敢拼抢精神的选择性结合,成为了日本“武士道”的核心精神;“厚德载物”的儒家“仁义礼智信”思想被吸收改造成为日本的“大和精神”。

这个第一阶段向中华民族的学习,让日本民族紧跟了当时世界最先进强盛的中国,让日本民族在自己“忧患意识”的元基因上,第一次完成了构筑自己完整的民族思想文化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体系,以“武士道精神”为硬的、自强不息的一面,以“大和精神”为柔的、厚德载物的一面“合二为一”形成。

日本在这一学习阶段,没有丢失与“自强不息”精神相关的“武士道精神”而发展成单边的“大和精神”,也没有象中国同时期出现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偏科。

第二阶段的向中国学习,是发生在“宋明理学”时期之后300年间。

这个阶段,中国宋朝的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对孔孟儒学有所发展,但它对中国社会更主要的影响,是通过把孔孟儒学作为国家取士科考的方法,进一步大大强化了孔孟儒学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精神的实际控制。

在这个阶段,中国明朝王阳明的良知心学,提出了“良知”与“知行合一”的观点理论,正好弥补了孔孟儒学在“自强不息”与“行”两方面的偏科甚至缺科。王阳明的良知心学,在理论上使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精神核心价值,重新回归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健全完整、知行合一健全完整的轨道,在这一点上,王阳明的良知心学,对中华民族与华夏文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但很可惜,因为当时孔孟儒学已经统治中国思想文化2000年、已经太过于强大,王阳明良知心学的亮光被孔孟儒学的阴影完全遮盖。在中国,王阳明的良知心学只被当成了孔孟儒学的一个小分支或小补充,甚至是孔孟儒学的叛逆,因而没有普遍而深入地植根于中国思想文化精神核心价值体系,更没被中华民族躬行于社会实践。所以,这个王阳明良知心学,并没有对中华社会现实产生根本性普遍性与划时代的影响与变化,中华社会,仍然沿着孔孟儒学的方向继续偏科地发展着。

中华民族与华夏文化诞生了王阳明,但又丢失了王阳明。

但在日本则完全不同。在日本社会,孔孟儒学与王阳明良知心学都是外来思想,无师无徒,谁管用,谁直达“良知”、谁更符合真实世界的客观规律与价值,就吸取谁。所以在这一阶段,日本民族又向中华民族学了“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这个狠招。

日本民族向中华民族的学习中,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上没有偏科,在“知行合一”上也没有偏科,并在“与时俱进”上也没有耽搁。而中华民族这个老师,孔孟儒学的发展至今,在“自强不息”与“行”这两个方面,都是偏科的,在“与时俱进”上是落后的。

这就是为什么说日本民族学习中华文化,比中华民族掌握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核心价值的精髓更好,原因在此三个方面。

日本民族向中华民族的这两个阶段的学习,加上日本民族元生的忧患意识基因,构建成了日本民族的传统核心价值体系,它就是日本传统武士道+日本传统大和精神。日本的这个传统思想精神核心价值体系,已经初具科学性与完备性,且在当时已经具备较好的先进性与务实性,从而使日本产生出强大的民族生命力。

武士道精神,最鲜明突出的特质,就是“过度强烈的忧患意识”与“偏执到极端、偏执到拼命的霸道意识”的结合。危机隐患意识,是一个个人或一个民族内生自强发奋、甚至发狠的精神源动力。但这个基因过度强烈、膨胀,就会导向凶残。

日本思想文化改革的启示是什么?

日本军国主义,就是日本民族的危机忧患意识过度膨胀而孕育出来的凶残怪胎。因为日本民族有这个基因,又有这个土壤,而且,日本民族的这个元基因特别特别强烈,强烈到高于一切、压倒一切,一旦气候条件适合,军国主义这个凶残怪胎就可能重新投胎。

所以,热爱和平的中华民族与全世界人民、包括日本民族自己,都必须有所防范。如果日本民族也热爱和平,日本民族就应该对自己的这个元基因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与定位,应该对它有所控制,应该放弃对外、对它民族的侵略、攻占、掠夺的元欲动力,与时俱进,坚持和平,坚持以勤劳坚毅融入新时代的和平世界。

日本民族的第二次向外民族的学习进步过程,是近代的这200多年向欧美学习吸收的过程。

在向王阳明学习的末期,日本社会已经开始了明治维新的萌芽。约200年前,日本与中国同时被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冲开国门。这次事件,导致了日本全社会的明治维新运动,开始让日本很快就找到了有效学习吸收欧美普世价值精神的方法,很快就把“强权霸道科学务实”精神有效融合于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将“自由民主公平博爱”有选择地融入日本民族的“大和”精神之中,使日本的“武士道”与“大和精神”与时俱进、优化与强固,提升为近现代版。这样就最终形成了日本民族近代的思想文化核心价值体系。

日本民族的第二次思想改革,让日本民族又一次与时俱进,并快速跟上了近代西方科技文明的新一轮发展,帮助日本这样一个贫乏的小岛国,幸免于近代的重重灾难,走上了世界强国的地位,并保持100余年精进不衰。

日本以这个向外学习、并有效结合本民族基因而得到的较完备先进适合本民族的思想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应对当今的世界与人类格局,很合适恰当、很讨巧、很成功,对日本民族的历史与现实处境也相当合适。西方与日本的这些思想改革,都是很好地解决了他们民族当时的社会思想核心价值体系问题,从而帮助他们国家社会实体走上健康快速的发展道路。

日本与欧美的思想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在于都把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作为基础性的关注重点,为此强化自强不息精神,在处理民族与国家利益时,把勇敢拼抢的“霸道”精神摆在了至高无上的第一位。从本民族与国家利益的层面考虑,他们的这种选择在过去的200年中是成功的,在未来的若干年还会成功。但可能永远成功吗?

在即将到来的几百年中,欧美社会将会出现变化与分化。欧洲的早期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等等,已经领先步入“自强不息”精神的退化:尤其是勤劳的严重退化,其次是勇敢与坚毅的退化,因此而导致将发达强国的位置让给了依然保持在“自强不息”精神中的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等。这种演变我们已经看到。同样,美国与日本发展到发达顶点后,也已经出现“自强不息”精神的退化端倪。在这最近的20-30年中,日本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否还仍然坚持在近代的那个较优秀的体系上呢?是继续与时俱进还是退化了呢?

欧美与日本”自强不息“精神的退化,如果表现在“强权霸道”的拼抢方面的退化,是符合人类向和平发展的趋势的,是向善向好的进步。如果是表现在“勤劳创造”方面的退化,则是堕落性的。“勤劳创造”的退化会是导致欧美与日本强国地位的丢失主要原因,但欧美与日本可能会用更加凶狠的“强权霸道”向全球其他民族与国家抢夺勤劳创造的财富。


19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0 19:34

沉沉:


西化并不天然地把民族传统文化除去。他们两者会是共生的关系。

传统文化如果消亡,是因为有人刻意把它阉割乃至毁灭。

20樓 JosephHeinrich 2024-12-20 19:34

亥十二:


骨子里的东西改不了

回復帖子

內容:
用戶名: 您目前是匿名發表
驗證碼:
 
 
©2010-2025 Arslanbar [手機版] [桌面版]
除非另有聲明,本站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3.0 Unported許可協議進行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