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匿名用戶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930860/answer/222876332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就我個人而言,我的溫和並不是因為自卑亦或軟弱。而是大多數情況下,清楚他人為何對我惡語相向。
除去存心的惡意,有時候他們是當局者迷啊。那如果我的知識、經驗或洞察力相較,之更強,發現這一點了,我何必去生氣呢?我又不會被影響,變得同樣喋喋不休。
可見我能保護自己,所以我選擇寬容別人,或適時爭鬥一下,這也是為了保持自己心情愉快。
不過在考慮利益關係下的人心時,這一套就不能對大部分人使用了。這是目的不純的人居多的緣故,倒不是心態調節的方法有什麼問題,至少我與親朋好友是因此能保持良好關係的。
有時候我也會感到委屈,為什麼我多替你找想了,你卻沒像我這樣用心對你一般對待我?
還是說回前面那句話,由於你擁有能這麼做的能力,你是在情緒管理上很優秀的人,甚至,你還更加善良。那事情就應該變成:我選擇這樣做,而不是我被迫如此。
你可以渴望他人因你的品質而感激你,但疲憊或不是真心愿意這樣做時,就放下約束吧,否則積怨只會越來越多。他者可能都不知道對你做了什麼呢,你卻覺得被剝奪、傷害了,但這其實是對自己不真誠的後果。
所以結論是,「脾氣好」作為一種表現,背後的心理因素是很複雜的。不如向內心發問:我這樣做,是出於克制,還是恐懼、膽怯或其他的?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破除盤踞於心的幻象,去接納溫和與善良的美德,而不再扭曲他們。